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论文

2022-07-03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诞生,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在一起,依托传统电工技术,发展成为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从出现以来就表现出来了其强大的功能,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提高了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对电工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促进电力系统健康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论文 篇1: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教学内容

【摘要】文章分析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探析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内容,旨在为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工技术与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 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一、前言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教学是非电类各专业本科生必须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是学生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电工技术理论以及实验技能的关键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逐渐的被应用到众多领域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合理的讲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配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以此强化学生对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掌握和理解。

二、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的需求分析,目前,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来说,应该以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更多的电力知识为出发点,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实用技能;其二,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的内容分析,在制定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应该以网络教学的知识点为基本教学单元,明确教学知识点的联系,方便学生进行随意的选择和学习;其三,教学对象的分析,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先将各知识点根据不同的层次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构成知识点网络。然后再将所有的知识点网络添加到网络教学系统中,构成相应的学习单元,然后再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控制机构。绕知识点建立WEB互交界面、热键系列、导航结构、素材库等,通过这周给设计思路,能够实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的共享性、开放性、互交性以及易维护性。

三、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内容

1.网络课件。网络课件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系统的自主学习型课件,其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动画演示、例题、案例等以知识单元的形式展现在该模块中。该网络系统中时,通过相应的教学目标,准确的了解该章教学的学习要求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再通过和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应用超文本语言HTML制作相应的网页式课件,将课堂中讲授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内容加载到网络课件中,当学生进入到该网络系统中时,实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此外,通过交互动能,网络课件中还根据教学中的疑难点以及关键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解析,保证不同认知水平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网络课件中的内容。

2.网络辅导。网络辅导系统是针对学生复习课堂讲述的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以及监测学生自身的学习成果而设计的,该系统中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个方面,其中包含了20个学习单元,并且每一个单元中都包含了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学习重点、学习方法、例题练习、问题解析等内容,该辅助系统中涉及的内容全部都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中多年的学习重点与教学难点,通过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与知识点,对相应的难点以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析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学习,进一步的強化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3.课件点播。在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系统中,在可能网络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摄制的教师江河的电子教案、音频信息、视频信息等转化成同步的视频课件,然后将这些课件传输到网络中,学生们通过登录该网络系统,就能够点播相应的课件,这种供学生随时点播的网络课件,使学生如同在教室中聆听教师的教诲,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4.模拟实验。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模拟实验,是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模拟软件,以一种模拟的空间来模拟现实中的实验环境,通过在网络环境中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能够紧紧的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并且在演示的过程中将试验的理论、概念、重点以及难点等都标注出来,方便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实验教学的所有内容,这种模拟实验能够定量的分析电力以及系统的性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实验内容的理解。

5.在线检测。在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中,还设置有在线自测题库,通过ASP技术管理相应的测试题库,该测试题库中包含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所有教学内容,测试题目的难度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测试题目,ASP技术能够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实现对测试题目的快速组合,并且其还具有自动批阅以及分析问题的功能,当测试结束后,该系统能够自动的将试题的测试结果,其中包含测试的时间、试题的正确率、答题率以及测试的最终结果,然后将正确的答案以及答案的解析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测试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是为了辅助课堂教学而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进行电子技术与电工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所有教学内容都涵盖到该网络教学系统中,以此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香婷,刘涛,徐瑞东,张晓春.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0);62-64.

[2]张晓春.电工学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2);139-140.

[3]孙宏国,吕曙东,周云龙等.工电子实验技术教材的建设与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5);115-116.

作者:庞晓芬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论文 篇2:

电力系统中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摘 要:计算机技术的诞生,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在一起,依托传统电工技术,发展成为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从出现以来就表现出来了其强大的功能,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提高了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对电工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促进电力系统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传统电工技术;电力系统

电工电子技术是从传统电工技术发展而来的,其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电工电子技术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本文分析了电工电子技术的特点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

1 电子电工技术简述

1.1 电子电工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是以传统电工技术作为基础的,其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产生的,有效结合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其涵盖的领域很广,比如电子技术、电气工程、电力生产和电气制造等方面,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型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集成化、高频化、全控性强、效率高。

1.2 电子电工技术的作用 电工电子技术能够优化电能,有效整合电力资源,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机械和电子可以以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依托,方便实现一体化,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对计算机技术形成了依赖,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以及快捷的特点,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的实现。

