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中的大学生创业论文

2022-04-27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融入到日常的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已成为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项主要职责。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创业教育中的大学生创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业教育中的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

浅谈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摘要:近年来,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严峻就业压力,使得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要。创业教育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已日益重要。为此,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着眼点,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创业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培养体系的革新,师资队伍与创业教材建设具体措施的改进,进而来破解创业人才培养的师资和受教材约束的现状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大学生

近年来,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严峻就业压力,使得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要。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探索、冒险、创造精神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乃至创办新企业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注重把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和学术性、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 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 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纷纷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 从而使应用型本科人才及其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当前形势下,对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适时进行创业教育改革,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和提高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势在必行。

一、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相对于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具有起步晚、层次低等特点,仍处于萌芽探索阶段。近年来,国家虽积极倡导,但受政策与法制、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构建创业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内容与模式和师资构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实施创业教育,两个发展方向要做到协调统一,一是要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二是要向培养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有专业知识教育,又要做到职业教育,做到学术、技术、职业三者的有机结合,突出个性化和创造性能力。

目前,在教育形式上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还是以课堂教育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较为封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知识传承,知识内容更新速度慢,知识传承方法简单,既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也不能满足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就业导向占主导地位的培养模式下,现有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期望通过专业培养使学生具有面向特定专业的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为就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课堂教育教学为主的传统培养模式下,虽然已有知识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传承,学生获得了一定专业岗位适应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打下了立足社會的生存基础。但是,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受到了制约,已不适应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现状。目前,知识经济社会不仅需要掌握高新技术、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优秀专业人才,而且需要能够创造工作岗位、具有开拓精神的创业人才,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动性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由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捕捉机会的决策能力、资本筹措的融资能力、组建团队的用人能力、组织管理的协调能力、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面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务实求变的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构成。基于此,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强化只通过课堂教学、理论学习、知识储备、专业实验或实习是远远不能实现的,还需要一种环境,一种能通过实践实现或验证学生某种构想的环境,一种能将创新思维转变为产品开发的环境,一种能推进产品市场化服务的环境,一种能发挥学生创新潜在特质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是目前人才培养体系所不具备和不能提供的。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再建构

应用型本科实践性强,所以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应当从课程的革新、师资力量的配备方面入手,开拓教育视野,不断推出新的创业教育方式方法,来完善传统教育中的不足。

(一)革新课程体系,开设创业教育内容

通过课程设置和实施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为破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能力培养的时间约束,必须从占据学生绝大部分学习时间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调整入手。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与创业有关的相关课程 (如经营、管理、财务、法律等),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之中,使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为把创业教育落到实处,课程体系必须兼顾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的设置,在课程设置中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成功创业者案例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在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与创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理财、公共关系、法律法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创业的理性认识;

2、在课程体系中应有一门创业教育的综合课程,并适当加大有关创业知识的选修课比例,实行弹性学分制,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自主选课;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不断总结课程体系改革经验,努力实现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的有机结合。通过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学科、其他学科课程与创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充分发挥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使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二)革新培养体系,走出课堂、放眼社会

创业是一种行动,是一种主动行动,创业活动中既有感性的行动又有理性的思考,且理性的思考往往在感性的行动中得以实现并日趋成熟。为此,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很难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实践环节正是出于这个目的而设置的。创业既然是一种行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就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创业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适于创业活动的行动环境,并在这个行动环境中设计和开展一些创业训练活动。因此,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将第一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同是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既然是一种行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就要为创业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适于创业活动的实践平台。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可以在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园,还可以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业园,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的作用。通过大学生创业园,让学生模拟或真实开展经营管理等各种创业活动,增强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革新培养体系过程中,应注重如下几点:

1、发挥第一课堂创业知识传授的主渠道作用,凸显创业课程的重要地位,尽可能实现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有机融合;

2、发挥第二课堂创业能力培养的训练作用,一方面精心设计开发创业实验,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另一方面开展创业沙龙活动,开展创业知识、技能和计划大赛活动。

通过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的心理和技能训练活动、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与创业教材建设,破解师资与教材约束

教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必然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教師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丰富的创业经验,尽管不排除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极个别教师具有这样的能力,但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这种要求在目前及短期内都是不可能达到的。为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对教师进行专门化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创业模拟活动,促使教师获得创业的体验,不断提升教师的创业教育素质;组织教师与创业者联合开发创业教育的课程和创业系列教材,提高在校教师对创业的认知水平。

