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法发展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我国,经济法是用来调节市场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这些经济关系中,不同的法律规范拥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发挥着作用,经济法中包含着所有的经济法律关系功能,为了保障市场竞争秩序不发生混乱,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快速的发展,经济法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经济法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经济法发展论文 篇1:

我国经济法30年创新发展及未来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摘要:中国特色经济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30年的发展实践来看,经济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经济法在始终坚持更好地为保证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服务中,自身也突破了对调整能力的传统认识,区分了经济法与行政法,明确了经济法的正确定位,创新了经济法的发展观,提出了“经济法主体”概念,冲破了公法与私法的界限,形成了与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学研究格局。今后,经济法的发展还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和谐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关键词:经济法;行政法;社会主义法制;市场经济

从1955年我国颁布《华侨申请使用国有的荒山荒地条例》到2007年8月3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52年来,我国经济法已经形成了由多层次、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系。当然,建立起成熟的经济法律体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西方近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随着自身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漫长演进而渐次形成的,从11世纪到19世纪,其间经历了800年的时间;如果把罗马法的历史计入,则有近2000年的历史。”而我国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立法原则指导下,经过30年的以市场为取向的成功改革,已经逐步构建起了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法学理论框架,确立了主流学说,使经济法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得到了确立。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报告确定了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1年,我国加入WTO,实现了真正意义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据此,就我国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而言,如从晚清改革算起,至今也只有近100年的时间,如从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算起,则只有短短的30年。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通过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我国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我国不断加强经济立法和相关立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已基本形成。

一、我国经济法保证了经济实现健康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不同于西方,运行机制也存在较大差异,社会形态、文化传统、经济基础方面的差异更大。30年来,我国经济法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一起得到快速发展的,它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同经历了所有的波折和艰辛。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30年,也是我国经济法发展的30年。我国市场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市场经济。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超高速增长的核心是包括经济法律制度在内的制度变革。我国经济法保证了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平稳地发展。

1、经济法保证了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法治经济,坚持市场经济基础性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并用,坚持横向经济关系与纵向经济关系的平衡结合。1986年,我国颁布《民法通则》,明确了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为确立平等主体的法律地位提供了法律依据。在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合力规范与调控下,使横向经济关系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并且寻求到了横向经济关系与纵向经济关系的平衡结合点,使我国经济实现了30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20333亿元,2007年达到246619亿元,年均增加25257亿元。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是2000年的1.96倍,五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连超法国和英国,在世界上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20.0%、60.6%和90.7%。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也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06年的5.5%,2007年又有提高。在调控横纵两种经济关系平衡结合的过程中,使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经济法也得到了发展与完善。

2、经济法保证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经济法正确调控了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这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坚持公法与私法在一定范围内相互渗透融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法始终在市场主体“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之间进行调和,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之间进行调和,在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不协调之间进行调和,并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在保证经济实现协调发展中,我国经济法的宏观调控与统筹协调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3、经济法保证经济逐步实现了持续平稳地发展。我国经济法的发展走过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路子,是一条与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相生相伴的道路。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经济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能够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步实现了持续平稳地增长。(1)从经济发展的波幅看,改革开放起步期(1978年~1984年),经济增长的低谷发生在198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5.2%,高峰期发生在1984年,增长率达到了15.2%。进入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期(1984年~1992年),低谷分别发生在1989年和1990年,增长率分别仅为4.1%和3.8%,高峰期是1992年,增长率达到了14.2%。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1992年~2002年),随着1994年宏观五项整体配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997年~1999年进行基本制度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全面对外开放,2001年加入WTO,我国经济发展避免了大起大落,实现了平稳增长。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期(2002年~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9.1%、10%、10.1%、10.4%、11.1%和11.4%,年度间的波幅很小,仅为0.1至0.9个百分点,平均为

