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问题论文

2022-04-16

摘要: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金融安全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金融安全是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就金融安全的基本的含义和特征做出一个简单的描述,然后列举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国际国内因素,最后对如何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以期能对研究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金融安全问题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金融安全问题论文 篇1:

银行金融安全问题分析

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经济全球化,目前所探讨中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基于此背景下展开的。随着我国履行WTO的承诺,银行业在逐步的开放,相对封闭与独立的中国银行业也逐渐融合于全球金融平台中。全球化金融,对于任何单一国家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予本国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加大了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因此,充分理解金融全球化,并通过了解其背景将会带给银行业的巨大风险,将显得尤为重要。

一、金融安全的含义

金融全球化带来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在全球化环境中保障其安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自身的金融安全竟会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间的金融问题或许会导致全球性质的金融问题。金融的全球化发展,给各国的金融监管部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是当前各国都需应对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安全”这一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与诠释。这说明,目前对金融安全的概念,进行明确具体的定义,较为困难,我国对此研究,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学者间对此任存在分歧。当前世界,尚无绝对可以信赖的金融市场,危机和安全总是相辅相成。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因其市场基础好,金融体系完善、法律环境优越,对此全球化金融对其冲击有限,因自身具有很强的抵御能力,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而言,因体制转型,带来了承重的负担,其表现为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若现阶段对金融业全面开放,将会造成较高的风险,所以,当一国金融体系,在风险可控,法律完善,制度严谨的环境下,其金融全球化是安全的,反之则充满了风险。

二、银行金融安全问题

(一)我国银行金融体系脆弱性需加强

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它们具有明确的产权制度以及信用保障制度制度,内控机制优良,法律制度完善;但我国银行基本属于政府主导型,经营机制市场化不足,政府干预过多,导致银行产生内生性缺陷。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银行体系的缺点逐步暴露,脆弱性加强,低效率也无法在短期内得到纠正。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银行金融环境竞争激烈,一旦金融市场开放,外资银行和国外资本马上就以“抢滩”的态势占据我国金融市场,海内抢占市场、海外牢固市场,对我国银行体系造成夹击之势。此时,我国银行业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调管理方式、纠正经营模式、改变内部体系,而只能以“掐脖”式的方式自救,即积极迅速的调整管理机构,加快速度进行金融改革,从上而下的发动银行业改革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银行可能会因国外银行的冲击而面临较大风险,最终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危害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

(二)外资金融威胁我国金融主权

伴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安全问题不可轻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其体系尚未健全的大背景之下,外资银行大量的涌入,通过股权交换或其他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若管理出现漏洞,将会造成国家金融被外资把控的局面,从而危害我国的金融主权。金融资本的充足率为一国的主要经济基础,对于金融寡头而言,他们将会把持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命脉。在国际客户和国内客户利益产生冲突时,银行自然而然的会向本国客户倾斜,甚至利用其监管盲区,做出不利于本国企业和国家金融主权的事情。外资银行在处理海外业务时,贷款也会优先于自己的业务与利益,其模式并非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所需,如外资银行不接受我国中央银行的指导,国家金融主权將会很容易遭遇到侵害。加上外资银行与外国金融市场联系紧密使我国对外部抗压能力减弱,削弱了本国维护银行业其金融风险的抵抗能力。外资扩大时,政府对他们的信任也会逐步扩大,企业对政府施压也会不断增强,影响着国家的宏观政策,直接威胁到一国的金融主。

(三)银行金融监管有待提高

在全球化金融的形式之下,面对其金融监管的法律保障成为了改革的重点。目前国内银行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我们从效率提升的监管角度来看,银行金融监管,并不是为了保障银行高风险低效率下运行的金融机构,而是从公共利益出发,保障整个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并在其中找到其平衡点,这点对于银行监管立法尤为重要,主要效率与安全的平衡与协调,维护银行金融业整体运行效率与平衡。

三、结语

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我国依照WTO相关条款,针对金融领域的开发程度在逐步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给我国金融监管部分带来了新的难题,同时也给我国宏观调控造成了困扰。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安全问题,在开发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对全球化经济背景下金融领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解变的极为重要。(作者单位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作者:刘若楠

金融安全问题论文 篇2:

浅析中国的金融安全问题

摘 要: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金融安全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金融安全是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就金融安全的基本的含义和特征做出一个简单的描述,然后列举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国际国内因素,最后对如何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以期能对研究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金融安全;威胁因素;对策

