制药工程工程教育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结合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从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等三个方面,对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制药工程工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制药工程工程教育论文 篇1:

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构建

[摘 要] 基于新工科的基本思想,主动对接云南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习实训效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校企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制药工程;新工科;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 刘 娜(1982—),女,湖北潜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制药工程、药物新剂型;夏咸松(通信作者)(1984—),男,江苏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实践教育。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工科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云南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基于新工科的基本思想,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更新教育理念[1],探索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背景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中医药背景下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始建于1997年,已有22年办学历史,培养本科制药工程专业人才1100余人(毕业),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专业,2010年成功申报云南省特色专业,2014年成功申报“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2018年成功申报云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项目建设以来,我校制药工程专业面向社会和企业需求,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定位,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云南省制药行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改革的措施

(一)整合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2]

1.在制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例如,在制药工程学中增加制药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厂址选择与厂区布局设计方案等设计性实验内容。

2.用仿真软件等高科技手段增强实践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本校购买安装了药物制剂(GMP)实训仿真系统,建立了一个GMP仿真系统教学实验室。该软件将网络虚拟教学和药厂实习实训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网上操作,完成进入洁净区、制药单元操作、制药用水系统、药品质量检验等相关操作,结合理论课程(如制药工程学、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的讲授教学,弥补实习实践教学的不足,达到专业培养目的和要求。

3.在实践考核评价方面,加大了平时成绩比例,由之前实践考核占总成绩20%增加到40%,增加小测验、小论文、报告、课堂讨论等环节,从注重“考试结果”向强调“学习过程”转变,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并学会自我学习。

(二)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3]

我校制药工程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人文素质实践、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及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四个层次。本校主要针对专业实践和专业综合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专业实践。原专业实践工程相关实践相对较少,在原基础上新增制药工艺设计、药品生产管理实践,从而完善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我校现已建成了国家级“中药民族药制药工程训练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1250m2,按GMP厂房要求,最终建有D级净化厂房650m2,C级净化厂房250m2,一般生产区350m2。已建成提取(包括前处理)、胶囊、颗粒、片剂、软胶囊、软膏剂、滴丸等生产线。制药工程训练中心充分发挥其教学示范与实习基地作用,使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药品生产管理、制药工程学、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模拟GMP的生产实践,熟悉药物制剂生产的环节和规范要求,掌握药品生产的基本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引入药物制剂(GMP)实训仿真系统,弥补实习实践教学的不足。将网络虚拟和制药工程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专业综合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在原基础上新增阶段实习、论文小设计、项目论文设计等三方面内容,增加创新实践环节。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途径多样化、开放式、规模化,我们鼓励并带领2016级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2017级制药工程专业的同学们组成3个团队,参加了2019年第九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此次全国大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强烈的创新和竞争意识,让同学们在工程设计中收获丰厚。

(三)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在学院和企业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出制药工程专业在企业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学院与企业共同合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修订,力求评价指标量化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实习做出客观公正的評价。

学院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按照生产实习、专业实习和岗位实习的特点和目的编写相应的实习手册,要求学生按规定记录实习情况,对具有加分性质的,要提供相应附件。所有实习材料由实习老师共同审核,并就相关问题进行答辩。根据实习、材料展示和答辩情况,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对达到条件的学生颁发“工学综合教育实习证书”,并藉此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评价的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校企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培养优势,广泛建立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基地,拓展实习内涵,积极推进实习基地向“产学研”基地发展,形成“产学研”三结合的合作实体,建立了云南白药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中药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等43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产业、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可以将企业和科研机构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社会资源,以及将创新思想付诸实践的机会等引入到教学中来,摆脱当前因教学条件不足而面临的困境。

采取多種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尽早参加科研项目,由合作企业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拟定一些项目研究课题,并提供项目所需的仪器和原材料供学生选择。校企合作开展的科技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本校将不断推动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不断创新新工科制药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法与手段,努力将云南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天帅,张莉莉,张艳,谢勇.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12(2):39-41.

[2]赵一玫,姜军,王凯.基于“一主二翼”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标准化建设[J].药学教育,2018,34(6):31-35.

[3]郭磊磊,郭心灵,杨俊杰.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7):148-151.

Key words: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作者:刘娜 夏咸松 马云淑 陈凌云 张树媛 王礴 王月阳 张庆芝

制药工程工程教育论文 篇2: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探索

摘 要:本文结合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从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等三个方面,对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探索

制药工程是化学、药学、医学、生物学、工程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科类专业[ 1 ]。大连民族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从属于生物工程系,于2011年设立并开始招生。为了进一步完善制药工程的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本文对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实践教育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学生能够在此直接参加生产、进行实际工作,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接触和了解社会的纽带[ 2 ]。

大连民族大学是一所国家民委直属的民族高校,学生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56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65%,生源很不平衡,个体差距较大[ 3-4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成立于2011年,目前仅有3届毕业生,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如何根据民族院校的特色,满足国家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出具有创新型人才,大力发展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显得非常必要。

2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2.1 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平台的搭建

制药工程专业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平台的搭建。目前,本专业已与大连富生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大连大冢制药、大连汉信制药有限公司、大连天宇滨海制药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丹东药业集团、阜新蒙药研究所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协议。

另外,近期还将与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贵州苗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这些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学生通过到这些实践教育基地了解、参与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过程,能够深入了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在实际中的应用,熟悉从产品生产到上市销售的各个环节,受益匪浅。

2.2 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管理的规范

对实践教育基地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目前,成立了“大连民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领导小组,由校企双方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落实基地的建设工作、指导基地的管理工作、编制基地的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基地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思路。从教师中指派专人具体负责实践教育基地的管理工作,并且形成定期交流机制,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磋商。

