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外贸企业论文

2022-04-17

摘要: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经验,首先论述了外贸公司目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字: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对策;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内部控制外贸企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内部控制外贸企业论文 篇1:

基于ERP系统环境的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摘 要]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已逐渐成为各大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这也促进了ERP系统的广泛运用。ERP系统集数据集成、信息共享、分析控制于一体化,帮助企业以系统的数据和信息为基础,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然而,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国内国外市场环境的变动、业务开展的不确定性、信息共享的不全面性和滞后性等,这些具有外贸企业典型特点的因素在ERP系统的内部控制中,容易引发很多风险和缺陷。文章针对外贸企业的ERP系统展开了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指出了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致力于让ERP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外贸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外贸企业;ERP系统;内部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9.179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信息化系统的普及和发展。外貿企业,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企业群体,对ERP这样一个综合一体化系统的需求不断升级。随着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和新的需求,ERP系统在内部控制上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和漏洞,这对外贸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因素,ERP系统更要加强内部控制的改进和优化,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构建可控的、安全的、完善的管理体系,促进外贸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固经营。

1 ERP系统与内部控制概述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的简称,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员工及决策层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ERP针对的是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的集成一体化的管理。ERP帮助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是现代大型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

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的统称。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内部控制的实质是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

在信息时代,内部控制离不开ERP系统的良好运转,不能脱离ERP系统盲目制定制度。因此,ERP系统在外贸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 外贸企业ERP系统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外贸企业ERP系统数据量大,程序复杂,安全性和稳定性差

一方面,大规模重要数据一旦被非法入侵、盗取和破坏,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安全性有较大隐患;另一方面,运行大量数据的时候容易出错,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操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不利于风险的把控,干扰了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

2.2 外贸企业ERP系统的维护和更新不到位

外贸企业开展的业务的变化,不仅引起业务模块的变动,也引起财务、风控等企业各个模块的变动。但是,很多企业对ERP系统的维护和更新不及时,并没有有针对性地改进、更新和新增相应的模块来适应企业业务和管理结构的变化。因此,在一个未实时优化的系统下,企业难以全面、精准、及时地掌握整个业务,从而不利于企业基于ERP系统来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2.3 外贸企业ERP系统的数据汇总、财务分析功能有待提升

ERP系统最终要能够从多角度、多方位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帮助企业做好全面的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但是,很多外贸企业的各系统模块信息分散,数据归集以及各项业务、财务的分析不到位,不能直观地体现公司的经营现状,对于已经产生的风险和弊端在系统中无法直接观察到,从而不利于内控的开展。

2.4 外贸企业ERP系统预警机制不健全

很多外贸企业在引进ERP系统后,只把重点放在数据一体化以及信息共享上,却忽略了系统的预警机制,错误地认为只要系统能把业务端、财务端的数据一一对应起来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是完全错误的。ERP系统作为一个一体化的信息化软件,必须具备发现问题并触发警示提醒的功能。尤其是外贸企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国际国内市场变化极快,一旦错失最佳机会,内部控制体系将会失控,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5 电子化程度较低,导致信息不完整,控制不到位

外贸企业单据电子化程度较低,还有很多企业处在传统的纸质单据的保存模式中,没有将单据、凭据上传到系统备案的意识。这样一来,很多数据没有电子文档单据备案,无法直接在系统中查询,也不利于电子数据的归集和审核,从而导致信息不完整、控制不到位。

3 外贸企业ERP系统下内部控制实施建议

3.1 提高ERP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首先,要定期定时进行系统检测和维护,实时跟踪,引入先进的防入侵防护系统,并定期维护和更新该系统,以保持其处于最优的防护状态。

其次,要引入优秀、有经验、应变能力强的高水平IT人才,成立专项小组,定期收集各相关部门使用系统时遇到的问题和日常需求。专项小组要和各部门沟通,了解实际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和需求进行系统维护和优化,保证系统随时保持在最优最新状态。