一、金融安全概述

(一)金融安全的内涵

以前,人们对于金融安全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自从亚洲出现金融危机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金融安全,对金融安全才有了一个新的概念。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主要指的是这个国家能够抵御内外金融风险的冲击,在出现一些突发的金融事件的时候,具有一个自我稳定的能力、一个自我修复的能力,当出现金融风险的时候,国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将这些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使它们处在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的临界状态之下,最终给本国的金融制度以及金融的体系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金融安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在狭义上来说,金融安全主要是针对金融体系说的,它主要指的是金融体系自身的一个安全性;而在广义上来说,金融安全包括的范围就比较广了,它还包括国家经济方面的安全问题。

(二)金融安全的特征

金融安全有四个主要的特征,主要是金融机构经营的一个稳健性,金融运行方面的有序性、有效性以及可持续性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联系的、密不可分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其中,稳健性是一个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保障,金融的运行就无从谈起;而有序性是金融运行的一个状态,它向外界展现出金融发展的一个情况;而有效性则是一个效果,主要体现出金融运行、发展所取得的一些成果;最后,可持续性是发展。一个国家的金融只有同时具备了这四个特征,才可以说这个国家的金融是安全的。

二、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

(一)国际金融体系蕴含的系统性风险

国际上的金融体系,会蕴藏着一定的风险,这种系统性的风险可能会使我国的金融风险进一步增大。大家都知道,在金融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内生波动性,这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产生剧烈的波动,进而使得金融资产产生暴涨暴跌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因此,在国际上资本的融资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占全部金融总量的比重也在攀升。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金融开放起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将会改变我国以往的一个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使我国融入到金融的全球化当中,而国际上的这些金融风险将会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二)国内金融体系原有的一些结构性的矛盾

国内的金融体系在结构上面来说,本来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中也会潜伏者一些金融风险,这会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一方面,在国内的金融体系上,国有的商业银行存在着数目比较大的不良资产,而且这个不良资产的比例也比较高,还经常因为一些经营不当的企业而积累了很多的不良资产,这就导致隐藏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地升高。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依靠的还是一些提高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在资金上面,又缺乏一些金融的支持。因此,导致整个结构调整的作用变得极其微弱,还有就是目前,在国内也缺乏一些资本的市场去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使得很多的货币都流向于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又背负着很大的债务和社会包袱。在这种情况下,大型国有企业用来搞开发的资金就变得非常的有限。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又很少能从资本市场上和金融支持上面获得收益,所以使得金融系统的结构得不到有效的调整。

三、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探讨

(一)建立中国金融安全网,培养公众信心

金融安全网包括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其中存款的保险制度、市场的推出机制以及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的制度等等都是属于金融安全网的。在目前来看,我国的银行系统中有很多的坏账,这些坏账随时都可能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此前国际上遭受金融风险的时候,国际上民众的信心一度受到打击,因此,我国民众一旦受到国际上的这个信心危机的传染,将会有极大的可能对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可能会导致一些挤兑行为的出现与泛滥。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建立一个金融安全网是十分的有必要的,而且这个金融安全网也要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首先,国家可以进一步地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使得金融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和提高。其次,使最后贷款人制度以及存款的制度能够顺利地建立起来,这对公众对国家金融机构信心是一个很大的维护,它可以防止金融在一个大的范围之内发生波动,以此可以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最后,对于国家的金融机构来说,我国还应该建立一个市场的推出机制,将那些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关闭掉,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得到提高,活力得到增强。

(二)渐进式进行开放,把握好开放次序、重点、时机

中国要进行金融开放,但是这个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需要逐渐开放起来。同时,对于金融服务开放过程中的次序、重点还有时机一定要把握好,不能颠倒次序、主次不分,也不能错失良机。在开放的次序上面来说,一般是采取“沿海+内地”方式,先对汇率的相关制度进行一个合理的、有效的调整,然后再对货币进行兑换,最后再是资本项目之下的货币兑换。一般是先进行一般业务的开放,然后再对银行、保险以及一些其他的金融业务进行开放,最后才是证券和一些短期的资本市场。在这个逐渐开放的过程中,对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应该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而且要使得这些政策与国际的惯例相符合,这样,有利于在中西部引入一些外资的银行。在金融开放的重点上面,以前,人民币还没有成为国际货币或者是一些地方的区域货币的时候,一些短期资本以外的内容是金融开放的一个重点,银行和保险是一个主要的开放领域,如果不属于银行的金融,则不适宜过多地开放,但是人民币成为区域性的国际货币之后,则可以适当地在区域范围之内,对资本市场进行一些有选择、有限制的开放。

