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旨在推动学生知识技能、素质能力的全面进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贯穿素质教育工作十分必要,因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鲜明的社会应用特性,若一味强调学生知识教育,必然导致学生日后数学知识应用与现实社會脱节。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亟待良好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深化改革傳统教育模式,确保学生教学工作的深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1:

实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探究

【摘要】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严格,知识已经不是人才选拔的重心,个人能力的表现、素质水平的高低都成为综合型人才所必备的条件,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学校学习知识只是新课改下教育目标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个性发展、能力培养的综合素质教育.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学改革顺应时代的要求、教育的发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让学生在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数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法探究

一、实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要点分析

在分析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高中数学的素质教育是指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在掌握高中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思想品德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学会数学,同时还能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数学,与此同时还要满足学生的意志、情感、兴趣、动机等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爱国主义思想等,以上这些既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也符合高中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因此,高中数学素质教育在实施时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要点:

首先,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要以“学生的素质”为前提、为中心.因为从目前的教学教育现状来看,社会对学历有一种超乎寻常的重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在追求学生的分数成绩,在高考竞争压力的背景下,许多学校或家长忽略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与发展,学校不断地扩大招生比例,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家长为提高孩子分数,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与意志的需求,给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高中数学素质教育培养的核心是“学生的能力”.数学在高中学科的学习中具有一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得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要用数学思维来看待问题,用数学能力来解决问题,这些并非是在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各种因素,其中从数学的能力来看,有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分析能力等,其中想象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同时也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数学教师在素质教学中要有所重视.

最后,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虽然现在的教育教学中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在教育中教师作为知识的启蒙者,道路的引领人,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素质教育实施的成功与否还是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一支素质水平高、文化程度深、业务能力强的高中数学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

二、实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高中生的数学素质包括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意识等,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数学素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好的前提,如果你在学习中只看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那么你就不可能真正地学好数学.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数学的趣味、挖掘数学的亮点,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第二,数学学习的方法.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即使花费再大的精力也是在做无用功.在学习方法上,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打下扎实的地基,切记出现好高骛远、舍本逐末的情况,将基础知识学深、学透;其次,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想、多动脑,虽然古语有云“学问,不耻下问”的说法,但是这個“问”也是有水平的问,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问,例如,在解答有关“三角函数”的题目时,向同学或教师请教有关二倍角的正弦公式,这种问题就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肤浅的问题,向别人请教的问题一定要是经过思考后无法解开的问题,并且向别人请教时也应该是解题思路的请教,而不是答案的抄写.

(二)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以课堂为中心,课外活动为辅助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概率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入生活中去调查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诸如以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为主题进行调查并制作分布折线图,通过这些方面的调查学习既能够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尤其重视,因为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讲是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思考环境,解除传统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与条件.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建立起高业务素质、高道德修养的高中数学教师队伍.首先强化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身严谨的教学风格、认真的研究态度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学好数学相关知识以外,还要经常性地学习一些如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有创新的教学意识和教改精神.多学习其他学校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段学俊.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培训,2017(12):1-2.

[2]王静.素质教育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2(12):16-17.

作者:张涛

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2:

浅析如何实现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素质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旨在推动学生知识技能、素质能力的全面进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贯穿素质教育工作十分必要,因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鲜明的社会应用特性,若一味强调学生知识教育,必然导致学生日后数学知识应用与现实社會脱节。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亟待良好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深化改革傳统教育模式,确保学生教学工作的深入。

关键词: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方法

从素质教育角度来讲,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应建立在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强化之上,并将此类知识良好转为职业技能,为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新编数学教学大纲中,也就进一步贯彻了素质教育理念,明确倡导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现代教育形式持续变化的背景下,需尽快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综合提升。笔者作为一名教育业内工作者,针对数学课程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保持高度认同,同时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也总结了系列素质教育方法、经验。

