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目的:总结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泌尿外科护理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泌尿外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取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对比护理质量与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论文 篇1:

探讨全方位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与护理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在医院管理中实施全方位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参加研究的60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4月到2021年6月,是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研究对象30人,管理组给予全方位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对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考核分数。结果:两组知识掌握情况相比较,管理组各项分数更高,数据对比P<0.05;管理组总发生率(0.00%)与对照组(13.33%)相比,数值偏低。结论:加强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管理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方位;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护理质量

在当前临床治疗中,护理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护理质量决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1】。科学严谨的护理管理为医疗提供安全保障,可以从根源处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提升医院整体救治质量。并且树立良好医院形象【2】。基于此,文章选取在我院工作的60例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探究在医院管理中实施全方位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与护理质量的影响。现获得良好成效,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参加研究的60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4月到2021年6月,是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研究对象30人。研究组男女比例:3/27,平均年龄:(28.2±3.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4/26,平均年龄:(28.3±3.1)岁。纳入:学历均在大专水平之上;参加此次研究经过本人同意。排除:在研究过程中派出学习或请假人员。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办法。

管理组:给予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办法。具体如下:⑴建立管理小组:组内成员由各级护理人员共同组成,要求所有成员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制定有关医患纠纷、医院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⑵完善管理制度:按照医疗行业相关要求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物品消毒、无菌操作以及医疗废物等奖惩制度,于月末进行量化考核,对各项感染管理不达标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罚,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化。⑶培训:定期举办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准则。⑷具体实施: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院内感染管理,鼓励科室积极上报不良事件,对各科室感控工作进行动态化评估;加强5S管理,规范摆放科室物品,对重点污染区进行有效消毒,科室内物品规范摆放位置,定期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的效期和包装;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可以在科室洗手处张贴具体的洗手方法,使用感应式水龙头,定期检查手部消毒剂的效期,在病室放置免洗手部消毒液。

1.3观察指标

⑴通过相关考核收集护理人员感控知识(科室规章制度、无菌操作、物品摆放)的掌握情况。⑵收集两组不良事件(病人投诉、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管理组和对照组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感控知识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不良事件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中,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管理组和对照组在以上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对两组感控知识掌握情况

两组知识掌握情况相比较,管理组各项分数更高,数据对比P<0.05,具体资料详见下表。

2.2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管理组总发生率(0.00%)与对照组(13.33%)相比,数值偏低,数据对比P值<0.05,具体信息见下表。

3.讨论

护理质量管理即对护理人员实施有计划性和组织性的工作管理,旨在为病人提供质量更佳的全面护理服务【3-4】。伴随着医疗技术和居民生活的不断发展,护理质量已经逐渐成为衡量整个医院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与临床治疗工作息息相关。院内感染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实施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率,避免由于护理工作的疏忽带给患者的身体伤害,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升治疗效果【5-6】。文章研究中管理组实施全面的护理质量管控,举行感控知识座谈会,建立完善的感控知识考核制度,结果显示,两组知識掌握情况相比较,管理组各项分数更高,管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数据对比P<0.05。

综上所述,加强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管理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美华,蔡丹梅,梁锦珍,林倩君.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泌尿外科护理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05):197-199+206.

[2]史雷花.全方位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2):138-141.

[3]葛承桂.全方位护理在控制血液病区医院感染和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3):72+80.

[4]文姝,赵海燕.全方位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2):66-67.

[5]石丹丹.全方位护理管理对泌尿外科控制医院感染与护理质量改善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2):69-70.

[6]赵远霞,魏爱玲,魏芙蓉,刘琼,李雪娇.观察全方位护理管理对控制血液病区医院感染的效果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8):99+101.

作者:吴谦瑜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论文 篇2:

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泌尿外科护理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泌尿外科护理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泌尿外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取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对比护理质量与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泌尿外科的护理服务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泌尿外科;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医院感染;防控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泌尿外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总共50例,男女分别27例、23例,年龄(34.24±0.81)岁,疾病类型中膀胱结石13例、前列腺增生14例、输尿管结石10例、其他13例;常规组患者总共50例,男女分别28例、22例,年龄(35.35±0.94)岁,疾病类型中膀胱结石12例、前列腺增生15例、输尿管结石11例、其他12例。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常規组应用传统服务模式,主要是做好对患者体征的检测、病情的评估以及不良反应的记录与处理。

实验组采取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构建管理小组。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小组职责在于判断泌尿外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问题,并基于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2)强化培训管理。采用集中化知识讲座方式开展培训,做好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教育,促使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强化护士对于医院内感染的防控能力以及手卫生执行情况。同时基于医院感染防控需求制定不同岗位的职责与护理重点;3)制定科室制度。按照科室的基础特征构建护理管理制度以及护理具体措施,强化对护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定期在科室内开展护理管理问题的讨论会议,并基于护理管理现存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管理方案,确保护理质量可以持续循环提高;4)按照患者的文化程度采用有效的健康教育,做好疾病知识、医院感染等多方面的教育,提升患者的认知并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对医院感染的针对性控制;5)注重日常护理。基于多维度、多层面实现对护理计划的改进,针对老年以及高感染风险患者应当预先做好感染控制措施,例如做好环境管理、严格落实无菌护理与监督管理。强化医院内感染的防控和监督工作,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并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质量与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观察数据与一般资料均应用SPSS23.0进行数据处理,录入期间基于定性与定量方式评价,并基于离散结合连续的方式完成数据的处理,并按照百分比与均数方式处理X2或T值检验,数据对比中P<0.05时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2.2感染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医院感染主要是指住院期间患者发生的感染现象,医院感染不仅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形成直接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遭受后影响[3]。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在医院范围内活动者均可能发生医院感染,其中患者因为免疫力较差感染的风险更高。医院感染会导致人体局部组织或全身出现炎症,对患者身体健康存在比较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对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会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威胁生命。

