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就业研究论文

2022-04-17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衡量中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考验、考察政府管理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民就业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民就业研究论文 篇1:

理论研究的非科学性在农民就业问题研究中的表现

摘要:目前导致农民就业困难的因素很多,而理论研究的非科学性是其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从7个方面对理论研究的非科学性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以期更正理论研究的航向,为尽快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理论研究;非科学性;农民就业;问题;表现

1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的设想不应该存在农民问题,也就不存在农民就业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下我国人民一提到资本主义生产,便在头脑中油然跃出一幅清晰的画图,以及随即而出的有关种种概念:以追求超额利润为直接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不断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不断排挤出大批的失业工人;以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资本的鲸吞或破产,或者由于资本投资方向的改变,不断造成工人的失业或流动;在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当危机到来时,工人大批失业,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在复苏到高涨阶段时,就业增加,资本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应当说在以上几种情况下所发生的工人的失业、待业、流动或转移,以及在这种过程中生产力所受到的破坏和劳动者所承受的苦难都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为基本原因的。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治之症。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和计划调节的实行,社会则有可能赋予每个劳动者就业和尽其所能的劳动权利,并根据社会生产的需要把劳动力分配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从而有效避免资本主义那样的工人失业和频繁流动。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基于以上认识人们通常就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流动和转移看作社会宿弊,而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必要的劳动流动和转移视为重走资本主义的回头路,似乎人为地劳动的稳定和凝固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或计划经济的要求。基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我们采取用工统包,招工统配的就业制度,使人员无法进行合理的流动。在农村则实行土地上的自然就业,这也是一种包下来的就业制度,这样形成中国特色的二元就业结构,尽管用工单位用不了这么多人,但是在这种就业制度下看不出有人失业,而中国农村土地上的就业量由于实行集体经济,所以也无人去关心土地上的实际用人量,这样中国农民的就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掩盖起来。

2对西方经济学理论采取否定的态度

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很长的时期,理论界、学术界对西方经济学理论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这就使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讨论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对就业与失业置之不理,甚至提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1]。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本不存在失业的现象。既然不存在,学者们也就用不着去研究。再说就业与失业是两种制度优越性比较的分水岭。特别是人口问题,西方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尽管提出的人口理论从总体上看是不科学的,但是有一点值得思考: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马克思也是承认的,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导致失业经常发生的根本原因。可惜,我国理论界在盲目排外思想的指导下错过了控制人口最佳时机的研究,给当前人们的就业带来劳动力供给偏大尤其是农村人口基数过大,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增加了农民就业的困难。

3重视一般生产研究,忽视生产一般研究

长期以来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我国学者一向重视和习惯于“一般生产的研究”,即对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生产的研究,并通过对比法得出资本主义如何、社会主义如何的种种结论。这种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正如马克思指出:“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2]。但是我们在重视“一般生产”问题的研究时,也必须注意“生产一般”问题的研究。正如马克思指出:“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2]。“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象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于因见到统一(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就忘记本质的差别”[2]。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在重视资本主义一般研究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不同社会制度下生产一般,即某些共同规定的研究,并指出:“如果没有生产一般,也就没有一般的生产”[2]。但是我们忽视了生产一般问题的研究,在以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往往是牢记了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差别,但却忽视了甚至否定了生产一般意义上的某些共同的规定性,或者叫做统一性。事实上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失业大军、流动过剩人口等范畴时,一方面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指明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这里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因为马克思所指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指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马克思的设想是不一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下才能根除这种宿弊。而另一方面,马克思也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说明劳动的流动和转移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以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现代工业通过机械、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3]。这也就是说,当我们排除掉资本主义社会中因特定生产关系所造成的劳动者的失业、劳动的频繁流动和转移这些不合理的成份之后,还有一个因近代工业技术基础不断革命而引起的劳动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流动和转移过程中的劳动者的待业是基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按照目前的说法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与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关系无关。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同样存在劳动的流动和转移,也同样存在失业待业问题。而这种失业待业不存在阶级差别,也就是说农民同样存在失业问题。

4把农村社会当作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来研究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得广大农村社会的运转同城市截然不同,导致学者们把众多的精力放在城市的就业与失业方面,而把农村社会当作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当作工业化资金积累的一个源泉来看待,在实践中用土地上的自然就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农村就形成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集体每个成员都有权在土地上实现自然就业)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使众多的农民在低水平上维持生存,农村表面上呈现出一幅平静的画面,所以农民就业问题没有成为矛盾的焦点。也就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这就为当代中国农民就业困难埋下了隐患。改革开放后,由于家庭承包制的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终于浮出水面。特别是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尤其是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人才能够自由流动,从而出现了失业与职位并存的局面,即城市里出现了有人没有工作可干,同时又存在着许多职位没有人去干的现象,这些职位大多是脏累差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想到了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由此开始了对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

