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院校农业技术论文

2022-04-16

摘要“走出去”办学有助于高职院校国际化实施路径的多元化。总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初步形成了“依托外部有利条件”与“依靠自身资源优势”走出去的实践形式。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依然存在诸如办学目标尚不明确、规范机制不够健全、办学水平有限、国际化师资匮乏等方面的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业高职院校农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业高职院校农业技术论文 篇1:

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摭谈

摘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功能,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省级政府和高职院校肩负重要责任。高职院校以积极主动态势,围绕地市中心工作,借助自身独特优势,倾心为地市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实际出发,为地市发展培养高职人才,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高职文化建设,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是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省级政府完善管理体制,地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强化高职院校责任意识,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要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支持和督促地市政府履行职责,发展管理好当地各类教育。从各省级政府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和政策导向来看,支持地市政府发展主要为当地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要增强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我国95%以上的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地市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承办者。如何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战略部署,发挥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明确服务的原则,找准服务的着力点,寻求政策措施推进,使高职院校为地市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是摆在省级政府和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1.积极主动原则。虽然我国各高职院校在办学实力上还存在差异,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职院校以地市政府举办为多,与当地经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具备服务当地诸多有利条件,高职院校积极发挥服务功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满足地市发展需求,是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高职院校采取积极主动态势,倾心为地方发展服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能够赢得当地企业和社会各界认可,获得省级政府更大支持,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这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2.围绕中心原则。我国各地市已经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奋斗目标。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从自身实际出发,符合地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寻求服务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满足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是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当前,各地市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进步、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就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项工作。高职院校只有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围绕地市中心工作,才能找准服务的着力点,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服务的实效性。

3.发挥优势原则。我国中职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功能。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上与中职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不同,服务社会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其优势在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技术推广和服务,实施高职文化建设,以及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等方面,具有“高等”、“职业”、“技能”、“技术”等特点。高职院校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

4.服务大局原则。高职院校立足区域发展,注重为地市发展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这不仅是对地市区域发展的重要贡献,也是对国家和省域发展的重要贡献。高职院校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积极为其他区域发展服务,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增强服务本地和其他区域发展的能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只有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服务国家和省域大局,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

1.高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由于地市“转方式、调结构”情况不尽相同,对高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需求与变化。高职院校依托地缘优势,方便与当地企业联系沟通,容易与当地产业紧密对接,及时开设急需专业、开辟新专业、开发新课程,能够增加高职人才有效供给,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另外,高职院校积极接纳当地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或为当地培养更多的高职人才,能够提高地市人口素质,促进就业和创业。

2.技术推广和服务。高职院校依托自身的人才、专业、技术、设备等优势资源,面向当地企业和社会,开展高端技术和新技术的宣传、推介、咨询、指导,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技术应用难题,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另外,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针对当地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应用研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取得技术创新,能够增强地市科技创新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职业技能培训。高职院校重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尤其适合开展就近、适时、灵活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在地市区域内,围绕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培训,针对新的职业、新的工种、新的技术进行培训,面向企业职工、从业人员、转业人员、待业人员等开展培训,积极开展高级层次的培训,能够及时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提高有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4.高职文化建设。高职院校从专业建设实际出发,通过提炼和凝聚优秀的行业和企业文化,融合当地的优秀文化,培育富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从而成为地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职院校与当地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高职文化必然产生辐射效应。高职院校的优秀文化,经过教育者的研究、创新、传授,通过受教育者的学习、接纳、传承,能够传播和渗透到当地企业,并在实践中得到发扬光大,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发展。

5.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和优质课程对中职学校具有借鉴意义,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可以为中职学校所用。高职院校与当地的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互助办学、3+2分段办学、综合化办学,能够带动中职学校共进发展,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同时,高职院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引发当地中职、普通高中、初中毕业生递进学习的需求,从而改善职业院校生源质量,拉动中高职教育贯通发展,形成职业教育良性循环。

6.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与地市中心城区相比,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农村中蕴涵众多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服务需求。高职院校面向当地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开设有关涉农专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三、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1.省级政府完善管理体制。《纲要》指出,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地市政府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与省级政府相比,地市政府对当地经济社会具有更加直接和现实的影响力,省级政府积极稳妥地将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权、招生计划权、人事管理权等逐步委托或下放到有条件的地市,依托地市政府来管理高职院校,这有利于调动地市政府的积极性,加强地市政府对当地高职院校的管理,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激发高等职业教育活力,促使高职院校更好地为当地服务。

