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理念下语文教育论文

2022-07-03

在一代人曾经的记忆里,上语文课着实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今天,语文课却不让人觉得快乐,反是负担,学生如此,为人师的我亦如此。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纲理念下语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纲理念下语文教育论文 篇1:

试论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摘要:如今,人们对初中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语文是初中教育的关键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多,也对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已经无法满足语文教学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大纲必须被新的教育标准所取代。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更好的满足了初中语文教学需求,也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方案,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方向。从教学大纲转变为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授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一、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需求

学校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觉悟的综合型人才。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把语文学习的方法传递给学生。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出更多有用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改革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手段。从教学大纲演变为课程标准,教师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就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

(二)学校发展的需求

从教学大纲演变到课程标准不仅为语文教育带来了挑战,也为语文教育带来了机遇。如今,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拥有较高综合素质。学校是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的场所,新课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学校只有不断创新语文教育形式和内容,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语文教育的创新和改革也是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只有不断创新语文教育形式,才能更好的适应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

(三)学生的发展需求

初中语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素质。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创新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案例:《散步》是一篇散文,讲述了祖孙三代一起迎着日出散步的故事。在课文讲解之前,教师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首《让爱住我家》的歌曲,然后老师问大家:“大家谈一下听完这首歌曲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感觉很温暖。”还有的同学说:“他们一家人好幸福。”教师接着学生的话做出引导:“家是我们的港湾,家庭的亲情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温暖。那我们来学习下《散步》这篇课文,感受下一家三代的幸福和温暖。”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会感受和领悟。从教学大纲演变到课程标准,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从教学大纲演变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一)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其他学科的性质有所不同,这也是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语文学科的性质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对语文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的性质在不断变化,语文教学的方向也应该适当做出调整。在教学大纲中,语文学科一直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教师也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被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素质教学模式都无法离开计算机技术。在课程标准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如今,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下载学习资料或直接在信息平台上学习,学生的学习和复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在信息平台上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在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不仅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课程标准下,学生是学习的主导,学生可以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课程标准不仅突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才能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从教学大纲演变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二)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课程标准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教学依据,也是制定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教学大纲中,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课程标准中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日后就业奠定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复习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价也(本身)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调整对策。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重点,这种评价方法不够科学,无法全面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首先要观察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次,观察学生是否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需要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成绩综合起来进行评价。进行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实现自我均衡发展和成长。如今,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语文教学必须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不能形式化。

(三)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从教学大纲演变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也必须做出适当调整。比如,在课程标准中,语文教材增加了阅读内容,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并从阅读内容中学习到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除此之外,课程标准中还要求语文教材增加词汇量,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教学大纲演变到课程标准不仅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时下,各个部门的培训多种多样,作为传承文化和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机构实行教师培训势在必行。)教师培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校派遣教师到校外参加教学研讨会,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增长教学经验,另一种是学校可以邀请专家教授来学校授课,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除此之外,网络、远程、校本等培训也在不断的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内容增加,手段也必须增加,只有实时调整,才能满足学生需要,也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变革。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变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不断做出调整和改革,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教学大纲演变为课程标准,教师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就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语文教育的创新和改革也是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只有不断创新语文教育形式,才能更好的适应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在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不仅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课程标准中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日后就业奠定基础。从教学大纲演变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也必须做出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浩.语文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刘军豪.两岸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崔亚男.小学语文研究型教师成长路径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于佳鑫.普通高中课程资源服务的实效性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

作者:韦进

大纲理念下语文教育论文 篇2:

为语文课堂生成找一个基点

在一代人曾经的记忆里,上语文课着实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今天,语文课却不让人觉得快乐,反是负担,学生如此,为人师的我亦如此。

听过一些新课标的样板课,其中几个环节是少不了的:1,学生活动——一般呈现为火热的讨论,一般不呈现为独立静默的思考;2,教师鼓励——一般鼓励形式为“读了这部分,你有什么想法?没关系,随便说,大胆说”,一般不鼓励形式为“大家想一想,结合具体的要求或规范或前提或背景,思考要缜密,想完善了再说”;3,教师总结——一般总结为“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活动很热烈,发言很积极,表达了个性的看法”,一般抽象的方法论、目标论的归纳选择“缺省”。

