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行政管理论文

2022-04-17

胡丹,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党代表,从一位普通的农民工到全国劳动模范、省党代会代表,武汉江南集团喷一车间总教练胡丹走过的路既平凡又艰辛,她用自己的业绩谱写出一曲纺织新歌。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纺织工人2002年,来自武汉市郊建设乡的农村姑娘胡丹来到了武汉江南集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大行政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电大行政管理论文 篇1:

探究式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师生互动,是探究式教学活动一个有新的内涵的概念。在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因学生多是在职学习,培养目标又与社会实际紧密相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意进行教学安排离不开问题的设计。本文从探究式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就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活动进行探讨。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 探究式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课程

1 探究式教学

关于探究式教学,简单理解就是将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为一组具有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的问题,并保证将教学问题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且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行政管理专业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由此可见,在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可实现教学效益的更大化。

2 探究式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目的性。在行政管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充分考虑教学的目的性。具体来说,在教学目的上,要充分考虑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动思考和亲身实践;在教学结果上,要体现实践与研究的结合,体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教学方法的渐进性。设计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创造条件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从局部到完成探究的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要站在有意识设计,循序渐进,全面推动;在教学理念上,要体现从局部到全局,从零散到整体的特点。

(3)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主体性是指在教学中,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结合上,要努力寻找教与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在教学地位上,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与主动性;在教学角色上,教师只是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角色。

(4)教学策略的发展性。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主动构建新知识,并不断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思,逐步建立再次自学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改进学习策略。在教学要求时,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建立;在教学手段上,要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在教学检验上,要从满足全体学生发展需要,最终以学生个性发展为需要。

(5)教學场景的针对性。电大学生,多数有着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是边学习边工作为主的学习模式。在教学场景设计上,要突出针对性,否则就会陷入泛泛而谈的误区。在教学启发上,要突出案例背后表现的深刻背景;在教学时效上,要体现案例的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突出当前的社会热点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3 探究式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过程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过程,指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当前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借助现有教学条件,通过在教学课程中引导学生在认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并进一步增强自身发展的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性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开展,教师如何创设这种学习的情境呢?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是组织好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前提。因此,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当然,情景的设计与呈现方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运用新闻事件、历史故事、经典论断、数据材料、学术争论等内容,采取口头表达、播放录像、图文展示、化学实践等方式加以实施。

(2)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实验探究。这是教学的关键步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选择恰当的方法。同时,要求教师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或必要的资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去实验或者查阅,来寻求问题的答案,提出某些假设。这时,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单个学生自己完成,也可以由教师将学生分组来完成。

(3)适时点拨,合理引导受阻思考。设计了情境,给出了问题,留下思考的时空,但学生在思考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教师不及时加以引导,思考就会停滞,因此学生在思考中要加以合理的引导。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不明白时可适当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此外,教师要组织好探究式教学活动,还需要给学生的思考留有足够的时空,给学生讨论留下所需的时间,在学生汇报结论的时候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功地组织每一堂探究式教学活动。

(4)课堂合作,训练自主学习能力。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讨论要使学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要交流自学成果;要合作学习,探究疑难;要及时点评发言成果。并由此通过发现多种结论,变教案为学案。

(5)作业创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改革,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要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采用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其中的一项来完成。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训练,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于是,我让学生在课后充分发挥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王春莉,于莹.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4(4).

[2] 陈刚.论探究式教学实施的误区及应对方案[J].上海教育科研,2011(9).

[3] 郑渊方,廖伯琴,王姗.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J].学科教育,2001(5).

[4] 杨爱平.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以广州X大学为例的经验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7).

作者:黄莉珠

电大行政管理论文 篇2:

一位不断追求的农民工

胡丹,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党代表,从一位普通的农民工到全国劳动模范、省党代会代表,武汉江南集团喷一车间总教练胡丹走过的路既平凡又艰辛,她用自己的业绩谱写出一曲纺织新歌。

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纺织工人

2002年,来自武汉市郊建设乡的农村姑娘胡丹来到了武汉江南集团。从集团技工学校毕业后,她走进了车间,成为工厂喷气车间的一名值车工。当身穿工作围腰,头戴白色工作帽走进车间时,胡丹心里泛出一种满足感、自豪感,看到师傅们在织布机上熟练地打结、穿经、纬纱开车,穿梭般地工作,感到特别神气。然而,自己上车后,纱线好像故意刁难,半天接不了一个头,头接上了,质量也不合要求,穿经、穿纬速度慢得连自己也不好意思,急得浑身冒汗。一个班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不说,思想上也受到了特别的触动:当一名纺织工人没有过硬的技术不行!