3.2 及时完善ERP系统各个子模块

外贸企业要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及时完善ERP系统各个子模块,必要时搭建关联服务和相匹配的运营平台,做好系统支持。

第一,业务模块要依据真实的业务情况进行细化和优化。随着外贸企业业务模式的丰富化、复杂化,单一模式下的系统控制已经不适应当今市场的业务需求,但是还有很多外贸企业的真实仓储模块在ERP系统是没有设立的,大部分还是系统外数据。企业要优化系统,加入真实的仓储信息模块,保证库存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方便各相关部门在ERP系统实时跟踪,从而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还有一些外贸企业的ERP系统只存在to B(对商家)的模式,在系统里走大客户大批量的合同,但是实际上,当前外贸环境下to C(对消费者)的模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市场需求决定了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系统做单已经不适用了,需要一个简洁明了的模块来实现实时采购和销售。例如,每成交一笔零售订单,就能立刻将数据扫码进系统,自动生成相关合同、单据、财务数据,整个操作流程快捷又精准。这样一来,相关部门在动态跟踪业务进展和评估风险时能够做到及时、全面、准确,从而保证内控系统的良好运行。

此外,当前ERP系统对于很多外贸企业来说还仅仅是一个内部系统,但是实际上,在当今的外贸环境下,有些信息是可以对客户开放的,方便客户了解公司业务,顺利开展合作。同时,ERP系统可以上线智能客服和人工客服模块,使对外咨询变得便利和及时,并节省大量人工成本,这些信息和数据也可以做到公司各部门共享,从而更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开展。

第二,及时更新和优化ERP各模块的审批流程。首先,要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细分和归类各审批链环节,做到当企业业务和管理发生变更时,要及时更新审批流程并定期优化流程,保证审批流程的畅通和精准。其次,各审批链模块中要求上传的系统单据和资料要做好系统控制和审核,要能层层穿透,一目了然,这样一方面规范了操作,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各部门在审批环节能更好地实现实时控制。最后,审批链流程的设置要分门别类,清晰明了,不要混乱交叉,又或者漏掉必要审批环节,导致审批不流畅,影响各部门判断和控制。

第三,加强业务、财务信息一致性,强化信息共享系统。很多外贸企业实际的业务开展和系统中的单据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系统中的单据往往滞后于实际业务的发生,而财务数据又以系统单据为基础,账务处理也因此滞后,和实际情况不一致,大大加剧了财务风险。因此,从业务端原始单据开始,就要做到和財务部信息共享,让财务人员动态关注,并且要保证财务人员能随时获得原始单据和实时数据,这样才能将业务和财务一体化做到最优,降低风险,加强内控。

第四,设立独立的风控、内控模块。外贸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建立健全风控、内控体系并上线在ERP系统模块中,相关部门要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降低风险,优化结构。

3.3 优化财务管理模块,提升数据汇总、分析能力

首先,要加强ERP系统的业务端数据归集、汇总、分析的能力,多角度多方面实现不同数据的整合、测算和分析,强化系统财务管理的功能。其次,要定期优化基础的库存、应收账款、费用、资金占用利息、汇兑损益等模块,在这些财务子模块的框架下,要优化相关数据的各类型分析测算模块,例如利润分析、销售额分析、报表分析等,让系统的分析功能更加强大,为财务人员掌握公司整体业务情况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从而在财务层面上发现内控存在的问题,规避风险。

3.4 建立健全系统预警机制,完善系统警示模块

一方面,系统要设置精准的自动提示和预警功能,在系统数据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向各相关部门同时触发警示功能。同时,提示界面可以实时穿透各项相关数据,便于查找和检查;另一方面,各相关部门也可以随时发起系统无法自动识别的预警流程,及时告知各部门并实现信息共享,这样一来,各部门就能共同联合起来发现问题、规避风险,实现系统、人工双机制内控体系。