2 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2.1 发电过程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发电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发电设备很多,在这些发电设备中应用电工电子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设备性能。电工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过模型发电机的静止励磁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

静止励磁技术的突出优点是安全度高、成本低廉,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依托于晶闸管整流自并励模式。静止励磁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应用此项技术可以省去励磁机,大大提高了调节速度,确保其的各项控制功能能够有效发挥,提高了控制效率。

变频调速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降低设备能耗,其可以有效降低风机水泵的能耗,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发电厂风机水泵中。发电厂风机水泵能耗很高,其能耗能够占到火电设备总能耗的60%,其是一种高耗能设备。变频调速技术可以调节风机水泵的速度,降低风机水泵的能耗,随着低压变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其在降低发电产风机水泵能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正在重点研究高压变频器技术。

2.2 输电环节的应用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是输电环节,在输电环节电工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对其的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力系统的输电环节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具有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直流输电技术和交流输电技术。

直流输电技术的突出优点是安全、稳定、易操作和变通等,在电网的长途、大规模输电过程中会产生无功损耗,但是使用直流输电技术,可以使送电以及受电侧都能够使用晶闸变流设备,有效克服了电网输电过程中的无功损耗问题。直流输电技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在远距离输电中普遍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直流输电技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促进了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

交流输电技术的突出优点是能够进行柔性交流输电,柔性交流技术发挥的核心功能类似于弹性补偿技术,该项技术依托于旧式交流电力系统,是对旧式交流系统的优化和升级。该项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能够对电力系统发电、输电系统电压以及相位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能够对输电损耗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3 配电环节的应用 电力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配电系统,其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够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供电,配电系统的突出作用是能够控制电能质量。在配电系统中使用电工电子技术可以使其轻松实现这一目标,电工电子技术的使用使得配电系统轻松达到了电力系统对电压和谐波方面的要求,极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并且可以有效防止各类瞬间波动,确保电力系统供电安全。

电力系统传统的配电设备主要是工频配电系统变压器,但是其存在的缺点是体积大、笨重并且容易产生污染,自身性能的原因有时影响电力系统正常供电,降低了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有效克服了传统配电设备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原因在于能量转化和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其能力的转换和利用主要借助于电工电子转换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于配电系统可以实现对谐波的实时监控,全面提升配电系统配电水平,极大地改善了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4 节能降损环节的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节能降损环节的具体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变负荷电动机调速运行和控制无功损耗。

电力系统中降低能耗的方法主要是降低电动机能耗,主要使用的技术是变负荷电动机调速技术,使用该项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动机能耗。目前在变负荷设备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调速控制技术,在控制风、水流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调节的效率和精度,使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甚至可以实现无极调速效果。但是该项技术在降低能耗的,有效调速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投入较大,并且容易对电力系统产生污染,对其的应用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电力系统中能耗较大的设备是变压器和电动机,这两个设备在电能供应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确保了供电质量。在电力系统中维持无功平衡才能够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因此可以在电力系统中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对电力系统中的无功损耗进行有效控制,不断提升功率因数。

3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其功能将会更加强大,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可以将其功能发挥到极限。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电工电子技术可以降低电力系统无功损耗,提高供电质量,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现阶段还需要对电工电子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潜在功能,不断强大其的应用功能,使之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韩民晓.电力系统的柔性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04):93-96.

[2]胡玉峰,尹项根,陈德树,张哲.信息融合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二)——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继电器,2012(01):17-22.

作者:胡格吉勒图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论文 篇3:

建设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培养双创型人才

摘 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团队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新平台。通过建设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形成了以科研推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有效机制;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基金和学科竞赛活动,促进了“创新意识突出、创业能力强”的双创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团队;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双创能力培养

新时期,高等学校的所担负的四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1]。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团队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立项建设的项目之一,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新平台[2]。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以满足学科综合和融合需求,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科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通过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学研究能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加强课程间的整合和衔接,不断充实和改革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学研究与改革,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教学研究和改革,把握知识领域的最新动态,把最新的知识和科学思想引进教学中,把企业需求的技术要求等通过课堂教学展现给学生,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4]。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是安徽农业大学立项的校级教学团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具备合理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体现出“精诚团结、克已奉公”精神的本科教学队伍。

1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概况

1.1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基本情况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是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为核心,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测试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等其他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为延伸的课程体系。其中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现代测试技术等4门课程都是学校立项研究的校级重点课程,而电子技术则被学校资助进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的本科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共有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实验师8人;5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具有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5人,校教学名师1名,是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层次合理的教学团队。

