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以利用南方离子型稀土氧化矿进行稀土分离的某稀土公司为例,对其废水的产生情况及废水的性质、类型进行了介绍,并简要说明了该稀土公司处理此类废水的处理工艺,以实际稳定运行后的监测结果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简要评估,并从实际运行费用方面评估了其经济可行性。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论文 篇1:

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监控技术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推行和实施,在全国各地区对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农村污水处理站的数量增长也是巨大的,但是目前在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监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监控系统不够完善,不利于相关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这就需要在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做好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合理采用先进的关键技术,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监控工作有效性,为后续工作的高效化实施和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关键监控技术

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工作中,应该结合现场设备运作、日常维护和监管监督的特点,做好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积极采用软件与硬件关键监控技术,提升监控系统的运行水平和效果,满足当前的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监控系统运行发展需求,形成良好的监控模式与体系。

一、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在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工作中,应该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确保各方面设计工作的有效实施。首先,应该遵循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的设计原则,完善系统的功能,不仅需要具备站内的监控功能,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业务考核分析评价性能。其次,遵循先进性的原则,保证监控系统的先进性水平,积极采用软件技术完善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数字化管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使用模块化设计方式与结构化设计的方式,增强系统的扩展性,形成业务关联系性的监管模式。最后,应该遵循可靠性的原则,在设计监控系统期间可以提升整体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系统的良好应用。

二、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措施

(一)提升处理系统自动化水平

研究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治理工艺特点和监管目的,需制定现场控制系统的标准化模式以及数据对外交换的方式。应用工业可编程逻辑器,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控制与数据收集,实行现场设备控制从基础的电气运转控制到数字逻辑应用控制的提升,最终达到现场可根据治理工艺的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控制,同时也可通过应用软件现实远程控制。

(二)数据通信的设计措施

近年来在我国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中的计算机监控设备相互之间的通信系统开始不断完善,从之前的串口通讯转变成为以太网与现场总线通讯形式,为了确保监控系统中的通信完善性,应该注重对网络内部通信的设计,保证整体的内部通信设计效果。首先,应该注重控制系统和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设计,如果相互之间的通信数据较少,就可以使用无线串行的通信设计措施,确保数据信息的良好传输处理。其次,在控制系统本身通信设计的过程中,尽量采用以太网的设计方式,简化整体结构,加快数据信息的传输速度,降低通信成本,在其中高效化应用TCP/IP协议,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监控系统通信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还能满足当前的监控系统整体运行发展需求。最后,应该重点关注现地控制层方面的通信设计,提升总线的利用率,尽可能缩短总线距离,加快监控信息的收集传输速度,改善通讯系统的运行现状,借助通信技术识别监控系统中的错误信息,便于针对性解决问题[1]。

(三)合理设计网络结构

在监控系统总体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设计相关的网络结构,保证网络系统的完善性。首先,应重点开展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工作,设计总线类型、环形类型与星型类型的网络拓扑,利用计算机设备开展拓扑结构的分析工作与对比工作,按照污水处理站的具体状况,筛选最佳的网络拓扑结构,保证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应该重点选择网络通信介质方式,主要涉及到双绞线形式、无线形式、光缆形式等等,可以结合污水处理站的具体情况选用,确保传输介质的完善性与可靠性,预防出现监控系统的设计问题。

(四)合理设计监控系统结构模式

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在设计监控系统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监控系统结构模式的合理设计,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分析典型系统结构,在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安全要求、管理制度的基础下,运用物联网技术,设计系统。系统逻辑结构由感知层、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接口层、数据分析层、应用层和展示层构成。首先感知层应以规范先进的标准,结合治理工艺特点,主要的考核指标,将现场控制系统与在线仪器的监测数据信息以及故障报警信息通过规范的工业通信协议进行采集,其次通过无线网或有线网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平台通过数据规范接口、各子站数据上报规范接口把现场端的数据保存下来,具备数据补足功能,对因断电、设备故障等因素引起缺数情况,可待恢复正常后进行自动或手工补足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最后通过对设备运转率、水质参数变化、废水处理效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操作信息等数据进行分析,来获得不同类型的设备在不同区域内的使用情况、设备改进或工艺改良后的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区域行业动向等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经过分析后的数据可以用作综合展示、报表生成、向其他系统推送等,整个平台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PC客户端或移动APP进行应用,为处理站点管理人员提供先进可靠的监管平台,帮助相关管理人员完成各种业务流程。

