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医院无线网络论文

2022-04-18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质量,对医院部分重要信息系统进行优化、重建、改造、升级,进而对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再造、升级,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强化了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同时应用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为医院信息系统未来建设提供了可扩展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设医院无线网络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设医院无线网络论文 篇1:

医联体背景下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研究

医联体建设是我国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整合医联体内的医疗资源,更好的发挥大型医院的专业优势,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促进分级诊疗。医联体背景下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结合我国目前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本文对当前医联体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问题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以及建设完善区域医疗中心平台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如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成为医疗改革的一大重点。医联体模式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医联体将区域内的大型三甲医院与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通过打造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医疗体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医院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但在部分地区中,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在开展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较大问题,不利于医联体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医联体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以期为今后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区域医联体信息化建设现状

通过发展医联体医疗服务模式,大大提高了基层及偏远地区患者享受优质资源的便利性,目前我国发展的医联体主要包括城市医联体、农村医联体、专科联盟以及远程医疗协作四种模式。以潍坊地区为例,潍坊地区医疗体以市级三甲医院为核心,辐射周边各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同时与国内著名三甲医院开展远程医疗协助,打造区域内医疗体。但由于各医院所采用的医疗信息系统各不相同,各系统之间的差异造成接口开发困难,医疗数据传输不畅,导致患者信息无法及时共享,呈现出的“信息孤岛”问题极为明显,医联体内的医疗活动的开展大部分依赖于传统的诊疗模式,医联体背景下的医院信息化程度亟待提高。
二、医联体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

在医疗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文件,但由于信息化技术本身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导致相关部门无法实现对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完全监管,产生监督不到位的现象,相关监管制度并不完善,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系统并不完善,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患者个人信息数据库的搭建不完善,数据库中缺少信息加密技术,增加了患者就诊信息泄露风险;另一方面,部分医院虽然建成数据平台,但由于技术手段限制及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这些数据并没有被运用到患者日常就医服务中,也增加平台维护的费用支出,不利于医联体的构建,降低了资源利用率。

(二)信息化程度较低

近年来,医联体覆盖范围不断增加,为满足医联体信息化要求,各地医院都在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但在部分地区的医院中,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较大的问题。

首先,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应的基础的硬件设施、软件配套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采购硬件及软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信息化建设。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医疗信息化投入规模占卫生机构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不足0.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5%,受到认知程度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医院在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中资金投入力度已无法满足当前医疗信息化发展需求。即使是三级医院,在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中资金投入力度也远远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发展水平不如三级医院的二级医院或者基层医院等,更在医联体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中有着较大的缺口。

其次,医联体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研发力度较低,医联体的推进有利于医院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便于医院和医生之间进行技术交流等,有利于促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方便人民群众获取更优质的医疗资源。但由于很多医院在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中缺乏资金和专业人员,导致研发力度较低,资源的共享力度不足,不利于医联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三,信息共享力度不足。目前,在三级医院中,医联体信息建设较为完善,患者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医联体来进行各种就医服务。但在基层医院中,由于其起步较晚,再加上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发展水平较低,尽管已经与三级医院建立了医联体,但医疗信息共享力度不足,很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之间的数据共享。同时由于医院在日常经营中经济效益的提升占据重要地位,使得信息共享力度更低,患者经常出现反复检查现象,不仅给患者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更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医联体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一)完善相关制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建设医院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在医联体信息建设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如信息的安全性不足,利用率不高等情况。针对这种问题,在医联体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升监管力。医院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目标,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院内现有的制度和条例进行修订,并对缺少的制度进行完善,加大对系统平台的监管力度。还应完善信息化平台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对平台上提供视频问诊和在线医疗服务的医生进行全面的审核和认证,确保医生资质,保证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促使医联体信息化建設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此外,还应完善医联体成员的管理制度,加大内部管控力度,促使医联体成员自觉遵守医联体相关规定,一旦出现违规行为,需及时进行处理,加强医联体的规范性,促使患者个人信息安全性的不断提升,更提升医疗数据的利用率。

