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课程群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开展课程群建设有利于打破教学资源的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使得部分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更新,实现课程群建设的规模效应,这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有机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机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论文 篇1:

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 有机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了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专业特色、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旨在提高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环境科学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河谷城市PAEs多介质污染特征、人群暴露及健康风险研究”(41877516)

[作者简介] 王利军(1978—),男,陕西宝鸡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方面的研究。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受到严重威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水、土壤、大气等污染防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在此背景下,国内许多高校相继开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环境类专业。环境中的大部分污染物是有机污染物,如我国环境优先监测污染物名单共14类68种,其中12类58种为有机污染物,占85%以上[3];因此,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控制和生态健康风险防控,对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类生态文明至关重要。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及有关理论与方法学的科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指出,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环境、生物、食品、材料、医药等12个一级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4],也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学习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毒理学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5]。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一些学者已经就环境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1,2,6-8]。陕西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于2000年设立,2001年开始招生,从2005级开始为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设有机化学课程。本文以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为例,分析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教学内容、专业特色、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与探索,旨在提高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有机化学是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以期通过系统和全面的有机化学理论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异构、命名等基础知识,理解有机化合物微观结构与其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熟悉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及反应机理。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环境问题,特别是了解典型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的来源、污染、危害及防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应用化学思维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6,7]。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训练,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有机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8]。此外,为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毒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与其他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相比,有机化学课程的理论性、整体性较强,覆盖面广、知识繁杂、理论抽象;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有机反应机理抽象、结构复杂,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变化都会导致不同的反应过程和产物,稍有差异其理化性质就会相差甚远[4]。学生普遍反映有机化学难学。

我校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通常分两个学期学习,教材分上下两册,理论课时为108个,实验课时为72个。非化学专业(如环境、生物、食品等)的学生,其有机化学课程通常只有一个学期,理论课时为54个,实验课时为36个,学时明显少于化学专业学生。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好和学好有机化学这门课程,对于授课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此外,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只要学好各门专业课程就行,没必要学习有机化学。他们对有机化学在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再加上非化学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课程通常由化学专业的教师授课,学生反映教师主要偏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异构、命名及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化学反应和反应机理等知识的讲解,与环境科学专业结合较少。

本文针对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旨在提高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质量,提升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精选教材与教学内容

针对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授课学时相对偏少的问题,同时为了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与环境科学专业有机结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材选用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聂麦茜老师主编的,适合环境类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一书。该教材内容包括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硫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其糖缀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立体化学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等。这些有机化合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且该教材对相应的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的污染、来源与危害都有介绍,比较适合环境科学专业。该教材虽然在绪论、饱和烃、含硫有機化合物等部分对分子轨道理论、环烷烃、烷烃构象、含磷有机化合物等知识进行适当补充,但是并没有专门涉及,因此,在确定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时,我们还分别参考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汪小兰和胡宏纹编写的非化学和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材。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从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全校生物、食品等非化学专业开设的有机化学实验项目中选择既涵盖有机化学课程实验要求,又体现环境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项目,主要包括熔点的测定,沸点及液体物质折射率的测定,萃取,重结晶,阿司匹林的制备,甲基橙的制备,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酚、醛、酮、胺、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鉴定,糖、氨基酸及蛋白质的鉴定。通过这些实验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熔点、沸点、折射率等物理性质及测定方法;掌握蒸馏、萃取、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熟悉萃取、重结晶、升华等有机化合物分离纯化技术;巩固酯化、重氮化及偶联等有机反应;强化酚、醛、酮、胺、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糖、氨基酸及蛋白质等性质。其中,萃取、索氏抽提和蒸馏操作是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分析重要的前处理技术。

(二)教学凸显环境科学专业特色

1.优选具有化学和环境专业背景的教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授课一开始和生物、食品等非化学专业一样,专门由化学专业教师授课。化学专业教师讲授有机化学课程的优点是能将有机化学抽象的基本理论和反应机理讲清楚,但不容易突出非化学专业的特色。由于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师也有部分从事环境中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因此我们尝试安排具有化学专业知识背景,且一直从事环境有机污染方面研究的教师承担授课任务,目的是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凸显环境科学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2.讲好课程绪论,突出课程的重要性。绪论是整个有机化学课程的纲和领,讲好绪论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绪论部分,教师主要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学科任务、基本理论以及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由于有机化学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讲解绪论之前,教师可以糕点和饼干中常见的氢化植物油为例,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危害,明白有机化学课程可以直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再以药物阿司匹林的开发和应用以及苏丹红、吊白块、三聚氰胺、瘦肉精和塑化剂等食品污染事件,让学生明白有机化学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社会,树立正确的运用态度。