5理论研究的依附性

新中国成立后,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但是不同时期指导思想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的,因此,农民就业问题就服从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导致理论研究没有寻找到农民就业的规律性,从而使得农民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6理论研究的滞后性

对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家庭承包制的实行使得拥挤在狭小土地上的众多的农民的就业问题终于爆发出来。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待,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其实这是表层研究,没有深入到实质性的问题,后来出现了民工潮才逐步涉及到就业体制问题,在农民收入同城市居民收入拉大的情况下,才涉及到公民待遇问题,最后才意识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这表明理论界的研究始终落在农民就业问题各个时期不同表现的实际情况的后面。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的实践,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理论研究必须要有超前性,这是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不能因为个人的得失而不敢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7理论研究往往与政治挂钩

以往即使有的学者看到了中国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他们也采取前车之鉴,因为1957年反右斗争给广大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众多的研究人员)以极大的心理创伤,使他们的研究避开了与政治的牵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任何理论研究特别是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不应该同政治联系在一起。在学术研究上应当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不应该用政治的标准来衡量学术研究的成果。目前可喜的是在我国理论界终于承认了失业问题的存在,但是农民的失业问题是如何定性的,如何计算的,目前我国官方统计仍没有给予正面回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涤新.简明政治经济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8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第87~88.

[6] 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第533~534.

作者:臧少梅 于学江 张 怡

农民就业研究论文 篇2:

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难题的对策研究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衡量中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考验、考察政府管理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点。因此,针对当前“失地”农民就业呈现出的就业领域的低端化、收入的不均性、就业途径的无序性、就业主体的老龄化等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力、社会的聚合力、个人的创造力等三个维度的合力,为破解“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题,稳定和提高“失地”农民收入,扩大“失地”农民就业市场,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提高中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探索一条新路。

一、发挥政府引导力,增强政策的执行力

政府是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难题中不可替代的坚强后援和“神经枢纽”。因此,发挥政府的引导力,增强各项政策的执行力度,是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难题的首要因素。

(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就业保障政策,并切实保障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必须依靠政府和法律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是问题的出发点。当前,河北省关于“失地”农民安置的文件及其落实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但多数集中在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而专门针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方面的工作还落实不到位。因此,制定合理、科学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政策,必须以省为总领、以市为单位、以区为指挥、以小区和街道为主体,统筹全局,成立“失地”农民就业安置联动机制,并建立自下而上的积极反馈机制,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档案和名单,及时掌握“失地”农民的就业动向,发放“失地”农民“就业援助证”,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促使政策的具体落实。

(二)要引导、鼓励和支持“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际,或多或少都会获得一笔补偿款或者租金,因此,如何合理使其成为“失地”农民的创业资金,是政府引导能力的又一体现。据调查显示,受农民意识和自身观念的影响,“失地”农民在获得这部分补偿款或租金之后,将其用于创业的家庭少之又少,其用途主要集中在存入银行、购买基金等,或受高额利息吸引而成为融资企业的资金来源。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失地”农民合理利用手中的资金进行自主创业,并在贷款、税收、技术指导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除此之外,要规范和引导“失地”农民创业原料和产品市场,保障“失地”农民创业的连续性,提高其创业信心。

(三)要坚持“失地”农民的免费职业培训,创新公共职业培训机制

“失地”农民因其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不足,经常只能参与低端工作,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和家庭的稳定发展。因此,在省、市、区、小区和街道等联动机制推动下,要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途径,创新连续、稳定的职业培训机制。政府应鼓励专门对农民创业和就业进行职业培训的培训师训练、学习和专业资格考试,相关政府部门引进专业人才,定期不定期为地“失地”农民举办职业培训,提高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颁发相应的结业资格证书,为其就业和再就业开拓新路。小区和街道管理处应加大职业培训学习的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学习、技术提升、稳定发展的就业环境,创新“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促使“失地”农民带着技术上岗。

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鼓励社会和企业参与“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

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凝聚个人、工业企业、社会团体和组织等社会力量,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发挥社会力量的凝聚力,鼓励他们参与“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一)鼓励企业在有限条件下,积极接纳“失地”农民就业

农民“失地”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等的建立对土地的征用、租赁,因此,政府鼓励企业结纳“失地”农民就业,并给这些企业以一定的补偿和优惠政策,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和“失地”农民之间的和睦相处,从而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政府部门照顾不到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起到互惠互利的作用。为此,企业完善管理模式,建立相应的师傅带徒弟、老人带新人管理制度和薪金制度,制定相应的规范、管理机制和约束规则,既吸引“失地”农民参与当地工厂企业商业的发展,提高其劳动水平和职业素养,也促进企业的长效、稳定运营。

(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立服务型企业和公司,吸纳“失地”农民到就业和再就业、创业和再创业市场中来