听完一节类似的样板课,血脉贲张,转而却又被抽空了似的飘飘忽不知其所终。一样的提问。一样的讨论,一样的导引,一样的总结,此课彼课,如同孪生。多元价值论,竟成为新的模式生成的始作俑者。

诚然,语言有趣的一部分的确在于价值多元的组合演绎与诠释,然这些并非语言文字或文学教学所有的有趣或者旨归。或者说。生命的有趣并不只是“一张皮”的运动与兴奋。语文课要走向科学教育,需要一个基点。

什么是基点?基点就是建构一节课的方法论依据,是一节课实践行为的基本原则,是课堂生态赖以生成的基本保证,是课堂目标正确达成的必要规范。这是教育科学必需的态度,而后才是方法与手段。没有基点,便不知方法,便不能生成。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都有其共性,譬如一堂语文课,大致可包含四个环节:营造氛围(即导入),整体感知(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体验感悟(对文章的理解度),情感升华(问题的解决)。但是不同的教学基点的设置是课堂生态走向更多丰富可能的重要凭借。

来看《观沧海》的教学设计。教师一开讲便列出了这些问题:1,全诗从哪个字展开来写?2,这首诗一共写了几层意思?哪些写实景?哪些是想象?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这些个问题每个都很大,能讲的内容都很多,牵涉的范围都很广,思维的要求都很高,如何让学生攀槌是一个问题。结果学生反应极冷,大多数学生未能进入学习状态,有的甚至木然地面对教师同样木然的表情及语言,偶尔夹杂个别学生“间或一轮”的眼睛,维持课堂浮于表面的井然秩序。

再来看一则《边城》的教学设计。教师问:1,小说中写了几个人?都是谁?什么关系?围绕他们复述故事;2,你如何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这下热闹了,爱情故事,学生讳莫如深却又兴奋不已的一个话题,讨论过程别提多激动人心了,表述失当时别提多扣人心弦了。教师一放,课堂想收也收不拢了。

这里可以看到由于教学基点的缺失而带来的四个结果:一是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特殊门类,诗歌教学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并无不同;二是作为不同形式与内容的诗歌教学,教学指向与具体操作在共性上与个性上没有取舍;三是问题涵盖面的大、杂,缺乏基点;四是指向性晦涩,操作性不强,使得学生思维辐射方向各异,教师难以把握与操控。

如何设置基点?教学大纲规范了语文教育教学各阶段的目标任务,细微至一堂课,则需要教师以个人储备去进行丰富多样而科学规范的建构。

一 从教育教学理论的角度设置基点

什么理念决定什么课。古时国人的“进书”(教学)差不多等于培养未来政治家,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天下儒生进仕理念,“进德”也成为主导课堂生成课堂的重要基点。今日素质教育定位在“立人”上,全面发展就成为建构课堂的基本认识,也因此,当代教育开始走向人性化的需求,走向人性根本的真正的快乐。这是从宏观论。微观上,当下西方教育价值观的流入,与国人传统教育形成融合后形成诸多新兴的课堂教育教学思潮。影响比较大的如科恩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即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教学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斯皮罗1992年创建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等等。

譬如在当下新课程提倡“开放教学”的背景下,选择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论、科恩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与斯皮罗的建构主义教学论中的先进理念奠基课堂,能有效提升开放教学实践的效度与信度。

从开放教学理论出发,可以打破学科界限来设置基点。《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之所以人选高中教材。恐怕不是因为鲍鹏山对庄子的新解。鲍鹏山终究立足的是文学,不是历史学。因而,不妨以美学为基点建构课堂,品读此文的美言美思,岂不比生硬考据庄子更富生趣更具语文本性?