1.2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特色

1.2.1 团队成员“讲奉献、少索取”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在多年的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老教授率先垂范,主动给本科生授课,承担青年教师的导师任务,指导青年教师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手段的应用。同时,指导青年教师如何书写课题申请书,进行申请课题答辩会。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开展,对科研成果如何总结,如何撰写科研论文,如何进行科研专利的申请。每项工作都是毫无保留地传授,不讲回报,默默地无私奉献着,使团队的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在实验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团队成员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模块,往往都是加班到深夜,没有丝毫的怨言。像这样的“讲奉献、少索取”事例还有很多。

1.2.2 团队成员“精诚团结,战斗力强”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始终把本科教学作为工作的核心,多位教师都身兼3门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近年来,先后进行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现代测试技术”等4门校级重点课程的教学研究,把“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成了校级精品课程,现正积极将“电子技术”课程申报成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师教学比赛,先后获得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奖项。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在做好教学研究的同时,积极进行各项科研项目的开展。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科技厅基金项目、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校级项目等10余项,累计研究经费达20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6项。

2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举措及成效

电工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以国家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有关理论政策,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依托和服务地方经济,认真组织团队的教学改革和队伍建设。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师资培养为重点,不断地提高团队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

2.1 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本团队定期进行教学交流与教研活动,主要探讨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教学文件编制与修订,多媒体课件制作交流等,教学课件要求准确生动合理,教学中要有互动式、启发式、强调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逻辑思维分析方法,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进行教学专题研究,每年根据教学需要,团队成员积极申报争取各类各级教学改革项目。通过建设,申报成功教学研究项目4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教改论文10多篇。

2.2 着力加强团队师资建设 完善团队导师制和教学督导制,努力提高本团队的教学水平。对青年教师在培训上岗后,建立一对一的导师负责制,导师应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教改、科研进行指导。并建立团队教学督导小组,以检查、督促、帮助、评定教师的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执行国家对本科专业教学评估的标准。

分批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培训与学历培养教育;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有关国际教学改革及学术会议,以扩展教师的视野。定期举行学术讲座,扩大教师间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师资整体学术水平。

2.3 通力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 本团队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在建设期间,把校级精品课程“电子技术”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把校级重点课程“电路分析基础”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建立完善网络教学交流平台,丰富精品课程、教学指导、图书资源、教学科研项目等网上资源,提高师生互动性,提高网络教学资源信息量与利用率,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先后公开出版《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路》、《现代测试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教材,丰富了教材内容素材,紧跟现代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发展技术,研制了电工技术多媒体课件、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现代测试技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料,建立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网络资源,学习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教师沟通。

2.4 融入科研团队、助推科研转化教学 科研推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科研与教学是协调统一的。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鼓励和推动团队成员积极融入科研团队,积极申报争取各类各级科研项目。同时与企业开展深层次、多方位的产学研合作,联合申报科研项目,联合培养本科人才。本团队多名教师先后参与研制成功多媒体语言教学系统、多媒体电化教学系统、音频感应考试系统、校园无线广播系统等多个新型实用的电子产品。其中多媒体语言教学系统(见图1)、音频感应考试系统(见图2)等已成功地被安徽农业大学采用,教学运行效果良好。把科研成果带到课堂中讲授,活跃了课堂学术氛围,丰富了课堂教学内涵。同时吸收大学生参与团队的科研项目,锻炼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2.5 推进素质教学、培养双创人才[5] 团队成员努力推进素质教学,通过建设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指导“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NEC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科大讯飞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等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能力和全面素质、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安徽省赛区二等奖1项,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优秀项目4项,大学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 结语

经过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教学研究和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团队科研能力提高,双创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但是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且有意义的任务,必需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地巩固和提高教学团队的成果和应用。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将结合国家提出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着手新的尝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徐显明. 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0):12-13.

[2]李俊龙,王升,徐翔,等. 对农林高校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理性思考[J]. 江苏高教,2011(3):59-60.

[3]韩映丽. 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特色化建设的探索[J]. 甘肃科技,2010,27(3):157-159.

[4]俞祖华,赵慧峰,刘兰昌. 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3): 90-96.

[5]张学义,史立伟. 车辆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信息,2011(1):19,22.

(责编:徐焕斗)

作者:刘权等

上一篇:医院会计制度化管理论文下一篇:室内设计与设计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