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设立论文

2022-04-15

成立银监会,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决策。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将使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以更细的分工专司其职,迅速提升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快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银监会设立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监会设立论文 篇1:

银监会提民营银行设立五大原则需订立“生前遗嘱”

新闻链接

@东方早报 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谈民营银行推进试点五项原则——坚持纯民资发起、自愿承担风险、承诺股东接受监管、实行有限牌照、订立生前遗嘱。在民资发起中小型银行等民营银行应遵循的原则中,“实行有限牌照、订立生前遗嘱”的原则首次被银监会高层明确。所谓“实行有限牌照”原则,主要是仿效香港的“有限制牌照银行”。根据香港的《银行业条例》,持牌银行包括“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三类,其中后两类接受存款的金额和存款期限都受到限制,有限制牌照银行仅可接受公众人士50万港元及以上的存款,存款期限不受限制。而“订立生前遗嘱”原则,指的是金融机构必须在发起设立前事先递交一个“危机处理计划”,阐明万一金融机构倒闭了该怎么办,财产该如何处置。

专家声音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银监会的五大原则显示出,监管机构对民营银行的风险问题比较重视。在初期试点阶段,做一些风险的兜底和相关的措施是没有问题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制度源头还需统一,各种资本的设立条件应该一致。

银监会设立论文 篇2:

设立银监会 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将更加专业化

成立银监会,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决策。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将使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以更细的分工专司其职,迅速提升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快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货币政策的专业化水平会得到明显提升

有专家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执行货币政策需要多种政策工具,需要发挥金融监管机关对被监管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人民银行不对银行实施监管,将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种看法有失偏颇。的确,在货币政策是以直接调控为主的时期,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相关性较强,离开对银行的行政管理,很多货币信贷措施很难奏效。1998年后,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发生了重大变革,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实施货币政策主要靠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间接调节,商业银行贷款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金平衡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让中央银行同时承担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不仅会造成宏微观目标的冲突,而且也容易造成管理和约束软化。银监会的分设,有利于加强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相互约束和制衡,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使货币政策更加科学化、专业化。

银监会成立后,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和金融服务方面的职能会进一步强化。同时,会在宏观经济管理和维护整体金融稳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严重抑制、作用释放、逐步深化、间接调控等几个阶段,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由于受经济环境和金融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货币政策的专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货币政策工具应用、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货币政策传导等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可以为人民银行提高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水平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后,人民银行组织体系也会面临新的调整。在借鉴比较甄别他国情况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会围绕货币政策职能的强化加快改革,在部门设置、职责分工等方面将趋于细化,以适应经济专业化、金融市场多元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在法律层面上,《中国人民银杆法》等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将加紧进行,以强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性质和职能,体现中央银行的权威性,体现货币政策决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

银监会成立后,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势必加强。通过完善金融统计、经理国库、支付清算等功能,加强对社会资金流量的监测,发挥金融服务的综合效能,为有效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提供好的支撑。

银行监管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加强,监管方式、技术、理念、制度会有所创新,稳步走向专业化、国际化 银行监管组织采用何种模式,主要取决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金融、立法的历史背景。目前,各国金融监管主要有四种模式,但从总的趋势看,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金融监管与央行货币政策职能相分离的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成立单独的银行监管机构,符合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国际上银行监管的总趋势。

有一种担心:在我国体制转轨过程中,银行积累了一定风险,银行业面临提高资产质量、充实资本、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等多重任务,银监会是否有条件担负起这样的职责?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银行监管就其性质而言,主要在于促进为金融业创造有序有活力的发展环境,促进金融企业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监管机构不是“奶婆”。之所以作出这种制度安排,主要是促使金融机构强身健体。化解金融机构积聚的历史风险,不能靠央行贷款的软约束,主要靠发展和新的制度安排。特别是,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宏,—见经济环境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已有历史性好转,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逐步提高,其资金平衡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提高,银行监管的基础明显改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银行监管水平会乘势而上,不辱使命。

人民银行与各监管当局磋商协调机制将会进一步完善,以适应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国际化的客观需要

银行监管职能与政策职能分离后,一个新的问题是,怎样解决或协调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中的矛盾?这不是新问题。早在几年前,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就建立了三方定期磋商的机制。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需要结合新的情况对有关问题作出更详尽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否则,容易导致权责不清、道德风险、重复低效等问题。我们高兴地看到,王忠禹在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明确提出,在金融监管方面,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和银监会的监管工作是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人民银行要建立密切的联系机制,及时沟通有关金融市场风险和运营情况,共享监管信息。这实际上为进一步建立四方磋商协调机制提供了政策依据。(摘自2003年3月12日《金融时报》)

作者:魏革军

银监会设立论文 篇3:

银监会同意国开行和农发行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

近日,银监会同意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成立扶贫金融事业部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举措。银监会高度重视扶贫金融事业部设立工作,要求两家银行充分发挥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履行扶贫开发社会责任,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银监会设立论文】相关文章:

银监会设立论文提纲11-15

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09-04

银监会保监会合并07-24

保监会银监会范文05-23

央行银监会05-24

银监会三套利05-07

银监会杨家才05-14

银监会资产转让05-15

银监会银行名单06-04

中国银监会规定05-14

上一篇:中外会计学论文下一篇:财务治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