二 从文学体裁论的角度设置基点

文学体裁者,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不同体裁教学基点设置应有不同。小说古今旨趣不同,西方东方创作观不同……诗歌流派纷里,理论上又有移情说、象征说、化境说……戏剧有独幕剧、多幕剧,有古典戏剧、现代戏剧……散文则有叙事、记人、抒情、哲理之分……千头万绪,不一而足,不同体裁的文章,或鉴赏或诵读或品味或探究或体验,定位应有区别。

教授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评价是重要环节,但教授小说与教授诗歌就应有所不同。同样是爱情题材,《边城》是诗化小说,《溱洧》是诗歌,结果教师往往着眼于情节与人物个性的丰满,而忘了前者是小说诗化特征与后者的诗歌特征的体味,那么两文何以区别?只是区别在爱情故事与爱情主体的不同上?不对。苏联维果茨基提出:“词不是表达思想,而是实现思想。”所有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学作品,它们的思想高度都达不到“打倒地主阶级、推翻封建制度”。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流传下来,不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跟马克思一样,而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抒写出了人性的感悟。所以,语言形式的分析在相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本分析中不应被忽略。

三 从语文教学目标论的角度设置基点

目标指向对一堂课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那么,语文教学目标为何?

首先,怎么理解语文,这是一个长期聚讼纷纭的话题。1963年至2000前,语文教学大纲共有11次制订或修订,在2000年之前有关语文本体的表述都是“祖国的语言文字”,强调的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大纲的粗放标示使“语文”概念范围成为当下的一个悬疑。然不管怎样,以语言文字的解析与领悟为抓手是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与根本。

以上是从总体目标而言。

其次,怎么理解不同阶段的不同课别的语文教育任务?很多专家的共识是,高中的语文教学任务主要是文学阅读教育。但这是一个大概念,怎

么进行文学教育?不同时期不同国别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性别的作品千差万别,而不同价值体系不同审美标准不同解读规范不同阅读目标产生的文学教育结果亦为判若霄壤。譬如,同一文学作品,可以从鉴赏论角度设置基点来建构鉴赏课,也可以从形式论角度设置基点来建构创作体验课或形式审美课,或者从评价论角度来设置基点建构思想内容理解评价课,等等。因此,教学目标是左右教学基点的重要维度。

四 适应教学主体的需求特点设置教学基点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有一次举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公开课,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从连加向乘法的过渡。他出了一道题目:7+7+7+7+7+7+3:?赞可夫的意思是引导学生得出7×6+3的方法。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开始一个同学就说:“我可以用‘7 x 7-4’的方法来计算。”在《教学与发展》这本书中,赞可夫回忆道:当我听到这一方法的时候,我非常的激动,这个孩子非常了不起,她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7。她发现了数学的本质。既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认识数学本质的能力,我们为什么还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发展的潜力,就等于是犯罪。于是他推翻了自己准备的教案,就从这个不存在的7讲起。这里既表现了赞可夫的教学机智,更表现了他对教育教学本质的认识,即:人是教育教学的主人。这个实例是“教育人本主义”最具体实在的反映。

传统课堂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师的话语霸权,教师的过度预设杜绝了课堂生命增值的可能。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教学基点的设置必须考虑教学主体的需求特点。

年龄需求特点。现行苏教版新教材(选修)选人了高尔基类童话作品《丹柯》,这个作品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在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就有很大差别。我们绝不能跟小学生去探讨获得光明后的人们不顾丹柯各奔前程行为中的人性善恶,我们也不能跟高中生纠结童话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接受心理特点。语文的教学索材是语言与文学,学生接受语文也主要接受的是融会在语言与文学中的相应信息,而不是其他,用非语文来替代语文既不符合语文本质,也有违学生接受心理。如教授文艺性作品,可以接受美学作为建构课堂的基点。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读者和作者一样都是艺术的创造者。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作品的第一受众(教师)与第二受众(学生)的内涵,显然不能简单而平面地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播者(教)与知识的接受者(被教),他们首先应在同等地位上即同时作为“读者”的角色参与鉴赏:然而“教育”这个特殊情境的设置叉在客观上决定了师生在共同参与鉴赏时实际地位的不平等,教师在承担自我鉴赏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辅助学生鉴赏的责任,因而教师在鉴赏课的组织中又必须跳出作者、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以高屋建瓴的姿态,以美学研究者的角色意识参与鉴赏;不仅要以作家的创作意识,作品的内容形式为研究对象,而且尤应以读者的接受意识为重点研究对象。

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环境的特殊性、教学需求、教学范围等实际情况来设置教学基点等。

