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无线局域网技术分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心电监测设备的缺点,设计了一套移动心电信息采集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嵌入内衣穿戴的智能电极对心电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并通过目前已成为移动设备标配的蓝牙无线数据网络将心电数据发送至Android监控终端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并在最后通过链路实现验证了基于Android设备和蓝牙无线数据网络的心电监控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蓝牙无线局域网技术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蓝牙无线局域网技术分析论文 篇1:

基于家庭用户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研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输形式和信息传输的手段也逐渐丰富起来,移动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等多种信息传输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进步,信息的传输逐渐走向了集成化发展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当下比较流行的家庭用户宽带网络接入技术。

关键词:家庭用户;宽带网络;接入技术

1 家庭用户的网络需求

随着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网络电视以及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广泛传播,人们对宽带的需求日益增大,网络应用为了适应家庭宽带用户的发展,逐渐从单一的信息服务转向复杂的多方位的多媒体信息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采用何种方式接入网络是当下最为关键的问题,网络接入技术不仅影响着接入网络的质量,还关系着网络用户的宽带费用及成本。家庭用户主要是以小区为组成部分的网路用户群体,目前一般家庭对于网络通常是高速网络以及网络电视的等信息技术的要求,方便人们从网上进行购物和从网上进行金融交易等,或者是享受远程教育带来的便利。

2 目前运营商宽带接入主流技术

家庭用户的宽带接入通常是先利用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将小区所有的宽带网络信息服务与外界的网络相连接。接入网是小区宽带网络建设的最基本项目,是整个小区能够实现网络连接的前提和基础,家庭用户目前的网络接入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蓝牙的无线接入,再者就是铜缆的有线接入。

2.1 ADSL技术

DSL利用多种调制技术,将铜轴双绞线为传输介质,通过目前已经有的PSTN用户线接入高速传输技术。当下比较流行的DSL技术主要有两种,即HDSL与ADSL。ADSL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基于目前现有的电缆,来为网民提供高速IP接入的高速宽带网络。

2.2 光纤接入网

光纤接入是指利用光纤作为传媒介质,通过光纤传送光信号,因此就需要进行光电转换,也就是将电信号转为光信号后,再进行传输,用户端则需要配备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设备。但是由于光纤价格过于昂贵,目前还不能实现普及。

2.3 无线接入

无线接入是指用户端利用无线介质连接网络节点,从而实现网络间信息传递的目的。无线接入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移动接入,无线信道是利用一定的协议传输信号,将这些协议构成无线接入的主要方式,无线接入网是指部分或全部无线电波的方式与交互中心进行联系,无线接入技术在被看作是本地有线通信网络的一个分支和拓展,比如模拟调频技术、蜂窝通信技术、以及数字无绳电话技术等。

2.4 Cable Modem接入方式

Cable Modem接入方式类似于电视网的方式,采用树形总线型的结构,节点内的用户共同享有特定速度和质量的宽带,Cable Modem的前部分是利用光纤传输,节点到用户之间采用同轴电缆,所有类型的信号比如数据、视频等经过调制处理后与电视射频信号一起发送到用户的客户端,然后经过分离提取,转变成数据包的形式。

3 常用家庭宽带接入技术的比较与分析

3.1 ADSL的特点分析

目前,ADSL技术已经日趋成熟,ADSL主要特点就是利用同一根电话线,同时完成电话接听以及网络数据传输的任务,并且二者是互不影响的。ADSL在传输数据时不需要通过电话交换机,因此上网并不需要额外支付多余的电话费。对于传输速率来说,ADSL是根据线路的情况自动进行调整,从这个角度来说,ADSL技术使用成本比较低,只需要一根电话线就能实现上网功能。

3.2 Cable Modem接入技术分析

Cable Modem技术在北美地区发展比较迅速,我国一些发达城市也开始利用Cable Modem接入技术。Cable Modem是一种非常类似于XDSL技术的网络接入技术,唯一区别的地方在于是利用有线电视网络线路来传输信息,Cable Modem的网络传输效率非常高。但是Cable Modem的成本比较高,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