3.教学内容彰显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在有机化学理论课程讲授时,既要让学生形成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还要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学与环境科学专业之间的关联体系。例如,学习第二章饱和烃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后,引入世界有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环境中的光化学烟雾产生的原因,学以致用。又如,学习第四章芳香烃时会介绍多环芳烃和二噁英的结构、毒性及其产生;讲解苯与氯气加成产物六氯环己烷(六六六)时,会补充介绍此类农药由于结构稳定、毒性较强,在世界范围已被禁用,但在土壤、食品等中依然残留,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第五章卤代烃章节,会介绍氟利昂(引起臭氧层空洞)、多氯联苯、六六六、DDT等的结构、来源和危害。在第七章醛酮章节,会介绍室内环境隐形杀手甲醛的污染与危害。在第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章节,会介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应用、污染和危害。介绍聚乙烯合成高分子材料时,引入环境领域研究热点微塑料,如新闻报道人体中含有聚丙烯和聚对二甲酸二醇酯等9种微塑料[9]。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突出环保和绿色[ 10 ]。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环境保护意识已经融入大学期间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应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首先,避免开设毒性大、危险系数高的实验项目,尽量选择毒性和污染小的实验项目。比如,将“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等绿色化实验引入实验教学,可让学生更为熟练地掌握环境有机分析样品前处理中索氏提取和蒸发浓缩等基本操作。其次,有机化学实验中难免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对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来说,合理减少“三废”产生可以避免或降低环境污染,为后续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具体实例。例如,优化重组熔点测定、重结晶和阿司匹林制备实验,具体为:对阿司匹林制备实验所得粗品先进行重结晶纯化,再通过熔点测定鉴别产品纯度。这样既训练了实验技能,也节约了实验教学成本,还减少了实验过程中“三废”的产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科学研究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突出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学科研究前沿,将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学习芳香烃和羧酸及其衍生物时,可将教师“西北地区典型河谷城市多介质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特征与人群暴露风险”研究成果融入课堂,给学生展示西北地区典型河谷城市多介质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程度、時空分布、环境来源、暴露程度及生态健康风险,探讨可行的污染和风险防控措施。同时,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典型有机污染物研究最新进展和动态,也可为学生将来的创新创业奠定相应的基础。

(三)改革课程教学方法,现代多媒体结合传统板书

在理论课程讲授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单一讲授容易引起学生的感官疲劳[ 11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媒体,应用动画、小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使复杂、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和形象化。例如,介绍有机化合物的构象时,涉及空间想象,比较抽象,可借助模型或Chem office 3D软件展示,使知识呈现更加直观,教学效果更好;讲解碳原子(C)杂化时,可以借助相关视频,让抽象的微观问题形象化、简单化;介绍氯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时,可用Flash动画展示,形象地区分单分子和双分子亲核取代差异,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学习效果。然而,课堂教学中也不能千篇一律展示PPT,这样会导致学生视觉疲劳、兴趣降低、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12 ]。因此,对于有机化学课程的一些重要知识,如化合物结构推导、反应过程推演等,要结合传统板书,加强学生的记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四)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课程考核通常由平时成绩(出勤、作业,10%~30%)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70%~90%)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比过大,平时考核占比小且方法单一,专业特色不突出,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通过优化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专业衔接和课堂讨论构成,分别占5%、10%、15%和10%。其中,作业不仅看学生是否提交,还要检查完成情况和质量,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效果;专业衔接与课堂讨论,主要针对课程中介绍的典型有機污染物的污染、危害与防治等内容,让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课程报告,然后分组汇报,目的是将有机化学与专业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期末考试占60%,不仅有命名写结构、选择、完成反应、推断、合成和鉴别等传统题型,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异构、命名、理化性质等的掌握情况,还增加了综合分析题,如选择一种熟悉、感兴趣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邻苯二甲酸酯、含氮化合物等),分析其化学结构、实际应用及环境来源、污染、危害与防治等,以突出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考核由平时实验、实验报告和实验考试组成,不仅要看实验结果,还要看具体操作。

四、结束语

有机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体系、专业特色、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其目的在于提高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升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史娟,葛红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专业有机化学教改探索[J].广州化工,2012,40(19):141-142.

[2]龚淑芬,程婷.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尝试——以池州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山东化工,2018,48(10):171-172.

[3]奚旦立,孙裕生.环境监测[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常飞.环境专业“有机化学”授课中三重表征模式的应用——以“自由基反应”为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1):82-85.

[5]程艳,何慧军,靳振江,等.浅谈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 224-226.

[6]张素玲.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实践创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33-136.

