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理论与会计信息论文

2022-04-22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报表附注)向各个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情况、现金流量等的信息。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投资决策理论与会计信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投资决策理论与会计信息论文 篇1:

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及实现探讨

摘要:当前,会计信息在社会各行业领域的作用日显突出,其不仅关系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关系企业的发展。在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所体现的价值也就是投资者最终所收获的利益大小。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特点及存在的风险,需要充分利用企业内控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来防控。企业治理与会计信息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有效改善企业内部结构环境,优化企业整体面貌,是实现会计信息价值的集中表现。而政府监管则是实现会计信息价值的外部途径。因此,当前应严厉打击和处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从而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

关键词:会计信息;资本市场;价值

资本市场是政府和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场所,也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来说,资本市场就是国家市场体系的核心,其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形成一个信息集中场所,是企业家向往竞争市场,也可以说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速度加快,而在资本市场日益强大和完善的基础上,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的内外部途径和机理。

一、 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表现

在经济学理论知识中,关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主要依据决策理论为基础。而决策理论可分为个体和集体,具体表现为个人和集体的决策。在实际决策活动中,可以将决策者视为理性投资者,其根本目标就是以最低投资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在决策者对信息掌握不全时,为了避免决策失误,获取最大化利益,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就得到集中体现。

从信息系统理论方面来讨论,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经济业务信息,其能够反应企业资金运转的实际情况。在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价值主要是因为其能够为搜集信息的决策者或需求者提供可靠、真实、准确的信息知识,而这些信息知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经济决策上的不确定因素,从而获得良好的效益。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就是企业资金运转的真实反应,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信息获取者和需求者提供正确的决策知识,从而消除和降低决策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若信息对称性缺失,使用者可以利用会计信息来减少或降低其在经济行为中的不确定程度,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价值就会进一步增大。在资本市场中,若只有会计信息,在股市行情发生变动时,新的会计信息就会出现,这些信息会改变投资者对股市行情的预期效益,进而使投资者改变或坚持原有的信念,最终影响股票价格。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信息多样化,这也说明会计信息与其他各类信息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投资者需要从各类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此为自身决策提供保障。但是,无论从哪一方面考虑,会计信息在投资者的决策中始终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理论结构上,投资者获取会计信息并处理过程中会体现贝叶斯法则,该法则是充分展现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基本过程。取两种自然状态,可得出贝叶斯的相关公式:

P(S1/I)=P(S1)P(I/S1)P(S1)P(I/S1)+P(S2)P(I/S2)

在上述公式中,S1和S2分别代表两种自然状态,I为投资者获取的新信息。P(S1)表现在无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投资者将S1作为真概率;P(S1/I)表示投资者获得新信息后,认为S1为真概率。P(S1/I)作为条件概率,在投资者认为S1为真的概率时,投资者就能够及时观察到新信息I的概率。

在统计学中,将无任何信息条件下的概率P(S1)称为先验概率,将获得新信息I后的概率P(S1/I)称为后验概率。将两种概率表述应用到投资者决策信息处理流程中,可以按照顺序描述为:先验概率→获取新信息→法则修正先验概率→后验概率。

二、 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价值的实现分析

上述中利用决策理论对个体决策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其与无法离开社会正常进行。因此,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分析过程中,应主要分析经济活动中集体行为的互动情况。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互动关系或委托—代理关系是最重要的。在这一关系中,因信息对称性缺失而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引起市场失败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消除决策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降低信息不对称,保证会计信息价值得到充分展现,需要人们建立何种机制来控制呢?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根据隐藏信息会引起自身面临逆向选择的可能,投资者会要求经营者充分披露会计信息,以此来逼迫当下管理者将所有内部信息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应具有全面性、完整性。全面性是会计信息需要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效益及资金流动的相关信息;完整性是会计信息应由财务报告来提供。然而,这种固定、统一的方式及会计信息的定量提供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财务报告中附注补充会计信息的事务应加以重视。

