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的导入要领及技巧论文

2022-04-30

摘要:近两年,STEAM课程在中国逐步发展,因其跨学科的特性而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包含运用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几门学科的学科能力、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新课的导入要领及技巧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数学新课的导入要领及技巧论文 篇1:

诊断型试题讲评课的基本环节

【摘要】诊断型试题讲评课有六大基本环节,即学生说题做铺垫,典例展示待诊断,解剖诊断得要领,修正答案做示范,变式训练重落实,随堂面批上台阶。诊断型试题讲评课体现了新课改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教学要求,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变革。

【关键词】诊断型;试题讲评课;基本环节

每次考试结束后,大多数教师对于阅卷时发现的问题,总有一种想把这些问题对学生说的迫切愿望,而怎么说这些问题,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多种试卷分析课的教学模式。最近,笔者随同教研员在本校听取了杨老师、朱老师的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颇受启发。笔者将这种形式的试题分析课暂定为诊断型试题讲评课。那么,这种形式的试题讲评课有哪些基本环节,教师应当如何组织教学呢?笔者认为,试题讲评课主要有六大环节,即学生说题、典例展示、解剖诊断、修正答案、变式训练、随堂面批。笔者将以这两节课为基本范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以上各环节做简要说明。

一、学生说题

学生说题做铺垫,这是诊断型试题讲评课的起始环节。诊断,要有依据,循原则,讲方法。学生能自己诊断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或诊断自己在审题、解题、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归因分析,初步把握审题、解题、答题的原则与方法。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杨老师、朱老师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让学生说题,引导学生把握审题、解题和答题的原则与方法。首先,教师通过PPT展示期中考试试卷中的主观性试题,包括背景材料与设问。其次,学生审题、说题。学生说清以下问题:①分析设问,包括范围、题型、主体、主旨;②分析材料,找准中心、关键句、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③深入挖掘信息点背后隐藏的观点原理;④规范表述,包括分点,原理+材料,用语要规范等。根据余杭高级中学徐老师的说法,学生在审题作答时,要做到“三审五定”和“五子登科”。所谓“三审”,就是审设问、审意图、审材料。所谓“五定”,就是定范围、定中心、定方向、定主体、定方法。所谓“五子”,是学生在审材料时要“采点子”(采集有效信息)和“挖坑子”(深入挖掘信息所体现的理论观点),组织答案时要注重“分段子”(每一要点标上序号)、“戴帽子”(写出原理观点或理论依据)和“扣料子”(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学生通过说题,把握“三审”“五定”的审题原则与方法,掌握解题、答题的要领。学生在审题、说题阶段初步把握上述要领后,便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典例展示

典例展示待诊断,这是诊断型试题讲评课的必要前提。就像医生诊断疾病得有病例一样,学生诊断考试失误得有案例。而这种案例必须是典型的,值得在课堂上展示剖析。教师要选择考试中学生的典型错误答案作为题例,且最好以原生态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一做法创造了技术条件。近年来,笔者任职的学校采用网上阅卷法,与高考阅卷方式保持一致。网上阅卷的前提是试卷上的答案必须被扫描输入电脑。教师网上阅卷结束后,即可获得各项分析数据,这为学生原生态答案的展示创造了有利条件。任课教师从中选取典型错误或特别优秀的解答,下载后导入课件中,就可以在试题讲评课时展示,供讲评分析之用。朱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六个具有代表性的答案作为典型题例。

三、解剖诊断

解剖诊断得要领,这是诊断型试题讲评课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不是由教师而是由学生对所展示的原生态答案进行解剖与诊断。朱老师的做法是,在PPT上展示学生在期中考试中比较典型的原生态答案,请学生对照说题时提取的信息及试题要求进行探讨。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答案或同学的答案被展示出来时会特别兴奋,纷纷议论其中的得失,跃跃欲试,想把自己的看法与别人分享。学生原生态答案的展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当学生与同伴合作探究后,个别学生再对其进行剖析与诊断,教师点拨引导,其余学生倾听点评,从中诊断导致学生回答错误的原因是审题不清,还是组织答案时存在不足,是“三审”不到位,还是“五定”没“定”准,或是“五点”没“点”到位,以此进行归因分析,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及组织答案的方法、技巧与能力。