[7]白图雅.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7,45(8):189-191.

[8]殷好勇,巩建英,聂秋林.环境类专业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教改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15(1):14-16.

[9]王永花,陆光华.环境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19,47(6):128-129.

[10]殷好勇,巩建英,聂秋林.环境类专业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教改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15(1):14-16.

[11]赵雯璐,唐秀娟.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20,47(10),185-186.

[12]程艳,何慧军,靳振江,等.浅谈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 224-226.

作者:王利军

有机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论文 篇2:

略论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

[摘 要]课程群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开展课程群建设有利于打破教学资源的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使得部分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更新,实现课程群建设的规模效应,这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课程群的建设还缺乏理论指导,课程的整合多以教学和实验内容为主,主要是减少重复,加强农产食品贮藏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的融合,突出畜禽产品、果蔬产品、食品发酵加工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

[关键词]课程群 高校 目标 建设方案

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围绕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完善相应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将相应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重新规划、整合构建而成的有机的课程系统。[1]在国家“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的大环境下,课程群建设成为近几年课程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开展课程群建设有利于打破教学资源的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使得部分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更新,实现课程群建设的规模效应,这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课程群建设的作用

课程群建设不同于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它属于中微层面的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具有以下作用。

(一)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群的组建需要相应教师共同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在知识体系框架范围内对具有共性的知识进行整合,这种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既加强了师资力量的创新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不断地共同研究探讨,有利于加强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知识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又为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长期保证。教师们在打破课程壁垒的统一知识体系中各尽其长[2],充分为大课程的不断完善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十分有利于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进而转化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课程资源的非重复利用和课程群建设中的一些产物如精品教材、课程网络资源等不会轻易流失,极大促进了课程群建设不间断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而这些教学资源转变为成果的实质性优化都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生的竞争力

适应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需求是课程群建设中的重要目标,如果教学中不加以创新,不与时俱进,僵硬地将陈旧、过时的知识一味地灌输给渴望学习真本领的学生,很难满足这一目标。[3]课程群的建设顺应这一需求,在课程知识中不仅仅完善融合多门课程新鲜的知识内容,还加入了充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实验能力的实践模块。目前,学生的素质已不仅仅由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所评判,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也要不断加强。[4]课程群的平台和知识体系中的知识融合以及教师团队的创新协作,共同为学生广泛素质培养提供优质的土壤,学生在系统的知识学习中,既充分掌握了形象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加强了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自己的将来夯实了基础。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实践

笔者所在的食品科技学院下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3个系,对应于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他两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本科教学同时配有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教学实验中心和生物工程教学实验中心,相关专业教师按照专业教授课程,但有交叉和重叠。这样就造成部分课程内容的重复,部分学生对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效率提出了意见。基于此,我们尝试开展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课程群的建设,这对于提高学生知识范围,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宽基础上的专业技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围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整合建设课程群

课程群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拥有社会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因此,课程群的建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1.课程的有机融合

根据所开设课程间的横向相关性和纵向传承性,对现有课程进行客观有效的知识体系整合。对于陈旧、过时的学习内容,予以删除并重新修订;对于各门课程之间相互交叉重复的内容,在体系结构内进行深化,使课程之间层层递进,由浅及精,充分提高课程进行的效率,特别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上下游的关系,进行基于知识结构体系的系统整合,并适当地添加适应当前学生、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知识内容,加以融合,形成最优化的课程知识体系。

以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为例,食品科学工程和食品质量安全这两个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一些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关性较强。食品科学工程的食品化学、食品添加剂学和食品营养与化学对于食品中的淀粉糊化和老化这个知识点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可以对该知识点从性质、结构和口感风味再到安全性、营养性各方面进行整合,该知识点可以由简及精,逐步深入,由书本理论知识而深入实验实践,让学生们更为全面有效地了解学习并系统地掌握它。而食品质量安全的仪器分析和有机分析这两门课程中都详细地介绍了气、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的研究分析,可以对两门课程中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地整合,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简单介绍学习并充分掌握,具体到有机分析课程中进行应用测量分析,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加以课程间知识体系的融合,充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2.课程群的模块分解,突出就业或考研导向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的框架分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其中拓展教育可以跨专业,全部为选修课,同时提出考研建议选修课程。在通识教育中具有必修、选修和课外必读选读课程;而在专业教育中分为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综合实践四个必修环节,这是核心课程群。学生们可以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这样不仅保证了核心知识,还将课程群分解,适应不同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发展选择。