3.3 光纤接入技术

伴随着我国社会建设中光交换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正在逐步实现向光纤网络的转化,通过建立起光纤通信传输网络进一步提升数据与信号的传输效率,并加强对数据内容的安全性维护。光交换技术能够实现线路的灵活转换,通过在光纤网络中光路变换器的有效控制实现对传播光路的转换,在保证传输内容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传播路径的高效转换。光交换技术还能对不波形的信号进行传输,当波形信号在光纤网络中进行传输时,光纤能够对波形信号进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的避免波形的幅度或周期因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保证通信传输的质量。

3.4 无线接入技术分析

4.无线接入技术就是连接用户与交换中心时,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接入技术,无线接入系统属于本地通信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地有线通信网的一种技术拓展,无线技术主要用户利用无线通信的电子产品,随着网络购物与网络电视的兴起,无线技术将会成为未来家庭网络的主流技术。

4 家庭无线网的组建

无线局域网技术以其本身共同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所运用。这种网络技术开展得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问题尚待人们去解决,但无线技术未来一定会成为网络技术的主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现在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开始支持WiFi功能。WiFi的普及以及相关软件的发展将会使家用电器完成功能上的飞跃。

4.1 ADSL宽带无线网络

按照宽带的接入方式,当用户通过电话线接入宽带时,必须同时购买调制解调器和无线路由器。而当用户使用光纤接入时,则只需购买无线路由器,就能实现共享上网。在选择调制解调器时,只需跟ADSL宽带传输速率匹配即可完成数模转化实现宽带上网。ADSL类型不同和无线设备的连接方法也不同。在家庭无线局域网的构建中,构建无线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无线路由器。一般而言,无线路由器的市场价格相对有线路由器较高,且组建无线局域网时,若为台式机,则还需要购买一块无线网卡,这无疑又增加了一笔花费。

4.2 蓝牙无线组网

蓝牙技术是一种低成本、短距离的无线个人网络传输技术,其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全世界通行的无线传输环境,以通过无线电波来实现所有移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服务。这些移动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数字相机、打印机等。蓝牙收发信机采用跳频扩谱技术。蓝牙无线组网要求每台电脑必须具备蓝牙功能,故应使用USB接口的蓝牙适配器,其次需要购买一个蓝牙无线接人点。用蓝牙技术组建局域网有两种组网方式:一种是PC对PC组网;另一种是PC对蓝牙接人点的组网。蓝牙无线组网要求每台电脑必须具备蓝牙功能,故应使用USB接口的蓝牙适配器,其次需要购买一个蓝牙无线接人点。用蓝牙技术组建局域网有两种组网方式:一种是PC对PC组网;另一种是PC对蓝牙接人点的组网。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通信市场需求下的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与实现,是当代网络建设中刻不容缓的任务,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市场经济建设等均有着重要影响。自3G网络建设到未来4G时代到来,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不断发展,家庭用户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更趋成熟和完善,逐步实现家庭宽带网络智能化,营造一个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钱宗亚.光接入网技术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陶安.CATV宽带网络家庭综合布线设计[J].中国有线电视,2012.

[3]刘符.宽带通信原理设计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迟延龙(1976-),男,河北南皮人,助理通信工程师,大专,研究方向:家庭用户的宽带网络技术。

作者单位: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河北沧州 061000

作者:迟延龙

蓝牙无线局域网技术分析论文 篇2:

基于Android的低功耗移动心电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心电监测设备的缺点,设计了一套移动心电信息采集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嵌入内衣穿戴的智能电极对心电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并通过目前已成为移动设备标配的蓝牙无线数据网络将心电数据发送至Android监控终端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并在最后通过链路实现验证了基于Android设备和蓝牙无线数据网络的心电监控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心电监测;智能电极;蓝牙网络;Android应用

Key words:ECG monitoring;Smart electrode;Bluetooth;Android application

1.引言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尽早发现病症、解决问题。目前传统的Holter系统体积大,使用不便的缺点也给人们的日常使用带来了很大不便。因此,利用最新的无线传感网与微处理器技术,设计实现一个可长期在线且具有无线移动监控能力的移动心电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潜力。