为了尽快掌握织布挡车操作技术,胡丹一方面拜全国优秀教练工、省操作能手为师,另一方面熟背织布挡车工操作法,潜心观察和摸索规范的操作要领,虚心向师傅请教。为了使单项打结达标,她不仅班中练,吃饭时挤时间练,而且下班回宿舍还反复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集团举办的春季操作运动会上,她崭露头角,获得织布工比赛第二名。

有了成绩,也有了信心。每天上班,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接好每一个头,为此,她月月超额完成产、质量任务,生产指标完成情况长期居同工种榜首,连续四年在集团春、秋季操作运动会上获得“操作能手”称号,被评为集团“争金夺银”职工技能大赛“金牌能手”。2006年8月,在湖北省喷气织机织布工技能大赛中她一举夺魁,同年10月,她又获得了“全国纺织行业喷气织机织布工技能大赛”第六名的好成绩,成为湖北代表队唯一取得名次的选手。

10年来,胡丹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做一名优秀的纺织工人就要有过硬的技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她不断努力。处理断经,行业标准42秒,她只需20秒,处理断纬,行业标准24秒,她只要14秒,每分钟打结,行业标准24个,她却打了48个,成为湖北省同行业有名的“操作快手”。现在,她已有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和操作方法。即“心手合一、纱手合一”。

姐妹们共同进步是我的责任

2008年,根据工作需要,胡丹担任了车间总教练,负责车间操作质量。岗位变了,可她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喷气车间新工人流动频繁,为了留住新工人,她一方面利用休息时间在集体宿舍找她们交心谈心,引导新工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她手把手地教新工人技术,经常在集体宿舍里对她们进行个别辅导。新工人李金桃进厂后,胡丹对她心贴心地传帮带,小李不足两个月时间,操作就达到了优一级水平,产、质量指标也在车间名列前茅,2008年、2009年连续两届获得工厂“金牌能手”称号。

为了生产出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各种花色品种,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胡丹不仅从操作技术上帮助新工人,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积累的生产经验和操作方法传授给大家,使她们尽快融于车间的大环境。而且,企业每上一个新品种,她都要认真分析品种的结构和研究操作方法,总结适合该品种的质量保证措施和操作要领,然后分别向质量员和值车工进行讲解,使大家明确怎样操作才能预防布面疵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她常说:工厂的产品是靠工人们做出来的,每个人都努力做好,工厂才有竞争力,姐妹们共同进步是我应有的责任。

不断追求新目标是一种幸福

劳模、先进、标兵、省党代表……近年来,胡丹得到的荣誉不断增多,但她从不骄傲、从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目标。

车间生产的新品种需要攻关,她总是走在最前面,“老虎机台”不好做,她凭借娴熟的技术、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工人们一起研究解决办法。有一次,工厂需开发一种高档的缎条品种。生产中,该品种停台特别多,质量难把握。为此,她默默地在织布机上摸索,最后,她改变了穿筘方法,使该品种生产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8%,不仅保证了质量,而且满足了交货期,为企业抢占市场赢得了时间。

2009年,企业整体搬迁到阳逻开发区后,由于离市区较远,值车工流动大,新工人比较多,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她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手把手地辅导新工人,心贴心地传帮带,使车间青工操作优一级率稳步提高,为全面完成产质量奠定了基础,车间也出色地完成了集团下达的生产任务,被集团公司评为先进单位。

在纺织企业喷气车间当总教练对胡丹来说虽然又苦又累,但她常说:一个工人不断追求新目标是一种幸福!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从北京回企业后,她对自己要求更严了,追求的目标更高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自费学习了电大行政管理课程,平时,她总是挤时间读书,上电脑学习。她认为,作为一名现代企业的工人,不学习、不钻研就会落后,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现在,她被推荐到了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习,她认为,这是她工作上台阶的新起点。