依托地市政府管理高职院校,并不意味着削弱省级政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省级政府更多地通过统筹规划、制定标准、科学评价、检查监督等方法和手段,引导和规范高职院校办学行为,支持和督促地市政府履行职责。一是要完善对高职院校的评价。将服务区域发展作为评价高职院校的重要标准,注重考查高职院校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承担服务地方任务,其服务的内容、范围、数量、效益如何。二是要评价地市政府工作。在评价高职院校的基础上,综合判断地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措施运用、整体办学水平等情况,客观评价地市政府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工作。三是要落实责任。在赋予地市政府管理当地高职院校权力、支持地市政府行使职权的同时,严格配定相应的行政责任。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加强检查督促,建立问责机制,强化地市政府的责任意识。

2.地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高职院校在服务地市区域发展的过程中,面向当地企业和社会诸多领域,关乎双方或多方利益,也有可能出现院校之间无序竞争、校企合作“一头热”、政出多门等问题,有些问题高职院校还难以处理,这有赖于地市政府统一筹划,多方协调。一是统筹规划各类学校社会服务工作。从总体上做到资源优化和共享、发挥优势、分工协作、有所侧重,避免出现学校之间相互隔离、各自行事、难以沟通、无序竞争现象。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应将服务的重心放在自己的着力点上,力争发挥最大功效。二是协调高职院校与外界各方力量。在必要的情况下,地市政府要主持协调好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有关矛盾和利益纠纷,促使彼此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也要组织协调好高职院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关系,增进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职业学校共进发展;还要综合协调好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组织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有关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3.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地市政府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单靠“规划”和“协调”是不够的,必须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性政策,采取多项措施。一是推出校企合作实施办法。在地市政府主持下,搭建区域内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制度建设和督促落实,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如实施“定向培养”、“校企联办”、“半工半读”、“待遇从优”等就业办法,吸引高职毕业生服务当地,推动高职院校为地方发展培养高职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就业。如建立校企之间定期联系和互访制度,推进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二是推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如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调动企业组织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如施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离岗培训”、“转岗培训”等培训方式,采取全日制、非全日制、自主学习、自学考试等培训形式,鼓励企业职工、从业人员、转业人员、待业人员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培训层次。推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三是出台服务“三农”的实施办法。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补偿性制度安排,强化支农经费制度保障,大力扶持面向县域和“三农”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城乡均衡发展。四是改革职业院校招生办法。如推行“推优保送”、“学费减免”、“技能考核”、“注册入学”等招生办法,吸引中职、普通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改善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力促高职院校发挥引领作用,推动职业教育贯通发展。

4.强化高职院校责任意识。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职业技能培训、高职文化建设、服务“三农”等项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重要责任。随着实践的深入,办学实力的积累,高职院校在服务地市发展中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以及服务的原则、内容、途径会越来越加清晰和明确。作为高职院校来讲,地市政府投人人、财、物举办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理应为地市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自当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服务区域的社会责任理念,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其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话语权。从地市政府来看,充分利用好当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促使地市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高职院校的责任意识。在省级政府引导和督促的同时,地市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责任目标,将服务地方作为考察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要依据,为高职院校配备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对于当地民办高职院校,地市政府也应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依法管理。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5,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高职院校要为地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必须深入挖掘内部潜力,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一是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地市经济发展取向,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以地方产业为切入点,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及时开发新专业和优质课程,为当地产业和企业输送急需适用的高职人才。二是合理增设涉农专业和相关课程。注重取得社会效益,面向当地农村,开设有关水利、林业、粮食等涉农专业和实用技术课程,积极为“三农”服务,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三是探索文化专业和相关课程建设。符合地市文化发展要求,开发有关地方文化、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多出文化实用人才和好的文化作品,体现高职院校培养文化人才的特色。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还十分年轻,难以适应学生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正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升教师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是要引导教师到企业中学习和实践。安排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增加企业实践经历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在当地企业中寻求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创新、技能培训,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二是要鼓励教师到农村中接受锻炼。安排教师深入到县域职业学校、农技、文化等单位中去,增加农村实践经历和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深与当地乡镇、村、农民的联系,在农村中寻求开展教学、科研、服务工作,以此提高教师服务“三农”能力。三是要提高教师的文化传授能力。组织教师开展高职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注重言传身教,将文化育人落在实处,共同培育富有本校特色的高职文化精神。

总之,发挥高职院校的功能,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明确服务的原则,找准服务的着力点,省级政府完善管理体制,地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强化高职院校责任意识,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张铁军

农业高职院校农业技术论文 篇2:

“走出去”办学: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路径简论

摘 要 “走出去”办学有助于高职院校国际化实施路径的多元化。总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初步形成了“依托外部有利条件”与“依靠自身资源优势”走出去的实践形式。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依然存在诸如办学目标尚不明确、规范机制不够健全、办学水平有限、国际化师资匮乏等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的有序推进,需要政府的引导与规范,也需要院校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还需要社会团体的广泛参与。

关键词 走出去办学;国际化;高职院校;发展路径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与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一系列职教发展政策的有序推进,一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得以迅速提升,高职教育的中国特色逐渐凸显,部分特色强势专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尤其在国家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的50多个国家、90多个城市,将为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

一、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的概念框架

鉴于高职教育国际化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尚未有规范的内涵界定。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实践者要么将“走出去”办学“窄化”为境外办学,要么将其“泛化”为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一切表现形式。“走出去”办学内涵的含糊不清,容易将“走出去”办学淹没在国际化办学的浪潮中,看不到其价值和意义,也不利于真正“走出去”办学活动的开展。

当前,有关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的论述主要有如下观点:第一,政策层面的“境外办学”。2002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中规定,高等院校境外办学是指:“高等学校独立或者与境外具有法人资格并且为所在国家(地区)政府认可的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境外举办以境外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或者采用其他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施高等学历教育、学位教育或者非学历高等教育。”第二,理论研究层面的“教育输出”。“基于知识社会前提下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知识的输出,具体指作为知识商品的人力资源及物质资源的交流,也包括信息的交流,不仅是物资的转移,也包括文化的传播。”[1]第三,办学实践层面的“发展阶段”。实践者将教育国际化分为四个阶段:引进来,聘请外籍教师,引进外方人才培养方案;派出去,选派教师、学生出国;引进标准,引进国际从业标准;输出标准,这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最高阶段[2]。

已有关于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的政策规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构建“走出去”办学的内容体系、概念框架奠定了基础。但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需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继承并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一般属性,并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合法的高职教育办学活动。综合来看,当前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需要建构相应的发展观。

第一,从认识论视角来看,“走出去”办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为描述高职教育发展模式转变而提出的一种实践理念,是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特征。“走出去”办学是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一种途径,更是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走向成熟的必然阶段。

第二,从实践论视角来看,“走出去”办学是高职院校转型发展、检验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路径。在经历了规模扩张、内涵建设、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之后,我国高职教育不仅在组织、制度、理念等方面具备了“走出去”办学的基本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办学诉求。高职院校既需要通过“引进来”提升办学水平,也需要通过“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高职院校推进“走出去”战略是对传统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思维的突破,也是对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回应。

第三,从政治论视角来看,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是服务于国家战略布局、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国家推出了“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改革战略。高职教育也顺应了改革的内在要求,提出了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国际化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走出去”办学也成为政策安排的新亮点。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是高职教育回应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预警。

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是一个依靠“引进来”不断壮大,并最终以“走出去”为根本目的的建设过程,也即将传统的单向的高职教育国际化,走向一种双向互动的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过程。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是立足院校办学水平与办学特色,通过输出我国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办学活动,并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由“国内国际化”(引进国外教育资源为主)走向“国外国际化”(输出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为主)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境外办学与境内办学(接受外国留学生)两个层面的内容。

二、高等职业院校“走出去”办学的实践形式

“走出去”办学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已在“走出去”办学层面进行探索,通过对这些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实践的归纳,根据“走出去”办学依托资源的侧重点不同,将其分为两种模式:依托外部有利条件走出去办学;立足院校自身优势输出优质教育资源。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实践来看,前者是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的主流形式;但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与承担的时代责任来看,后者则是真正体现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和国际地位的根本标志。

(一)依托外部有利条件走出去办学

第一,适应企业“走出去”战略,开展跨国技能培训。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为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提供了机遇。在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需要的本土化技能型人才通常会成为阻碍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最大障碍。为解决本土化人才缺失的问题,走出去的企业尝试与高职院校共同设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对接当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市场,为当地也为企业培养新一代产业工人。2012年6月,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进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金与我国境内学校合作赴境外办学,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在相应政策的支持下,一些高职院校结合区域经济和“走出去”企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展跨国技能培训以培养走出去企业需要的本地化人才。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配合江苏红豆集团在柬埔寨建设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需要,于2011年在柬成立了培训中心,培训红豆集团企业所需要的柬埔寨员工[3]。紧跟广东农垦“走出去”发展战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分别在泰国、柬埔寨建立两个“学习中心”,进行农垦人才培训[4]。