本文通过研究人体心电信号的各项主要特征和实际监测应用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无线传感心电信息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嵌入内衣穿戴的智能电极对心电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并通过目前已成为移动设备标配的蓝牙无线数据网络将心电数据发送至Android智能监控终端进行接收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2.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嵌入内衣的心电图导联、智能电极信号处理电路模块、以及配置有蓝牙的智能Android终端应用,其中智能电极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模拟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电路和无线蓝牙网络模块以及可在模块上扩展体温传感器和血氧探头等,进而扩展生命健康监测参数。

本系统首先将嵌入内衣的导联电极采集的心电信号送往智能电极中信号处理电路模块中,由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滤波放大。信号经调理之后经A/D转换送给主控微处理器分析预处理。之后经无线蓝牙网络通过无线信道送给配置有蓝牙的智能Android终端应用进行诊断分析以及监控显示。当发现异常时,终端应用发出警报并可将结果通过移动互联网发送至远程医疗中心。

由于智能电极中模拟信号调理电路不是本文对系统设计所要重点阐述的部分,所以本文主要对数据分析预处理、无线蓝牙通信和Android终端应用程序设计做介绍。

图1 系统总体结构

3.智能电极控制软件设计

本系统采用TI公司MSP430G2553超低功耗微处理器构建中心处理单元。MSP430单片机在低功耗方面表现出色,支持快速休眠,大量节省系统能耗,并且在恶劣条件下工作性能稳定[1,2]。所采用的G2553型号单片机加载有自主设计的危急特征提取算法,能够满足设计的需求。

如图2所示为智能电极控制软件流程图。主要过程为在信号调理电路预处理心电模拟信号[3]之后,超低功耗微处理器通过内置的10位AD转换模块(采样精度为3mV)对模拟数据进行采集和转换,采样周期为5ms,并将转换后的数据取高8位后通过与异步串口(UART)交由蓝牙模块通过无线蓝牙网络发出。

4.Android终端应用程序设计

4.1 蓝牙数据接收模块设计

现代社会智能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目前大部分以手机为代表智能移动终端都是以Android系统为操作平台并配置有蓝牙装置,因此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需求以配置有蓝牙的智能Android移动终端为数据处理和诊断平台来开发应用程[5-9]。该应用程序以Java语言为主来进行开发。如图3所示为Android设备蓝牙数据接收模块设计。

图2 智能控制软件流程图

图3 Android设备蓝牙数据接收模块框图

4.2 Android设备蓝牙传输的实现方案

蓝牙通信采用C/S通信模式。在设计时将接收端(Android设备)的蓝牙作为客户端,发送端(智能电极)蓝牙作为服务器端。在蓝牙进行相互连接时,利用了数据通信中常用的Socket(套接字)机制。当两端的套接字相互连接好以后,收发双方的应用就可以将数据发送给自己的套接字,并从套接字处获取数据,双方的套接字则作为连接中转站一样,相互收发数据[4]。下面对Android设备上蓝牙接收软件实现过程详细阐述。

首先开启Android终端的蓝牙功能,Android终端蓝牙设备作为客户端需要主动搜索周围的蓝牙设备。这个搜索过程需要用到广播机制,即搜索发起端需要一个广播接收器,用于接收搜索信息。其建立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定义一个继承BroadcastReceicer的类,用这个类生成的实例就具备了对接收信息的操作能力,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比如蓝牙设备名称和MAC地址。经过设置,该广播接收器只对发现了蓝牙设备这一消息和蓝牙搜索结束这两条消息响应,并且完成了广播接收器在本应用中的注册。用户在使用时,只需要点击“搜索”按钮,终端设备开始搜索周围蓝牙设备,整个搜索过程将耗时12秒。这个过程中,本地蓝牙适配器会搜索到周围所有可以连接的蓝牙设备,将这些搜索结果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供选择。连接开始前,首先关闭蓝牙搜索功能。在系统库中有BluetoothSocket类,利用这个类生成相应的实例便是接收端蓝牙的套接字,如果该蓝牙是作为服务器来连接的,则利用系统类BluetoothServerSocket来生成套接字对象。在连接之前需要预先设置好UUID,然后由Android智能终端发起连接请求,这里需要调用BluetoothSocket类中的connect()方法,作为服务器端的蓝牙设备监听到连接请求后会验证其UUID是否与自己的一致,验证通过后便可以完成连接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连接过程是一个阻塞调用过程,为不影响主线程的工作,需要一个单独的线程来进行连接工作。