3.5 实现无纸化办公,优化系统

在系统条件允许、符合国家和公司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实现无纸化办公,优化系统,简化繁缛的纸质单据的提交和保存流程,能上传系统的各项资料单据优先考虑电子档保存,便于日常查看和系统备案,系统要做好备份和清理内存的工作,保证单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存储容量。同时,系统要优化上传流程和穿透查看的程序,要做到上传方便、查阅简单、系统可控。

4 结语

综上所述,外贸企业的ERP系统和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ERP作为先进的信息一体化系统,只有针对企业自身特色,合理进行二次开发,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最适合企业的内控系统;反过来,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又能促进外贸企业ERP系统中各项数据、流程、体系的精准和全面。只有良好的内控机制,才能将ERP的效用发挥到极致,从而最终为企业发展创造最优的系统环境。

参考文献:

[1]施时伦.ERP环境下的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J].财会学习,2019(5):223-225.

[2]付素娟.ERP 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块优化探究[J].财会学习,2019(6):49-50.

[3]钱慎.基于ERP系统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纳税,2019(9):251-252.

[4]陈莹.ERP系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利弊以及应对措施[J].中国市场,2021(12):111-112.

作者:宋思思

内部控制外贸企业论文 篇2:

外贸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摘 要: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经验,首先论述了外贸公司目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外贸企业处于我国经济体系之中重要位置,目前经济有所回暖,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下,外贸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随着外贸企业经营发展的变化以及贸易环境的复杂,国内很多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为了能够迎接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使得外贸企业能够持久的发展下去,外贸公司必须要加强自身经济实力,从而持续发展。外贸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发展进程,如何完善并加强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是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

(一)缺乏企业对主要风险的防范。外贸企业是指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 通过市场的调研, 把国外商品进口到国内来销售, 或者收购国内商品销售到国外, 从中赚取差价, 整个过程需要通过海关、商检、银行、保险、商会、外管局等主管部门。涉及的中间环节多, 交易双方相距遥远, 企业管控难度较大, 面临风险很多。在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形势下,外贸企业经营风险逐渐增加,表现在外汇汇率的风险、信用风险和外贸风险等。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外贸企业成立五年后倒闭的数量超过80%,最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缺乏对主要风险的防范。

(二)缺乏可靠的外贸信息作为管理的参考。可靠地信息报告能够为管理层提供适合既定目标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 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但是,作为外贸企业,外贸企业内部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并且上下级员工容易出现虚报以及伪造的现象,这样管理者不能够有比较真实可靠的数据来作为企业管理的参考。不能够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 会损害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三)内部监管部门缺位。由于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相对规模较小,有的甚至只有几名员工,所以内部控制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主要是管理者出于对节省成本的需要。外贸企业并不能够应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设置必要的职能机构或专职岗位。权责界限模糊不清,模棱两可,内部控制管理比较混乱,权责的关键领域,没有设置固定的报告负责的部门。企业缺乏设置必要的职能结构和专职岗位,无法实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无法进行内部整个程序控制。

(四)出口退税环节内部控制的短板。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的过程,过程是一项复杂而又严谨的业务流程,其退税单证涉及到外汇管理局、海关、供货厂、银行、出口退税机关单位任何一个单位都不能错过,因为错过一个单位,由于材料的不足,很容易产生出口退税的风险。出口退税是外贸企业业务流程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短板。我国很多外贸企业在对企业的出口退税内部控制中,内容趋向于原则性,而缺少实际操作性,造成了退税风险的产生。例如我国的外贸企业单证部经常出现对出口退税的单证衔接考虑不周或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对出口退税的内部控制不能适应国家出口退税的管理要求,不利于外贸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宣传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外贸企业要充分重视内部控制,才能够推进外贸企业的长远以及健康的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认识并且重视内部控制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作用。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提高其管理意识,并加强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监督实施,使企业全体人员都具备高度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

(二)多岗位不能兼任。外贸企业需建立适应企业特点的组织结构模式,除了传统的职能机构和岗位外,还需要设置内部审计、信息管理、单证管理、信用管理、决策咨询等专职机构或专职岗位,以下岗位不能兼任:

(1)货币资金业务不能兼任: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货币资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2)存货业务的不能兼任岗位应包括:存货的采购与验收、付款;存货的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存货发出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存货的请购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

(三)加强对外贸风险的内部控制。外贸企业因为生存环境的问题,面临的风险是复杂而且多样的。外貿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以来对于风险做出相应的规避。外贸企业的风险内部控制应该是贯穿着整个外贸流程进行的,其中包括外卖企业的业务前、业务中,业务后的内部控制。首先,在业务前内部控制,外贸企业要搜集客户资料,建立客户档案,依据客户的资信状况采取不同的收汇及贸易方式。从而确保内部控制材料单据的确定以及真实。其次,在业务中控制上,主要是强化对业务处理的控制。在业务控制中,即落实对业务成果的核算控制,外贸企业应该按合同期限确定贸易合同按时收汇的期限,并督促业务部门催讨收汇,并且负责报告的部门及时的进行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写。

(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外贸企业要贯彻执行已经制定的各项制度,按照制度的规定计划、组织、调整经济活动和具体业务,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加强培训,使普通员工都清楚自己所遵循的制度和规定,提高自我监督和监督他人的意识。同时注意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的检查和调整,发现有违反制度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李磊.中小外贸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7).

[2]巩昭言.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经界,2012,(18).

[3]赵杰.中小外贸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2,(3):124-124,123.DOI:10.3969/j.issn.1673-5889.2012.03.080.

[4]马凤升.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对策初探[J].现代商业,2012,(8):113-113,112.DOI:10.3969/j.issn.1673-5889.2012.08.074.

作者:邹征

内部控制外贸企业论文 篇3:

后金融危机时期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摘要:我国外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较大的影响,虽然目前危机情况有所好转,但笔者认为外贸企业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经营环境的新特点以及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环节,适时完善内控策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实现企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 外贸企业 内部控制

0 引言

目前,金融危机最坏的时期或已过去,后危机时期的特殊经营环境使外贸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幅增加,外贸企业有必要从前期疲于应付当中冷静下来,面对后危机时期经营环境的新特点以及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企业风险管理短板,重新评估、重新认识,适时完善内控策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以期“危”中求“机”,实现企业稳健发展。

1 “后金融危机时期”经营环境特征

第一,经济复苏缓慢。出口下降,内需仍较乏力,投资拉动见效“短”。第二,物价指数还在小幅下滑或平稳中波动,经济回暖状况仍具很大不确定性,但通胀压力已悄悄显现,通胀预期不断加强。第三,对经济形势发展评价不一,往往会出现宏观评价较好而微观见效较差的情况。不确定因素增多,政策转向预期加大,使人们的心理变得复杂而迷茫,从而影响企业的信心。第四,行业间复苏速度快慢不一,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因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及应对策略的不同复苏快慢也不同步。第五,银行坏账风险增大,信贷环境更趋复杂。为降低风险,银行将会控制信贷投放,速度或会放慢,惜贷现象可能重现。第六,国内外大量银行、企业倒闭,企业信用下降,坏账风险继续增大。第七,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增大,外贸企业盈利空间可能再受打压。第八,资产泡沫逐渐显现,企业投资风险加大。第九,金融危机打破了先前国际贸易平衡状态,在建立新平衡过程中,贸易保护重现,贸易摩擦增加。以上“后危机时期”的种种特征,每一项都存在不确定性或复杂性。所以,企业迫切需要结合自身特点,针对“后危机时期”的特殊经营环境,调整管理思路、强化内部控制,提高应对复杂经营环境的能力,积极防范经营风险。