第二,对于经营者存在的道德风险,投资者可以利用真实和公正的净收益报告来进行控制。①净收益作为考核经营者经营业务的重要指标,可以激励经营者更加努力的投身于实际工作中;②净收益可以向资本市场和经营者市场提供对经营者自身利益和社会形象有影响的信息。在经营者经营过程中,若存在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需要对自身的行为负责,直接影响自身利益或名誉。例如,投资者因会计信息不充分或信息不真实导致决策失误会导致投资者不再与经营者合作,债权人也不再与经营者合作,而造成信息失真、出错的相关人员则将面临下岗或逐出市场。

上述两项控制机制需要借助企业内外部力量加以治理和监管。但是从资本市场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可知,企业单纯依靠内部治理难以有效改善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必须依靠政府监管的手段来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本市场运转的稳定性。

三、 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价值实现的内外部途径

(一) 企业内部治理

会计信息与企业内部治理息息相关,首先完善有效的内部治理可以使企业各方面保持平衡,这样会计信息在市场各方体现的价值的平等的。反之,若企业内部治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就会影响企业整体及各方利益关系的均衡性,在利益关系失衡的情况下,各方矛盾和充分加剧,已形成无法有效协调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提供者必然会忽视一方利益或重视一方利益。在这方面,很多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现象就可充分证实,同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能为企业内部治理提供保障。这是因为高质量会计信息可以使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保持透明化,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很多企业高层经营者的业绩是以会计盈余为依据的,所以会计信息同样属于企业管理制度中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健全企业内部治理对会计信息的相关规制要求,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内部治理应保证其完整性,具体就是能够准确且及时披露企业相关重大问题,如财务问题、经营问题、所有全问题及内部治理信息;②要保证可预见的重大风险信息得到充分揭示;③要结合规范化质量的会计标准进行会计信息披露;④在进行全年会计信息披露时,需要由单独的会计人员进行审计,并出具鉴证意见;⑤要保证会计信息传输渠道的畅通性,确保会计信息使用者可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二) 政府监管

借助政府监管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型投资者,在市场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较易受到中介、发行人或其他人的损害,而其能够借助的力量却微乎其微,时刻面临被误解、被控制、被诈骗的风险。因此,加大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力度,减少损失,就是要加强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根据上述涉及到的问题,当前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会计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和惩治力度。首先,要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会计监管系统,对会计行为的合理与合法要求实施严格的检查,对违法违规会计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和惩治。只有这样,才能为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保障。其次,政府部门需转变监管理念,强化会计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进行严格披露,由市场来决定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

结语

总之,在资本市场条件下,会计可以降低或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质量。要想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就必须依靠企业完善有效的内部治理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来加以控制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为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价值得到集中体现,才能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作者:王丹

投资决策理论与会计信息论文 篇2: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解析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报表附注)向各个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情况、现金流量等的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特征的总和(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2006)。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企业产权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会计信息要如实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决策有用观则是伴随着信息理论和决策理论的发展成熟而产生的,认为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投资人、信贷人和其他人士评价相关企业现金净流量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的信息。本文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建立在决策有用观的基础上。决策有用观是在资本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背景下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和股份公司发展的条件下,股东和投资者不再单纯以“用手投票”的方式决定经理人员的去留,而更多的是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来实现自己的选择权。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 主要包括现有和潜在投资者、信贷者、企业管理当局和政府) 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决策是面向未来的,而前瞻性的信息同决策最为相关,所以,“决策有用观”除了强调可靠性外,更强调相关性,即会计信息有助于预测公司的未来价值。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作的具体描述或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它具体规定了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规定( 葛家澍, 200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的特征,即会计信息所应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定性约束,也是会计主体进行会计选择所应追求的质量标准(杨金观、高永林,200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连接会计目标与会计实务的桥梁,妥善地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对于实现会计目标、规范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构建合理的会计规范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郑安平等,2008)。我国财政部2005年5月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删除了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提法,首次明确使用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笔者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表达相同的含义,不作区分。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历程与架构