等待蓝牙连接完成后,便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在蓝牙间的数据传输是由蓝牙模块自动按照蓝牙协议栈的要求进行的,而在智能电极端从微控制器到蓝牙模块以及在Android终端从蓝牙设备到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都是按照URAT异步串口通信方式进行的数据传输。在设计中所设置的数据传输格式是以一个字节长度为一帧来传输的,其中有7位数据位和1位奇偶校验位共同组成。所以接收端所接收的数据都是以字节为单位来存储的。在这个通信系统中,还加入了对接收数据的另一数据检错方案。数据的收发并不是将采集数据直接转换成二进制的串行数据进行传输的,而是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所对应的ASCII码再转成串行数据再进行数据的发送,这样在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会将这些数据转为ASCII码,如果这些ASCII对应的不是数字或是已超出ASCII码范围,则认为是错误的数据,将其丢弃。这样做了之后,结合奇偶校验,只有低三位同时有两位都传输错误的数据不能被监测出来,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较小,并且蓝牙传输距离短,传输环境并不算恶劣,这样的检错能力已经足够了。数据接收过程也是一个阻塞调用的过程,所以同样需要一个单独的线程来完成。接收到的数据,全部转换为数字的形式(振幅信息)存储起来,供心电图的显示提供数据支持。Android蓝牙传输软件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Android蓝牙传输软件流程图

4.3 终端心电图显示

接收数据之后还有要在Android终端上描绘出心电图,供使用者查看。在Android应用开发中,通常会使用View这样的控件来描绘图案。本系统图形是一个心跳幅度关于时间的二维坐标图,纵坐标以毫伏为单位,横坐标以秒为单位。需要注意的是横坐标的标识间隔,蓝牙通信速率设置为9600位每秒,即1200字节每秒,所以每秒会收发1200个数据点的信息,横坐标的设置应该以1200个点为1秒进行设置。

波形的描绘是一个坐标描点的过程。将接收到的心电信号数据转换成坐标点的表示形式,存入到缓存区当中。应用程序在进行波形描绘时会从该缓存区中依次提取数据点,在坐标图上描绘出一个连续的波形图。

5.系统功能链路实现

按照如图5所示链路对移动心电监控系统进行搭建,并以一正常无心电类疾病史人员为测试对象对整个系统链路功能进行实现[10]。

图5 系统链路图

启动系统的智能电极和Android终端应用程序之后,首先进行数据配对进入界面选择配对设备,并点击“connect”按钮,连接开始,由Android终端主动发起连接请求,发送端监听到请求信息后即可回应并建立连接。

为了方便使用和控制,数据传输是由接收端发起的。点击屏幕中的"receive"按钮,接收端通过蓝牙向发送端发送数据传输的"开始"信号作为数据发送的起始信号。发送端在接到发送的"开始"信号后,便会开始发送数据,直到将缓冲区内的数据发送完毕为止,在接收端拥有与发送端相同大小的缓冲区接收数据,当接收缓冲区装满后,接收停止。以此来进行数据的收发同步。接收端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检错,丢弃错误数据,然后将有效数据存入波形显示缓冲区中。在屏幕中部可以看到清晰的心电波形图,如图6所示。

图6 Android移动终端软件主界面

当用户点击”realTime”按钮时,就可以在在屏幕上观测到实时更新的心电图。

6.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移动心电信息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智能电极和Android移动终端的设计过程和主要实现方法。