第二,顺应文化输出战略,开展语言培训服务。在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高职院校也责无旁贷。目前,这种文化输出主要表现为语言输出,其载体则是相应的对外合作项目及海外孔子学院。如为满足周边国家学习汉语的需要,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中国—俄语国家合作项目”,已为220 名来自中亚五国和俄罗斯的学生提供了汉语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5]。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马来西亚科技大学共同建立了汉语言文化中心[6],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陆续在泰国、缅甸和老挝建立了6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从事汉语言文化课程的教学。虽然海外孔子学院以普通本科院校为主力,但一些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已开始尝试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如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在2011年与玻利维亚圣西蒙大学合作共建了该国唯一一所孔子学院,同时也是全国公办高职院校的首家孔子学院[7]。这些办学活动实现了以高职院校为主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第三,依托对外援助政策,开设援外培训项目。一直以来,对外教育援助是我国实现“双向”教育交流的重要手段。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指出,中国积极帮助受援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001-2012年,中国与埃塞俄比亚联合开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累计向埃方派出400余人次教师,培训当地农业职业院校教师1800名、农业技术人员35000名。中国在苏丹援建的恩图曼友谊职业培训中心累计为苏方培训学员数千名[8]。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管理官员研修班”也是我国在2005年联合国大会上的郑重承诺,是我国政府向发展中国家援助计划的重要部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援非”实训基地,至今共举办50多期“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管理研修班”,学员遍布10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9],不仅把我国职业教育的模式与经验传授给发展中国家,更扩大了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立足院校优势输出优质教育资源

第一,建立海外分校。海外分校是未来高等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高职院校也出现了相应的发展苗头。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其烹饪专业优势及顺德本地烹饪行业的资源优势,与马来西亚UCSI合作开设顺峰烹饪学院,逐步尝试以海外分校的形式走出去办学。

第二,开展留学生教育。2009年教育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招收来华留学生数量只占总来华留学生数量的1.44%[10]。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目前招收来华留学生的渠道较少,层次较低、规模小、形式也较单一,留学生大多来自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形式上以短期汉语培训为主,开展学历教育进程缓慢。如北京信息职业学院在短期语言生之外,还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多媒体技术等专业招收学历教育国际留学生,为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培养计算机等软件工程人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依托该院在农业种植、畜牧等方面的优势,招收海外留学生,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农牧业发展[11]。

总之,从现有办学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和边境高职院校是“走出去”办学的主体。借助国家经济政策,依托区位优势走出去也表明了高职院校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战略性联系,企业“走出去”的程度决定了高职教育“走出去”的可能性,高职教育“走出去”的步伐决定了企业“走出去”的高度。但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区域间分布并不均衡。

三、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明确的办学目标与规范的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的目标市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尤其是区位优势明显的周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较之于本科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声誉优势,高职院校授予的大专文凭限制了学校对境外学生的吸引力。因此,高职院校进入国外教育市场的策略主要是通过降低学费、提供奖学金等优惠政策吸引外籍学生。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国内校区的办学负担,更无利于提高本校的国际声誉。与此同时,很多高职院校仅仅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外加现有各种评价体系对“国际化”指标的重视,导致各高职院校盲目开展各种国际合作办学活动,甚至将其作为创收手段,重审批、轻管理。在开展合作办学活动的同时,并没有很好地对其进行培养和扶持,导致很多合作办学项目形同虚设,很多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的步伐。“走出去”办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现有的办学活动在前期调研、设计规划、资金来源、准入与退出等方面还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国际化办学水平不足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家(省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办学特色比较明显的一类院校。这些院校办学基础较好,具有较长时间的国际化办学基础,甚至一部分院校已将“国际化”作为具体发展战略。在“走出去”的探索过程中,这些院校也发挥着相应的示范带头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已经完全具备“走出去”发展的实力,这从现有的“走出去”办学形式就可见一斑。我国高职院校现有的“走出去”办学活动主要依附于外部资源,依托优势专业“走出去”的院校较少。但特色及优势专业则是我国高职院校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这说明我们还需要在自身的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上下功夫。其次,“引进来”资源转化率较低,办学水平提高有限。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教师互派、学生互派、学位互认、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等途径,不断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英语的BTEC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以及CBE模式、CBET模式、MES模式等,但是这些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却显得水土不服。引进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则无益于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更限制了“走出去”办学的步伐。