0.48个百分点。尤其是自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保持了10多年良好的高速平稳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波动实现了“微波化”,增长的质量和福利效应明显提高。(2)从经济周期的态势看。第6~9个周期的上升阶段基本上只能保持2年。第10个周期已连续8年处于上升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周期中上升阶段持续时间最长的,峰谷落差逐步缩小。(见表1)。其中,2003~2007年,我国经济增速趋于偏热,但增速提高也是缓慢平稳的,第二年比第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提高分别为0.9、0.1、0.3、1.2和0.3个百分点。其下降也是缓慢平稳的。2008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上升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我国从1953年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到现在,经济增长率共经历了10个周期波动。其中,改革开放之前有5个周期,这一时期正是经济法缺位的时期,每个周期上升阶段的持续时间都很短,仅为一两年,而且波动幅度很大,峰谷之间的落差几乎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改革开放之后已有4个完成的周期,这一时期正是经济法逐步产生、发展和健全的时期,周期的上升阶段虽然也很短,仅为一至三年,但波动幅度有所减小,峰谷落差也降到了六七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明显趋稳。(3)从国际比较看。通过对1996年~2007年间7个有代表性国家的经济波动情况进行比较。从经济增长率的平均值由高到低的排序看(见表2),中国最高;而从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系数由大到小的排序看,中国则最小。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泰国、日本、俄罗斯的经济都出现了负增长。2001年,受美国信息技术泡沫破灭的影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泰国、印度、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经济增长率的明显下降。而这期间,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经济法律体系逐步健全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不断增强了,政府依法规范和调控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硕果无可争辩地证明了过去的30年来,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的建设与施行是完全有效和成功的。

二、我国经济法在突破传统与创新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法虽然学习、借鉴了西方经济法学的成果,但我国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的原则。我国经济法走过的是一条与市场经济建设一起“摸着石头过河”,一起边探索、边发展,边实践、边完善的路子,这就注定了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基础、发展轨迹、理论体系、法律框架等都与西方的不同。我国经济法的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较好地保证了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地发展。我国经济法从产生到整个发展过程,都是对西方经济法律、法学传统的颠覆与突破,并且在独立自主、创新发展中取得了经济法建设的显著成效。

1、实现了更好地为保证经济科学发展服务。经济法是以人们对其生产过程的自发形式进行有意识调控为要务,它是保证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社会化生产是商品生产的一种新形式。经济法就是在率先实行社会化生产的西方国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但被马克思高度评价的“社会对其生产过程的自发形式第一次有意识、有计划的反作用”的资本主义工厂立法,反垄断等各种反经济危机立法,合理利用资源和防治污染的立法等,却并没有受到重视。资本主义国家把社会化生产只当作提高和促进商品生产的手段,确认和保护个人占有,维护等价交换秩序的民商法律是主要法律保障。至于社会化生产所造成的人与人的新的经济利益关系,只在被动的意义上,在资本关系内部一切可能的限度内才被它们所关注,才会通过经济法去作些调控。与此相反,经济法对我国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人口众多、素质偏低、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市场化程度低、人均GDP更低,而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发展的形势和重任决定了我国在法律保障的选择上,不可能把重点放在保障个人占有和维护等价交换秩序的民商法上,而必然要选择能直接从内部保障国民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经济法(这并不是轻视民商法)。30年来,我国经济法从产生之日起,就担负起综合、系统、平衡协调的重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重要手段,“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使个人、集体、国家,近期与远期利益的最大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保持国民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2、突破了对经济法调整能力的传统认识。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建立,但完善的任务还非常重,这就决定了我国政府承担的职能远比发达国家更为广泛而复杂。因此,我国政府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保障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我国经济法的调整目标必然是多重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丰富。但是,经济法的传统理论却固化了对企业组织内部一些重要的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并主张给一些相对独立的内部组织以一定的主体地位。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扩展了经济法的调整领域,从而突破了大陆法系在调整对象理论中“一对一”的机械论观点,打破了一个法律部门只能调整一种社会关系的禁锢,赋予其调整两种或多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的职能;打破了一种社会关系只能由一个法律部门调整的禁锢,赋予其由两个或多个法律部门从不同方位、不同层面、运用不同手段进行综合调整的职能。日本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干预为辅的所谓“混合经济体制”模式。我国坚持从国情出发,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道路。坚持把深化经济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了经济法的调整能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通过设立经济特区,给外商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将区域优惠政策扩大至沿海乃至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优惠的局限性显露出来了,就以产业立法代替了区域优惠立法。总之,在实践与探索中,我国坚持注重实用,力求创新,不断突破经济法调整能力的传统认识,扩大经济法调控的范围,推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区分了经济法与行政法。我国经济法调整和规范的对象基于三个出发点:一是国家(政府)与经济的关系,二是市场经济与法的关系,三是管理与法的关系。关键是理清宏观调控与行政管理的不同,明确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政府宏观调控与政府行政管理有一定的共性,但其本质却根本不同。我国宏观调控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进行。宏观调控主要针对总体、全局性的问题,特别是短期内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宏观调控的目标有限,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保障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其目的是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的协调,并兼顾短期经济增长与国家长期战略目标的一致。因此,政府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针对的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问题;而行政管理则是国家机关依法针对市场主体构建的一种以利益为核心内容、以责权为表现形式的责权利关系,国家是权利主体,市场主体是义务主体,以命令、服从为特征。正确区分经济法与行政法,不仅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奠定了合理稳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机关职能转变提供了法理依据。