(二)提升信息化程度

1.完善基础平台建设



在医联体背景下,医院推动信息化建设最为关键的在于基础平台的建设,医联体平台涵盖用户层、应用层以及数据层三个层面,具体内容如表一所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旨在打造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医联体平台,整合医联体中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资源,完善数据库,来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利用区域HIS系统,电子病历(EMR)系统、实验室(LIS)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統、远程诊疗等区域系统,以“医联体云数据中心”为理念,采用“统一规范、统一接口、统一运行”的方式,以“医疗协同,分级诊疗”为指导,构建医联体云数据平台。来实现区域数据中心、区域电子病历集中管理、医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分级诊疗等功能。构建信息共享、上下联动一体化的医联体信息系统。可使用“集成平台+接口”的方式,开发“总线”式的中间集成平台,根据医院数据库个性化地抽取医院数据,同步到医院集成平台,再上传同步到区域集成平台,实现“多级集成”的医联体共享平台。可完善CDSS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整合了来自全球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证据、最佳指南及专家意见,并根据最新证据不断更新。还可引入BMJ learning,来开展医生全科能力建设培训;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医联体的积极作用,需在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条例的基础之上,利用信息技术,来促使医联体中医院信息化建设朝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来实现医院中各个科室之间的信息互通,促使医疗数据信息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最大化。

2.完善远程医疗平台建设

借助互联网、5G通信、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远程医疗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中,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促进医联体的发展成熟。随着医联体的不断完善,医院的业务需求量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对医疗资源共享的要求不断增加,更推动了远程医疗平台的建设,在远程医疗平台中,医疗层级如图二所示。在远程医疗平台上,需完善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急救三个中心,部署先进的数字化远程会诊设备和应用系统软件,建立远程医疗专家资源库,搭建互联互通的远程会诊信息系统。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提供高端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等服务。还需完善远程医疗急救中心的建设,引入卫星定位、地理信息、急救指挥调度、实时视频监控和远程急救会诊等,完善急救网络,开发相关应用软件,利用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来及时定位需要急救的患者。更要引入穿戴式检测设备接收急救患者的血压、心电、血氧数据等信息,随时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中网络、硬件设施架设以及基础医疗业务系统等;引入大数据进行集中存储,为开展双向转诊打下基础;在双向转诊系统中,以B/S架构为主,C/S架构为辅,可根据医疗卫生系统中不同业务来自动应用不同的模式。远程医疗系统有利于医疗资源更广泛的进行配置,打破传统医疗资源配置的局限性,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得患者可以更便利的接受视频问诊和在线医疗服务,便利了患者就医。医联体内各医疗单位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的同时,还可以借助远程医疗实现医疗技术、经验、知识的共享,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有效提升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能力,提高基层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完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1)远程影像中心

在医联体建设中,区域医疗中心占据其中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在区域医疗中心中,远程影像中心是其中重要内容,在影像中心中,可利用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完善影像中心接口,安装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软件并进行对接,实现每个卫生院、村卫生室都可以在自己的心电终端上给病人做检查,依靠快速的光纤宽带或无线网络技术,把检查数据上传到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心电专家根据检查数据,做出诊断结果并发送到相应的医疗机构,使得医联体中其他医疗机构可以随时调阅患者的影像记录,并可针对影像制定一系列处理,保证中心医院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来查看患者影像记录,从而诊断患者病情并书写报告,基层医院可以打印诊断记录。在影像中心中,可提供三种服务模式,如诊断报告的全托管模式、诊断报告审核托管模式以及影像会诊模式三种。并在其中安置影像中心的服务器,如大型医院或者中型医院中,并开放影像中心的端口给社区医院或者基层医院。以全托管模式为例,患者的影像片子可在特定医院进行存储,若其他的医院需要调用,可利用网络来进行。