(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强化市场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货币市场体系和资本的市场体系都是属于金融市场体系的一个范畴,在当前来看,我国应该重点建设的是资本的市场,根据我国现在的一个经济制度,还有我国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要想解决中国的资源优化以及配置问题,还有结构方面的调整等等,单单靠我国采取一些财政政策,或者是一些信贷的政策,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是很难真正地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的。我国只有走一个市场化的道路,将一些营利性的投资尽可能地做到民营化,才可以使一些实体的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采取一个直接融资的方式,对民营投资的提供一些金融支持。最终使得企业融资的渠道得以拓宽,资本的社会化能够进一步地得到实现。

(四)逐步实现由分业管理到混业经营,提高金融机构力

目前来说,我国正处于一个法定的分业阶段,国家的一些法律对银行、证券以及保险等等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约束力。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金融市场逐渐地开放起来以后,我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地受到了金融混业的影响,仔细分析一些外资的金融机构,就可以发现他们的经营模式大都是混业经营的模式,而根据我国出台的一些相关的条例,外资银行从事一些外币的投资业务是被允许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中资的一些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与实力可能会因为这些事实上面的不平等而被削弱,最终会进一步地将一些国有的商业银行的效益恶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进行得越严格,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就会越大,虽然它会给我国的金融业带来一个短期的稳定,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是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的。因此,我国应该顺应金融自由化的潮流,再加上一些内外部的推动力,将目前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慢慢向着混业经营进行过渡,使金融系统内在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尽可能地将金融风险降到最低,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最终使得我国金融机构在市场的竞争力得到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蕾.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2] 崔锦玉.后危机时期中国金融安全的问题和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 李新安,熊士江.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1).

[4] 何德旭,郑联盛.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J].国外社会科学,2008,(6).

[5] 孙浦阳,张蕊.金融创新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科学,2012,(3).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陈思

金融安全问题论文 篇3: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金融安全问题探析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网络经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我国在网络经济发展中也呈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经济还逐渐向金融领域融入。在网络经济的融入下,使得金融活动更具高效与快捷,与此同时也给金融安全带来一些较为明显的威胁。本课题笔者在分析网络经济下我国金融安全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网络经济环境下金融安全的强化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解决我国金融安全问题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关键词:网络经济 金融安全 问题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了迅猛的发展势态。与此同时,我国网络经济也较为快速地发展起来。而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活动的形式及内容更加丰富起来。但是,网络经济存在虚拟化与电子化的特点的,这些特点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金融安全问题。对于金融安全问题来说,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为金融业务运作风险[1]。针对这些分析的存在,本课题在分析网络经济环境下金融安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网络经济环境下金融安全的强化策略进行探究便具有较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网络经济与金融安全相关内容概述

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常听说的“网络保险”、“网上银行”以及“电子商务”均属于网络经济的范畴[2]。尤其是电子商务,这些年来在我国风靡一时,成为了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网络经济指的是将计算机网络作为基础,以高新信息技术作为核心,进一步对经济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一种全新经济模式。网络经济所涵盖的领域诸多,包括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广告、收索引擎以及网络支付等。网络经济也存在诸多特征,比如具有开放性特征、具有虚拟化特征以及具有环保性特征等。

金融安全指的是把金融风险控制在可能引发金融危险的最低限度。要想使金融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构建系统化的金融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该体系的构建能够使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危机的发生实现有效防范与避免。有学者提出金融属于现代经济的核心部分,由此可见金融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的。长期实践表明,金融安全是存在诸多影响因素的,比如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又如投融资体制不够完善等。最为明显的是在网络经济发展迅速的条件下,使得金融安全遭遇巨大的挑战[3]。比如一些网络病毒的出现,又比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渠道损害企业利益等行为,这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引发金融风险。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分析网络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安全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强化策略便显得极为重要。

2、网络经济环境下我国金融安全现状分析

2.1 网络经济环境下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分析

网络经济环境下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着的威胁种类诸多,主要包括:

(1)法律威胁。指的是交易各方在义务与权利等方面没有做出明确的分配,从而形成了违反法律相关条例的状况[4]。在我国,由于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在金融安全方面的立法上还较为落后,体现出相关法律法规不具完善性的特点,从而导致金融交易承受很大程度上的风险。

(2)信息安全威胁。现状下,怎样能够使信息安全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成为了世界各界人士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电子支付发展迅速的情况下,使电子支付网端以及手机移动设备信息终端等的安全性饱受考验。对于信息安全威胁来说,主要体现为数据的随意篡改、信息的丢失以及信息失窃等。在不法分子入侵水平逐渐提高的条件下,使信息安全威胁进一步加大。