四、修正答案

修正答案做示范,这是诊断型试题讲评课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主旨是学生反思解题思路。在学生对原生态答案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诊断后,学生对怎么审题、怎么提取有效信息、怎么运用知识、怎么组织作答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把握,正确的答题思路便清晰起来。在讲评课中,杨老师和朱老师都采取了以下做法:他们在让学生对原生态答案进行剖析诊断以后,又请若干学生对原生态答案进行阅卷赋分,谈谈“你认为此题哪些答案要点可以给分,可以给多少分,并说出你认为答案应当怎么修改才正确”。此时,展示参考答案便水到渠成。全体学生将参考答案与自己先前的答案及在当场说题诊断中发现的错误进行比照,总结反思,吸取教训,改进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五、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重落实,这是诊断型试题讲评课的强化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巩固审题和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医生诊病不是目的,治病救人才是目的。同样,诊断学生原生态答案中存在的问题不是试题讲评课的目的,帮助学生掌握方法,避免重犯同类错误才是诊断型试题讲评课的目的。那么,学生怎样才能牢固掌握以上环节所获得的方法、技巧呢?及时的变式训练不失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变式训练的方向可以分为两条路径:一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路径;二是“同类一解”“多题一解”的路径。数学学科侧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以实现同中求异;而文科侧重“同类一解”“多题一解”的变式训练,以实现异中求同。两条路径都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想学以致用,学生就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加强变式训练。

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试题讲评课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变式训练。就以高二政治期中复习练习卷为例,该练习卷第28题有两则材料,材料一以外国电视剧在中国的状况,以及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顺差与文化产品进出口逆差的对比作为背景材料;材料二列举国产电视剧难以走出去的原因,与传统文化的魅力做对比。该题以此为背景进行如下设问: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对于这一类试题,学生在文化生活知识的日常练习中没有遇到过,对于如何审读此类题型则是“大脑一片空白”,对如何归纳提取有效信息更是无从下手,因而答不到点子上。此试题属于能力立意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仅要指出其所反映的现象,而且要揭示其本质。笔者在课堂上采取了学生说题、典例展示和剖析诊断的讲评形式后,又及时进行了变式训练,列举了另外两道例题让学生随堂训练,其中一道例题有三则背景材料,通过变式训练,巩固审题和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六、随堂面批

随堂面批上台阶,这是诊断型试题讲评课的提升环节。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变式训练以后,学生对审题、解题的方法掌握的程度如何,组织的答案完整与否,通过变式训练的答案评析,就能及时得到反馈,真正提升能力。其中有效的方式之一是随堂面批。具体方法是,教师适当选择变式训练的学生答案,将典型的答案当场投影展示,学生和同伴相互探析。学生扮演阅卷教师当场给答案点评赋分,并且在赋分时不仅要说出给分或不给分的理由,还要分析答题者在审题、解题及组织答案时出现错误的原因,以避免犯同类错误。变式训练和随堂面批,让学生不仅能够查漏补遗,巩固已学的方法,还能使诊断型试题讲评课的实效得到最大提升,让试题讲评跨上更高的台阶。

诊断型试题讲评课不仅体现了新课改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教学要求,而且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变革。教师在高三复习迎考阶段采用诊断型试题讲评法,有利于学生掌握主观性试题的审题和解题技巧,提高考生审题和解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盡快适应以能力立意为目标趋向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

作者:金仲明

数学新课的导入要领及技巧论文 篇2:

PBL教学模式下STEAM课程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 要:近两年,STEAM课程在中国逐步发展,因其跨学科的特性而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包含运用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几门学科的学科能力、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因STEAM课程广泛流行,很多中小学开设了相关STEAM课程,教师对其教学策略的研究逐步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也在主导着STEAM课程的教学,文章针对PBL教学模式下STEAM课程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PBL;STEAM课程;教学策略

一、PBL教学模式下STEAM课程概述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最早起源于医学教育中,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这与STEAM课程教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STEAM课程是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包括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强调跨学科特性并且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STEAM课程的引入大多是以问题的提出为起点进行课程的研究。所以在STEAM课程中,PBL教学模式是起到主导作用的,我们就需要对PBL教学模式下STEAM课程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与传统的学习不同,PBL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1]

STEAM课程由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劳动力、创新力而提出的“STEAM”教育战略衍生而来,目的是促进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STEAM教育被誉为美国的“素质教育”,美国的STEAM教育研究中心认为,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各类工作人员在STEAM领域的工作渠道能否提高其自身的素质,所以美国决定长期实施STEAM教育,来带动美国整体发展,STEAM教育逐渐发展为包容性更强的跨学科综合素质教育[2]。美国为实施STEAM课程教育专门建立了STEAM中学,面向未来科技的多个领域进行教学,真正做到了学科融合。在美国,学生可以申请经费、得到专家的指导,学校为表现好的学生设立大学先修课程,提高了学生在这些领域的知识及科研水平。提出可以结合科学情景、工业情景、生活情境来设计问题项目,让学生进行原创性研究。[3]

PBL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的提出为起点,学生一切学习的内容都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强调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小组内确定学习目标并进行充分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教师起到的是指导作用,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控制课堂节奏的技巧等。教师应该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能力情况,这样才能规划好学习的重点、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控制课堂节奏。[5]

二、PBL教学模式下STEAM课程教学模型分析

PBL教学模式在STEAM课程中的教学综合了PBL教学策略,以及STEAM课程的基本特征,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共同点。STEAM课程重点强调多学科融合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交流能力。PBL重点就是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去展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流程,这也是STEAM课程的重点。

基于论述的教学流程,制作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此模型分为三部分进行讨论,一是课堂讲课的基本流程,起着主导作用,是课堂的核心,还有两个部分分别是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在开始课程之后,教师需要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提出问题,展示情景。接下来就是观察思考探索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探索,并且安排好分工合作,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继而总结反思,意义构建。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行为重点是进行总结,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成果,教师对此进行点评并且指出不足,总结成果。最后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观点进行反思,并且进行思维的拓展,整理最终结果,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指点及纠正,使学生有所收获。

三、PBL教学模式下STEAM课程教学策略简述

现在STEAM课程教学广泛流行,PBL教学模式也与STEAM课程教育紧密结合,共同打造优质的课堂,基于此,对于教学策略需要进行深入探究(见图2)。

(1)聚焦解决问题:STEAM课程下PBL教学模式的教学一切都是以引入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进行的,在此目标下,需要交代学习任務,安排完整任务,形成任务序列,当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加以呈现,学生介入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

以Scratch游戏编程项目为例说明应该如何进行问题的引入,可以先让学生玩游戏范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游戏是怎么实现的、游戏的分数是如何计算的、过关的条件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进行思考,以便于后续课程的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探索。[6]

(2)激活原有知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回忆原有经验及知识,并且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探寻新知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经验,明晰知识结构,激活原有的知识对于探究新的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3)展示论证新知:教师应该紧扣教学目标进行施教,在STEAM课堂中,由于学科综合的特性,在学生合作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提供学习指导,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学科进行知识的解决,并且善用教学媒体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

比如在Scratch游戏编程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初步了解Scratch编程界面,让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合作探究,有不懂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引导。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比如Scratch中,不仅用到简单的编程知识,还需要画图等设计性知识,以及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4)尝试应用练习:在STEAM课堂中,因教学目标复杂多样,学习成果也围绕不同学科进行说明,所以在掌握新知识或者新的经验后,应该紧扣目标进行应用练习,查漏补缺。