4、明确了经济法的正确定位。经济法规范国民经济运行关系,体现发展、公平、安全三位一体的价值取向。涉及经济法在国家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定位问题,学术界历来众说不一。但目前基本的共识是“国家三三三说”,即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应是三重身份:行政管理者、经济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三种职能:行政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实现三次权利分离:行政管理权与经济管理权相分离,经济管理权与国有资产所有权分离,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或法人财产权相分离。㈣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仍面临着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出资人机构的职能落实不到位;特别是相关立法上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产权关系、国有资产监管主体与监管范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等问题意见分歧较大,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学者们的思路。

5、创新了经济法的发展观。我国经济法学界十分重视发挥经济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基本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推进经济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保持经济法理论的先进性,使经济法理论在指导实践中做到了既巩固已有的权益,又不断开辟未来,为实现科学发展打下基础;既兼顾当前,又兼顾未来,努力实现代际公平。学界坚持了经济法的发展必须始终与其所依存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特定的政治体制背景相适应,这是我国经济法始终能够保持先进性的原因所在,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另外,拓展了经济法的理念,摆脱了打官司、当“消防队”等旧观念的束缚,把指导和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确立关系,保证依法运行;做到既治于已然,更防于未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等作为经济法的主要功能和调整重点。

6、提出了“经济法主体”的概念。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法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我国法律、法学中法人概念泛化(二级法人、多级法人)和大量组织主体身份不明(如其他经济组织)的混乱问题,经济法给它们宽口径定位,使它们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合法地存在与发展,也解决了它们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这是我国经济法的一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在认识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兴起时期,认为经济法主体包括“决策主体、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初步发展时期,认为经济法主体包括“管理主体与实施主体”两大类;走向成熟时期,认为经济法主体包括“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在经济法主体理论经过近30年的演进过程中,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或政府主体一元化的状况,建立了一系列、多元化的主体理论,包括主体类型理论、主体特征理论等。塑造了“国家”这个经济法主体结构中最鲜明、最重要的范畴。但各个时期的主体理论都体现了“国家”或“政府”在主体类型中的核心地位。这与多年来在经济法学的研究中偏好国家权力而忽视市场主体权利有关,因而也丧失了经济法主体自身的创造性,难以跃出民事主体理论的樊篱。原因是经济法主体理论未立足于经济法调整竞争利益的创造与分配、竞争秩序的促进与维护等有别于一般的财产流转关系与身份关系的现代新型经济关系,忽略了经济法调控此类特定经济关系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未在此基础上对特定经济关系类型中的主体进行提炼。其实,不同法律主体名称不同的背后,折射的是部门法之间承载的法律价值目标的迥异,而经济法主体理论的抽象与提炼却恰恰忽略了在此根源上的追寻。