2、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聘请企业的创业者到学校讲授创业课程,讲授其亲身经历的创业过程及创业体验。这种“现身说法”的活案例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业的意识,授课效果远远好于传统课堂的讲授。而且,这些曾经走过创业路的人本身所具有的直接经验难得可贵,这些知识仅靠课堂传授是难以实现的。

3、鼓励教师参与大学科技园的创业活动及社会创业者的创业活动,积累创业经验。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创业课程系列教材的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要在接受创业教育过程中获得创业知识并培养创业素质,在目前缺少创业课程系列教材情况下,抓好创业课程教材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创业课程教材建设要突出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要理清创业知识的构成要素,要通过案例教学传授各种与创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理财、公共关系、法律法规和风险控制等内容。同时,还应尽可能让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实干家参与创业课程系列教材的规划与编撰。

参考文献:

[1]徐建成,李庆章,宋月芬.培养创业人才,推动产业发展,破解就业难题[J].中国大学教育,2009,(1).

[2]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论释与应对[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钱国英.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6]程勉中.谈应用型工程本科的改革思路[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8,(5): 34-38.

[7]马树杉.应用型本科教育: 地方本科院校在21世纪的新任[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1): 85-88.

作者:任维钧 陶积德

创业教育中的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2: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然角色与实现路径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融入到日常的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已成为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项主要职责。如何才能保证高校辅导员帮助创业大学生展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实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然角色呢?一方面高校要完善考核激励体系和培训机制,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明晰政策,合理运用资源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完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创业教育;应然角色;实现路径

一、明确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应然角色的意义

1、明确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应然角色的必要性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对大学生给予职业辅导和引导,为学生提供质优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一方面能够在就业需求过剩的今天,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解决因新产品开发不足而导致市场空白大量存在的问题。

2、明确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应然角色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重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意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和掌握创业过程中的相关政策,以及学会如何获取创业相关资讯信息,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软实力。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是其自身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的最好体现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

二、阻碍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应然角色实现的因素

1、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认知存在理解偏差

一些辅导员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思想教育教育角色的重要性感到困惑。由于高校辅导员自身学科背景不同,所服务的学生专业和学院不同,部分辅导员每天都沉陷于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从而疏忽了对自我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这就导致了职责上的要求与现实能力的不匹配。

2、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对创业教育重要性存在困惑

由于科技的更新与迭代,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当前很多“95后”、“00后”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中,他们见多识广,接受信息较为敏感,对于社会现象有着个性化的理解和认知,积极性较高,创新意识强。但是他们时常会由于一时热情而缺乏对事物的坚定和执着,缺乏自我审视的能力和意识,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环境下,对于后期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和思考,定位模糊,目标不清晰。

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然角色定位

1、创业意识的启蒙者

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一定的精细化引导和针对性培训,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彻底了解创业的内涵和本质,同时对于创业有着多元化、复杂化的理解,这样一来无形之中会影响到他们正确观念的建立和行为。

2、创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播者

高校辅导员通过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系统培养学生整合创业资源、设计创业计划以及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防范创业风险、适时采取行动的创业能力。

3、创新创业法规和政策信息的解读者

国家、政府以及学校都陆续出台了许多鼓励创业、扶植创业企业快速崛起的政策。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对大学生毕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也陆续出台。这些优惠政策主要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这对于创业人群而言可以为其解决基本的创业方向和难题。

4、创业活动和训练计划的组织者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创业初期缺乏一定的管理能以及组织能力等,这个时候就需要辅导员针对性的指导和协调。

5、创业孵化平台的搭建者

作为高校辅导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青年创业大讲堂等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的申报等创业实践活动,也可邀请知名企业人员或者校友走进校园,营造校园创业氛围。

6、创业心理的疏导者

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体师资,通过开展系列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挑战自我、承受挫折、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于合作的职业操守,以及创造价值、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四、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应然角色的实现路径

1、要将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纳入高校辅导员考核激励体系,激发工作热情

可将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素质加入到辅导员职称评审和考核中,对于辅导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要从学校层面和国家层面给予认可,认识到其中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分析效果的滞后性。

2、要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提升指导能力和增强指导的科学性

在开展创业教育過程中,对于辅导员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比如专业技能、知识储备等等。所以高校要结合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

3、高校辅导员要明晰相关政策、清楚指导方法,增强自我知识储备

辅导员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于国内外创业政策的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重视,做好政策的讲解工作和传达,为学生尽可能以简单的方式对各项制度予以讲解,提升大学生对于政策的解毒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效率的提升。

4、高校辅导员要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信念

通过设立校友论坛的形式来定期组织校友讲座,让受邀于演讲的成功人士将自己的创业心得和里程将给大学生听,从而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高校辅导员可以邀请历届优秀的校友人物,开展系列的创业知识讲座,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信念。

5、高校辅导员要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随着信息化媒体的应用,当前很多高校都采用媒体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授课效率,其中辅导员也是如此,他们需要将内容以不同形式来展现给学生,从而让大学生创业呈现出全程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05-04.