时下语文课堂教学最流行的是“讨论”,时尚教师们把“互动”理解为单纯的课堂热闹程度,理解为师生问的有问有答;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个动作……只要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都是互动。而对于语文课本的“有趣”,拙以为一堂课不能只“展示”有趣,更须体现出对“有趣”的思考与领悟;学生得到的应该是思考与领悟的结果,而不是“呈现”的结果。犹忆陶老那句话:“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作者:成旭梅

大纲理念下语文教育论文 篇3: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发展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规定着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内容等,体现了课程的理念,还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围绕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学界在内容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但关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发展原因的研究成果发表较少。本文选取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鲜明时代特点的1978年、1992年的教学大纲和2001年、2011年的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发展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将来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一些建议。

一、时代背景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影响

“十年动乱”结束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成为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1978年2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出台,这一草案在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语文,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立法,语文教育领域改革取得显著成果的背景下,1992年教育部推出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要培育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發展的战略地位”。1996年,科教兴国战略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应运而生,明确提出“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继科教兴国战略之后,国家又推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的发展对教育领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语文教育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着眼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2001年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次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时代不同,自然对人才的需求也就有所变化,表现在语文教育领域,就是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和完善。可见,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课程发展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领域出现两次大的讨论,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教学方法的探索;一次是在90年代后期,这次讨论带来的主要是教育观念上的变革。这两次讨论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具体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评价和教学内容(学生要学习掌握的语文知识)等。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对语文课程的发展进行探讨。

1.课程性质的发展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其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是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的。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据有关专家统计,有不少于二十种的看法。

工具性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不管是1978年的教学大纲还是1992年的教学大纲,都将工具性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基于语言文字的交际属性确定的。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不仅是思维的工具,更是交际的工具。通过语言文字,人们可以交流思想感情、传承文化等。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为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不管是教学大纲还是课程标准,始终将工具性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在语文教育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认识到人文性也是语文课程的另一个重要性质。夏家发指出,从语文教育的外在目的角度看,语文课程是具有工具性的;从内在目的角度看,语文实践活动就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下的人的一种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的学习,说到底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语文是与人、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由此看来,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2001年和2011年的课程标准均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列为语文课程的性质。

2.课程理念的发展

“五四”以后,科学主义观念深入人心,对语文教育影响深刻而广泛。语文教育中科学主义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实践上经历了从学科化到科学化,从科学化到“唯科学方法”化的过程。潘庆玉指出,“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恢复高考为契机,被长期压抑的全民族的教育热情迅速化为考试主义、学历主义的强大动力,在90年代形成了应试教育模式”。应试教育主张认知至上、分析本位,体现在语文教育中就是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等。反观1978年和1992年的教学大纲,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应当是应试教育的留痕。

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领域大讨论以一种反思与批判的姿态、人文关怀的立场,在对现实语文教育诸多弊端进行审视和剖解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幅语文教育改革的蓝图。紧接着,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从语文课程的功能、内容、教学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课改的方向。在吸收语文教育领域大讨论成果的基础上,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形成了2001年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该课程标准经过广泛而长期的实践检验,得到了广大教师与专业人士的认可,所以2011年修订的课程标准延续了2001年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3.教学评价的发展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情况,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又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又受课程性质和理念的影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1978年和1992年的教学大纲对教学的评价功能主要体现为对学习要达到的结果,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没有太多的论述。在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背景和纲要的指导下,2001年的课程标准吸收了大讨论中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体现了课程评价的发展性目标,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通过对2001年课程标准使用情况的调研,吸纳了众多一线教师的意见,201 1年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功能、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给出了相对具体的指导,如“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4.教学内容的发展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听话、说话)等,2001年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不同时期对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认识程度不同,投射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1)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部分既包括认识和书写汉字,又包括汉语拼音的学习。汉字作为集形、音、义于一体的文字,既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同时,汉字形体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随着对汉字认识的深化,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的要求不再只是追求量上的掌握,而是逐渐注重汉字书写的美育功能。对汉语拼音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汉字拼音化的呼声很高,教学大纲过分强调拼音的作用,导致拼音的学习要求较高、难度较大。随着人们对汉字和拼音的认识逐渐理性,拼音成为学习汉字的工具,在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要求逐渐降低。

