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论文

2022-04-25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现状,根据PDCA循环对高职院校校园安全应急机制进行分析,提出利用PDCA循环的模式探索研究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的防控机制、制定高校应急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信息管理、关注日常师生心理健康、提高师生法律意识等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论文 篇1:

论互联网安全应急响应开放中心(ESRC)模式对加强央企网络安全管理的意义

摘  要:互联网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日益完善,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要求提高,互联网安全应急响应开放中心(ESRC)是企业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探讨央企安全管理面临的新的要求,互联网安全应急响应开放中心(ESRC)模式解决央企网络安全的社会化门户、规范吸纳社会网络安全力量、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高效和开放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央企;安全管理

前言: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网络空间兴起发展,极大促进经济社会繁荣进步,同时也带来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网络空间安全(以下简称网络安全)事关人类共同利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事关各国国家安全[2]。世界各国也加强网络空间的建设,维护各自的网络空间主权。

为维护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互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加强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和治理,构建互联网发展安全基础,构筑网民安全上网环境。作为网络安全保障的主体,国家监管机构、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

1.互联网安全响应开放中心(ESRC)

大型企业的业务模式多,涉及产品多,且部分具有互联网的在线特性,使得善意的、恶意的人都能接触到。由于当今技术发展情况和人为原因,系统具有安全漏洞不可避免。这样漏洞被外界发现不可避免。

对于安全漏洞披露,互联网工作组的“负责任的安全漏洞披露过程”基本是业界共识。互联网企业讲究“小步快跑敏捷迭代”,率先在吸引外部安全力量规范地参与进企业产品的漏洞发掘与披露方面开展了工作。

1.1 SRC概念和特点

SRC(SecurityResponse Center),即安全应急响应中心,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定义,一般只笼统地定义为:主要针对科技互联网企业常见的安全漏洞而特别设立的机构[1]。是在实践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

SRC的核心是一套漏洞收集平台,面向社会收集企业自身产品或者第三方的安全漏洞。从实践来看,绝大多数的SRC定位于企业自身产品和社会网络安全力量的窗口。核心之外,配套的有:漏洞奖励计划、漏洞通知和修复验证的流程管理、甚至有项目众测等。

SRC本身就是企业的一个窗口,传递企业对安全的态度。SRC一个很直接的功能就是内部安全系统的试金石。稍具规模重视安全的企业肯定有自己的安全团队和系统,那为何还会被外部发现漏洞?一定是相关团队和系统存在这样那样的疏漏所致[1]。SRC启动了企业安全的复盘、分析和改进进程。

1.2 我国SRC建设情况

(1)企业门户性质的SRC

2012年5月,腾讯率先推出腾讯安全应急响应中心(TSRC)。

2013年1月,网易也推出了漏洞报告平台。接着京东、百度、阿里等都相继推出,SRC模式基本被大型互联网企业接受并且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一年可以称为“SRC元年”[1]。

随着安全行业的发展,像深信服、中兴、联想、华为、这样的传统企业都开展了SRC。据统计,目前所有的电商、安全厂商、通信厂商等互联网企业架设并运营自己的SRC平台。

(2)第三方平台性质的SRC

360旗下“补天”漏洞响应平台,定位侧重于处理第三方web应用漏洞等安全问题,漏洞数据同步公安部、网信办和国家漏洞库。

漏洞盒子是一个主打众包模式的漏洞发现与处理平台,帮助企业测试产品中潜在的安全风险,FreeBuf黑客与极客团队产品,具备与各企业SRC合作的窗口。

2.我国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我国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体制中的牵头单位,为中国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技术协调中心(简称中国互联网应急中心,英文简称CNCERT或CNCERT/CC),成立于2001年8月。其主要职责为:“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力保恢复”的方针,开展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的预防、发现、预警和协调处置等工作,维护国家公共互联网安全,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2]。

