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法律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人们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法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阶段,法治教育已经变成了思想品德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法治教育方面有很多的有利条件,而且小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能够实现法治教育的高效性和实效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语文法律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小学语文法律教育论文 篇1:

试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开展法律教育活动

【摘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语文学科作为情感表达和思想教育的优势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征。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法律教育展开分析和讨论,希望能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展 法律教育 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行的形成以及今后的个性特征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责无旁贷,除了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和语言组织能力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包括他们的个性、道德观念及法律意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如何在教学中既不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同时也不会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需要教师能够以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为基础,将法制常识有机地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增强学生法制意识,使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相融合统一,从而达到预想的效果。现在我就结合一些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依据日常生活,构建教学情境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面对一群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积极的为学生创设法制教育的氛围,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得到切身的感受。对于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老师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及了解它的危害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建立一个模拟法庭,让不同的学生来扮演原告人、法官、被告人、辩护律师等,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学生逐渐会意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不能徇私舞弊,损公肥私,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的去对待每一件事,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制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素质。其次,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安排的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直观、生动的法制教育。例如,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后。让学生分别扮演交警叔叔和行人,通过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了解许多的交通法规的同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增强了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从而让他们受益终身。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法制教育的主题演讲比赛。如“远离毒品”“远离网吧”等,通过一系列的演讲比赛,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了平台,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依据教材,进行法律教育

就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其中有许多优秀的,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同时,其中也不乏可用作法制教育的好素材,对于这些素材就需要教师适时挖掘,同时将教材内容和法制教育相联系,在对学生进行法制知识的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对此,教师抓住可以这样做如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教学如:“赡养”这一个词语,教师在键鼠这个词时就可以与“抚养”联系起来,同时指出“抚养”是指父母或长辈养育后代,而“赡养”则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长辈的养老行为。同时让学生自己发挥,用这两个词造句,进而进一步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这是老师要有效的把学生引进到法律的世界,让学生知道一些关于《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知识,理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赡养与抚养的关系,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尊敬父母的意识,让他们明白将来自己是有法律责任来赡养父母的,这样就培养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其次,还可以利用文章重的个别句子进行引导,例如在讲授《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有一位教师抓住“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让学生知道即使发出“一声小小的呻吟,一点小小的挪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邱少云没有这样做,表现了极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号召小学生向邱少云学习,从小立志报国,热爱祖国,绝不背叛国家和民族。同时,开展社会规则的教育,对于规定,不该做的绝对不做,要求做的必须去做,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拓宽渠道,加强实践

也就是说在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后,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有意识、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加强对这些知识的感悟。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如不值一顶的有关法律知识的拓展作业,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制度,如《凡卡》一文中就可以适当拓展,让学生在课后去了解身边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况,然后回到课堂师生之间进行探讨,并从中初步了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又如定期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如在每次班会课上,或者是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时,均可以一次作为为学生传达法律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末成年人保护法》、《小学生守则》等,让学生在学习这些法律知识的同时,一方面为学生自己遵纪守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又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晓琳.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12.

[2]马静珊.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法制教育[J].新课程.2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

编辑/赵军

作者:叶传车

小学语文法律教育论文 篇2:

语文课程中的法治渗透的探析

摘 要:随着人们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法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阶段,法治教育已经变成了思想品德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法治教育方面有很多的有利条件,而且小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能够实现法治教育的高效性和实效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慢慢地将法治教育渗透到自己的语文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学到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让我们的小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法治教育;课堂渗透

我们国家一直强调以法治国,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可见我们的法治教育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不过,法治教育任重而道远,在实施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法治教育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明白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渗透了法治教育,让我的学生从小就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法治观念,将来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但是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年纪小、不能够很清晰的明辨是非、意志力也比较弱,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威胁,所以在小学阶段,利用语文课堂进行法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上渗透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都知道,我们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的“传道”就包括各种的道理也就是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而且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其中的“育人”就是指把学生教育好,就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各种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做好法治教育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培养出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才能对得起我们教师这个伟大而神圣的职业。

作为一个已经有着多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我很清楚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实施法治教育的地方,我们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将我们的小学生培养成有着强烈的法律意识,懂得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这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治观念。

二、 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小学阶段,我们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将我们的小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其中法治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通过法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个人道德法治素养。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中,有很多有用的法治教育资源,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法治教育慢慢地渗透到语文课堂中来,实现法治教育在语文课堂上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一) 将法治教育渗透到词语讲解中

在小学阶段,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是基础的知识,所以我们的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通过词语讲解来渗透法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词语,灵活的和法治教育结合在一起,这样让我们的小学生在学习词语的同时,也接受了法治教育,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法治教育熏陶,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观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说,笔者在讲解词语“赡养和抚养”时,我就加入法治教育,告诉我的学生,“赡养老人”使我们应尽的义务,同样“抚养子女”也是父母的职责所在。这样,在讲解词语的过程中,慢慢地渗透了法治教育,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将来到了社会上也是“尊老爱幼”的好公民。