(2)病理诊断中心

在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病理诊断可帮助医生快速诊断患者病情,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计划。而在医联体背景下,病理诊断中心主要有两种服务模式,一种是病理标本由在病理中心医生化验,并出具病理报告,基层医院直接获取病理诊断;另外一种是借助扫描仪,将患者的病理切片转化为数字格式,直接上传到病理中心中,由病理诊断中心医生更好的出具诊断报告。建设病理诊断中心,不仅提高了医联体内医院诊断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病理诊断效率。更要引入数字化切片扫描系统,用电脑显示屏代替传统的玻璃切片和显微镜模式,将病理切片传输到病理专家,多位病理专家可以同步上线,对同一个病例、同一张病理切片进行同步分析与讨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3)加大信息共享力度

传统医院之间信息共享力度不足,患者检查、化验等医疗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导致患者出现重复检验情况,不仅加剧了患者经济负担,也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在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加强医联体中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建设,可搭建统一管理平台,将患者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纳入其中,及时更新各种数据,提升信息的有效性,防止信息出现孤岛情况。医联体中的成员机构更要做好患者医疗数据的对接工作,避免患者重复检查,降低患者的就医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加大信息共享力度的同时,更要防止出现信息泄露事件,可在建立系统平台时完善相关加密设置。首先,在选择网络时,需选择安全连接,引入已经经过加密处理的HTTPs协议来进行数据传输;在系统上,关键数据需进行加密存储;硬件上,各类终端在介入时需进行识别码的认证,未得到授权的设备不得介入系统,提升信息安全。
四、结语

医联体背景下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可有效提高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医疗分级诊疗,提升区域内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水平。但是,我国目前的医联体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医联体内组织成员数据的互联互通,保障患者医疗数据安全,最大程度发挥医疗体作用,仍然是当前医疗事业改革的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潍坊市中医院

作者:王学功

建设医院无线网络论文 篇2:

聊城市人民医院 探索智慧型医院建设之路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质量,对医院部分重要信息系统进行优化、重建、改造、升级,进而对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再造、升级,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强化了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同时应用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为医院信息系统未来建设提供了可扩展性。信息化流程优化方式包括:建立基于临床决策引导的智能护理体系、建立物资供应链云平台、实现全过程无纸化病案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基于智能诊疗卡及二维码技术的门诊应急系统。

信息化建设成果

基于临床决策引导的智能护理体系。智能护理体系是建立在医院HIS、PACS、LIS、RIS 等基础应用数据中心基础之上的整合型平台, 以无线网络为依托,使用手持数据终端,将医院各种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EDA 以及PAD连接,实现医护人员在病床边实时录入、查询、修改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信息和生命体征等。通过将二维条码标识技术应用于病人腕带、药品标签、生化标签、器械包标签和标本标签等, 采用手持终端设备扫描腕带等标签信息,实现快速准确地完成出入院、临床治疗、检查、手术、急救等不同情况下

的病人、药品和标本等识别,同时可以完成库房物资管理和中心供应室消毒包的质量追溯应用。

全过程无纸化病案质量控制管理。以病人为中心,可以通过主动和被动的方式集成该病人的全部索引数据以及电子病案信息数据。电子病历、LIS、HIS等数据利用虚拟打印技术按照病案要求转化为标准的PDF文档格式的病历并上传到无纸化病案数据中心;心电等较为复杂的病案数据,可以通过WebService无纸化病案接口平台上传到无纸化病案数据中心;可以通过第三方系统提供动态库的方式进行抓取转换并上传;少量的病案数据,例如病人外带的其他医院的检验、检查结果、输血或高值耗材条码等可通过高拍上传到无纸化病案数据中心。

物资供应链云平台。1.资质证照管理:供应商于飞医网注册并认证,上传其相关资质信息并推送医院,达到证件管理的目的;2.通过院内服务器—网闸—前置机—防火墙—云平台模式来实现内外网交互,将订单信息发送至云端供应商,供应商互联网配送;3.物资计费和消耗:物资系统和HIS进行对接,并进行物资目录与HIS计费项目对应,来实现计费同时扣减库存,从而达到科室精细化管理的目的;4. 入库、订单发送、查询等业务:采取PC、短信、微信、移动APP多种形式辅助用户进行业务开展,实现订单响应、扫码入库、过期预计等业务。