[2]“道”“术”“用”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周丽;《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01-12.

作者:王峰 程静

创业教育中的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3:

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 要] 国务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九大任务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建议倡导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的组织实施过程,突出了翻转课堂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旨在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创业教育;运用

创业教育课是高校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为了发掘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与潜能,激发学生成就事业的欲望并指导帮助其做好实现理想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储备为目标的一门新课程。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目标,其中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九大任务中的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倡导翻转课堂教学,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为此,在创业教育教学中,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目前创业教育课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教师因非科班出身,对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表现出信心不足,加上缺乏丰富的创业经历和经验,于是反映在创业教育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多是依据教材“教师讲,学生听,重知识,少实践”,课堂中互动少,不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当然不利于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质疑反省、分析与解决问题等就业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当然就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翻转课堂在创业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实践分析

翻转课堂是一种“学生先学、教师再教”的教学模式,它运用激励的、直观的、启发式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下面以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如何组建创业团队”为例,具体谈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和效果。

(一)课前用任务驱动让学生有目标地自主学习

综合学生各方面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创业模拟小组,目的是让学生开展团队讨论、团队探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教师通过上传学习视频及相关教学课件、辅助学习资料及学习任务到教学平台,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为什么”,促成学习任务的完成。如“如何组建创业团队”的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后,搜集“从唐僧师徒看团队精神”的相关资讯,创业模拟小组通过现代社交媒体如QQ、微信或面对面交流、讨论,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准备课堂中分享)。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前主要是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地点、进度进行自主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创业团队小组成员交流、分享,记录疑难问题,归纳总结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二)课中分享、交流、讨论,内化知识达成教学目标

课堂中的45分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各创业小组派代表就共同探讨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教师根据大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纠偏和完善。如“如何组建创业团队”课堂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实现,第一个环节,各小組分别派代表分析唐僧师徒团队成员的角色特征,概括出取经成功的秘诀,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引导评价并归纳总结。第二个环节,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头脑风暴法,师生一起观看视频《请谁加入我们团队》,在互动中共同探究、分析,讨论。第三个环节,仍采用案例教学法,观看《请谁加入创业团队》的专家点评,最后教师再强调知识重点,总结创业团队的重要性及创业团队组建的关键性要素,完成知识内化的目标。

课堂中的交流、分享、讨论,让学生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提升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唤醒了创业意识,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与素养,强化了就业和创业能力。

(三)课后实践训练,巩固提升

课后主要是依托情境,让学生参与并加强体验感,从而获得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如在“如何组建创业团队”中,通过介绍学校李某某等人的创业项“Sweet House面包店”后,让创业小组帮助其完成创业团队成员的组建工作,要求说明成员组建的条件和理由。通过这种真实可感的角色模拟案例,可以体现创业教育注重体验和实践的特点,为学生带来更为接近现实的创业感受和体验。

三、翻转课堂在创业基础课程中的运用价值

(一)翻转课堂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到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播的多渠道化

在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互联网教育的成本优势,但又规避了纯在线教育缺乏约束力的劣势,将传统教学方法和信息化资源平台的现代信息教学方法进行整合,融合创业准备仿真平台、岗位模拟及创业管理实战对抗平台等,实现基础知识传授的多渠道化。

(二)翻转课堂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前、课中、课终”,教师通过创设融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法于一体的情境性社会性课堂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三)翻转课堂拓展与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课前完成知识的初步认知,课中分享、讨论,教师答疑并总结归纳,进一步内化知识,课后的实践训练则拓展与延伸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在此学习环节中,教师如能适时引入实践经验或鲜活的教学案例,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运用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陶礼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创业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

[2]黄芳.“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林鉴军,张小漫,池忆.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创业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重庆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9):38-43.

作者:刘巧元

上一篇:创造能力下小学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关于设计变更的工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