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与缺陷,制度体系不完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导致护理质量与效率较差,同时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医患、互换关系[4]-[5]。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综合水平,有利于泌尿外科护理质量和感染的控制水平,同时提升护理质量并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基于全面、护理操作的规范化特征,可以更好的满足泌尿外科的院感防控需求,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效益。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服务过程中,管理方案的合理性较高,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值得作为常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泌尿外科的护理服务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毛海燕.全方位护理管理对泌尿外科控制医院感染及护理质量改善的研究[J].饮食保健,2019,006(046):155-156.

[2]高英.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及护患纠纷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21(14):144-145.

[3]赵远霞,魏爱玲,魏芙蓉,等.观察全方位护理管理对控制血液病区医院感染的效果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8):99,101.

[4]吴爱英,王丽.全程质控管理对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017(008):113-115.

[5]徐亚萍.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饮食保健,2019,006(014):159-159.

作者简介:赵欣(1982-06-),女,汉族,本科,云南昆明,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学。

作者:赵欣 李秀娟 师媛蕊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论文 篇3: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重在护理管理

摘 要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涉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工作内容,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重要性和作用。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是护理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学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护士是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主要力量。

护理管理在防止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构成了医院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①积极、主动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是以预防为主。消毒、灭菌、无菌技术及隔离技术是切断微生物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内容和基础,医院感染中有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护理管理有关。因此,加强护理的基础质量,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落实护理工作的消毒隔离制度,既是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②直接的操作者角色:医院是各种病人聚集的地方,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护士与病人接触最频繁、与病人的距离最近。一方面,能最早发现医院感染,护士起到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操作者作用;另一方面,如消毒隔离、无菌观念薄弱或者护理操作不规范,则易造成医院感染。③直接参与医院感染的管理过程:护理部主任是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之一,通过参与委员会的各项管理活动,并在医院感染科业务指导下,对医院感染中与护理相关的工作进行具体管理,实施并监督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划、计划、标准和实施规则。

护理管理在防止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基于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中的地位和所具有的重要性,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如下:⑴组织者的作用:①加强组织领导: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成立医院感染护理监控网组织,由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担任组长,科护士长和部分护士长担任成员,每个科室设1名医院感染监控护士。该护理监控网络组织负责逐级督促检查护理人员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情况,体现层层负责;②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计划与措施,制定各项消毒隔离管理考核内容及标准,制定落实规章制度的奖惩措施,使护理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和法制化。⑵实施者的作用:①定期监测:依据规定、要求和标准,定期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定期对检查结果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和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②落实消毒管理的“四定”:定人负责、定期消毒、定时检查、定期监测。按常规监测各种消毒液的效果,监测中心消毒供应室或手术室压力容器的理化性能,监测特殊区域及治疗室、换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的空气培养情况;③加强易感宿主、危险因素和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老年病人脏器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减弱,患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对微生物的易感染性高及免疫力低下等病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是护理重点关注的对象;中心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产房等特殊区域及ICU、CCU、PICU、NICU等是医院感染高发区,是护理重点监测的部分;④规范重点部门的布局与设备:在手术室、大面积烧伤病房、移植病房(骨髓、器官)等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供应室、手术室、产房等应严格区分“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在手术室、传染病房、治疗室、换药室等应使用感应龙头或脚踏式开关充足的洗手池等设施,严防交叉感染。⑶教育者的作用: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意识教育(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②重视做好病人及探视者的健康教育:护士有能力也有责任向病人和探视者宣传预防疾病和医院感染等知识,尤其是需要隔离的病人,以取得他们的合作,主动自觉地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

医院感染管理的护理管理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护理管理是该系统的重要子系统。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科的有效合作与协调是搞好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医院感染管理的护理管理体系。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管理的护理管理体

医院感染管理的护理管理内容

加强护理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护理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工作内容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⑴医院感染的预防: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证明预防比治疗更具主动性、积极性。①加强护理工作的基础内容:基础内容包括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等基本工作手段和基础护理等基本工作内容。②执行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在病房护士长的领导和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的业务指导下,病房监控护士负责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并进行管理效果的质量控制。③作好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病房监控护士应协助医师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率。⑵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处理:处理包括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实施措施并反馈效果。例如,针对输液反应,立即逐级汇报,启用输液反应登记表,并指导、协助科室进行采样监测,会同感染科、药剂科、设备科、供应室等部门商议寻找感染源处理对策,及时控制输液反应。⑶医院感染的控制:感染科、护理部分别定期将监测结果和质量检查情况反馈到各病房,并协助病房制定针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然后监督执行。⑷开展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护理部、感染科共同负责对全院护士的教育,包括岗前教育、专题讲座、学术研究会等。护士长、监控护士负责对科室的护士、护工、清洁工、配餐员、病人、陪护及探视者进行教育。

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护理管理的任务是研究护理工作的特点,找出其规律性,对护理工作诸要素(人员、技术、信息等)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秀玲,程棣研,主编.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2 耿莉华,主编.医院感染实用护理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3 黄勋,主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作者:罗晓丽

上一篇:国际政治效应分析论文下一篇:经济控制模式简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