一、多尝试进行生活化教学

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可以多尝试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还能将原本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化,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将数学问题情景化,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接纳、理解并运用数学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还是在学生需求的小角度来看,高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势在必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尝试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生活也在不断的变化,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所能够运用的资源也就越来越多,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提升生活化的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且逻辑性强的学科,学习数学有助于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思考相关数学问题,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这有利于高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多数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会陷入思维定式,这会阻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不要一直走老路,要敢于创新,培养初中生的想象力,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不循常规,勤于探索,避免思维定势妨碍学生寻找更加简洁灵活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打破思维定势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高中生不应该墨守成规,应该勇敢积极的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初中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跳出思维定势,促进高中生思维的广阔发展。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与灵活性,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数学知识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服务的,因此,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也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数学的应用实践环节,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注重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明确某一数学知识的实际适用范围,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很好的到达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帮助高中生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法的转变

教师应综合学生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教学中树立学生自主、创新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力、创新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轉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改变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结果导致“题海”战术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应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平台,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创造从事数学活动的条件。如果我们实施了数学活动的教学,这样推着学生“走”,给学生动力,用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精神和团结意识,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能,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意味着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只有如此,才会给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才会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成熟。从评价范围看,应采用多元化和开放性,要细化到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如学生的预习准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检测效果等等;从评价方法看,要开拓渠道,多领域开展,如采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互评、自评等,要尽量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如作业中的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从评价过程看,更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再评价。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认真总结;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自身成长和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叶荛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9)

[2]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苏勇,龚海凌.谈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J].教育探索,2007(02).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第一中学 550200)

作者:薛佳

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3:

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经验总结

(安徽省巢湖市第四中学 238000)

摘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使知识结构化,制造参与条件,增强参与信心,营造创新氛围。

关键词:新课标;素質教育;教育理念

引言:新课标全新的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力求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变,确立应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深刻的意识到真正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渗透更是势在必行。

课改的要求,新课标全新的理念,都对教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除了深感自己的知识结构将接受巨大的冲击之外,同时更深刻的意识到真正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渗透更是势在必行。结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力求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变,确立应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据此,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努力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尝试在数学课堂上渗透素质教育功能。

一、传授知识,注意让学生学会学习

1、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

作为知识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考虑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是否进行了充分的智力活动,是否通过自己的探索。让学生体验知识再发生的过程,可以培养探究问题的精神,独立解决问题和预见未知的能力。如在学习“三角函数化简”这一章时通过教师精心备课,设置适合于学生的研究过程。让学生找出公式来。推导的过程本身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记忆。

2、使知识结构化

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应是既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应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研究。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全貌,否则,不知道整体就难以创新。上课时重视知识间的基本结构。

3、制造参与条件。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主动的发展,而主动发展是要通过主动参与来实现。因此,教师要重视角色转换,深入了解学生探究新知的知识基础及能力起点,预想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考方法及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提供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展开思维信息,给于讨论、交流及展示思维过程的时间和场合,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整堂课的学习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成功经验。

4、增强参与信心。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强烈的探求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除了用“小步子,多成功”的原则进行教学处,还要善于发现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点滴进步并经以表扬,寻找失败中成功因素,并经以鼓励从而保护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

二、情感教育,营造创新氛围

教学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过程,教师要营造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放手让学生猜想,提出假设,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让学生讨论、评判,有利于克服阻碍创新思维活动的思维定势;有时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法,让学生上讲台,活跃课堂气氛,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则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经验证据。通过精心地设置支架引导学生向着科学观点迈进。

指导学生自学质疑,自学就是通过学生主体独立观察、阅读、思考、操作、质疑问难,主动搜索、输入和加工信息的过程。如:对于选学内容,要求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提出問题。多一个问题就多一分收获,“有疑则进”,让学生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在产生问题的影响中,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如对于没有学习过的定理、概念、规则、方法等学习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课本,查阅参考书,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解疑,通过质疑,学生逐渐养成不盲从,有主见的学习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到学会学习,最终具有应用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掌握规律,学会学习,有所发现。

总之,任何事物都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急功近利的进行教学,而要以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为着眼点。要因才导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善于回顾与反思,使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发展的精神,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作者:余荣伟

上一篇:网络管理基本方法论文下一篇:语文口语训练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