2 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主要的薄弱环节

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主要有四个:一是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没有设置完善的内控机构,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未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完整内控封闭体系。二是容易产生经营层面的“内部人控制”。一方面表现为外销人员内部控制,如对国外客户渠道的控制、对货源信息的控制、对佣金支付的控制等,极易发生销售人员“飞单”、离职甚至“一人两制”等道德风险;另一方面表现为海外机构派驻人员内部控制,如派驻人员控制当地市场、销售渠道,在管理方面由于时间、空间的差异和一人兼多职等原因,内控力度较国内薄弱而有空可钻,造成企业经营风险。三是容易发生金融风险。外贸企业对外汇汇率波动比较敏感,更愿意借助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规避。但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品种繁多、设计复杂,一些企业由于内控流程不够健全,容易在没有充分了解衍生工具风险程度的情况下错误决策,甚至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投机,其杠杆效应极易给企业造成巨额损失。金融危机中暴露的东方航空和中信泰富事件就属此类。四是容易发生政策违规风险。外贸企业几乎每个经营环节都涉及遵守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问题,如海关政策、退税政策、外汇政策等,而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外贸企业为追赶市场,在操作中容易发生政策违规,给企业带来风险。

3 后金融危机时期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

3.1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外贸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管理团队必须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强化内控建设,完善内控体系,建立并自觉遵守内控制度,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3.2 完善企业的业务流程 企业流程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开展的活动,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工序所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的指向、进度和时空上相互衔接。完善企业业务流程的原则是提高流程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现代企业的效益和风险控制依赖各种各样的规范流程,业务流程中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为、决策、信息流和物流既涉及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又涉及供应商、客户、物流等市场环境及国家政策法规,外贸企业更与WTO等国际贸易规则及进口国法律规定直接关联。所以,如果没有完善的业务流程,每个工作步骤和工作环节缺乏标准,缺乏监督机制,只凭经验或不成体系的制度行事,那么,不仅无法提高效率,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更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造成资产或声誉的损失。所以,积极从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管理风险中吸取教训,梳理完善的业务流程,强化内控体系,实现企业规范经营,在后危机时期的特殊经营环境中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外贸企业应该集中必要的人、财、物力量,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确立议事规则,制订岗位职责、单据流程,确定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标准,设立监督制衡体系,将强化内控机制与完善业务流程有机结合,以承担可控、最低的内外部风险,谋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3.3 强化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 企业应当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具体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但由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实施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只有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和目前后危机时期不同的经营环境,将内部控制重点放在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上,强化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才能建立高效率的适合企业当前发展要求的内部控制机制。对外贸企业而言,出口业务流程中的收购合同签订环节、出口提单释放环节、货款回收环节、客户信用管理环节,进口业务流程中的报关及进口提单保管环节,代理进口项下的保证金收取及余款担保抵押环节、进口货物仓储环节,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保值业务中的合同签署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劳动合同包括保密协议签署环节,境外投资业务中的可行性研究环节等,都是关键控制环节。企业要对每个关键控制点提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据此采用相应的内控措施,对业务流程中关键环节的经营风险进行重点控制,并将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实施激励约束,以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3.4 完善重大决策的内控流程 重大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尤其是在后危机时期复杂的经营环境下,完善重大决策的内控流程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为防范经营风险,避免决策失误,维护股东、债权人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外贸企业的重大决策必须严格遵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在职能部门、经理班子、董事会、股东大会分级授权,进行有效制衡,并引入监督评价体系,严格跟踪和监督,以确保重大决策正确无误,避免企业重大经营风险的发生。

3.5 建设诚实、守信、严谨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软约束是消除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道德风险主要是由相关利益人的价值取向不统一造成的,而企业文化要解决的就是从意识层面促使企业相关人员价值取向的统一。诚实、守信、严谨是外贸企业应大力提倡的价值观,通过宣传、教育而达成共识的企业文化,是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刘文艳.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思路.理论前沿,2009(23).

[2]胡晓静.我国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经济师.2007(12).

[3]王欣.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浅析.现代商业,2009,(24).

[4]王敏.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9,(1).

[5]刘文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4).

作者:赖伟华

上一篇:建筑装饰节能环保论文下一篇:生物学的建构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