7、冲破了公法与私法的界限。经济法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实现公法、私法两者的结合,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第三法域,为法律功能的扩展和法学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同时,为了推动社会公共利益、个体利益更好地发展,经济法也在逐渐向公法与私法领域渗透;经济法协调公法与私法,共同推进宏观调控的内容也逐渐增多。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迫切需要经济法打破公法与私法的界限,甚至在一些方面还要依靠私法来规范。如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 “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按2006年度全国产权登记的102166户企业分析,公司制企业户数占到48.13%,中央企业中公司制企业户数占64.2%。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处于主要地位。如何调整规范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有产权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严格依照《物权法》、《公司法》、《民法通则》、《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来规范管理行为,既要避免监管“缺位”,也要防止监管“越位”;要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的形态及其治理结构,区别制订科学、有效管理国有产权的办法,避免管理“越位”与“缺位”现象发生。我国经济法学界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经济法与公法、私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关系的研究,并始终认为,只有使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得以和谐,才能保证经济法得到科学的发展,这也使我国经济法自身具有了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8、形成了与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学研究格局。30年来,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已逐步重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尤其注意吸收和借鉴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密切联系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国法学论文注释的数量在30年间发生了剧变,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相当多的论文根本就没有注释。30年后的今天,一篇法学论文的注释,动辄数十个,甚至上百个。早期的注释几乎全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作。无论是宪法学论文还是民法、刑法、诉讼法领域的论文,都概莫能外。现在,法学论文引

证的范围早已超越了法学文献;中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被法学研究者们大量地引证。注释的性质,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迅速发展,经济法学的研究亦如此。实际上,法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就是经济法研究的最基本方法,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是现代经济学理论更是经济法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研究已经打破了僵化固守的“部门法门户”藩篱,重视综合运用多个法律部门、多门学科、多种方法,努力使问题的分析更为全面,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国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重大实际问题。近年来,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受到重视,尤其是在经济法领域,法律经济学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尽管这些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此外,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在经济法领域也有应用价值。不仅如此,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对于深化经济法学的研究都有积极意义。

三、我国经济法今后发展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1、重视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上把握经济法的研究重点。应重点坚持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核心,紧紧围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来完善经济法律制度。着力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方面来完善经济法,使其形成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调控与规范体系。

2、重视从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上把握经济法的研究重点。应重点围绕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继续深入探索经济法对社会资源和权利的再分配功能,发挥其在统筹各种发展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完善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市场经济发展机制。围绕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

3、重视从规范、引导政府科学干预经济生活上把握经济法的研究重点。如何实现政府在干预经济生活中遵循“辅助性、多赢性、间接化、经济性和合法性”规则,实现科学干预,是经济法学需要继续着力研究的重点问题。而确保政府实施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平衡宏观经济关系,实现社会整体和谐,还需要着力研究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的特点、经济法的特征、经济法保护的利益结构、经济法的体系。市场经济中存在许多经济关系,其中宏观经济关系涉及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如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产业结构关系和国际收支关系等。宏观经济关系平衡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市场管理法和宏观经济管理法的一致性构成了经济法内部的和谐统一,而两者的冲突性又构成了经济法的内在矛盾,对其矛盾性与统一性深入开展研究,有利于正确把握经济法的精髓,自觉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到顺各种经济关系,达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

4、重视从宏观调控面临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上把握经济法的研究重点。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宏观调控都会面临着新的艰巨任务,因此,经济法的研究应积极向深度进军。要特别重视对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构建及运转机制的研究。当前,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很多,政府宏观调控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离不开经济法学研究成果的支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经济法要重视规范政府的微观管理和具体行政行为,依法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把投资审批权下放给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缩小政府对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让企业做到自主决策。改进规划和产业政策管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规划和专项产业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减少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转变政府宏观调控方式,着力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与市场要素价格的直接干预,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让市场自主配置资源与企业自主经营,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经济法要明确宏观调控的职能重点,突出宏观调控与规划职能。明确宏观调控职能部门的职能重点,强化制订发展战略的职能,实现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艺术与水平。经济法要积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各司其职,强化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经济法学研究要重视宏观调控的基础理论研究,要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新出现的重大问题对经济的影响,如突发事件引发的大面积灾害、“5·12”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国外热钱大量流入、股市动荡、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等重大事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深入探讨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与力度,及早研究相应的法律调控与规范对策,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的起落,为保证国民经济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和更好质量的发展提供服务。