(一)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历程 根据刘仲文(2006)的研究,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包括:(1)以Sprouse和Moonitz两人的1961年ARS No.1与1962年ARS No.3为代表的早期研究。(2)以APB1970年发表的Statement No.4为代表,对“财务会计基本特征概念”进行的探索性研究。(3)以1973年特鲁伯罗德报告为代表,对“财务报表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七项标准”进行的首创性概念研究。(4)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SFAC NO.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包括: 可理解性 、相关性 (包括预测价值、 反馈价值、及时性) ;可靠性(包括反映的真实性、可检验性、中立性) ;可比性(包括一致性)。在满足决策有用目标的基础上, 信息处理要服从两个约束条件: “效益成本原则”与“重要性原则”。(5)以1980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提出将“财务报表概念”加入其手册(FSC第1000节)为代表的响应性研究。(6)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其《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出了会计信息的10个质量特征: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中立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并把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作为4 个主要的质量特征。(7)以1999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为代表的深入研究。其中美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思想历史发展脉络比较清晰, 其成果最有代表性。

(二)国内会计质量信息特征的研究回顾 一是在有关会计法律和法规中阐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我国在1985年第一部《会计法》中就提出了“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法律要求;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会计核算要遵循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理解性、权责发生制、配比、谨慎性、历史成本计量、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全面性、重要性等十三项一般原则;2000年7月开始实施的《会计法》第三条提到“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列明了真实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计量、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谨慎性、重要性等十三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法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法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都是十三项规定,差别是一个有“可理解性”(1992),一个有“清晰性”(2000)。可以看出,这两项制度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较粗糙,而且前后两个制度基本没有变化。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删除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或“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采用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法,提到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是学者在相关文献中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杨金观、高永林(2004)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由会计信息用户、普遍适用原则、会计目标导向、质量特征类属、首要质量特征及其构成成分、次要质量特征和承认质量起端等部分构成。付磊(2005)认为,公正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特征,然后依次是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完整性和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2006)认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包括真实性、合规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可理解性、可验证性、谨慎性)、公正性及其次级特征(可比性、一致性、完整性、连续性)、相关性及其次级特征(及时性、预测性、反馈性)。栾盛元(2006)认为:在透明度的总体要求下, 依次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设定为: 可靠性, 相关性, 充分披露,可靠性应涵盖真实性与可比性的要求, 相关性主要涉及及时性和重要性问题, 而充分披露至少应包括完整性与可理解性。葛家澍(2007)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选择计量属性时,应考虑计量对象的特点,并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配合。

(三)三层次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的提出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在参照IASB和FASB的基础上,保留了重要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一致性、谨慎性要求,将明晰性改为可理解性,真实性改为可靠性,将实质重于形式纳入其中,突出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弱化了可靠性原则,形成了目前准则中的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各项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并没有明确的主次之分。杨金观、高永林(2004)指出:“在我国,从制度层面上并没有对会计信息特征体系作出明确和系统的规范,只是在会计制度中作了原则性规定”,“这样的规定,很难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且这种松散型关系,未能体现出各质量特征间的主次之分和内在结构,不利于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不同方面进行权衡,也不利于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总体把握。”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参照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财务会计概念第2号公告,以决策有用观为基础,对这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进行归类分析,提出图1所示的三层次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分为三个层次:门槛、决策者和使用者,门槛是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的要求,包括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两项特征;决策者关注的会计信息质量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三项特征,而及时性和谨慎性分别附属于相关性和可靠性;不管是否是决策者,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可理解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使用要求。在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构成主要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及时性、谨慎性构成次要质量特征。

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解析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的门槛层次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的门槛层次涉及两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

(1)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用非常广泛。这里的“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当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经济实质对其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重要性。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是指当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地表达时,可能会影响到依靠该信息的使用者所做出的判断。《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二)决策者角度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决策者角度的五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及时性附属于相关性,谨慎性附属于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可比性是弱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相关性和可靠性共同确保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1)相关性与及时性。如果财务信息有助于决策制定,该财务信息就具有相关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相关性的定义是:“为了信息有用,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通过提高决策者的预测能力或者通过为前期的预测提供反馈,财务信息对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及时性是相关性的附属特征,是相关性的次级质量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财务信息必须在报告事件发生后不久就可以获得,这样才会对未来所采取的措施具有价值。及时性本身并不能使信息具有相关性,但缺乏及时性的信息会使该财务信息丧失应有的相关性。