本系统设计将传统Holter系统中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诊断进行分离,仅利用内衣穿戴形式的智能电极对信息参数进行采集并采用微控制器进行简单预处理,之后将数据通过蓝牙无线传输技术通过无线网络发出,交由配置有蓝牙Android智能接收终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诊断。克服了传统Holter系统体积大,使用不便,功耗大的缺点,可在日常生活中多日长期在线工作,对使用者的健康隐患进行监测;并且终端数据管理与诊断分析程序能够准确记录用户的测试信息并且随时查询,而且在发生危急状况时发出报警挽救生命。

参考文献

[1]谢楷,赵建.MSP430系列单片机系统工程设计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沈建华,杨艳琴,翟骁曙.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邱庆军,蒋景英,虞启琏.QRS波检测方法的回顾与新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9,23(6):344-347.

[4]Satya Komatineni,Dave Maclean,Sayed Hashimi.精通Android 3[M].杨越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J Proakis Digital Communications[M].2001.

[6]卢伟国,童明俶.基于蓝牙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D].重庆:重庆大学,2002.

[7]李静,耿卫东,赵东等.HCI协议在嵌入式蓝牙系统中的应用[R].天津:南开大学信息学院光电子所,2002.

[8]陈元清.蓝牙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D].2005.

[9]C.S.Pattichis,E.Kyriacou,etc.Wireless Telemedicine Systems[J].An Overview 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Magazine,Vol.44.No.2.April 2002:143-153.

[10]王澜.蓝牙技术及其在测试与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探讨[R].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002.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No.2011k06-46)。

作者简介:

余文琦(198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与通信系统。

邓建国(1955-),男,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信息与通信系统理论与应用技术、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电子系统设计。

张鹏辉(1960—),男,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系统、测量控制、电子系统设计。

王中方(1983-),男,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系统、测量控制、电子系统设计。

作者:余文琦 邓建国 张鹏辉 王中方

蓝牙无线局域网技术分析论文 篇3:

通讯中无线技术优劣分析

摘 要:无论是哪种通讯方式,都会应用到很多的无线技术,这些无线技术有很多的划分标准,通常情况下以产生无线信号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调频无线技术;第二种是红外无线技术;第三种是蓝牙无线技术,但是本文介绍的无线技术是从更细致的角度来划分的,这些技术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劣势,相关人员应该根据通讯设备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无线技术,接下来,笔者就详细的介绍一下通讯中的无线技术,并且简单的阐释一下这些技术的优势和劣势,以此提供借鉴。

关键词:通讯;无线技术;分析;优劣

无线技术作为通讯行业必须使用的一种技术,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通讯行业的发展,随着通讯行业各种设备的开发以及业务种类的增多,它对无线技术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无线技术发展逐渐成熟,这些无线技术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劣势,这些劣势又阻碍了通讯设备功能的发挥,所以在使用通讯设备时,要认真分析研究无线技术的优劣,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无线技术与通讯设备的价值。在此,笔者就以几种通讯中使用的无线技术为例,来探讨其优劣。

一、Wi-Fi技术优劣分析

这项技术在我国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可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这项技术主要应用在局域网中,只是这个局域网应该是无线的,因为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络相比,能够承载更多的功能,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把无线局域网看作是有限网络的升级版,如果应用地点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性能,也可以利用宽带。Wi-Fi技术尽管已经很成熟,但是也存在很多技术漏洞,这是因为Wi-Fi只要通过射频技术来实现其功能,这技术主要是利用空气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再加之,无线网络主要通过无线电波来实现数据信号的传输,这中传输方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电波覆盖范围内,一些不法分子非常容易的就是窃取数据,有时甚至侵入公司的内部局域网,因此这种技术不适合应用在大型公司或者局域网未受保护的公司。

二、WiMax无线技术分析

这种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比较先进,但是因为研发时间不长,所以技术并不成熟,但是随着应用实践的总结,核心技术的进一步研发,WiMax无线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好。其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一方面,信号覆盖范围很广,它不仅能够实现室内室外信号的全覆盖,甚至可以实现全城覆盖,而且覆盖成本并不高;另一方面,传输距离远,只要几个基站就能够实现超远距离的传输。正是因为这两点优势,所以WiMax无线技术自研发之日起,就受到了业界的好评,被认为是无线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该技术也有几点劣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效率很低,因为该技术的频率复用性很小,但是尽管如此,因为该技术还没有真正的完成标准化,所以得到该技术逐渐成熟之后,这一劣势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WMN无线技术技术优劣分析