当前中国进入一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时代,思想观念多元、经济发展活跃、经济主体多样,因此,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立服务型企业和公司,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难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致,也是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和力量。资金准入方面,在规范社会资金准入条件的同时,降低社会资金准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市场的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税收、贷款等资金优惠政策。政策制定方面,在全面考虑社会资金来源层次等问题的基础上,建立有针对性的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诸如家装公司、物业公司、家政公司等技术含量不高、并能吸纳更多“失地”农民从业的企业和公司,政府应考虑给以予适当照顾和支持。

(三)鼓励社会团体和组织、个人参与探索建立农民工劳动力专业市场体系

目前全国各地除了政府建立的就业市场之外,还有很多自发形成的就业市场,如各级各类人才市场、个人中介、就业网站,甚至早市人力市场等,这些自发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对促进各层次人才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调查发现,在这些自发形成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失地”农民通过人才市场和网站找工作的多集中在18~45岁的比较年轻的群体中,46~60岁的人群则更多会通过亲朋介绍、早市人力市场等。个别自发形成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主体会以盈利为目的,往往会使“失地”农民的就业意愿得不到满足。

因此,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鼓励和支持就业市场的有序、公开和合理竞争,并建立相应的劳动力供需链条和供需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优势,为沟通“失地”农民和企业、公司之间的供需联系,实现二者的供需信息对接,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打开一条便捷通道。

三、激发个体创造力,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区、本小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路

“失地”农民个人是其就业的主体,充分发挥“失地”农民的主体性、创造力,是“失地”农民群体有序发展、永久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失地”农民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大就业观”

“失地”农民在失地之前以农业为安身立命之本,比较有创造力的前“失地”农民会利用农闲时节成为“农民工”身份,以在城镇获得更多收入。“失地”农民作为新兴城镇居民,亟需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方式、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新动态,及时把握就业机会。因此,“失地”农民在关于自身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等文件的指导下,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和发展思路,树立“大就业观”,既要依靠政府的就业安置,也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既把就业去向瞄准基层建筑行业、家政行业、家居行业等,也要瞄准新兴的物流业、信息业等;既要考虑择业和就业方式,也应考虑自主创业等方式。

(二)“失地”农民要自觉、积极地参与职业培训和专业技术学习,提高自身参与劳动力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当前,河北省、市、区,甚至街道等都建有不同层次的城镇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培训班,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条件,参加这些培训班的人员甚至还能获得相应的补贴和费用减免,这种方式为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开辟了一条通道。如“河北省劳动保障厅就业训练中心”建立了“再就业培训基地”,有意愿参与的人员凭借“再就业优惠证”等相关证件不仅享有学费的减免,甚至在再就业过程中享有优先录取的优势。同时,学员在“再就业培训基地”学习之后,基地会根据其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发放一份“职业技能鉴定表”或相关证书,从而为之后的再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三)“失地”农民要敢于创新,大胆创造,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条件,敢于自主创业

“失地”农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曾以“农民工”身份参加过城镇建设,他们比较早地接触并了解了城镇居民关注的问题,对城镇建设也有自己的见解,属于“失地”农民中的“先知先觉者”。因此,“失地”农民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自觉运用创新思维,不仅敢于自主创业,而且敢于发挥榜样力量,带动本小区、本地域“失地”农民自谋出路,形成一个独特的、稳定有序的自主创业环境。为此,在创业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取得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以积极请教国内指导“失地”农民或城镇居民创业的专家、学者,同时,还应学习一些成功经验和案例,开拓视野,结合本地特色,实现“走出去、引进来”。因此,无论是家政行业的崛起,还是物流行业的新兴,亦或是淘宝村的出现,都会对“失地”农民创业带来很好的启发。

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课题”(批准号:201501830)和“2015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批准号:JRS-2015-107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作者:李爱华 王磊

农民就业研究论文 篇3: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仅是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文章基于江西省G县的实证研究,提出从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失地农民培训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就业支持和援助机制等四个方面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就业

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失地农民面临着“务农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创业无金”的尴尬处境,由此产生的局部问题已扩展成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对我国社会改革的进程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消极作用。可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分析其可能面临的困境,以便探求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笔者选择了江西省G县作为调查地点。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回收115份,有效问卷 107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3%。问卷内容包括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社会保障情况、就业状况和培训状况等。

1. 年龄结构:样本中年龄在16周岁以下有25人,其中男15人,女10人,占23.3%;16至60周岁(女55周岁)有71人,其中男33人,女38人,占66.4%;60 周岁(女 55周岁)以上有11人,其中男5人,女6人,占10.3%。

2. 文化程度:从样本调查来看,失地劳动力(即男16至60周岁、女16至55周岁)有71人,其文化程度分别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3人,占47%,初中文化程度29人,占4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9人,仅占13%。从文化程度看,失地农民主要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