三、農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关键技术

(1)自动化技术

采用自动化技术对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达到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全天候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运行,降低人力投入。根据处理工艺需求,获取生产状态信息和数据,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为污水处理站点设备和传感提供了与数据平台以及其他设备交互的方式,具备安全可靠的信息处理传输能力。采用物联网架构框架标准,实现用户智能化、可视化的管理现场设备,在整合相关物联网技术资源构建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监控总体系统的设计需求和特点,积极使用物联网技术,形成良好的技术模式和机制,保证技术的良好应用。

(3)云技术

运用云计算技术,建立相应的监控监管运维云服务平台。为管理者提供对现场设备运行情况、运维信息的掌握,可对运维商日常巡检的工作情况,对故障设备的处理情况及异常情况发生后的响应效率等工作进行监督。

(4)大数据分析技术

通过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及历史数据的存储,可获得每天、周、月、季度和年的站点统计数据,同时可以进行对比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项目信息。数据积累后,经行业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更深层次的设备运行工艺优化、异常预测分析,运维方式改善等数据科学应用。在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目前的监控工作标准与要求,制定完善的大数据分析计划和方案,在严格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各项数据分析工作的情况下,有效性、实时性、针对性完成监控任务,不断增强监控工作的效果。

结语

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较为重要,相关部门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应该归纳总结丰富的经验,合理开展各个系统的设计工作,提升整体监控系统的运行水平。在此期间还应该积极采用软件关键技术、抗干扰关键技术与防雷关键技术,提升监控系统运行水平,保证监控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发展,便于针对性监控污水处理站的实际情况,提升整体监控系统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穆杨.PLC控制及远程监控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5(12):337-344.

[2]王慧娟.PLC控制及远程监控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17,34(7):157-167.

[3]谭健,郭明爱.分散式污水处理站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山西建筑,2019,45(2):257-258.

[4]于艳霞.智能化仪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7,23(43):80-99.

(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200)

作者:汤达宏

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论文 篇2:

某稀土公司废水处理工艺及其效果评估

摘要:本文以利用南方离子型稀土氧化矿进行稀土分离的某稀土公司为例,对其废水的产生情况及废水的性质、类型进行了介绍,并简要说明了该稀土公司处理此类废水的处理工艺,以实际稳定运行后的监测结果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简要评估,并从实际运行费用方面评估了其经济可行性。实践证明,污水处理站自投产以来,系统运行平稳,经过处理后废水的各项指标均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

关键词:稀土废水;废水处理工艺;预处理;效果评估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3.07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稀土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稀土用作許多重大武器系统的关键材料,同时也是很多高精尖产业所必不可少原料,稀土属于一种拥有电、磁、光和生物等不同特性的现代功能材料,近年来也非常广泛地应用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能源技术等各个方面,在对传统产业(农业、建材以及化工等行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在稀土冶炼分离时所出现的三废问题,特别是废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国内稀土矿一般来说包含三类矿物:其一主要是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矿混合矿,此类矿属于现阶段国内进行稀土提取的主要矿种;其二一般是氟碳铈矿;其三为离子型稀土矿,此类矿种为国内特有。因为三种矿物自身结构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稀土提取时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废水,所产生的废水内包含了很多有害元素,可能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于稀土冶炼废水的治理就显得非常重要[1-2]。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管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关要求,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稀土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定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标准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标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均应遵守此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1 工程概况

某稀土公司利用南方离子型稀土氧化矿进行稀土分离,采用无氨氮萃取分离技术以及模糊萃取分离技术,生产单一稀土氧化物。产生的生产废水经厂区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排放。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为2000m3/d,24小时连续运行,现有、在建工程总废水量约为930 m3/d,为设计处理规模的46.5%。