此外,编制完成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具体包括:建设以专业实践能力清单为检索主题的企业基地资源信息库,建立基地档案和校外企业师资档案。基地档案包括管理机制、基地条件、教学内容和开放共享标准化。校外企业师资档案包括师资的背景资料和管理标准。

最后,还要建立健全各项实践规章制度,如学生实践出勤制度、日常工作记录制度等。加强学生实践日常管理,加强实践中期座谈汇报、实践结束全面總结,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2.3 实践教育基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教师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实践教育基地的顺利运行需要合格的“双师型”教师。目前,制药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但大多都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践方面经验欠缺。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通过进修、访学,也可以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方式,培养教师的实践和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可以请1-2名实践基地老师来我校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上课,培养“双师型”教师。

3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建设,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一方面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基地的领导、技术人员来校讲学,既丰富了师生的实践知识,又弥补了课本不能涵盖的内容。同时本专业教师还积极与企业联合进行科学研究、为企业培养人才,优先为企业分配毕业生。通过这种协作,一方面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为企业成长创新了技术,储备了人才,比如大连大冢制药、大连汉信制药有限公司每年都会招收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最近,我们正在探讨校企联合“学分替代”的培养模式,希望企业逐步实现承担学生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任务的可行性。

但是不可否认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理念仍然不够先进,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模式不够灵活,不能完全满足目前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二,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目前主要的功能是接待学生的生产实习和见习实习,应该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等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应该与校内实践基地相结合,充分发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正军,崔淑芹.浅谈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优化——基于专业认证理念.新西部,2017,3:53-54.

[2] 崔亚东,兰伟.地方高等院校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7,7:156-157.

[3] 金黎明,权春善,刘宝全,等.浅谈民族高校《酶工程》的教学方法.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136.

[4] 金黎明,权春善,赵晶,等.语码转换在现代生物技术双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180.

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大学2016年度教改课题

作者简介:金黎明,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制药工程。

作者:金黎明 李春斌 权春善 侯熙彦 许永斌

制药工程工程教育论文 篇3: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CDIO教育模式研究初探

摘 要:针对我国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工程教育存在的不足,在深入领会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融入CDIO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CDIO教育模式在制药类专业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应用型;制药工程;CDIO;教育模式

引言

CDIO教育模式,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 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我国工科的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药工程专业与其他工科专业一样,面临着如何在给定的学时内,让工科学生在获得更宽更深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具备构建产品、过程和系统的能力,以及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挑战。

1 民办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根据文献资料查阅分析发现,目前制药工程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下列问题:

(1)教师工程背景薄弱。该专业课程群综合性、逻辑性、应用性和抽象性较高。目前的授课方式多采用课堂讲解的方式,教师专业背景偏重于理科,缺少制药企业项目实践和工程设计能力的经验,存在工程工艺设计能力不足等问题。

(2)教学方法陈旧。一方面教师的理论讲解课往往流于书本,不能将最新学科进展、实验教学引入到理论教学中。另一方面按实验讲义做实验,学生不能积极主动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实验内容陈旧。目前大多数实验教学采用的是单一验证式知识型模式,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少,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性和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充分发挥。

(4)专业实习流于形式。受到专业生产限制,大多数高校的生产实习以药厂参观的形式进行。一方面,起不到学生综合实践的目的。另一方面,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2 民办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现状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各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师均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的尝试。

(1)PBL 教学模式

“PBL”的全称是 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核心,经诱导、探索、沟通、整合,使学生获得分析、解决问题所需之综合性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比如高保英[1]、解红霞[2]均在天然药物化学及实验课程中应用该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均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上课的参与度。

(2)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是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它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積极探索,综合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性。邵银盈[3]、李卫林[4]、王旭等[5]等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药用高分子材料课程的设计中开展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學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 CDIO教育理念在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中的初探

上述两种教学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这两种教学改革均只局限于对某些课程的改革,不能有效地改变该专业课程群的教学现状。笔者在积极学习以上两种新型教学模式经验基础上,结合本校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寻制药工程专业CDIO 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1)基础知识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局限,进行应用型特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压缩理论学时,整合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展示课程特色;结合生产实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的应用型特点。

(2)个人能力的综合提升

针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本教研室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充分发挥本校微缩药厂的作用,将应用型较强的课程理论教学放在实践教学基地讲授,生动更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针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结果显示:加强校企融合,选派校内专任教师进企业有针对性的学习深造;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任我院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承担应用型特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效果显著。

(3)团队合作与理论创新

在学院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建设校内六个开放性的实训平台,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课外科技活动,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与意识、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在已有创新创业课程的基础上,以项目导入的方式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完成理论、实践内容的整合,并融入现代教学手段。同时构建校企结合、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团队。

(4)工程系统能力

在强调培养工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如道德品行的修养、艺术赏析水平、语言应用能力等。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但更重要的是把综合素质的培养渗透于每一教学环节中,这就要求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因而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也就成了高校工作的主题内容。

鉴于我国中药制药事业的发展,高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理念,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深入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是切实可行的,在改革实践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高保英.《天然药物学》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2011(5):36-38.

[2] 解红霞,薛培凤,高建萍,等.PBL 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7-28.

[3] 邵银盈,张小勇,汪洋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67.

[4] 李卫林,白素平,武利强,等.互动式教学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34-135.

[5] 王旭,李敬芬.互动式教学在药用高分子材料课程中的应用[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33-35.

作者:李娟花

上一篇: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论文下一篇:政治学新革命启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