该项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这项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效的融合了已经研发出来的无线技术的所有优势,而且使其尽量适应各种环境,但是因为这项技术还在研发,所以还没有相对成熟的该技术产品问世。从其优势上看,其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无论是在新兴网络,还是在无线宽带领域,都发展空间都是非常大的,它既能够有效的结合数据,又可以进行数据采集,最为关键的是它在监测领域也发挥很大的作用。WiMax无线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其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该技术就会与这些技术融合的更好,这些无线技术也都能够各自体现出价值。

四、3G无线技术优劣分析

这项无线技术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该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和实践,其标准制定已经完成,而且已经具备建网的条件,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建设完成了该项技术的网络,其覆盖率非常高,使用效果也很好,很多国家也正在研究和开发该项技术,正逐步的实现3G网络全覆盖。

五、集群通信技术分析

数字集群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它的频谱利用率有很大提高,可进一步提高集群系统的用户容量;它提高了信号抗信道衰落的能力,使无线传输质量变好;由于使用了发展成熟的数字加密理论和实用技术,所以对数字系统来说,保密性也有很大改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可提供多业务服务,也就是说除数字语音信号外,还可以传输用户数字、图像信息等。由于网内传输的是统一的数字信号,因此极大地提高了集群网的服务功能。

六、点对点微波技术分析

微波传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降低运营商的运营。与租用线路相比,微波系统的只要一年左右即可收回。第二,微波传输系统部署简洁快速。与传统的传输手段相比.其快速部署的优势可以更快地满足新业务发展的需要。第三,目前的微波产品对未来的发展是有保障的,对于运营商的新业务和新需求都可以给予很好的支撑。未来,微波传输系统将升级到全IP的平台之上,可以全面支持运营商未来的发展。

七、卫星通信技术分析

利用卫星在有些不很密集的地区来配合陆地通信。在这些地区散布着范围较广但不密集的用户,可以利用卫星作为用户连至固定有线网的接入设施。在陆地通信网已经构成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的下,利用卫星建成宽带卫星接入系统是比较好而切合实际的方案.又可靠。但是卫星通信毕竟是采用卫星作为通信平台,其地面站的建设、通信信道租用费用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且通信资源为卫星通信公司所有,受其带宽的限制,使得大量数据的传输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因此,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使用是极为不经济的:而将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作战通信、海外通信等则比较适合

八、LMDS技术分析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系统LMDS是一种提供点对多点的固定宽带无线接人技术,其工作频率在20GHZ以上,利用毫米波传输,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提供数字双工语音、数据、因特网和视频业务,是一种非常好的宽带固定无线接人解决方案。在最优情况下,距离可达8公里:但是由于受降雨的原因,距离通常限于1.5公里。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扇区或基站设备将ArM骨干网基带信息调制为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在其覆盖区域内的许多用户端设备接收并将射频信号还原为ATM基带信号,在无需为每个用户专门铺设光纤或铜缆情况下,实现数据双向对称高带宽无线传输。

九、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通讯中的无线技术有些已经相当成熟,有些技术还处于研发和适用阶段,但是综合其优劣开看,都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近些年来,我国通讯中的无线技术发展迅速,很多技术也已经成熟,现在正研究更高一级的无线技术。本文技术介绍了通讯中涉及到的几乎所有无线技术,希望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何伟. 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1(08)

[2] 彭瑜. 工业无线标准WIA-PA的特点分析和应用展望[J]. 自动化仪表. 2010(01)

[3] 王平,王泉,王恒,魏旻,李勇. 工业无线技术ISA100.11a的现状与发展[J]. 中国仪器仪表. 2009(10)

作者:韦佳洁

上一篇:教师反馈下对外汉语教学论文下一篇:学生教学形式与美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