(2)可靠性与谨慎性。如果财务信息可以证实、没有错误和偏差,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就可以说财务信息具有可靠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可靠性的表述是:“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忠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以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表现之一是使用相同度量方法所得出的独立结果与财务报表信息之间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谨慎性是可靠性的附属特征,谨慎性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时,尽可能地选择一种不虚增利润和资产、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谨慎性更象是会计人员在处理相关业务时的一种职业态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3)可比性。会计信息如果可以与该公司以前相同口径的信息进行比较,或者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那么这些会计信息在决策时就会很有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相关性与可靠性孰轻孰重是一个两难的问题。FASB在制定第2号概念框架时,就有意回避了“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产生冲突需要取舍时,到底应该优先考虑相关性还是可靠性”这个问题,这就充分说明相关性与可靠性权衡的两难选择(付六根,2011)。葛家澍、杜兴强(2004)指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 将相关性与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的质量特征来并提, 但对两者的抉择讳莫若深。透过现象看本质, FASB更为侧重于“相关性”的意图其实一直十分明确。葛家澍、徐跃(2006)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孰轻孰重,若分两个层次来考查,那是非常明确的。第一层次注重相关性,即相关性显得重要;第二层次以相关性为基础,更关注其可靠性,即可靠性显得重要。第一个层次是准则和制度制定的层面,这一层面具体负责的部门是准则和制度的制定部门;第二个层次在报表(包括其他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审计人员和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方面。付六根(2011)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大多数情况是一种协调一致的状态,具体表现在:提高了可靠性,也就加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这样相关性也就得到了提升;提高了相关性,必然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笔者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依照权变理论的观点,孰轻孰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具体的情境而定。

(三)使用者角度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可理解性,即会计信息是否能为信息的使用者所理解,是指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明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四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影响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1)会计信息的固有特征。财务报告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报告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从最初的简单几句话到后来的财务报表直至发展到今天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经营风险等各个方面,信息含量不断增加。财务报告既有定性的信息也有定量的信息,既有数字又有文字,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和内容都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所传递的会计信息。

(2)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财务报告的生成过程用到了诸多会计专门方法,如分配、摊销、折旧、减值等,不具备一定会计知识的人很难理解生成会计信息的真正含义。历史成本计量是建立在过去发生的真实交易或事项的基础上,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前提是存在假想的交易,在混合计量模式下,信息使用者要能够正确理解采用不同计量属性生成的会计信息的实质并据此作出适当的决策,这对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企业管理当局的印象管理行为。印象管理来自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是指人们用来控制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财务报告是根据日常会计记录的数据,采用会计专门的方法,经过一定的程序分类、汇总加工而成并报告出来,从会计数据到财务报告这个过程本身就存在理解性的问题。程序和方法的复杂性决定了财务报告本身的复杂和难于理解,如会计的待摊、预提、应计、递延等程序本身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信息使用者并不易理解。而且,会计固有的程序、各种估计和职业判断都依赖于处理会计信息的信息加工者的人为判断和选择,这都决定了会计信息的生成不可避免地带有信息加工者的主观色彩,甚至可以说,信息加工者在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信息加工者的一系列选择决定了信息使用者获得何种结果的会计信息。

(四)主要质量特征和次要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以“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为导向,发布了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认为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便于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则是决策有用性下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财政部《2010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认为,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另外,及时性还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

四、结论

基于权变理论的考虑,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有以下三点:第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程度。会计信息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产生的, 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的程度,通过该模型可以体现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满足使用者需求方面的层次、关系和地位。第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侧重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有差别的,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及不同的决策目标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不同内容和不同特征组合。第三,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要求,可以通过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来确定应提供会计信息的内容、数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整体把握能起到框架性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整体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更有利于指导企业的会计工作,也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付磊、马元驹:《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公正性特征》,《会计研究》2005年第9期。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对建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认识》,《会计研究》2006年第1期。

[3]葛家澍等:《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国际比较、影响因素与对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4]葛家澍、占美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5]杨金观、高永林:《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张丽蓉:《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协调——基于我国会计目标的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1期。

[7]刘仲文:《国外研究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历史演进》,《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8]蒋楠:《浅议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年第2期。

[9]付六根:《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关系研究》,《财会通讯》(综合)2011年第5期。

[10]葛家澍、杜兴强:《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的思考(上)》,《财会通讯》(综合)2004年第11期。

(编辑 熊年春)

作者:王献东

投资决策理论与会计信息论文 篇3:

综合收益辨析

摘 要:综合收益会计信息披露广受重视,从会计信息概念框架的逻辑推理中看,综合收益信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综合收益应是未来财务报告信息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会计信息 综合收益 财务报告

文献标识码:A

在利润表中披露综合收益是会计信息披露从会计收益观转向经济收益观的体现,会计准则制定者认为,通过综合收益披露基于交易行为所产生的营业利润信息和基于持有资产所产生的权益变动(利得与损失)信息,可以使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收益更加贴近于企业的经济价值,所以综合收益增加了会计收益信息在资产定价、业绩评价与企业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本文从会计信息概念框架角度出发,分析综合收益信息披露方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

一、综合收益的起源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0年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中解释,综合收益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项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动。”1984年FASB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再次指出,综合收益的报告应当成为一整套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在1997年FASB颁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0号——报告综合收益》中规定,公司可以选择在利润表或直接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披露综合收益。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7年9月正式发布了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要求将其他综合收益列示于综合收益表或在另外一张报表中单独列示(类似于FASB在利润表列示)。IASB和FASB已经将综合收益的构成及其列报作为财务报表列报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IASB,2008;FASB,2008)。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综合收益概念,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本身就是其他综合收益(毛志宏,2011)。2009年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规定,“企业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与综合收益总额项目。”我国收益信息披露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体现了综合收益观。

由此可见,综合收益力图对所有的资本构成进行计价并反映在利润表里,综合收益是接近于经济收益的会计信息披露,这一披露宗旨不可避免地会对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财务会计目标与综合收益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认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而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概念框架推演的逻辑起点,决定了框架体系的构建,也决定了收益信息的披露内容。

有效市场理论和理性决策理论的发展,导致了“决策有用”这一财务报告目标的产生,这一概念于1966年首次出现在美国会计协会(AAA)的专著“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中。“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有助于理性的投资者做出最优经济决策,而大量的理性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相互影响的决策时,资本市场会变得有效。{1}决策有用的目标导向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由于综合收益概念更接近于企业的经济收益,是有助于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的收益信息,也是决策相关的收益信息,所以,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收益信息披露方面越来越趋向于综合收益的信息披露方式,主张以“资产负债观”来确认当期收益。

综合收益符合财务资本保值增值的理论。真正意义上的实物资本保值理论要求所有资产负债(包括流动和非流动的)的价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都计入权益;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资本保值理论要求,所有资产负债(包括流动和非流动)的价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都计入收益。所以综合收益更符合投资者的利益要求。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综合收益

传统会计理论以受托责任为财务报告目标,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将收益的确认建立在实现原则上,认为会计收益是已发生的交易行为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已实现的收入和成本费用配比之后得到可靠的会计收益,而尚未实现的价值变化不能在利润表上反映,对企业持有资产价值变动导致的利得和损失不进行列报。实现原则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编制的利润表,是将净利润视为了衡量管理人员业绩或是受托责任的尺度。

综合收益会计理论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认为投资者关注企业经济收益的增加,经济收益即企业的真实收益是决策相关的信息。经济收益需要计算企业一定期间内所有财富的增加,包括已实现收益与持有资产价值变动导致的利得与损失,综合收益表中需要列报全面的收益信息。综合收益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且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于利润表,适当的避免了收益重复计算的问题。综合收益是基于资产负债观的收益概念,综合收益信息的披露强化了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综合收益报告的披露将促使管理人员考虑影响所有者财富的全部因素,进而约束管理层的行为。

四、会计确认、计量与综合收益

综合收益会计理论要求企业基于“资产负债观”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观通过对资产价值和负债价值真实与完整的披露以实现净利润价值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资产负债观是综合收益的理论基础。我国于2006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充分地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综合收益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产生的影响表现在:

1.资产、负债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算时,可以确认为资产。

理论上讲,财务报告中的资产价值应当反映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真实价值,即资产的经济价值,而且这一价值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更相关。资产真实价值可以表现为公允价值与现值,公允价值侧重于通过市场价值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现值侧重于通过未来使用价值贴现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但是,二者的计量结果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记录的资产账面价值并不完全相等。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那么,按照资产真实价值对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是必然选择。资产的真实价值可能会高于其账面价值,也可能会低于其账面价值,逻辑上资产的价值变动应该完整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但出于谨慎性与可行性考虑,会计准则并没有如此规定,而是采用了比较折中的做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部分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确认与计量,体现了准则制定者在资产价值反映中的现实选择,但这类选择是不对称、不完整的。例如,准则规定对资产减值进行确认和计量,但对资产价值的上涨却不作对应处理,而且只是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的价值增值,采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他资产并未体现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价值波动。