2 废水产生情况

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有萃取皂化废水、洗涤酸水、萃余废水、草沉母液、碳沉母液、草沉淀洗涤水、碳沉淀洗涤水、地面冲洗废水、纯水站制备废水、锅炉废水、酸性废气净化废水等。主要废水污染源强及其典型水质见表1。

3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为满足环保要求,公司建立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公司现有生产废水以及全公司生活废水,经过不断优化处理工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试达到了目前的稳定运行及达标排放的效果。

3.1 污水处理流程

不同车间及工艺过程产生的生产废水通过废水收集池分类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酸性废水首先经过石灰中和调节pH为中性,稀土氧化物项目萃余废水经隔油和超声波除油、石灰中和,然后同中性废水一起经过多级沉降、压滤、除COD、砂滤过滤、曝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如下:

(1) 萃余废水的车间预处理。萃余废水含有大量氯化钠,同时含有油类、重金属,先进入车间预处理设施处理。先进入初级隔油池调节池,回收煤油、P507等,经过超声波除油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态油、胶体态和溶解态油类污染物,之后加入石灰及PAM进行中和、沉淀,再经斜板沉降及板框压滤后滤渣石灰渣进入垃圾场填埋,出水自流入进入萃余出水分配池进入后续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去除COD及SS。

(2) 沉淀车间废水预处理。草酸母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和草酸,进入草酸母液处理系统处理,经浓缩结晶工艺(三效蒸发)回收草酸,HCl随着蒸发冷凝水带出形成回收盐酸,全部进入萃取车间和酸溶车间回用;草酸经浓缩回收后,全部回用于沉淀车间,草酸母液无外排。沉淀车间产生的碳酸沉淀洗涤废水经收集沉降后进入后续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去除COD及SS;沉淀车间产生的草酸沉淀洗涤废水经收集沉降后加入石灰及PAM进行调节,之后进入铁塔沉降,下层沉降物经板框压滤,石灰渣运至垃圾场填埋,出水进入后续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去除COD及SS。

(3) 综合废水处理。收集的萃取车间及沉淀车间预处理后的废水以及其他综合废水经收集混合后进行板框压滤,滤渣为石灰渣,运至垃圾场填埋,过滤后的废水加入除COD剂NaClO3深度去除COD,之后经砂滤过滤、曝气以及二次沉降进一步去除SS后达标排放[3]。

3.2 污水处理工艺控制点

此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工艺控制点为:

(1)萃余废水预处理时中和锅中和好后的pH要求在7~8,中和后的絮凝剂加入量为3:1000,往后续污水处理段的水,水质清澈。

(2)沉淀、高纯草酸母液、洗液和沉淀碳沉、二部废水进入澄清池时在入口都有加入絮凝剂,絮凝剂的加入量为1:1000。

(3)沉淀废水中和pH控制在6~8,中和后的絮凝剂加入量为1:1000。

(4)曝气池pH为6~8。

(5)加NaClO3除COD,COD控制量为小于30mg/L,NaClO3的加入量为根据不同时期水质COD的大小加入,一般在NaClO3与水的质量比1:500。

(6)压滤机压滤出的水要求水质清澈。

(7)控制总排口pH为6~8。

公司在污水处理站运行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关键点,保证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及达标排放。

4 污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评价

系统调试完毕投入运行后,经当地环保监测部门连续监测,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站目前已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以近期连续两个季度的监测结果评价其污水处理效果,污水处理站出口监测结果统计及排放标准见表2。

实践证明,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该污水处理工艺在技术上可以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5 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费用及效益分析

5.1 环境效益

污水处理站作为该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厂现代化管理程度的标志。同时它的兴建能使一些因环保问题而受限制发展的工业得到发展,卫生和环境的改善对于该厂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4]。污水处理车间运行后能有效地消减厂区周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5.2 运行费用