食品专业课程的开展中,为了适应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可以适当开设自由选择的课程模块,让学生们可以有取向性的选择课程选修模块。不同专业领域课程模块可包含乳产品加工模块、肉产品加工模块、果蔬加工模块、酿造发酵模块等。各模块开设更为专业实用的课程,并建立相应实习基地,将理论知识教育与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更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充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5]对于有志考研的学生,规定必须选修一到两个模块内的难度较大的课程与训练,例如: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包括实验),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SRT项目)等。

备课的时候,课程相近的老师可以集体备课,打破不同课程间的框架束缚,深入探究,充分满足开展教学的各方面需求。例如:对于农产加工(植物原料),可以从“原料学—食品机械—加工工艺—食品工厂设计”这样一条路线进行备课;对于特色与优势的肉品加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模块,可以类似的从“畜产品原料学—畜产品加工—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角度备课,学生选择此模块后可以较完整地掌握肉品加工知识。

(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程群内容的设计应遵循学科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探究方式、发展趋势,应充分体现该学科的发展规律、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南京农业大学的食品科技学院,在肉品加工、果蔬贮藏加工、酿造发酵、食品安全检测等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和优势,通过课程群这个基础平台的搭建,可以突出特色与优势,加强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

在大学二、三年级,组织学生参加“江苏高校食品论坛”、学校的“明日工程师”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开发新产品,提出研发和产品营销推广思路,以团队的形式,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同时,对于参加国家、省、学校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学生,根据其结题成果,在保研、就业时给予推荐。在大四学年,我们只在上学期开设了必修课(4.5学分)和选修课(6.0学分),并开放毕业论文或设计选题,使其尽早进入毕业选题。鉴于就业和市场需求,大力推进学生毕业实习,鼓励学生进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先后与中粮集团、雨润集团、康师傅、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洋河集团、今世缘酒业集团、南京桂花鸭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卫岗奶业集团等建立实习基地,推进双导师毕业论文(设计)。对有志继续深造的学生,我们重视科研能力的训练,根据学科方向设计实验项目,将实验教学从各门课程中抽离、整合到课程群主干课程中,以综合大实验(有时集中一周实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开设文献阅读与写作课程,训练阅读文献资料、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热点、写作的能力,为今后进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

为了能及时了解课程群建设的质量和实施情况,学校还需对课程群的建设进行系统评估,因此,建立一个详细的评估体系也是课程群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建立课程群的评估体系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群进行阶段性的检查,二是建立评估体系,根据检查结果的反馈数据对课程群的建设评分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在评估系统的监督下,充分保证课程群系统的高效运转和实施。[6]

课程群的检查可以是定期阶段性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根据课程的教学进度合理设立期中检查和终期检查。在期中检查时以网络评价与听课的形式,由学生意见、教学督导、教师代表意见等广泛意见组成,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并及时进行整改。而在终期检查验收时可以通过建立的评估体系进行合理评分并对课程群加以评价或验收,给予必要的奖励,充分发挥课程群的效能。在评估体系中,各类评估指标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加以确定,一般来说,评估体系的框架与课程群的建设框架结构基本相似,一些主要的评估指标如课程改革、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课程管理和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很详细的具体内容和评分标准,相应更为具体的评估指标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制订,确保课程群建设评估的质量,充分保障课程群建设的高效实施,以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课程群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其运行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课程群的建设还缺乏理论指导,课程的整合多以教学和实验内容为主,主要是减少重复,加强农产食品贮藏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的融合,突出畜禽产品、果蔬产品、食品发酵加工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在教学中,仍然存在各课程衔接性和渗透性不足,实践水平与企业要求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等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去完善和提高。

[ 注 释 ]

[1] 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3):139-141.

[2] 王俊.当代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特点与改革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2(19):14-15.

[3] 张剑,李梦琴,冯勤,艾志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6):50-52.

[4] 张轶,任海伟,赵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4):81-83.

[5] 屠康,马龙.美国和德国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工程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13(3):49-52,65.

[6] 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25-27.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屠康 潘磊庆 徐苗

有机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论文 篇3:

基于顶层设计的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在分析现有课程教学体系及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针对目前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进行顶层设计,提出并构建了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综合改革方案。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的构建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質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顶层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实践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进行顶层设计,提出并构建了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综合改革方案。着重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改革实施过程中,在基于“大实践观”的课程体系构建及实践环节改革等方面所做的尝试、取得的成果及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一、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是本次专业综合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次改革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思考,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与学生的反馈结果,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与建设:(1)脉络式课程体系构建;(2)体系构建及学时、学分的调整与优化;(3)对接型教学内容的设置研究。