基于智能诊疗卡及二维码技术的门诊应急系统。聊城市人民医院创造性地使用智能诊疗卡存储及二维码技术来开发门诊应急系统,从而解决划价难题。在应急系统中,每天都会将HIS系统数据字典下载同步到门诊医

生站等各终端电脑中。若HIS系统瘫痪,医生可单机开立医嘱,并编码后存储到诊疗卡或打印到二维码中(常用的QR码最多可容纳7089位数字或4296位字母),患者将诊疗卡或二维码送到收费窗口,收费员用单机收费系统读卡或扫描二维码,解码后实现自动划价、收费、打印发票,同样的方法在检验检查、发药等环节均可应用,进而使应急系统真正成为HIS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次智慧型医院建设过程项目建成后,取得了积极的应用效果,帮助医院规范病区以及门诊输液室的医疗和护理流程、标本规范、用药安全,减少救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环节,从而为病人提供快捷、安全、高效的医疗救治环境;实现了医院物资的精细化管理与追溯;实现“PC+APP+微信”多种载体协同作业使聊城市人民医院连接上游供应企业实现采购配送一体化,资质管理自动化,同时深入医用物资全流程追踪,供应商、医院各业务主体信息共享、高度协同,医院医疗物资精细化管理,实现“互联网+”生态下的物资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医疗行为电子监控,病案全程无纸化节省了大量耗材,同时为查阅等操作提供了方便;实现了断网情况下信息的有效保存与利用,达到医疗服务行为断网不间断的效果。

三个保障与三个参与

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实现持续发展,从宏观规划上,需要三个保障。

标准化 国内医疗信息厂商市场不太规范,聊城市人民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强调标准的应用,近几年标准化建设得到加强,出台了各级信息平台应用指引、数据集标准,并通过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互联互通标准化评测、智慧医院标准评测等方式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引导,这是非常好的工具,对照标准可以找到自己短板,也能找到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规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的工作流程從原来的推动医院发展的保障慢慢变成了制约医院发展的阻力,尤其是低技术附加值的重复劳动,慢慢都将被机器所代替,所以适应新时代大环境,对医院工作流程进行不断的改造,这是医院宏观规划上必须考虑的问题。

系统化 一项技术的发展,可能带来一个局部的飞跃,但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从系统性上考虑,全院各科室各工作条块综合配合,避免重复劳动和管理空挡,避免信息孤岛和烟筒现象,这就需要平衡各科室管理能力和对信息化的理解程度,通过不断灌输全员信息化的理念去推动大家对信息化应用的渴望,再加强协调论证机制,从系统上保障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和高效率。

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从具体做法上需要三个参与。

领导参与 医院信息化上一个阶段,大多时间是“顺水推舟”,信息化工作重点是提高效率,这与科室需求相一致,所以往往能实现比较好的效果,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要逐步进行工作流程再造,这时往往是“打破篱笆”、“动人奶酪”,遇到的阻力就会越来越大,这也是通常说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的原因,所以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尤其是规划、立项、考察,以及项目前期系统性建设阶段和后期难点突破阶段,都需要领导的深度参与和协调,才能平衡各种资源,突破保守思想。

信息中心参与 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项目,就像建设一栋大楼,从选址、选建筑商,到打地基、建框架,再到内部装修和改造,最后是日常维护和保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项目管理者的信息中心,对项目最后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工程师应该具备三个基本技能:项目管理、持续学习、沟通“洗脑”,如果只是做个传声筒、调度员,让厂商跟应用科室直接对话,往往会产生很多问题。信息中心平时要不断向应用科室及相关领导灌输信息化理念。到项目建设过程中,则要充分理解需求、了解产品,从技术层面分析,用项目管理方法去保障,发挥“翻译员”、“催化剂”、“黏合剂”的作用,协调各方诉求,合理安排进度,控制需求范围,保持项目各方干系人的目标一致,最后还要做好后期的保障。