(5)融会贯通掌握:在掌握探索新的知识并且得到一定的成果后,就需要进行查漏补缺,教师应提出意见,并且使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进而教师给出意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完善和提高,将成果更好地灵活运用。[7]

四、PBL教学模式下STEAM课程教学策略案例分析

PBL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进行的,在STEAM课程中也起到了主导作用,所以在STEAM课堂中,以PBL思想为主导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对在PBL教学模式下的STEAM课程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以3D打印技术课程为例,现阶段3D 打印技术在社会上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已经融入到校园活动之中,很多学校都有3D 打印设备,3D 打印课程也是STEAM课程的重点,为STEAM 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强大的创新理念,搭建了技术平台。将3D打印技术引入课堂,就需要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研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 3D 打印产品、讲解 3D 打印技术,让学生亲自设计图案并打印制作,对此,教师应该制定课程的教学策略,来实现3D打印STEAM课程。

(1) 了解不熟悉的术语:PBL教学模式就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在课程开始之前,应该对问题所包含的术语进行了解,对术语的理解是一节课程的关键因素。

3D打印(3D Printing)的设计过程是: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即切片,从而指导打印机逐层打印。

(2)界定问题:设置问题首先可以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发现和探索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会使问题变的容易解决。比如在3D 打印课程中需要让学生利用3D 打印技术制造一个汽车模型,提出问题后,学生就要综合各个学科知识进行研究并模型的整体规划,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多学科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

(3)头脑风暴,对可能的假设或解释进行集体讨论:引出了问题之后,确定了以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一个汽车模型。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根据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人物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组内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例如需要哪些人进行资料的收集,应该用什么汽车模型;哪些人需要技术的支持,3D打印设备如何进行前期的准备;哪些人需要绘制框图,这就利用到数学的知识、模型如何绘制、汽车里面的框架应该如何打印等。教师也可以通过群和共同平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3D 打印技术,在打印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如何搜集相关资料等等。

(4) 重新结构化问题,对问题尝试性解决:指对某一问题的解决及方法,能用确定的模型或语言描述,以适当的方法产生决策方案,并能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的决策。在分配好小组成员以及任务之后,需要对已完成模型的制作进行交流探讨,在完成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一起探究各自方案,然后选出最佳方案。

(5)界定学习目标,以上步骤为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学习者对于课题方向的把握,是研究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强化问题意识,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系统,调整并改善学生认知过程的结构程序和操作方法。学习目标原则上应简短、明确、易掌握,做到直观并且容易反馈。当小组掌握一定的方案后,共同制定在3D打印中应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

(6)收集信息和个人学习: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合作者和研究者,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要从关注理论学习转变为关注理论的实际应用,从注重倾听转变为善于交流,亦善于倾听。小组成员要根据之前组内所探究出的方案,进行独立的信息整理和学习,并得出自己的学习结论。

(7)共享收集到的和个人学习的信息,小组报告讨论: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依照所制定的评价标准,在教师指导下先在小组内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以改善其不足,然后各小组之间相互进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共享学习成果。最后,教师再对学习中的不足及学习内容加以归纳补充。

PBL教学过程中教师慢慢“隐退”,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支架(scaffolding)与教练(coach)的作用,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facilitator)、學科专家、信息的咨询者。

教学案例流程图如图3所示。

五、综述

根据教学案例的分析,STEAM课程的教学策略需要完善并加以运用,总体来说,PBL教学模式下STEAM课程教学策略应该重点掌握如下内容:

(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STEAM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主体,STEAM课程要求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知识的传递者,经过学情分析和教材把握,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学生收获知识,提升能力,而不仅仅只是以知识的讲授为主,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教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2)以问题和兴趣为导向进行教学:PBL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基于问题的学习,也是STEAM课程的教学关键,教师应抓住时机,加以引导,使学生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引导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热情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耐心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 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主要线索,让学生之间进行知识的探讨与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9]