(一)脉络式课程体系构建

应用化学是理论化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本次改革,依据农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及优势,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将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定位于农林—化学领域从事相关研究的复合型人才。依据这一定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梳理,进行顶层设计,提出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本课程体系的专业课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专业通识类课程,包含四大化学及结构化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层次是依据本校特色及优势专业资源,设置精细化学品、天然产物化学、分析检测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基础课。第三层次为农用与日用化学品、有机合成、有机分析;植物功能成分纯化工程与工艺、天然产物质量品质分析、药用植物制品营销与贸易;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环境检测技术、食品药品检测技术等专业方向课程,以进一步培养与训练学生在该专门领域从事工作的能力,从而形成脉络清晰的课程教学体系。

(二)立体式课程体系构建及学时、学分的调整与优化

新课程体系对课程开课时间、学时及学分进行了调整与优化,绝大部分专业基础类课程在2年2期结束,专业方向基础类课程在3年1期开设,专业方向选修课及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陆续在3年2期和4年1期开设,构建了阶梯式的立体授课体系。

新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含必修与选修)学时、学分进行调整与优化,调整的重点是专业方向的选修课。学时上,专业方向选修课大幅度精简了理论课时,精简后,理论学时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1/5左右,增加了实验学时(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4/5左右),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专业领域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在学分上,进一步规范了学时、学分比,调整后,公共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为16学时/学分,专业类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为20学时/学分。新课程体系对每门课程学分设置进行了设计性设置,利用学分,确保学生必须修满两个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才能达到额定学分,从而防止学生选课时的随意性。

(三)对接型教学内容的设置

针对不同课程间缺乏协调,某些教学内容出现重复或空挡等现象,在本次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专题讨论,最终做到了课程之间的无缝式对接,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最有效最合理的授课任务。

二、实践环节改革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次改革对实践课程环节的设置做了系统设计,包含实践能力培养和专业综合水平检测两个环节。

(一)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培养通常包含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两个层面。本次改革中将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划分成三个层次:认识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生产实习,共11周。学生在专业方向课程结束后,安排1周时间到所建立的认识实习基地进行参观认识实习,建立生产各环节的感性认知。再进入实践能力培养环节:A.专业方向综合实验(3周),对三个专业方向涉及的重点实践能力进行集中训练与培养,使学生初步认知和掌握在该领域工作的重点技术与能力;B.应用化学专题综合大实验(4周),深化和系统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学生在所建立的多所实习基地中,任选一所感兴趣的实习基地,进行为期3周的生产实习,构建实践能力培养的点—线—面认知培养体系。

(二)专业综合水平检测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加上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现在大学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普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原来统一时间、统一要求的毕业论文的专业综合水平检测模式带来了考验,针对该问题,本次改革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与改革。

1.毕业论文与创新性实验、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结合模式。毕业论文与创新性实验、教师的研究课题结合,将毕业论文时间提前、周期延长。从二年级暑假开始,由学生提出申请,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课余及假期时间,学习科学研究,完成创新性实验项目或教师的研究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可作为其毕业论文内容。学生在大二至大四近两年的时间里接受老师科学研究指导,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该模式在运行中已取得不错的成绩,已有多名同学在《化学传感器》等杂志发表论文。

2.毕业论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模式。对选择直接的就业同学可以将毕业论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二年级暑假开始,由学生提出申请,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课余及假期时间,可以到企业中,研究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实习结束时学生能适应企业、企业满意的,毕业后则可以进入企业工作,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从目前情况看,实践环节模式的改革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多名同学以改良光固化涂料、减水剂的性能研究为课题,解决了相关企业生产技术问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深化改革的思考及对策

新课程体系实施以来,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有效提高,就业能力明显提升。但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技术或政策问题有待解决,如少部分同学将分散实习时间提前在大三暑假、大四第一学期开始,这个时间段与学生专业实践课冲突,针对该情况,我们调整思路和做法,允许学生利用生产实习时间到已联系好的企业实习。此外,针对学生分散实习人员比较松散,难于管理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性文件,规范学生行为,以保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人身安全和权利不受侵害,同时也保障企业用人和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何玉海,王传金.论课程标准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12):89-98.

[2]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

[3]陈桂葵,贺鸿志,黎华寿,骆世明.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以华南农业大学特色专业生态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5,(3):80-84.

[4]查建中,徐文胜,顾学雍,朱晓敏,陆一平,鄂明成.从能力大纲到集成化课程体系设计的CDIO模式——北京交通大学创新教育实验区系列报告之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0-23.

[5]巩建闽,萧蓓蕾,董文娜.课程矩阵:一个课程体系设计分析框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178-184.

作者:蒋红梅 方俊 苏招红 刘晓颖 杨建奎 喻鹏 李霞 王辉宪

上一篇:施工现场管理公路工程论文下一篇:地方院校工程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