应用科室参与 作为医院信息科人员,很多人都有感触,科室推动和技术拉动在项目实施难度和实施效果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要设法把技术拉动转变为科室推动。一般尽量让科室全程参与信息项目建设过程,从考察立项到招标采购,再到实施培训,最后是持续改进,使用科室参与越多,项目实施效果越好。聊城市人民医院的信息化项目从考察立项、演示参观,就有使用科室的负责人员参与,一旦立项,就成立联合项目组,应用科室的上级主管科室作为项目组长,并在每个科室设立“信息员”,项目建设中重点培训科室负责人和信息员,科室负责人从管理和流程上去理解项目,信息员从技术和日常使用上去培训,产生的问题和需求先在业务体系内部去讨论消化,最后提炼出真正的需求到项目组,减少了项目组技术人员九成以上的无谓精力消耗。

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了项目最终应用效果。总之,医院各级管理人员要相信信息化,但不迷信信息化。信息化是重要工具,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支持,更重要是管理部门的工作。怎么信息化、哪些需要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调整工作流程,是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要把信息化作为一种工具,用信息化的思维去考虑如何工作。做好信息化整体规划,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配合以自身信息化团队的合理控制,联合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力量,来建设医院整体信息体系。

作者:佚名

建设医院无线网络论文 篇3:

医院卫生耗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摘 要]对于医院而言,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卫生耗材的使用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卫生耗材的使用,能够帮助医院更好地对患者实施治疗,随着数字化医院的不断发展,医院卫生耗材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能够基本上满足医院卫生耗材管理的需要。但目前医院卫生耗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改善的地方。文章提出了如何将信息化理念应用于医院卫生耗材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卫生耗材管理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6. 114

医院卫生耗材是指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经一次使用其价值即转化为费用的物资;目前习惯上可将医院卫生耗材分为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两大类。高值耗材主要指的是在骨科、神经科、心血管等科室中使用的一些价格相对较高,需要严格控制的卫生耗材。低值耗材主要指较为普通的耗材,例如化验、门诊、医疗注射以及常规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相关耗材。相对于普通的耗材,医院卫生耗材具有品种多、型号复杂、规格不一,质量要求差别大,储存要求规范、标准多样化,科技含量高、风险大、需求量大、管控要求严格、到位迅速与准确同等重要的特点。在医院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能够安全高效地对其进行管理,确保诊疗安全、防止医患纠纷、避免医疗事故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医院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国家医改后,医院病人剧增,医患关系紧张加剧、卫生耗材管理日趋复杂的局面,大多数医院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对卫生耗材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往往效果不佳,具有潜在的导致出现医疗事故的风险。因此如何加强医院卫生耗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

1 目前医院卫生耗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1 卫生耗材实际管理存在的流程不规范的问题

医院卫生耗材管理过程中,其流程方面往往不规范,其中一点就体现在卫生耗材入库过程中。一般是财务先入账后才进行送入库房的处理,并在库房中进行相应的验收活动,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卫生耗材在品种数量、规格和型号方面难以得到保证,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在此过程中卫生耗材难以得到相应的监控,医院个别诊疗科室还存在着卫生耗材直接从供应商那领取的现象,脱节了医院器材监管机构对其卫生耗材的质量监管、统一调配,以及有限的资金规范使用等一系列不利现象的发生;也会导致卫生耗材的收费及支付流程方面,出现不顺畅的情况。[1]面对这种情况,若能建立卫生耗材信息化技术平台,对其统筹监管,可以提升相应卫生耗材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赢得医院领导和相关科室信任,从而便于开展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1. 2 系统功能较为简单

目前医院卫生耗材物资管理过程中,使用的管理系统功能较为单一。物资管理的子系统仅有入库、出库以及统计查询等相关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往往只能够在医院内部的卫生耗材入库、出库等基本的业务流程中起到较好的效果,仍存在着信息技术应用层次不高的问题。相对于医院的卫生耗材具有规格较多、品质繁杂的特点,仅仅使用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复杂的常规编码录入过程中,极易出现差错,从而导致入库的时间无法保证,科室难以准确及时地领取到相应卫生耗材,因此会造成全院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现象。