(三)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尚显滞后

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难以保障“走出去”办学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活动的开展,一些教师获得了出国进修机会,但是碍于外语水平和教师个人资质的限制,不少教师对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没有全面认识,也缺乏对国外优秀教育模式和手段的改造吸收,从而限制了国际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能够适应“走出去”办学需要的国际化高职教师队伍亟待构建。

(四)与我国跨国企业合作的深度不够

高职教育国际化不同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高职教育国际化是由企业国际化推动的。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与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紧密性更高。无论是依托外部条件还是自身优势“走出去”办学,高职院校“走出去”都要具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只有与企业紧密联系,其培养的人才才能最终满足企业走出去的人才标准需求,其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我国缺乏校企合作的传统和体制机制保障,能够与跨国企业合作的高职院校仍然凤毛麟角。

四、高职院校如何“走出去”办学

影响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的因素十分复杂,既有高职院校自身内部因素,也有国际大环境、国家政策、海外文化差异、海外教育成本等外部因素。因此,规范并推动高职院校走出去,并非高职院校独自就可解决的,需要协调各方利益主体形成联动机制。

(一)政府应做好必要的规划和支持工作

政府支持是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的基础性保障。我国现有政策关于“引进来”的偏好比较明显,尚未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并举。如《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相关规定就把重点放在“招收中国学生为主”。这一政策规定不仅严重限制了国内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发展,更使得“走出去”办学难以有法可依。鉴于此,政府应不断完善走出去办学的政策体系与保障机制建设,如结合企业“走出去”发展需求,建立专业遴选与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国外院校的一些相关信息,协助高职院校做好学校宣传工作,在周边国家举办相应的职业教育展等。与此同时,要到另外一个国家开办高职教育,必然受到该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的制约,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文化和制度冲突,需要借助政府之间的有效协商来解决。

(二)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增强自身办学实力

我国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实力不足、缺乏吸引力,是影响走出去办学的决定性因素。可以充分借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发展跨国教育的相关经验,通过引入跨国教育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从而增强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尤其需要重视留学生管理工作,保证招生与管理并重,避免“重招轻管”造成的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对学校品牌和形象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要注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培育,重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特色培育,通过特色立校,增强高职院校的海外吸引力。

(三)用市场化眼光看待走出去办学

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教育被视为一种商业性服务。在国内教育界我们可以保证教育的公益属性为主导属性,而在教育国际化、“走出去”背景下,则要保持其市场性、商品性为主导属性[12]。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的重要作用,完善政策,加强信息引导,鼓励其参与“走出去”战略合作项目。要用市场化眼光去选择目标市场,了解当地潜在求学需求,仔细辨别外方合作的动机和目的,努力寻找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只有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合作办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转化已有中外合作项目

不可否认,高职院校必须通过较为稳固的渠道寻找外方合作伙伴。现有的一些海外教学活动就是因为合作基础不牢固,相关领导人的更替就可能导致合作项目半途而废。反观已有的成功案例,基本是在长期中外合作项目的基础上转化为“走出去”办学项目的。良好的前期合作能够使双方深入了解彼此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从而为海外办学提供牢靠的合作基础。

(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

构建完善的走出去办学质量保障机制,是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可以充分借鉴澳大利亚海外办学的相关监管措施,组建专门的质量审核机构对输出高职教育的院校以及海外教学活动进行定期质量审核,确保国内高职院校具有国际水平的办学标准,与高职教育输入国共建良好的质量保障体系。

参 考 文 献

[1]黄文伟.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和UCSI为例:打造我国高职院校海外办学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9):68-71.

[2]打造世界一流高职实现中国医疗器械“育人梦”——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国家骨干建设巡礼[N].中国青年报,2013-06-28(05).

[3]姚建莉,朱艺艺.柬埔寨西港特区“走出去”的无锡模式[EB/OL].[2015-04-22].http://www.nfcmag.com/article/5511.html.

[4]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紧跟“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东南亚国际项目[EB/OL].[2015-08-23].http://www.gdaib.edu.cn/news/shehuifuwu/2015/0809/12108.html.

[5]王毅.“一带一路”战略与职业院校发展[EB/OL].[2015-08-19].http://www.chinazy.org/models/adefault/news_detail.aspx?artid=60991&cateid=1539.

[6]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EB/OL].[2015-11-15].http://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2382.

[7]丁国声.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应“走出去,拓展空间”[EB/OL].[2012-11-21].http://edu.gmw.cn/2012-11/21/content_5756882.Htm.

[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EB/OL].[2014-07-14].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k/201407/20140700661190.shtml.

[9]岑咏.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高职教育“走出去”大有可为[EB/OL].[2015-08-18].http://www.chinazy.org/models/adefault/detail.aspx?artid=60986&cateid=1539.