(3)多学科综合性学习:STEAM课程强调学科综合性,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的知识进行辅助教学,所以,面对一个问题,在思索如何解決时,教师应该积累其他学科的知识并进行整理综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意信息反馈、检查教学质量:对教学进行总结是教师实施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STEAM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因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所以对于教学结果应该更加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于下次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改正与指导。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理论题和有框架的作业设计模式,来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要领的理解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或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和作业设计所反馈出的信息,分析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沟通信息、了解要求,必然能使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10]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在STEAM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STEAM课程逐步发展,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要呈现STEAM课程的有效性,真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及个性化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策略的运用,所以,应逐步探索STEAM课程的教学策略,将STEAM课程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唐亚平.论PBL教学法中问题的设计[J].中国医药导报,2007(1).

[2]谢琼.STEAM 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浅谈[J].成才,2016(6).

[3]陈莹.玩的就是学科“跨界”[J].创新时代,2016(8).

[4]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4).

[5]高云峰.创客与STEAM教育结合的实践[J].力学与实践,2016(1).

[6]叶天萍.STEAM课程的五大教学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7).

[7]盛群力.五星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

[8]陈丽虹.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

[9]陈洁.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8(5).

[10]程旭.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

(编辑:鲁利瑞)

作者:吕世奇

数学新课的导入要领及技巧论文 篇3:

论高职课堂的教学策略

摘 要 高职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关于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的探讨也从未停歇,作为基础形式的课堂教学,其重要性不可小觑,在引导学生思考,获得基础性知识,以及引起学生兴趣等方面,课堂教学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本文针对提升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高等职业院校所承担的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科学技术推广等方面,还体现在高职院校以互动的方式介入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别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决定了衡量职业教育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众多高职院校不断创新,努力寻找各种有效途径,比如实行顶岗实习,比如在师资力量上要求双师型资质。尽管众多学校都强调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有必要进一步得到重视。一堂好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其好奇心,进而会促使其主动去寻求相关的知识点,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探索以及提升目前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策略则非常有必要。

一、高职课堂的教学特点

高职院校有着不同于普通院校的特性,这种区别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学生的特点,就业的方向,专业的针对性,知识的覆盖面等等,这种区别导致高职教育在课堂的教学上也呈现了不同的特点。

(一)知识的覆盖面较大

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多为两年或三年,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大量的知识被压缩,一些基础类的课程往往得不到安排。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感觉似懂非懂,一旦发现不懂或者跟不上,很多学生就会放弃听课,或者失去听课的兴趣。而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限于课程设置的要求,也往往难以拿出过多的时间给学生去解释相关的基础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教师在上面讲得汗流浃背,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不得要领,教与学都感到枯燥无味,师生双方都疲劳不已,更谈不上进一步的探讨与学习了。

(二)学生的特质不同

相对于普通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往往需要老师去关注,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是因为高考的失利从而进入高职院校,这导致了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带着沮丧的心情来学习,因此他们积极性不高,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不够刻苦,主动性较差,往往还伴有自卑、厌学、焦虑等情绪,这些特征如果没有得到关注,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高职院校的学生亦有其独特之处,很多学生好动,动手能力较强,有着比较独特的视角,往往在一些问题上有惊人的见解。如果在授课的时候很好的利用这些特点,将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高职课堂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好的课堂教学会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也给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好的引导,会激发他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去寻求相关的知识点,挖掘自己的潜力。这些要求高职院校的老师们重视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去上好每一堂课。

(一)合理使用小技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好比是两个人在谈论一个话题,如果这场谈话让两个人聊得难舍难分,说明这个话题是让大家感兴趣的,相反,则说明至少其中一个人无心于这个话题,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务必使所讲述的知识点能够成为让彼此都沉浸其中的话题,因此,合理的使用一些技巧,把枯燥的知识点变为生动的话题,让师生达到融洽的交流。