1. 3 信息利用情况不高

虽然目前医院卫生耗材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显示,由于信息管理系统落后,导致耗材的管理信息利用率并不高,仅仅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库存和管理等信息,这些信息只适用于较为简单的数据统计工作,这种信息利用率不高的现象会导致医院卫生耗材管理工作无法较好的开展。

2 解决医院卫生耗材管理信息化现状的方法

2. 1 在医院卫生耗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引入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相关理念

为了较好地解决医院卫生耗材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可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使用ERP的相关理念。这种ERP理念,首先要求将医用耗材的管理流程进行相应的整合,同时采用一些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以及现代技术对于医院卫生耗材的采购以及应用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实际使用ERP的过程中,需要有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将此过程中资金、信息流、物流以及资源等相关的可使用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一体化的管理,使所有的资源发挥出自身各自最大效能的同时,发挥相应协同性。目前已经有较多的国外医院开始使用ERP的相关方法管理医疗机构卫生耗材的运营活动,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提升了医院的运营效率,对于医院的资源配置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通过ERP的形式建立起的医院资源计划(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HRP)也是一种常见的运营系统,通过这种系统的方法,能够实现医院对工作过程进行更加精细化和现代化的管理,能够使医院对卫生耗材的管理从选择供应商开始、采购、收货、计价、消耗、付款以及支付的整个流程都能有效管理。[2]而正是这样的一种流程,实现全部的封闭管理,实现物流、资金流的可视化及可控化,帮助医院的内部运行与外部物资的采购实现一体化的融合。

2. 2 使用现代物流技术

通过ERP的形式,能够较好地将现有的先进技术应用在医院卫生耗材的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医院卫生耗材具有品种较多这种情况,在这样的现状下,往往在管理过程中会显得较为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实际的医院卫生耗材的管理过程中使用可视化的现代物流技术。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将现代的先进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医院的实际卫生耗材的管理过程中,例如采用射频识别、条码技术、电子货位等先进技术进行相应的管理。通过这些技术的使用,能够较好地保证医院在实际的卫生耗材管理过程中能够将差错率降到最小;同时也能做到每一个高值耗材都能够较好地追溯到供应商以及生产商,对于每一个环节能够清查到具体责任人,从而避免了高值耗材使用过程中的失误,以及失误后可以尽快追查到相应责任人、赔偿损失、找到教训、避免重犯同样错误,能够较好地实现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将耗材的购买使用信息进行完善等效果,帮助医院的耗材管理实现规范化的运营。

2. 3 加强卫生耗材的购买与使用要紧密结合

为了更好地深化医院卫生耗材的管理情况,首先需要注意建立起医院的耗材预算管理相关平台,通过这种形式,能够系统高效的使医院卫生耗材服务于医院的诊疗过程中,同时使卫生耗材购买与实际使用相挂钩。也会将医用卫生耗材的实际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将经费预算、财务报销、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收费以及收款付款等呈现出一种与医院的成本核算同步进行的效果[3][4],因此能够实现医院各科室之间的成本核算中的各种医用卫生耗材的数据分享以及信息收集的效果,更好地对医院卫生耗材的收支进行相应的规范,并能够保证医院卫生耗材的相关业务流程按照一种有序规范的状态进行。通过这种形式,能够使医院卫生耗材物质管理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升,从而降低医院卫生耗材的管理及使用成本。

3 结 论

医院耗材高效管理是医院开展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但目前的医院卫生耗材管理无法与现代化医院建设相适应。文章通过对医院的卫生耗材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如何建设医院卫生耗材现代化信息管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晓琦,李春,张静,等. 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再造:信息化视角下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3):77-79.

[2]梁映亮,隋洪,曾方银,等. 临床实验室检验耗材全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1):23-24.

[3]徐灼均,莫和国,梁映亮,等. 临床实验室检验耗材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效益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496-3497.

[4]周燕玲,张文珂. 基于无线网络与二维码的医院高值耗材管理与追溯系统研究——以江西某三甲医院为例[J].科技广场,2014(3):40-43.

作者:孙美英

上一篇:新兴媒体网络舆情论文下一篇:公益文化公共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