(二) 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名篇佳作中

小学语文课堂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或者说好处,就是我们的小学生能够在這里接触到很多的名篇佳作,很多的名著典范,这些都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名篇佳作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名篇佳作的同时还能够受到法治教育的影响和渗透,让学生在提高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培养了学生的法治观念。比如说,笔者在讲授“大闹天宫”这一故事的时候,学生都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很快地沉醉其中,这个时候我就适时引导,告诉学生这就是名篇佳作的魅力所在。我们小学生只有好好学习,掌握了足够的文化知识,才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能够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我们要知道,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后,就被如来佛祖压倒在五指山下,算是惩罚孙悟空不遵守天宫规矩,可见即使在一些比较具有叛逆精神的文学作品中也暗含了法治观念,我们也要明白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三) 将法治教育渗透到课文讲解中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的课文都可以用来进行法治教育,或者说我们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法治教育的讲解和渗透,让我们的小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够感受到法治教育的气息,能够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比如说,笔者在讲解《鸟的天堂》《景阳冈》的时候,就会呼吁学生爱护鸟类,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让学生知道保护动物是一个法律常识,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渠道来保护动物。当我讲授《七月的天山》《草原》这一类课文的时候,我就会告诉学生,我们热爱我们祖国这壮观的大好河山,我们更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责任。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法治教育,可以使小学生受到法治教育,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特点和优势,将法治教育慢慢地渗透进日常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让法治之花在语文课堂上怒放。

参考文献:

[1]李虹.让法治教育走进语文课堂[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治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

[2]秦倩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3]姚莲菊.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治教育浅谈[J].政府法治,2007(10).

作者简介:刘思彤,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市杨惠小学。

作者:刘思彤

小学语文法律教育论文 篇3: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思想的策略探究

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育时期,可塑性极强。通过法治教育来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作为法治教育的渗透者,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法律知识融入语文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但是,教师不能盲目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否则将使语文课堂枯燥乏味,从而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本文探究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原因和方法,以期为法治教育与小学语文的有效结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法治思想 小学语文 渗透策略

一、将法治思想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近几年,媒体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我国犯罪年龄较以往偏低龄化。这些情况在警醒教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一定要重视法治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此时是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期,所以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开始进行法治教育。将法治思想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以下重要意义:

其一,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黄金年龄阶段,在此阶段开展法治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把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的人,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其二,将法律知识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发挥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孩子们真正掌握法律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能够很好地预防和减少学生的犯罪行为。

近几年,我国网络飞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潜在危险。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网络中的不良内容的影响,逐渐变得浮躁、自私自利、重名利、近功利,最终形成不健康的处事方式,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倘若家长和教师不能及时给予干预、纠正和引导,长此以往小学生很容易染上恶习,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作为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渗透法治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小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这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将法律知识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1.从课文内容出发融入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很多小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大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放纵溺爱,极少严格要求他们。而现阶段只有少部分家长意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倘若学校管理和教育不到位,学生便会更加放纵,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叛逆,听不进家长和教师的劝导和忠告。这时只要外界不良因素稍加影響,学生就会变得目中无人、目无法纪,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最终危害自己、危害社会和国家。因此,语文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发挥到位,将法治思想与一些有关法治的课文有机结合。

例如,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全文,让学生感悟到圆明园被毁前的壮观景象,了解英法联军肆无忌惮地掠夺给圆明园造成的重大损失。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将圆明园毁灭的现状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孩子们。让学生明白:不要因为自己的私心而去破坏那些美好的事物。接着,教师就可以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渗透,让学生明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保护和爱护文物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还可以将“文物保护周”的相关知识讲解给学生,并且在班级里开展“设计保护文物温馨提示语”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又如,在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发出一些保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常识。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破坏环境和恶意捕杀动物的案例或视频片段,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美好的环境对于我们生存的重要性,在视频的播放中,大多数同学都感到很痛心,根本无法相信这些残忍的行为会在现实中发生。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捕杀动物和肆意破坏环境是犯法的,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行动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法治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使得学生在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同时,学到法律常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2.充分发挥习作教学的魅力,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法律的认识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习作是对学生进一步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孩子们能够表达情绪和发表自己看法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有关亲人和长辈的作文,让他们真正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并且发现爱的存在,然后让他们针对某一位亲人或者长辈进行写作。写作可以通过某一件事情展开,并且记录自己的感受。

语文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感恩教育,然后再将法律知识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明白对父母的孝敬感恩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还是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以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也让他们明白感恩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到的。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和观后感之类的习作,增强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和了解。毕竟教材中能与法律结合起来的课文少之又少,要想实现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增加法律知识的目的,一定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法治教育题材的动画片片段,在观看后让学生写观后感,这既保证了学生有了解法治教育的平台和机会,又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最终有所收获。

通过这些办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更多的法律常识,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让他们通过参与活动逐渐学到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且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正义以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每日小记的方式来进行法治教育,教师批阅学生的日记,然后特意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遇到的事情以及获得的感悟。如果学生并不能将自己遇到的事件理解透,教师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加以指导,以此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遵纪守法,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同时也实现了开展法治教育的目的。让学生每一天都有收获,有积累。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了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法治教育,有利于防止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教书和育人两部分,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述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立足于社会,以及怎样在社会中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自我保护。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要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让学生能够成为祖国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何晓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学周刊》2020年第3期。

[2] 徐文勇《浅析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展开的策略》,《学周刊》2020年第3期。

[3] 程国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周刊》2020年第3期。

作者:刘燕

上一篇:图书馆数字化管理论文下一篇:证券法律制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