(1)废水处理成本

污水处理运行总费用为:21372.5元/d,年运行300天,每年的运行费用为641.2万元,废水处理设施投资1245万元,每吨废水的处理费用为23元/m3,废水处理运行费用见表3。

5.3 废水处理产生的经济效益

(1)蒸发回收工业盐的经济效益

处理后的萃余废水、碳沉母液等,经蒸发浓缩可回收氯化钠晶体,可回收氯化钠约47t/d。

(2)回用盐酸、草酸和水的经济效益

蒸发可回收冷凝水181.2m3/d;

草酸母液回收盐酸溶液约57t/d;

草酸母液回收草酸溶液约14.4t/d;

废水处理产生的經济效益汇总见表4。

本工程废水处理每天净收益为:12331.8元/d-21372.5元/d =-9040.7元/d,企业每年投入废水处理的净投入为271.146万元。

实际的运行费用显示其年水处理费用在21372.5元/d,且由于回收氯化钠、盐酸、草酸以及水可以产生12331.8元/d的经济效益,其水处理费用为23元/m3,净费用(计入经济效益)为9.72元/m3,其经济合理,有利于长效运行。说明此污水处理工艺在经济上具有实际可行性。

6 结论

①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稀土生产废水采用分质分类处理能有效降低后续处理难度,保证废水处理稳定达标;草沉废水采用石灰沉淀法进行预处理效果明显;稀土公司萃余废水采用隔油+超声波除油+中和+斜板沉降+板框压滤作为预处理工艺,能大幅降低废水中SS及油类浓度;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再采用板框压滤+深度除COD+砂滤+曝气+二次沉降作为后续处理工艺。

②污水处理站自投产以来,系统运行平稳,操作便捷,经过不断优化和调试,经过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均可达到《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排放。且其经济合理,有利于长效运行,因而认为上述工艺是实际可行、具有实践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黄晨梅.稀土废水处理技术研究[J].再生利用,2016,9(6):42-44.

[2]林伟仲,谌建宇,陈泽涛等.某稀土厂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5,31(20):75-79.

[3]韩正昌,刘大才,马军军等.离子型稀土冶炼萃取废水处理工艺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3,10:27-3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C] 2012.

收稿日期:2017-05-14

作者简介:陈炳锋(1963-),男,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察。

作者:陈炳锋

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论文 篇3:

西宁某含油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案例

摘  要:为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对西宁市某含油污水处理站实施了升级改造。本文根据工程项目特点,采用平流式隔油+气浮 +A/O +砂滤工艺。结果表明:该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COD 和氨氮的去除率,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该项目的实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划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含油污水,污水处理站,A/O工艺

1 建设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体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加强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在贯彻执行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结合地方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按照国家环保政策、技术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安全和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论证,确保改善水环境质量做到保护与治理并重。

2 工程特点

2.1 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地处西宁市东北部,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机车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及含废机油的污水。含油污水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危害严重的工业污水,会造成水地下水水质恶化、危害水产资源、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大气、影响农作物生产和洁净的自然水源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安全。

通过调查取样基本确定本项目区域内地下水已受污染,经分析可知,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1)场内路面未做防渗和硬化,柴油、机油及含油污水等污染物在使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渗入地表,并伴随着降雨向下层土壤扩散,对地下水也造成了严重污染。

2)上游存在污染隐患,上游地区存在多个超标点,污染情况非常严重,污染源头疑似油库或输油管线的老化渗漏。

3)地下土壤已被深度污染。受污染土壤后期未得到妥善处理,污染物仍存在于土壤中,目前已对该区域地下水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2 既有设施状况

本项目内包含一座既有污水处理站,始建于1999年,用于处理含油污水,设计处理能力为 480m3/d,实际处理污水能力约为 110~120m3/d。随着近年的运营规模不断增加,既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工业污水处理需求,造成污水处理设备基本满负荷运转,尤其是雨季设备满负荷运转仍然造成场内污水井压水严重。同时长期满负荷运转导致污水处理设施疲劳运行,且故障频发,已严重影响到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建设模式