资产与负债是净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两个对立面,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类似于资产。

2.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会计确认与计量。与传统会计收益的确认与计量不同,综合收益理论下,收益包涵的内容有所扩充,既包括了收入、费用,也包括了利得、损失,其中利得与损失又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得和损失在确认与计量上明显不同于收入、费用,而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它突破了收入实现、费用发生、收入和费用配比、历史成本计量等原则,是基于资产与负债的变动来确定收益的。

对企业而言,经济利益流入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收入的实现和利得的产生三个组成部分。所有者投入不会增加综合收益,收入与利得的增加会导致综合收益的增加。资产负债表观认为对综合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是对当期净资产增减变化的确认与计量,因此,对收入和利得增减变化的计量要与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相一致,对收入和利得的确认与计量本质上是对净资产增减变化的确认与计量。

相反,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向所有者分配股利、费用的确认与损失的发生三个部分。向所有者分配股利不会使综合收益减少,费用和损失的增加会导致综合收益的减少。资产负债表观认为对费用和损失的确认与计量本质上需要与所有者权益变动,即净资产的增减变动相一致。

会计利润的收入与费用依据权责发生制、按实现原则进行确认与计量,即交易实际发生且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企业时,进行收入或相关成本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由于综合收益观与传统的会计收益观差异较大,导致利得、损失在确认与计量上不同于收入和费用。如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会计期末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收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期末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变动。可见,由利得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可能是已实现的(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了企业),也可能是未实现的(确认利得的同时相关经济利益并没有流入企业);而由损失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出可能是已发生的(相关经济利益流出了企业),也可能是未发生的(确认损失的同时相关经济利益并没有流出企业)。综合收益观下,利得与损失的确认将原有的实现原则拓展为可实现原则,利得与损失的计量从原有的历史成本计量演变为公允价值计量。

五、财务报告与综合收益

财务报告本身并非是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是实现财务报告目标的载体,是基于财务报告目标为投资者提供的、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随着财务报表列报模式的变革,在综合收益观下,损益表扩大到了综合收益表。1997年FASB建议企业以“综合收益表”替代“损益表”,“综合收益表”包含了比“损益表”更多的信息,它既包含在传统损益表中确认的收益和费用,也包含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与资产和负债重新计量相关的项目。2009年6月11日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要求报告主体在利润表中“每股收益”项目下列示“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同时要求在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组成部分及其对所得税影响,以及原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的金额等信息。至此,我国利润表亦倡导披露综合收益信息,实现了相关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趋同。

综合收益信息列报是对利润表的改进,增加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具有增量价值。综合收益信息可以使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更有效地进行企业价值估计,可以增加会计信息的薪酬契约有效性,也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总之,综合收益增加了会计收益信息在资产定价、业绩评价与企业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

注释:

{1}威廉R.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原书第3版).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第7页

参考文献:

[1] 贺宏.综合收益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分析.财务与会计,2012(11):36-37

[2] 刘永泽,唐大鹏,唐大伟.我国上市公司综合收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的经验研究.晋阳学刊,2012(4):73-78

[3] 刘玉,程东全,顾峰.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风险的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9):1516-1521

[4] 柳木华,高德翠.综合收益列报决策有用性的经验评价.证券市场导报,2013(12):21-27

[5] 邵金霞.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山东财经大学,2013

[6] 汪祥耀,唐滢滢.IASB讨论稿“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复核”述评——概念框架最新进展.财会通讯,2013(34):12-15

[7] 王微.企业综合收益及其应用浅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85-87.

[8] 肖淑芳,刘颖,刘洋.股票期权实施中经理人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行权业绩考核指标设置角度.会计研究,2013(12):40-46

(作者单位: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2)

(责编:若佳)

作者:张莉

上一篇: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论文下一篇:无线有线电视台合并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