(1)联系生活中的现象,让知识由易入难

任何知识都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而教师就是把这些看似理论的东西再还原于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思考。以笔者所教授的营销来讲,在讲述包装策略的知识点的时候,涉及到包装设计的原则,“保护产品的原则;便于使用的原则;便于运输保管与陈列的原则;美观大方的原则”,这些理论性的东西,教师往往会举一些例子去一一的解释,但是讲完之后学生依旧不会记得这些知识点。因此,笔者在讲述的时候,先问了个问题——“能不能把牛奶的包装改一改?把盒子改为透明的塑料瓶?”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调动了起来,他们探讨分析,最后再结合书上的知识点,理解的非常透彻。

(2)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高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少积极性。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有些学生心不在焉,甚至睡觉,玩手机,这些行为往往也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情绪,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授课的热情。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至关重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好胜心,他们并不甘于落在人后,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去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针对某一个主题,采取个人或者小组对抗的形式,组织学生来参与讨论和思考。笔者在授课的时候,经常采取男生女生组、寝室组等对抗形式,因为这些小组成员往往具有共性或者组与组之间区别较为明显,因此他们在讨论的时候集体荣辱感很强,每一个组员都会积极参加,一节课下来,往往热情高涨。

(二)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

完整的教学环节往往包括老知识点的复习、新课的导入、重难点的讲解、课堂总结等几个环节,这些环节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教师精心安排,会让课堂教学显得紧凑,合理得当。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对以往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复习,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来复习,一方面使学生集中精力来上课,另外一方面,使新课的导入显得不是那么突兀。而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很多教师在上课之前会介绍“今天这节课我们会讲授以下内容……”,学生马上可能就会产生枯燥抵抗的心理。假设我们换种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分享一个小故事……”,很多学生马上就会停止手上的事情,关注老师到底会讲什么小故事呢?而这个故事恰恰是我们导入新课的引子,需要授课教师在上课之前精心准备,同样,设置悬念,引入新闻事件……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导入新课的好方法。在一节课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务必要将所授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总结,起到引发学生思考“我今天到底学到了什么”的作用。总之,一堂好的教学,需要教师去精心的准备,才能趋向于完善。

(三)心理策略的运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心理期待(好表现)、心理安全(不怕犯错、能宽容)、心理自由(想说什么就说)、心理满足(体验成功乐趣)的特征。“作为高级智慧生物,人生下来就有着自我发展的巨大潜能和内在动力,而一个人能否得到最佳发展,则在于其潜能是否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下加以发掘和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积极型、自卑型、爱表现型、逆反型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去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1)善于赞美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不要吝于赞美之词,虽然“严师出高徒”,但是恰当的赞美会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大多是我们所说的“90后”,这些学生逆反心理较强,知识面较广,如果遵从于以往的理念,采取过严的管理,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要对学生的回答予以适当的肯定,避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教育中的夸奖是对学生良好行为表现的肯定,通过表扬奖励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使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得以巩固和发扬。夸奖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当,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了解学生的优点,并加以真诚的赞美,使学生有一种被接受、被认同的心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这个原理也符合当今流行的“赏识教育”理论。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真诚的赞美,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因为学生都有表现欲,获得的赞美越多,就越希望做得更好。慢慢地,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表现、知识水平就会越来越接近教师的期望值。总之,一个不会赞美的老师是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2)制造轻松的气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氛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引路人的姿态出现,态度和蔼可亲,作风民主正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不惟书”、“不惟师”,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就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进行调整,寻找学生们感兴趣的点,作为课堂理论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习更主动。

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运用合理的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走出去更具分量,应是每个高职院校的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黎望怀.高职课堂教学剖析的探讨.当代教育论坛,2009.

[2] 王大鹿,周晓峰.高职教学策略实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8.

[3] 郭红丽.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

[4] 杨奔全.浅谈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中两个主题因素——教师和学生.广西轻工业,2010.

[5] 孔娟,冷爱国.浅谈优化高职课堂教学.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7.

作者:韩冬梅 曹春明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论文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