3.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数据显示,16周岁以上失地农民有82人,其中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有26人,占31.7%;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有36人,占43.9%;没有纳入任何社会保障的有20人,占24.4%。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有82人,占100%。从社会保障情况来看,失地农民基本上参加了医疗保险,但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偏低。

4. 就业情况:此次调查的失地劳动力有71人,土地被征收后,有7人有稳定的工作,占9.9%;有43人目前有工作,但工作不稳定,占60.5%;有21人没有工作,占29.6%。从就业情况看,失地农民工作不稳定或无工作占多数。

5. 失地农民的就业性质:经调查,在有就业岗位的47人中,从事纯体力工种有27人,约占57%;从事技术型工种8人,约占17%;从事服务型及其它工种为12人,约占26%。从就业性质看,失地农民大多从事体力劳动。

6. 失地农民的就业途径:经调查,失地农民找工作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有31人,约占43%;中介机构推荐的有24人,约占34%;其他途径有16人,约占23%。从就业途径来看,失地农民主要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工作。

二、失地农民就业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

(一)失地农民规模大,就业率低

因失地问题导致失业的人数也在增加,失地农民就业率低下的问题在全省普遍较为严重。从调查和统计结果中我们也可以发现,G县劳动力范围内的失地农民的失业率达29.6%,远超过发达地区的失业率19.1%。

(二)失地农民技能偏低,结构性失业严重

G县失地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人数占87%,且大部分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而工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需要大批技能性人才,很多企业进行技改后对普工需求相对下降,对技术工人需求增多,并且大部分企业倾向于招聘高学历人才,认为高学历人才能提升其企业形象,这无形中对失地农民就业不利。所以G县经常会出现企业用工难、失地农民就业难现象,结构性失业严重。

(三)失地农民自主创业难

据调查,G县失地农民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2%,且大多选择投资资金少、技术水平低项目如农家乐、餐饮服务、汽车美容服务等,但由于没有创业经验也未进行过市场调查及任何培训,关门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完善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目前G县已在全县实施了针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政策,从调查情况来看,失地农民对这一政策还是比较满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不但要纳入国家统筹的制度笼子里,使失地农民享受同等的保障待遇,而且各级政府要拿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在征地前就要拿出失地农民保障方案,预存好失地农民保障资金,确保失地农民应保尽保。

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有就业就有失业,对于失业,目前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失业保险制度,一方面可以保障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另一个功能是促进失业者的再就业。西方国家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比较成熟,将失业保险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促进再就业等政策结合起来,形成了促进就业的服务体系。建立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对于失地农民来讲,能起到就业“托底”作用,同时也能实质性改善他们的就业状况。

(二)强化失地农民培训机制

首先,要合理设置培训机构。当前职业培训主要由公共培训机构和有培训条件的企业负责,而对于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则要充分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由公共培训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共同负担失地农民的培训,公共培训机构应该由农业部门、教育部门、科技部门、民政部门、劳动部门以及各行业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等,社会培训机构主要有职业技术学校、各类成校、具有资质的各类职业教育中心和培训机构等。其次,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培训。失地农民具有明显的年龄、文化与素质上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就业培训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要按照就业需求设置专业,培训时间有长期也可短期,培训方式可以单一也可以交叉。再次,培训内容要全面,既要有文化知识方面的,也要有经营知识、专业技能、创业思路方面的,还要有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内容,既提升就业能力,也提升就业观念。

(三) 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一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据测算,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梁达,2014:p13)。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带动就业的龙头,且第三产业的一些工种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它能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更适合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是转变企业用人观念,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根据G县劳动部门对园区企业的调查了解,大部分企业用工要求都非常高,特别是学历和年龄方面要求高,一些普工岗位都要求高中以上甚至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大部分要求在20~45岁之间,而失地农民大部分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再加上部分企业对当地失地农民存在偏见,认为本地人不好管理等等,导致失地农民在本地园区企业就业率不高。因此政府引进企业入园时,可以与征地单位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岗位的协议,可以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降低劳动力成本,针对企业解决失地农民的用工,实施优惠政策,如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

三是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在就业思想上,政府要加大宣传,积极引导失地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摒弃传统的、落后的农民意识,摒弃之前坐吃山空、依靠政府、依靠政策的错误观念,积极参加政府和各社会机构组织的创业培训,要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抓住创业机会,实现自主创业;在政策扶持方面,如对失地农民创办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扶持,实行低税收制度,适当降低增值税和所得税税率,对特殊困难群体经营可实行免税,以减少创业风险;在资金扶持方面,对在创业资金方面有困难的失地农民,采取财政贴息,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参考文献:

[1]孙鑫.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2]王晓刚.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实证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03).

[3]刘培军.郑州市惠济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河南农业大学,2008(02).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作者:吴振华

上一篇:证据执行程序论文下一篇:景区营销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