[10]李翠霞,刘英杰.增强高职院校对海外留学生吸引力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8):221-223.

[1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EB/OL].[2015-10-15].http://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f.aspx?id=169.

[12]徐晓林.文化安全视野下的中国教育“走出去”战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114-122.

作者:莫玉婉

农业高职院校农业技术论文 篇3: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研究

摘要:当前,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四化同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我们必须有一种全新的思维来对其进行审视和反思,在架构平台推进资源统筹整合、面向“三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服务打响“农”字招牌、创新机制激发办学活力等四个方面系统谋划与推动。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安徽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应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力。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农耕文明的国家,现代农业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社会化、多元化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让其与其他产业形态相比,在转型、发展、提升上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如何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加快提升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尤其是设置有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2015年,笔者以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视角,对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希冀通过本文抛砖引玉,引发广大同仁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进行更多的研究与思考。

一、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基本现状

截至2014年,安徽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74所,其中属于农林院校类别的仅有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1所。为方便分析,本文中的涉农专业指高职院校开办的农林牧渔大类专业。

从2015年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情况看,全省设置1个及1个以上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有17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22.97%。其中,有1所院校设置8个,1所院校设置6个,2所院校分别设置5个,4所院校分别设置3个,1所院校设置2个,8所院校只设置1个。

2015年,有涉农专业招生的高职院校数量为15所,较2010年增加4所;招生的涉农专业14个,与2010年相比,实际增加5个专业,停止招生的专业2个;涉农专业计划招生3152人,较2010年的2767人增长13.91%,略高于同期安徽省高职教育招生计划总数的增长率11.67%;涉农专业招生计划人数占全省高职教育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虽然从2010年的1.5%略增至1.53%,但占当年有涉农专业高职院校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却从2010年的7.21%降到5.93%。这些数据表明,2010-2015年间,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大体保持一种稳定发展态势,但涉农专业建设在其所在院校中的比重却在下降。

从涉农专业的结构来看,其院校布点和招生计划投放的集中度较高。2010年,园林技术专业有10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43%;园艺技术专业有6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19%;其他9个专业的招生院校不超过2所,其招生计划总和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38%。到2015年,这种情况仍未有明显改观,园林技术专业有11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38%;园艺技术专业有8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19%;其他11个专业的招生院校不超过3所,其招生计划总和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43%。

基于上述数据,我们对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大致形成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其一,现有涉农专业多数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主要来自所在院校合并升格前的农业中专的老牌专业,且多分布于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其二,目录专业覆盖率较低,既反映出设置有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对过去中专办学优势专业的传承力度不够,同时也表明在普遍意义上高职院校对涉农专业的关注和投入非常有限。其三,从现在设置的涉农专业看,其结构较为单一且办学规模偏小,除“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两个专业的状况稍好外,其他招生专业多已在事实上成为“种子”专业,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二、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与挑战

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与挑战,必须要有多维的视角。从教育的视野,既要立足于院校自身的内涵发展,更要着眼于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2011年启动的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安徽省高职院校共有99个专业点列入项目建设,其中涉农专业点为8个,占专业点总数的8.1%,涉及6所高职院校、6个涉农专业。

透过这些数字,可以非常直接地体会到涉农专业在其所属院校内涵发展中承担的使命。其一,经过传承、调整,现有的涉农专业在综合办学实力上与本校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安徽作为农业大省而高职院校必须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现实背景下,涉农专业对提升本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有较强的牵引和带动效应。其二,涉农专业是全省高职教育专业布点中的“种子”专业,属于稀缺资源,作为本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完全有可能形成本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品牌,进而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中承担的使命相比,涉农专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则是极其严峻的。这种挑战大致包括四个层面。第一,从招生角度看,涉农专业对生源吸引力不足的现象长期存在并将持续。在高职生源总体上面临较大危机的情况下,相关高职院校能否继续坚持开办涉农专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将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二,从人才培养角度看,目前在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上缺少体制机制上的约束和保障,导致目前政府、行业、企业参与涉农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深度、广度都非常有限。第三,从就业角度看,涉农专业毕业生虽然市场需求量较大,但因其是艰苦行业,毕业生就业的转岗率和离职率均较高,且安徽省内就业率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涉农专业建设的目标指向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存在偏差。第四,从社会服务角度看,一方面由于政府涉农培训资源过于分散导致高职院校面向“三农”开展服务存在“有力无处使”现象,另一方面也因部分涉农专业自身实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匹配,造成服务“三农”过程中“有心无力”。