CNCERT发起成立了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中国反网络病毒联盟(ANVA)和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治理联盟(CCTGA),与国内的基础电信企业、增值电信企业、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网络安全服务厂商等建立漏洞信息共享、网络病毒防范、威胁治理和情报共享等工作机制,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2]。还通过公开选拔方式,选择国内安全专业厂商成为“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目前共有10家国家级和51家省级应急服务支撑单位。

3.央企的网络安全管理

3.1央企的网络安全管理形势

我国积极推进网络安全方面的建设,颁布并实施《网络安全法》以及一系列的配套法律规范。在网络安全法中明确了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要求。针对关键基础设施进行网络攻击,会造成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甚至社会性事件。当经的国际国内网络安全形势下,关键基础设施处在网络攻防的火线位置。央企,是国计民生基础行业的经济实体,是这些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和运营者,当今的网络安全形势给央企的网络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央企业已经在媒体、物资采购等方面资源整合和协作,成立了“央企媒体联盟”、“央企电商联盟”等组织。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国家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联合网络安全厂商-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宣布,将合作推进“央企网络安全响应中心”的建设。

3.2央企的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1)網络安全形势严峻,现有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和能力面临极大挑战;

(2)各央企的网络安全方面的建设水平层次不齐;

(3)央企的网络安全管理,沿袭传统管理思路和手段,各自为战;

(4)央企的网络安全处于总体封闭状态,与社会网络安全力量没有交流和协作渠道;

(5)央企内部安全资产管理、网络攻防人员管理、网络安全漏洞动态监测等俱需要更加开放、高效,与社会接轨。

4.ESRC对于加强央企网络安全管理的意义

央企搭建互联网安全应急中心(ESRC),可作用于网络安全管理的诸多方面。

(1)央企网络安全管理与互联网的思路与方式接轨,直面网络安全方面的挑战,使央企网络安全更有效纳入国家网络安全应急处理响应体系;

(2)搭建了央企网络安全的门户,促进了交流与开放,为央企与互联网企业、央企之间的网络安全交流与协作提供了渠道,使协作与互助成为可能;

(3)引导网络安全社会力量规范纳入央企的攻防安全体系,为央企引入新的安全测试方式;

(4)使央企内部的安全资产管理、网络攻防人员管理、安全态势动态监测,更加高效和开放,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保障能力大大增强。

5.总结

在新的网络安全时代下,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应急处理响应机制的发展,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的防护要求,都对央企的网络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企业的安全应急中心(ESRC)模式的发展,给央企的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式。互联网安全应急中心(ESRC)模式,能构建央企网络安全门户,促进交流与协作,引导社会安全力量规范安全攻防体系,可有效加强央企的网络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腾讯安全应急响应中心.《企业安全应急响应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2015

[2]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2018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3]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2019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2019

[4]  聂君.李燕.何杨军.企业安全建设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3 379-387.393-396

作者:刘明 彭轼 彭天齐 崔亚富 张洪喜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论文 篇2:

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校园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初探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现状,根据PDCA循环对高职院校校园安全应急机制进行分析,提出利用PDCA循环的模式探索研究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的防控机制、制定高校应急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信息管理、关注日常师生心理健康、提高师生法律意识等措施。

【关键词】PDCA循环 高职校园 安全应急管理机制 心理干预 信息管理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学生的生源多元化,有中职学生、普高学生和退伍士兵、在职人员等。生源学习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容易激发各种矛盾,加上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厌学、颓丧和自暴自弃的情绪,给教育管理和校园安全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一、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现状

高职院校扩招人数增多,在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导致教学资源的紧张,从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资源的短缺和学生期待获得高质量的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安全稳定因素之一。

高职学生有积极向上、渴望成功的愿望。有些学生急功近利,一旦达不到目标,心理便产生巨大的落差,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另外,许多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稍不如愿就与同学产生矛盾,在拒绝外界的支持后,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和方法,也容易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一旦这些心理问题爆发,便出现学生跳楼、自杀和伤害别人等恶性事件。

二、根據PDCA循环对高职院校校园安全应急机制进行分析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和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 和 Act(处理)。即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的步骤来进行,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