对胡丹取得的成绩和得到的荣誉,武汉江南集团的员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不仅是胡丹的光荣,也是全集团员工的骄傲。

作者:彭继汉

电大行政管理论文 篇3:

陕西省电大系统教师队伍及教学团队建设现状浅析

[摘 要]在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电大系统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研,浅析了陕西省电大系统教学团队发展现状与瓶颈,并总结探讨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方向。

[关键词]开放大学;教师队伍;教学团队;建设

Key words:Open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背 景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开放大学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义深远。开放大学以开放教育为基本特征,是以教育观念、办学方式、学习对象、管理方式、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均开放的形式,为社会每个学习者提供教育机会和教育服务[1]。从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升级为开放大学,需要我省电大系统教师全方位素质的提升,不仅涉及我省电大教师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领域,更涉及我省电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全面提升教学技能等各个方面。因此,进一步加强我省电大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动我省电大系统教师队伍的转型升级是师资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调研分析方法及思路

本文调研结合教育部全国教师信息采集及陕西省年度教育统计工作,调研范围覆盖省级电大校本部、九所地市级分校及部分下属县站、25个开放教育直属教学点和工作站,采取信息采集及数据统计的形式,整理我省电大教师基本情况。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队伍发展、学历、职称、年龄、专业等方面的结构状况进行分析,浅析我省电大系统教师队伍在现代开放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我省电大系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放大学教学团队建设,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有所裨益。

我省电大系统教师现状基本情况分析

本文调查统计我省电大系统教职工共3854人,其中专职教师2682人,占调查教职工总数的69.59%。专任教师是办学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在调查统计的2682名专任教师中,男女比例较为平衡,男教师占56.08%,女教师占43.92%。这里仅对电大系统专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科、接受培训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

年龄结构。

我省电大系统教师年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30-50岁中青年教师占73%,中青年教师是教学工作中的中流砥柱,这样的年龄结构可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教学科研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省电大相比基层电大教师年龄相对年青,年青教师有旺盛的经历,具有创造性,现阶段年青教师多以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这样的教师队伍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历结构。

根据调查统计情况,我省电大系统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3.62%,基本满足电大本专科教学的要求,但总体高学历教师占比仍然偏低。从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情况来看,省电大占63.56%,基层电大占8.72%;省电大近十多年来注重本校教师的学历提升和高学历人才的引进,高学历的教师人数省电大相比基层电大优势更加明显;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是产生高水平成果及引领专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该层次教师所占比例仍然偏低,需要重点引进和大力培养。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教师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学历学位,可以表明教师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的深浅。在高校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学位的专任教师基本具备了传授相关专业本专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资格,虽然该层次大部分的教师能够教好基本的专业课程,但对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了解的深度仍然不够,同时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欠缺,也必然会影响到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发展潜力,这也是电大系统相比其他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相对偏弱的问题所在。

职称结构。

我省电大系统高级职称总体比例为33.48%,其中正高职称比例3.58%,与高校岗位设置中专业技术岗位高级职称40%的结构比例相比较,我省电大系统高级职称比例较低。省电大相较基层电大而言,教师职称结构相对合理,且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相对较高,特别是正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省电大是基层电大的近4倍,由此可见,对于基层电大来说,缺乏学科专业领域的领头人。

学科结构。

电大系统教师的学科专业相对较广泛。截止目前,我省电大共开设本专科专业约160余个,体现了电大教育为了适应社会人才需求而开设专业多而杂的现状,多数教師存在同时面向多个专业教学、承担多门课程教学或跨专业教学的情况,增加了教师的工作任务和教学难度。从调查的学科专业情况上看,文科相比理科较多,这与电大办学的实际情况有关,理科类专业对教学设备、仪器要求较高,而电大远程教育教学方式文科类与理科类相比较容易。

近两年接受培训情况。

近两年电大系统整体教师参与培训的比例为37.14%,而省电大教师培训力度明显比基层电大教师培训力度大,这表明省电大更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基层电大由于欠缺合理的培训规划、教师参与培训的途径少、教师参与培训积极度不高而导致培训力度不够。