为保障本地区地下水修复及风险管控工程的顺利实施,本工程针对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不足以及地下水资源风险管控等环境问题,拟在场内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处理规模为800m3/d,包括两套400m3/d的污水处理系统,每套系统包括物化预处理去除悬浮杂质和生化处理去处有机污染物等内容,待新建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后,停止使用并拆除老旧污水处理站。

4 水质标准

新建含油污水处理站出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当地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新建污水处理站设计出水水质设计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具体出水水质指标见下表1-1:

5 含油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目前,含油污水处理的工艺很多,但由于含油废水的浓度高且成分复杂,因此工艺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水质水量以及投资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5.1 预处理工艺

含油污水处理应用较广泛的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气浮和吸附等[1]。

1)混凝沉淀是通过向生产污水中投加一定的化学药剂,使水中的细散颗粒和胶体物质脱稳,并进一步通过搅拌,使失去电荷的颗粒相互接触形成粗大絮状体,以便于沉淀或过滤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2]

2)气浮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视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最终实现“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3]气浮法对于污水中可溶性有机物不能很好地去除,通常需要结合生物法对其出水作进一步处理或将气浮法作为其它方法的后处理工艺。

3)吸附法主要是利用活性炭、活性白土或高分子聚合物等吸附剂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碳、长链醚类和亲水石油烃。吸附法去除污水中的油类具有投资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5.2 生物处理工艺

根据本工程含油污水特点,要达到本工程的处理效果需要较好的深度处理好氧设施。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4]、生物接触氧化法和厌氧好氧工艺法(A/O 法)[5]是优选方案。

针对含有高浓度的油类的污水,选择较为成熟的平流隔油池处理工艺。在除油的同时,还起到均衡水质调节水量的作用,同时通过平流隔油池重力沉降等作用去除污水中含有大颗粒泥沙等杂质,从而达到减少一次性建设投资、节省运行成本及减少占地面积的目的。

针对污水中悬浮物、乳化油及溶解胶体类污染物目前较为成熟的工艺为溶气气浮,可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乳化油及溶解胶体类污染物。

污水生化處理作为污水处理的核心工艺至关重要,A/O 工艺具有生物脱氮效率高、容积负荷高、耐负荷冲击能力强、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等特点。通过对厌氧、好氧时段的合理设置,既可以提高 COD 的去除率,又很好的去除氨氮,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标准。

综合上述分析,以及污水处理工程的一次性投资,运行费用,处理效果,运行的稳定性、维护等方面比较,确定“平流式隔油+两级气浮 +A/O +砂滤池”工艺为该污水处理工程的最佳优选工艺组合。

6 工程设计

新建含油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必须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范、标准等,应根据工艺流程、防火、安全、卫生等要求,结合自身工程条件综合确定,应使供水、供电及其他公用设施力求靠近相应的负荷中心,避免生产流程迂回往复,坚持节约用地原则,建筑及设备布置力求简洁、紧凑,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各种工程构筑物的工程量,尽量利用高位差,减少物料提升系统的能耗。

由于受投资运营模式限制,对投资和运行成本要求比较严格。本项目设计贯彻资源合理利用和节能减排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在满足进出水水质条件的基础上,尽力做到节约能耗,降低成本运行,减轻政府和企业的负担。

7 结论

本工程建设实施后具有较大的直接和间接国民经济收益,具体体现在项目完成后可防止重金属污染物向土壤、地下水更广大地域扩散,直接减少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浓度,并降低对周边环境和人群造成的环境风险,进而降低或消除水资源所具有的价值由于被污染而降低或丧失造成水资源的经济损失,发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工程的建设内容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要求,本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将彻底消除历史原因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污染隐患,对进一步提升整体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徐金光.浅谈玻璃钢化粪池污水处理设备的施工工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7):65-66.

[2]  邸清晨.化工污水工艺处理流程的实验与分析[J].大观周刊,2013,(7):292-292.

[3]  李澍,黄宇广,高湘.高浓度中药制剂废水处理工程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12):69-71.

作者:惠浩勃

上一篇:农村班级管理下德育论文下一篇: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