(二)现代职教体系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农业职业院校为主体,构建覆盖全国、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依托农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组建农业教育集团,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不难看出,面向“三农”发展的开放性、专业设置上的系统性、人才培养上的协调性等,均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而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枢,其涉农专业发展质量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这样的目标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从体系建设的视角,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至少有二:一是与中职、本科上下联动,彻底打通农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发展通道,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二是与区域“三农”发展同频共振,成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对接、服务、支撑乃至引领区域“三农”发展的资源汇聚、整合平台。

目前,安徽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还远未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2014年,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农林牧渔类专业26个,占全部专业总数10.76%,专业布点数366个,专业点人才培养规模占总体的比例为9.0%。同年,安徽省有11所本科院校(含1所独立学院)共开设20个农学类专业。从专业布点情况看,2所院校为10个以上,1所院校为4个,其他院校均仅为1-2个,41个专业点的总量占全省本科专业点总数的2.26%。安徽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虽然呈现为金字塔结构,但过于扁平化。中职作为“塔基”的基础作用相对扎实;高职作为“塔身”的骨架力量明显偏弱;本科作为塔尖的牵引带动明显有限。这种过于扁平化的金字塔结构,很难成为一种科学合理的体系化结构。2012年由安徽科技学院牵头组建了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力图通过多方合作形成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职教体系来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但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该集团的运行机制和探索成效还有待观察和验证。

(三)现代农业发展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为我国农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其多种优势贡献在于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从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安徽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中,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未来还将面临粮食增产稳产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巨大压力。这些问题都需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办学实践中站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前沿,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丰富和拓展专业内涵。换言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应更好地在农业人力资本开发建设中发挥作用。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显然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师资队伍水平还有待提升。缺少一线体验,缺少实践经验,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涉农专业教师团队在这一方面更为突出。其二,服务“三农”渠道还有待拓展。一方面,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主,在农业技术和政策信息等方面相较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并不一定具备多少优势,导致社会服务乏力;另一方面,也由于当前涉农培训政出多门,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就是想参与其中也缺少体制机制保障,社会服务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其三,招生制度还有待改进。目前,高职涉农专业普遍面临困境,但无论是国家还是安徽省,均尚未出台相关保护性政策。从实际情况看,未来涉农专业设置和布点数仍有可能进一步萎缩。其四,毕业生就业去向还有待引导。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去向多为经济发达省份,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安徽本地就业率相较高职院校总体而言明显偏低。

(四)“四化同步”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在由农业文明向农工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由农业化向城镇化演进的趋势,在教育目标上由适应固农人才向劳动力转移人才转变,在教育内容上由农业化技术向城镇化技能转变,在教育方式上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技术手段转变。职业教育作为农业转移人口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熏陶的重要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快速地融入到城镇中去。当前,引领“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面向三线城市,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服务域”,也将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发展域”。高职院校必须充分依托涉农专业,借助自身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直接对接的天然优势,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城乡合作、区域合作,在推动“四化”同步中努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发展理念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在涉农专业建设上必须要破除两种错误认识:一是涉农职业教育就是涉农专业的事情,与其他专业无关;二是涉农专业建设涉及到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村镇一线,协调难度太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一种更加积极、进取、创新的姿态,积极统筹和整合办学资源,为涉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这在当前显得迫在眉睫。

三、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战略取向

面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发展困境,我们必须有一种全新的思维来对其进行审视和反思。总体来看,至少要将以下四个方面作为战略取向。

(一)架构平台,强化资源统筹整合

涉农专业应该也完全能够成为高职院校对接和服务“三农”发展的一个窗口。但这个窗口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要加大办学资源的统筹整合力度,充分借助近几年在安徽全面兴起的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以及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着力建设开放共享的政策信息沟通平台、专业产业对接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合作平台、科研服务合作平台、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等“六大平台”,推动本区域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集聚、信息集聚、服务集聚、特色集聚和品牌集聚。

在高职院校内部,涉农专业要跳出自身的狭窄视野,加大与其他专业的协同与合作力度,通过各类办学资源的整合,为其他专业服务“三农”提供有效的切入点。在高职院校之间,既要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涉农专业结构,推动高职院校差异化错位发展,不断优化全省涉农院校涉农专业布局,又要围绕安徽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瞄准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热点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协作与交流,不断提升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可以现有格局为基础,一方面深化中职、高职衔接,进一步扩大高职涉农专业的办学规模,努力推动中职、高职涉农专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深化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在涉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上的衔接,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通道。