四、我省电大系统教学团队发展现状与瓶颈

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陕西开放大学内涵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实现资源共享和提升基层电大教学支持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我省电大系统教学团队建设发展缓慢,教学团队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各级基层电大对教师教学团队建设认识进展缓慢。

近年来,随着开放大学建设的逐步推进,国家开放大学对教学团队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并成立了远程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和课程教学团队,对各省电大也有了一定的要求。我省电大对教学团队建设也逐步提出了开启教学团队建设的工作,但也仅仅停留在国家开放大学教学系统中的网络课程团队建设和省级电大在线开放课程团队建设,我省电大系统的教学团队建设并没有得到实际有效的开展,仅仅停留在号召阶段。同时,虽然省电大提出了团队建设的问题,但没有具体要求,各市、县教学点缺乏教学团队建设的深刻认识,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教学团队体系,使得我省电大系统教学团队建设缓慢。

高层次人才短缺,缺乏教学团队建设的领军人才。

电大系统特别是基层电大缺乏教学团队建设的领军人才。一个既有学术专长又有人格魅力的领头人是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的前提,他很大程度决定了教学团队的发展方向和团队水平。教学团队的领头人首先应该是专业负责人或专业带头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思维[2],這类高层次人才往往是电大特别是基层电大所急缺的。

近年来,省级电大已经针对人才缺乏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但对于电大广泛的专业结构来说还远远不够,省级电大可以在师资力量强的专业上优先构建教学团队,同步构建全省电大系统专业、课程及线上教师资源库,形成以省级电大教学团队为核心,基层电大教学团队为辅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并以遴选、逐步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构建扩展新教学团队并行的方式,保障教学团队的建设。

缺乏完善的系统教学团队建设、管理机制。

推进我省开放大学建设,建立高质量的系统教学团队,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机制支撑。电大系统特别是基层电大学术方面较弱,学术组织不完善,不利于调动教学团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削弱教学团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3]。同时,电大教学方式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特别是远程教育教学团队建设需要有一套独立的建设机制。目前,省级电大已完成了针对网络教学支持服务团队的方案设计及教学支持平台建设工作,并开展了对基层电大的指导培训,但系统教学团队建设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

要做好教学团队建设有关制度的顶层设计,省级电大与市级电大共同协商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电大系统教学团队建设机制,构建以陕西开放大学建设引领系统内各级电大教学团队建设,针对各级电大师资特点构建教学团队,准确团队定位;同时,要构建各级电大教学团队互相融合及建设发展的基层教学团队建设机制,为系统教学团队的建设奠定基础;并建立完善的激励与考核机制,为教学团队的运行管理做好保障。

五、结论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省电大高层次人才数量较少,基层电大又与省电大存在明显差距,虽然我省电大系统教师满足了基本的理论教学,但电大系统特别是基层电大在专业深度、科研能力、教学质量上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相对偏弱。

各级电大需要进一步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升教师质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使教师培训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加大教师梯队建设力度,有助于突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群建设;加大各类优秀教师扶持力度,挖掘教师中的优秀力量,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业务成果和影响力,树立教师标杆,形成领军人物;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提高教师层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系统教学团队建设方面。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基层电大对教学团队建设观念认识正在逐步加深,系统教学团队建设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平台建设逐步完成,电大系统的专业、课程、线上教师资源库正在努力建设,我省电大系统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推进我省电大系统教学团队建设,需要省级电大和基层电大的通力合作。省级电大要做好教学团队建设的规划,对基层电大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监督和支持,努力促成各级基层电大各类学科、专业、课程团队建设成果共享,同心协力创造专业集群优势,形成电大系统专业特色;做好资源配置,并完善具有远程教育特点的电大系统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机制,形成省、市、县三级教学团队互相融合的教学工作模式,为系统教学团队的组建和发展构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提升基层电大教学服务能力[4];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调动团队积极性,检验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促进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继忠.关于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基层电大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6(16):190.

[2]吴子怡,等.基层电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黄山电大行政管理专业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61-71.

[3]肖立志.电大教学团队合作机制探讨[J].教师教育论坛.2014(3):66-68.

[4]姜晓东,等.电大教学团队建设必要性及障碍因素分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8-10.

[责任编辑 李 帆]

作者:瞿诗瑜 申晨

上一篇:艺术符号美学论文下一篇:新合同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