5、重视从基础理论研究的创新上把握经济法的研究重点。推动经济法建设和经济法学研究的发展,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要重点解决创新不足和“标新立异”的问题。“盲目研究、低水平重复”、“拿来主义”等都是导致创新不足的根源。“标新立异”的实质不是创新。因为其目标不是务实的,而那些过于“超时空”,对特定主体无法适用的观点、措施,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前,只能是“添乱”。毫无疑问,这种“创新”是有害的。创新不足和“标新立异”都不能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经济法基础理论是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经济法的发展离不开理论创新;而基础理论的创新也离不开对实践中新鲜经验的及时总结与提炼,更离不开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所以,没有基础理论的创新,经济法的发展就没有基础,而要创新,除了开辟新领地,提出新思想外,关键是要坚持从保证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实际出发,努力在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上下功夫,在推进基础理论研究贴近实际的科学创新上下功夫,在推进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上下功夫。这是我国经济法30年来能够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效的一条基本经验。

经过30年的实践与发展,我国改革开放整体上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总体上已由竞争生存型社会转向和谐发展型社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相适应,努力使经济法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按照城乡统筹协调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提高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积极地推进对外开放;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发展体制改革。总之,经济法建设和理论研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参与到协调经济、社会、文化及政治等不同领域的改革发展中来,着力解决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力争在全面、综合、系统、平衡、适度地调控与规范“两只手”,在构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实现多赢发展的格局中大有作为,保证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实现科学发展。

责任编校:瑞 生

作者:顾华详

我国经济法发展论文 篇2:

浅析经济法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在我国,经济法是用来调节市场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这些经济关系中,不同的法律规范拥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发挥着作用,经济法中包含着所有的经济法律关系功能,为了保障市场竞争秩序不发生混乱,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快速的发展,经济法是起着重要作用的。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史,阐述了经济法在我国的现状,由此分析了我国经济法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经济法 功能 发展

一、经济法在我国的发展史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法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以经济大发展为目的,无论我国的经济法在过去的数年里有多大的变化,始终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即经济法必须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要以实践为基础,必须服从国家当时的经济政策。

1. 1979年—1985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把国家的工作中心放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此时,我国经济法的立法才刚刚起步。这段时间,有大量外国经济法学说被我国引用,并开始研究价值,原则,调整对象,主体地位等这些经济法的基础理论。此外,还出版了一系列经济法著作。

2. 1985年—1992年

自从1986《民法通则》正式颁布以后,彻底分清了民法与经济法之间的混淆,然而,却没有分清楚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探讨经济法的基础理论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另外,如《计量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等这些经济立法开始崭露头角。

3. 1992年—现在

党的十四大召开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转向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因此出现了大量的经济立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证券法》等。經济法在这一阶段取得了中国经济法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进步。

二、目前我国经济法的功能

(一)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功能

从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经济法的最主要功能是促进市场的稳定发展,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因为,市场经济本身是不能自我调节这种缺陷的,而需要经济法的作用来加以制约。经济法对我国经济的干预不仅体现在预防和弥补市场缺陷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运用国家的强制力,将经济法律法规实施到实处,彻底保障市场竞争的秩序。只有市场竞争井然有序,我们的基础生活才能得到安定。

(二)信息传递功能

经济法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重要制度,它规定了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就是经济法的信息传递功能。借助经济法提供的信息,经济主体能够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如果缺乏信息的传递,每个人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无法达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结果很难达到经济利益的均衡点,要想实现经济市场上总体收益的最大化,就必须通过信息的传递,知己知彼,在博弈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三)扶持市场发展的功能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主体多元化特征,要想使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把握好每一个市场主体,努力扶持市场上的失败者,救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培养大部分市场竞争者的参与意识。