(3)技术威胁。该威胁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金融系统自身的威胁;另一方面为金融系统外来威胁[5]。其中,自身威胁包括相关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在内部程序上面处理不当而出现的威胁。金融系统自身威胁出现,便会进一步造成企业内部重要信息数据丢失,或者发生企业内部员工欺诈行为等,从而导致企业遭遇巨大的经济损失。系统外部威胁主要有黑客攻击以及病毒入侵等。一旦企业遭遇这些威胁,便会带来不小的金融风险,因此融入先进技术,保证企业运行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便显得极为重要。

2.2 网络经济环境下金融安全引发威胁的主要因素分析

网络环境下金融安全引发威胁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两方面:

(1)计算机网络系统因素。在进行金融活动过程中,需要将计算机作为活动运行的基础工具。然而,现状下,我国金融机构所使用的计算机其网络系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比如遭遇黑客攻击、感染病毒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会导致金融活动受到阻碍。还有造成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企业在金融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网络系统漏洞,进一步窃取企业机密,导致企业遭遇巨大的经济损失。

(2)金融机构自身因素。金融机构自身在管理方面如果做得不到位,也将引发金融安全风险。在管理制度建设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内控便失去有效依据,进一步便会导致企业金融活动的开展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显然,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做好内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3、网络经济环境下金融安全的强化策略探究

3.1 构建完善的金融安全法律法规

要想使网络经济环境下金融安全得到有效强化,构建完善的金融安全法律法规显得极为重要。在对相关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加以规范,保障金融教育的合法性以及安全保密性。现状下,我国已经拥有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以及《电子签名法》等,这些法律对于金融安全的保护来说,均有一定的局限性[6]。因此,便需要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安全方面所制定的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对《网络银行法》、《网络金融法》等法律法规加以构建,以此使我国在进行金融活动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

3.2 及时转变观念,增强金融安全意识

如前所示,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对金融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因素与金融机构自身因素方面。因此,要想使金融安全得到有效强化,及时转变金融机构相关人士观念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够使这些人员的金融安全意识得到有效强化。与此同时,还需要增强全民的金融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够充分保障金融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3.3 构建系统化的金融安全预警体系

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加以构建,能够使我国金融安全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在金融安全预警体系构建之后,便能够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具体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作出相关评价模型,从而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全程动态评估。在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分为四个等级进行构建,即为:国家→区域→地区→金融机构[7]。以此构建系统化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从而及时将金融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的反馈出来,进一步为金融活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起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3.4 做好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强化工作

基于网络经济环境下, 要想使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得到有效强化,需要做好金融机构内部各个环节的强化工作,比如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内部监督机制,在机构内部构建相关管理制度,从而规范内部人员行为,进一步使各类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避免,从而使金融安全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还需要对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构建,实现对金融风险进行全程监控及评估,从而使内部控制能够实现顺利进行[8]。并且,还需要对内部审计进行强化,规范内部审计人员行为,做好系统生成日志文件的定期检查工作,具备分析、处理潜在安全隐患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做好计算机系统的维修养护工作,定期做好查杀病毒工作,安装优化的防病毒软件,以此使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进而使网络经济环境下金融安全问题得到有效避免。

4、结语

网络经济环境下我国金融安全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国金融安全进行强化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这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比如构建完善的金融安全法律法规、及时转变观念,增强金融安全意识、构建系统化的金融安全预警体系以及做好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强化工作等。相信从以上方面做好,网络经济环境下我国金融安全将能够得到有效强化,进一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晶.网络经济安全及其管理对策[J].学术交流,2014,04(09):136-140.

[2]薛宇文.网络经济环境下的金融业务创新——以“余额宝”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4,02(11):102-104.

[3]涂智寿.网络经济环境下客户满意度动态分析评价模型[J].软科学,2012,05(09):141-144.

[4]孔维实.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金融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16):19-21.

[5]何德旭.娄峰.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金融评论,2012,05(09):1-14.

[6]曹廷贵.罗志华.我国应选择什么样的金融体制[J].南方金融,2011,09(13):16-20.

[7]韩少杰.网络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理论研究[J].会计之友,2011,06(32):25-28.

[8]郭芳.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03(12):288-282.

作者简介:

余 锋 (1995-),男,浙江省宁波市人,工作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

浙江绍兴市 312000)

作者:余锋

上一篇:档案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国际避税趋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