(一)P(计划)树立目标、制定方案和流程

维护高职院校安全稳定的计划和目标要明确,因为计划和目标是PDCA循环中的第一步,这是保障PDCA循环能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由此,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特殊情况,制定校园应急机制,理论依据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总体目标。(1)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网络责任制度,做到早防范、早处置;(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和果断的措施,确保校园秩序。

服务目标客户。政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秩序;家长:学生平安,获得优质教育,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营造安全和稳定的校园环境;学生:得到优质的服务,享有稳定、安全和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D(执行)实施管理

高职院校的安全应急处理工作,必须快、狠、准,尽可能地降低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带来的伤害。因此,高职院校的安全应急机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实施管理,需要从线性的危机处理的模式转变为全方位的危机管理模式,构建完备的高效率管理机制。

第一,构建应急管理机制,成立应急小组应对校园安全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校园突发事件,需要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一个统一指挥和行动的快速相应的应急处置小组。小组由学校领导牵头,成立学校应急安全管理常设机构,宣传部、财务处、保卫处和学生处等部门负责人参与。宣传部负责应对舆情、财务处处理应急事件垫付资金等问题,保卫处负责统筹协调、对上级部门上报;学生处则负责详细了解事件的动态和起因,并成立相关的应急小组,如宣传舆情小组、家属接待小组、对外公关小组和谈判组等。总之,调动各部门应急准备,按照程序和权责,各小组接到应急管理处指令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和处置,并听从应急管理处协调,妥善处理相互关系,协同处理突发事件。尽快把控态势,避免事态继续恶化,防止二次事故发生,避免相互推诿扯皮而导致矛盾激化和升级。

第二,根据校园突发事件有序开展处置。若涉及人身安全事件,以“生命至上”为原则,第一时间报110和120,组织医疗力量赶赴现场对人员进行救治,对周围人员进行疏散确保抢险和救护车辆通过等。此外,做好舆情引导,及时公开信息,并对信息的公布统一进行管理。务必及时和准确,建立统一发言人制度,由发言人向家属、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公众平台发布正确信息,避免谣言。

第三,善后恢复阶段。做好事件的恢复善后工作,特别是短期的重点工作的恢复,及时了解出现的新问题。如校园秩序的恢复、社会声誉的恢复、师生关系的恢复、教学秩序的恢复、受损资产及设备的复原等。

第四,对相关师生和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对不同的师生群体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通过“一对一面谈”、座谈和走访学生宿舍等方式主动和相关人员沟通,帮助他们摆脱突发事件阴影,重建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及早恢复心理状况。

(三)C(检查)

根据PDCA循环,这是检验校园各项安全风险防范效果的重要步骤,学校安全应急机制是否能如期启动,实施后有没有效果,并从中找出校园安全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标,P(前期制定的计划和目标)认真检查实施的策略和步骤,确保达到目标,如果没有达到目标,要及时进行反思,如计划是否要重新制定,应急机制有没有完善,查缺补漏,应急的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计划等。

(四)A(处理)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对C环节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对做得比较好的留档保存,对一些不好的做法进行改正。这一步并不是说是整个PDCA循环的最后一步,而是从这里开始下一轮新的循环。对于此轮循环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达不到目标的计划,将自动进行下一轮新的PDCA循环,也就是说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进行,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直到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校园安全机制为止。

三、高职院校完善安全应急机制的措施

(一)提高安全防患意识

基于“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理念,学校要将安全培训纳入日常工作培训当中,定时开展不同类型的安全培训,如消防、地震演练、急救知识和防毒防艾等知识培训。设计应急处理流程,开展安全相关的主题活动,如主题班会和演讲比赛等,把一些必备的急救知识以课程化的方式呈现,全员师生必须牢牢把握知识点,掌握相关的技能,从而提高师生的校园安全防患意识。