作为地方政府,也要有“大三农”的意识,对目前分散在农业、人社、扶贫、群团、财政、教育等众多部门的涉农教育与培训项目进行全面、有效整合,让拥有优势资源的高职院校在涉农教育与培训领域中有更高的参与度和贡献率。

(二)面向“三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必须加大招生改革和就业激励力度。我们在这里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基层农业技术人才断层已经非常严重,二是基层农业技术岗位对人才吸引力非常有限。这其实也是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招生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不能被动应对,而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通过创新招生制度为涉农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保护性政策支持。比如,放宽涉农专业招生条件,让现有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员工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采取定向培养的办法,对涉农专业学生学费予以减免并提供奖学金,同时要求其必须在基层一线有一定期限的服务期;等等。而在这其中,涉农专业及其所在高职院校应加强调研,积极、及时地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政策创新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要加大涉农专业调整改造和课程体系建设力度。安徽省高职院校现有涉农专业多为传统专业,部分专业已经难以适应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需要通过调整和优化涉农专业结构,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当增设现代农业人才需求强烈的新专业,增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设置与安徽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匹配性和关联度。另一方面,则必须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来加大现有涉农专业的改造力度,既可以通过引入农业行业企业标准来提升相关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要通过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嫁接改造来增强相关课程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着力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夯实基础。从调研情况看,虽然相关高职院校做了不少努力,但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三)拓展服务,打响“农”字招牌

与其他专业相比,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服务产业发展上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但要把这种优势与特色发挥好,还需要涉农专业通过拓展服务来真正打响“农”字招牌。而且,在当前涉农专业办学规模偏小的情况下,应将社会服务作为专业建设的主攻方向。

第一,要着眼团队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纵观多所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师资状况,教学团队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均不够合理,与基层农技人员状况类似,有较为明显的断层现象。在总体结构优化尚需时日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团队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如何发挥好以老带新的优势,引导、激励团队积极开展涉农服务并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二,要着眼一线需求,设计多样化的“菜单”。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其所处发展环境、发展目标任务当然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充分借助现有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如职业教育联盟等,来做好调研分析。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经营一线的现实需求,通过涉农专业自身以及整合其他专业的力量,研究、设计多样化的服务“菜单”,通过网站、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和推介“我能做什么”,为更有效地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可能。

第三,要着眼不同对象,开展个性化服务。多样化的“菜单”研究设计出来,更重要的是要付诸实施。目前,在实践中,有面向农资销售企业开展的管理干部业务知识培训,有面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的新产品研发,有面向村镇开展的乡村规划设计咨询,有面向农民开展的科技下乡等等,形式不拘一格,但这些多为点上的探索,尚未形成面上的推动,其成效还难以充分体现。今后,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政府部门,都应在推动涉农专业为“三农”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上出台更加有效的激励措施,变自发探索为机制推动。

(四)创新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面对涉农专业发展的困境,需要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努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激发涉农专业的办学活力。

第一,健全和完善农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建议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通过政府多部门和职业院校密切协作,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与规模情况做出预测预警,并形成年报制度。这不仅有利于涉农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而且公开发布年报还有助于增强涉农专业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第二,逐步规范农业从业资格,完善准入机制。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或安徽省出台地方性法规,来规范农业企业法人或经营生产主体的资格,如农业企业(农资经营、家庭农场等)的法人必须具有农业相应专业本科以上文凭和从事该行业的经验,其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农业相应专业专科以上文凭和从事该行业的经验,等等。

第三,健全和完善涉农专业发展的投入和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应从农业产业安全的高度出发,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予以特殊的政策倾斜,在基本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在教研科研、社会服务上探索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着力优化涉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环境。

第四,应继续加大校、政、行、企多方合作平台的创新探索力度。目前,安徽省已经建立的各个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以及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涉农专业通过校、政、行、企合作来深化产教融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这些平台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在信息上的无碍沟通、资源上的有效共享、合作上的深度互信等方面下大气力持续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余欣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和任务[J].行政管理改革,2013(12):10-16.

[2] 西奥多M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32-133.

[3]姜明文,俞启定.基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独特功能论析[J].教育与职业,2012(24):6.

[4]李梦卿,张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从农业化走向城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4(Z1):50-55.

[5]隋许杰.职业教育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融入研究[J].职教通讯,2014(31):44.

[6]吴一鸣,谭维奇.略论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的建设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4(30):9.

(责任编辑:杨在良)

作者:哈满林

上一篇:煤田煤层对比地质勘查论文下一篇:太极产品设计运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