(2)阅读

自语文独立设科始,阅读就成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包括两部分,一是课内阅读教学,二是课外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去的阅读教学重视课内阅读,对课外阅读的学习只是一笔带过。课内阅读教学,主要是围绕课文,教师分析课文内容,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这在1978年和1992年的教学大纲中均有体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对阅读学研究的深入,阅读学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曾祥芹和韩雪屏共同主编的“阅读学丛书”,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語文教育学界逐渐认识到阅读具有很强的人文性,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对陶冶人的思想情感、提高审美品位有着重要作用。因此,2001年和2011年的课程标准对阅读部分的要求突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切实起到阅读的作用,必须要有量的积累,小学六年,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在课外阅读方面,课程标准也作了具体的要求。

(3)写作

不同学段写作训练的侧重点不同,小学低年段为“写话”,中高年段为“习作”。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思想认识、写作语言、布局谋篇和作文批改等方面对写作教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同时期的张志公,从写作教学的目的要求到读写关系,从作文命题到批改评分,从文章结构到用词造句,都有较系统的论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的写作教学部分,或多或少地吸收了这些语文教育专家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注意到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要结合起来。2011年的课程标准还特别提到了重视写作教学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随着国外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渗透,很多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写作主体的作用。国内写作教学研究逐渐成熟,既建立了一套写作教学理论,还系统地构建了写作教学的序列。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01年和2011年的课程标准设计了写作教学的阶段目标和内容,发挥了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4)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一般是指交际双方面对面(或通过通信工具)进行交流,或者进行信息传递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交际双方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和应对能力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中小学生口语交际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学校教育没有将其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中,交际胆怯、词不达意、说不好普通话的人比比皆是。这方面的能力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对比国外,很多国家制定的母语课程标准中都有详细的听说标准和相关重要性说明。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口语交际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口语交际的能力是可以在实践中习得并强化的,意识到交际能力是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从1978年教学大纲对听说能力的忽视,到1992年教学大纲听话说话部分提出听说能力的训练,可以说是对口语交际认识的深化。实际上,在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的内涵不仅仅指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还包括应对能力和交际素养。因此,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部分的教学内容增加了相关要求。另外,口语交际四方面内容的学习不是毫无关联、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学习过程,是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在实践中掌握的。鉴于此,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规定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以期达到学习的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领域,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不在同一层面上,它的内容目标不是单一的。雷实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2001年和2011年的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列为教学内容之一。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一方面借鉴了国外课程标准的经验,另一方面吸取了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经验。国外的母语教学课程标准中,或将综合性学习要求糅于听说读写要求中,或单项列出。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实践。综合性学习重视体验,重视过程、参与的特点,正好可以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巢宗祺曾指出,要从素质教育大方向着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打破“学科中心论”,实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往的课程资源多集中在书本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综合性学习不仅能够促进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而且为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提供了思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人的发展”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正是语文课程各方面内容的发展促进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1978年、1992年的教学大纲和2001年、2011年的课程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以及语文课程的发展变化,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或修订是时代、社会发展等外在因素和语文课程发展等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不同时期的人才观和国家政策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语文学科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更新,语文课程理念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有益实践和尝试,共同推动了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为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可能。

自2011年课程标准使用以来,近十年间,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新时代对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的改革要更加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本文认为在修订课程标准时,可以在课程理念和教学内容这两个方面进行适当调整。

在课程理念方面,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关注其知识、技能的获得,更要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兼顾学生个体与文化学习、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关系,致力于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以传统文化学习为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言文和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编教材在三年级已出现简短的文言文,而目前的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中并没有涉及文言文的学习要求。这就出现了实践与理论脱节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在深入调研和对文言资料研究的基础上,课程标准在修订时可以适当加入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宜选取简短、浅显易懂、故事性强、趣味性强,且贴近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内容,让学生认识文言语言,增加语言积累,了解文言字词,借助注释看懂故事。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的学习不应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负担。

作者:时玲玲

上一篇:隧道技术实验室管理论文下一篇:物资管理与仓库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