(二)制定高校应急管理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突发事件虽然层出不穷,但如果时刻做好思想准备,有完善的应急管理预案,按照事先拟定的流程处理,一切便迎刃而解。应急预案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包括成立健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急事件管理决策部门尤为重要,做的每个决定直接影响危机处理的效果。以学校校长为核心,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学校相关的智能管理机构领导共同参与,大家定时召开会议,公布处置情况,一起讨论,共同应对。在确定处置方案后,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二是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和性质,进行归类,形成一个可操作的、清晰的突发事件核对表,如交通事故类、食物中毒类、火灾事故类、公共卫生安全类和意外伤害事故类等,把每一类的处置方法和处置流程及负责的工作人员等一一列好,当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照核对表的事件进行处理,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处理事件的效率。三是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和工作设施。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明确每个人、每个部门的职责,准备一定的应急资金等。

(三)实施有效的信息管理

健全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信息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首先,要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的全覆盖的网络系统。以学生处、保卫处、基层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等为主要对象,从中搜集并建立各类风险信息,定期做好安全排查,上报安全隐患等,将风险扼制或排除。另外,要建立完善信息公开机制,由宣传部及时发布官方信息,确保信息源头上下一致,内外一致。

(四)关注日常師生心理健康,提高师生法律意识

突发事件并不可怕,关键的是事后师生的情绪是否平复,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工作秩序是否得到恢复。因此,要借助心理健康中心,在事件后及时介入并跟踪相关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利用主题班会或活动,将心理健康的方式方法和相关必要的法律知识纳入教学和活动中,有目的地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

基于PDCA循环,高职院校校园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但是目前仍然面临重重困难,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之路仍然漫长。本文探索利用PDCA循环的模式研究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的防控机制,以完善校园的安全应急机制,建设文明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

【参考文献】

[1]胡彦玲.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工作危机管理机制创新[J].高教学刊,2016(11).

[2]王强.公共危机应急的反应管理体系:反思与重建[J].江海学刊,2004(2).

[3]陈建伟,赵金辉,罗启发.校园危机管理机制预防原则初探[J].医学与社会,2005(11).

[4]陈坤,易俊,徐龙君.基于PDCA循环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作者简介】曾 志(1982— ),女,壮族,广西柳江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黄 煌)

作者:曾志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论文 篇3:

档案与应急机制的构建和互动

编者按:今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之后,一位作者发过来一篇谈档案与应急机制构建和互动的稿件。我们正准备刊发,没想到更大一场灾难又降临到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面前。我们为灾区的同胞哀泣、为救援者的英勇感动,同时,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也应从专业的角度理性地思考应急机制的构建。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该预案为总纲,以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和31个省(区、市)总体预案为主的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分级响应、属地管理、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应急组织管理体系。

解决好“应急”问题事关全党工作大局,事关保稳定促发展,是非常态环境下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突发性事件或许不可避免,但只要有所准备,就可能减少社会的恐慌,并将损失降到最低。

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保障性的信息汇集和采编工作,在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规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起着辅助决策资源库,精确检索各种应急对象和节点,调配社会应急资源分布的作用。档案工作要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就必须将工作方式、方法予以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用统筹兼顾的思想,走集聚式的发展道路。

面对社会结构深刻转型,档案资源的形成日渐分散化,社会新阶层、新载体档案不断涌现。面对需要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的局面,要进一步完善档案行政管理机制,就必须深刻认识“档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全面把握新机遇、新挑战,增强做好档案工作服务应急管理的紧迫感,巩固档案信息资源基础,将解决好“档案工作与应急机制的构建和互动问题”作为全国档案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要方面,摆在突出位置。

今后一个时期,档案工作服务国家应急机制的总体构架应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形成应急管理档案资源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应急工作档案信息资源库基础建设,积极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努力保障主要应急工作历史数据和实时动态信息产品完全供给,按照各种应急状态下各专业门类聚集和应急整体解决方案为架构,配置档案信息资源,以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为重点工作领域,扎实推进全国应急总体机制的建设。

一、加快构建应急档案的长效机制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档案的多种功能和信息资源基础作用日益彰显。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应急档案工作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大应急档案管理、利用力度。