在我国,经济法振兴和扶持市场主体的发展主要是为了保证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是关键,改善经营管理是目的。

三、完善我国经济法的建议

(一)制定《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法是属于经济法领域的,《社会保障法》的出台有利于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此相适应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它包括宪法所规定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等项目,另外,社会保障制度还包括社会保障项目之外的社会保障监督制度、社会保障司法制度、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管理制度等。因此,我国应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建设更加重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二)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

宏观调控对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因为,市场本身是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要想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发挥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的作用,努力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三)提高经济法的实施效率

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它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在经济法的实施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非常严重。一部法律有没有用,不仅要看制定的好不好,还要看实施的效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2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木材综合利用率为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再生资源利用量占总生产量的比重,比起国外先进水平也低出很多。因此,努力提高经济法的实施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切实抓住机遇,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法律法规的实施上,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

作者:吐尔逊古丽

我国经济法发展论文 篇3:

论经济法在我国的发展态势

摘 要:经济法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其有效地控制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规范性,但我国经济法制度体系建设其仍有很多漏洞。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经济法建设,针对于我国经济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经济法;问题;解决措施

一、我国经济法与其他管理的关系分析

1.经济法与审计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经济法课程是审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于我国的经济法建设仍不完善,在经济活动建设审计项目过程中经常会造成审计经济的损失。在审计项目管理中,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审计成本一直是审计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市场管理控制与经济法制度的关系。在市场管理中,一般会利用国家的相关社会经济法律法规与市场运营管理相结合进行控制管理。市场的控制管理除了包括物价管理,还包括商标维权管理和其他管理等。只有加强市场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确保市场经济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建立一个公正合法的市场法律大环境。

3.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法的关系。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重要治国方针,要想做好节约型社会就必须做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经济法中重要的管理项目。不断完善并实施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政府应该制定详细的相应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法等,在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二、我国经济法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法规缺乏统一性。我国经济法的法律法规中有很多内容并不统一,常出现理论与实际实施内容相悖的现象。在经济学的理论书籍中,关于同一内容却又不同的说法,其中心内容基本一样,但论述的实际条例却又不同,很难分辨哪个是正确的。理论学都无法一致,又怎能以其限制约束人们的经济活动行为呢。这种经济法缺乏了统一性和信服性,只有法律法规统一了,才能更好地约束人们的经济活动。

2.理论内容缺乏明确性。在我国的经济法内容中,有很多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经济法律法规条例可依据,没有详细具体的理论依据条例来遵循,而法律就必须是法规纲要明确,所以不限地理区域,法律条例内容必须统一。

3.内容建设缺乏完整性。国际的经济法内容中的明确条例常无法在我国的经济法学中查到,这样不健全的经济法内容,使我国的违法分子趁虚而入,却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制约他们。长此以往,必然会扰乱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更会失去经济法在人们心中的威严性和崇高法律地位。

三、解决我国现经济法存在问题的措施

1.完善我国经济法及行政立法的制度体系。要想确保我国经济市场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一定要加强我国的经济法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这样才能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合法地进行经济活动。随着对经济法的不断重视,我国政府已经在各领域公布确立有关经济立法,并在市场的经营活动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经济法的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理有据地制定相应的经济法律法规,才能提高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能力。

2.加大我国宏观调控经济法的力度。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其本身盲目性和混乱性,这就需要通过国家制度相關的经济法律法规来约束经济市场本身的缺点。我国经济体系制度在从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成新型模式的过程中,因受到传统经济制度体系的约束,所以,国家必须要加强对经济体系的宏观调控,促进市场经济化升级。

四、结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不断地完善我国经济法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使我国经济市场合法有序地进行下去,才能使我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持久稳定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元.“低碳经济”的思维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报,2017,(1).

[2] 谢军安.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对策[J].科教文汇报,2016,(12).[责任编辑 陈 鹤]

作者:陈宇超

上一篇:卡奴现象金融学论文下一篇:现代化电子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