1.按照统筹应急工作发展要求,以服务决策为重点突破方向。强化档案基础地位,引导应急信息要素资源档案集聚配置,打通、整合各系统、各部门应急档案资源,依托应急决策专家辅助平台,统一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

2.巩固、完善、强化强档政策。按照适合国情、着眼长远、逐步增加、健全机制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应急档案专项经费制度,不断强化对应急档案收、管、用的支持保护。开展宽领域、深层次的应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提供利用、深度开发工作。认真总结各地、各部门开展应急档案利用的经验和做法,稳步扩大应急档案工作范围,科学确定总体和重点应急领域档案工作的目标及实施方案。

3.形成管理增效、各专业领域应急工作相互支撑、良性互动格局。要通过优化形成结构,梳理存量档案,构建统一交互平台、定期磋商的机制,搞好应急工作区域内档案资源布局规划、建设实时支撑系统,重点支持交通、供电、民生等系统应急档案资源的建设。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精深加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益。

4.探索建立促进应急档案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实现各种应急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发展互动互促。切实按照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应急行政管理机构和档案部门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应急统筹管理和应急档案信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科学制定应急档案工作目标,确定应急档案面对应急节点和现实需要两大发展方向

1.紧贴应急管理战略需求,突破制约应急的瓶颈。紧贴国家战略需求,集各部门之力,整合发展应急管理组织资源、动员机制、民间组织资源、物质人力资源、疫情防治、交通运输、气象预报等重大战略性基础档案信息资源,超前谋划,以应用为导向,将档案功能研发和设计融入应急网络、机制和系统的建设中,通过持续努力,逐步提高应急核心问题解决能力,最终突破发展瓶颈。

2.面向应急重大应用,实现重点领域的档案信息一体化突破。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着力建设好交通、供电、民生等档案信息基础设施,搞好信息资源库开发利用等国家信息化重大专项建设与应用,推进“各专门领域融合”,做到在辅助决策方案资源库中,各种应急对象、节点精确检索工具和社会应急资源分布及调配总账册等方面齐全完整、并有新的突破。

三、重大项目及实施方法

1.各种非常态环境下,应急节点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重点做好交通、供电、应急响应等方面的预案、决策部署、执行修正、事后评估的材料收集工作,对过程性材料应予以重点关注,为今后应急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2.应急管理的决策专家资源库建设。各级档案部门编研机构和部门档案机构,应在各级政府应急办公室的统一指导下,依据档案资源和历史数据,形成一批抗灾应急档案编研成果,应特别注重抗灾救灾中薄弱环节、关键节点、保障民生、农业生产等方面现实和历史灾情汇总、经验做法的汇编工作和深度开发,为抗灾救灾决策部署、指导日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政府信息平台为应急决策提供决策模型,对决策可能带来影响提供历史数据支撑。

3.应急管理的档案信息及时发布与无缝连接系统。各级档案部门信息机构应进一步做好档案资源的实时提供工作,特别是做好整合和指导各种抗灾救灾的制度资源、组织资源、民间组织资源、动员机制,物资保障,交通运输等档案信息资源数据的提供工作,为各级政府正确决策、人民群众参与救灾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整合平台和发布渠道。

4.民生档案支撑应急系统。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民生档案的功能,为民政、卫生、农业等部门实施抗灾救灾工作,提供保障功能。确保党和政府的温暖能够及时足额送到灾民手中。应围绕人的发展和需求建构民生档案,以户或个人为整合民生档案的基本视角,发挥档案精确指向和情况汇总的功能,为救济规模和救援安排提供决策依据。

四、加快建立以部门为主体的应急档案技术创新体系

发挥政府在应急管理调控的主导作用,制定政策法规,深化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制度创新环境;增强部门应急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力,提高应急信息管理的核心技术研发与提供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加强部门与科研机构、大学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围绕重大应急档案战略目标,组织技术联盟、部门协作,联合各方力量,举全国之力进行重点突破;推进应急档案基础平台建设和共享机制、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作者单位:浙江省档案局310015)

作者:胡文苑

上一篇:城乡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