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下小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23

小学生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都处于形成时期,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加强德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因此,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的重视。下面将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的意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进行详细地阐述。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实践活动下小学生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践活动下小学生德育论文 篇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优化与改革,在当前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再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教学,合理的运用相应的工作理念及方法,从而高效率的完成对小学生的德育课程教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逐渐学习与运用当前时代较为科学的德育方法,不断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谈心,制定出合理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更好地融合心理技巧,培育实践智慧,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为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 德育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2.052

新时代背景下,在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同,教师若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往往会使得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质量降低。所以,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进行深入地沟通交流,合理的运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课程教学理念以及方法。同时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德育课程教学计划,最终才能高质量完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一直比较低下,其关键性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未能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观念,小学教师虽然积极地提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只是注重于德育的形式,并没有注重德育的内容和效果,导致小学德育教学一直以来只是应用流于表面的基本教学模式,并没有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施与开展,不利于学生基本观念的形成,另外,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基本文化内容的学习,并没有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教师一度认为德育教学只是对学生的一种简单素质教学,并没有纳入考核的范围。因此,导致很多教师忽略了德育教学对学生基本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运用较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导致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不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极大地阻碍了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1.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合理的优化德育课堂内容

小学德育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地位不言而喻,但教师在开展德育时,不能够仅仅依靠口头上的阐述与教导,教师应该有效结合德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地加强实践探究,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德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本就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应该有效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借助全新的教育技术与手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教育,然后教师再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德育。例如在开展《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相关德育时,教师就可以合理的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全新的引导和教育,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一些抓拍环卫工人在垃圾桶捡塑料瓶的画面、拾荒者捡人们丢弃的未吃完的水果的画面,然后将照片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德育的效率。同时,通过相应的生活案例,可以转变传统背景下一贯的教学思维模式,会将教材中抽象的基本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转化,有效的辅助学生在德育课程中学习与认知,极大地促进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更好地融合心理技巧,培育实践智慧,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实效性。

2.基于德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各项基本能力的开发具有极大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与改革,新课改更加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劳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例如,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将课堂搬到室外,促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菜园,辛勤劳动,通过在劳动中教育,教育学生感受平时所食用的饭菜,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所换来的,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教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师在相关的活动过程中还应该合理的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教育,渗透“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理念,使得学生在往后的生活中能够感受父母以及农民伯伯的辛苦,不能够养成挑食、厌食的坏习惯。然后经过择菜、洗菜等一系列的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最后将学生亲自拔的菜做成相应的午餐,可以有效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课程主题活动的指导和教育,使得学生在劳动中提升自我,并受到相应的教育,极大地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德育渗透的效率,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基于德育,引导学生加强实践探究

德育作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在小学阶段,若一味地进行知识讲解,小学生向来会失去对课程的兴趣,无法高效的提升小学综合实践课中德育教学的效率。所以在小學实践综合活动课程中,教师应该在生活中寻找相应的案例进行德育。例如在开展《一视同仁,减少攀比》的相关德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合理的结合那些勤工俭学的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德育课程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学校统一校服的制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攀比对自身以及他人带来的伤害。然后再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可以极大地提升对学生基本德育,促使学生可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效地受到德育,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并且能够提高课堂上学生地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更加高效的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

4.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德育的时机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导力量,对学生自身的观念会产生极大地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德育的时机。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转化与提升,注重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内容合理地进行转化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能够有效地借助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与现象。例如在学习关于《不耻下问》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应该合理地把握德育的时机,例如许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能够做到不懂就问,教师就应该结合部分学生的心理特征,侧面对学生进行启发与教育,使得学生通过对教材中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又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效率。同时,教师不能够树立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应该与学生平等,需要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学习,能够有效地取长补短。教师不能够将自身放于过高的位置,也不能完全主导课堂,课堂教学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进行双向的分析与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一来,才会有效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进行合理的优化与改革。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德育教学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学校与老师都需要共同努力,有所创新,既然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那么就应该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所存在的弊端。要想真正做到把德育作为目标,确保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兴趣化教学。同时,还需选择多种教学模式和科学的策略,利用有限的时间,把课堂效率最大化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陆丹《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成才之路》2017年第19期。

[2] 梅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第6期。

[3] 梅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第2期。

[4] 路遥《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20年第3期。

作者:袁熙凤

实践活动下小学生德育论文 篇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分析

小学生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都处于形成时期,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加强德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因此,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的重视。下面将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的意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进行详细地阐述。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的意义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超出了学科界限,重点强调以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也是不同的,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小学生的个人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资源,转变了教师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强调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亲身经历,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各类学科的高度综合,活动的主题范围包括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基本问题,其体现了社会、个人以及自然的内在整合,也体现了艺术、道德与科学的内在整合。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发展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增强学生的道德意志。比如,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将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与社会道德相关的现象同相关的德育理论联系起来,通过合理地探讨与分析,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艺术与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通过学生在社区中以集体或者个人的形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劳动体验,将知识与劳动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技术素养。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想、情感、直觉去体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准则。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

2.1 精选德育课题,营造德育环境

首先,选择良好的德育课题,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好的德育课题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具备思想性与启发性。所选的德育课题应该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二是具备贴合性,所选的德育课题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使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否则达不到德育教育的理想效果。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 “粮食的研究”的活动,让学生走进农村,与当地的农民交流,体验劳动,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通过新闻,让学生了解非洲贫困地区的艰难生活,从而使学生从内心里认识到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其次,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环境具备育人的功能。因此,作为学校,应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比如,学校可以开展“爱我校园,净我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清理校园、修缮花坛,在公告栏中张贴珍惜粮食、爱护花草的宣传标语,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德育渗透功能。

2.2 分工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常常需要学生调查、访问、总结等,对于实践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很难胜任这些工作,因此,一般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进行某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个人爱好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需要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需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同时也需要加强合作,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3.小结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体现在课堂和课外,课堂与生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充分挖掘课本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识,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与社会中责任感。

【作者单位:灌南县新集镇莞渎小学 江苏】

作者:潘平华

实践活动下小学生德育论文 篇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获得知识启蒙的重要时期,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期发展,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与关注。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猛,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学科基础,更需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道德品质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进行分析,指导小学生掌握和了解更多的德育知识,培养小学生的品德素养,推动小学生在未来有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德育渗透;策略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做好小学教育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新课改这个大背景下,为了使德育教育取得硕果,就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小学生从思想上认同德育教育理论。并且在实践中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德育教育。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事业中小学教育的重点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学生的德育却少有人问津。所以我们要推动德育教育改革,对有效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实践精神的重要课题。良好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和内化所学知识。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题材比较广泛,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小学的综合实践课中,教师可以选择各种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实现自我的约束,提高个人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集体主义教育形式提高其社会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比较多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参与兴趣。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可以使学生们在活动中自由地发挥。例如:在自然资源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自由的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提高学生关注大自然、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是对小学生进行的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能够亲自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并获得情感体验。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1.明确实践活动课上德育主题的目标

我国德育教育有很多主题,主要包括诚实守信、文明健康、尊重他人、勤俭节约、感恩等方面,每个主题里又有许多丰富的内容。只有实现对德育教育的不断探索才能够将德育的真理传授给学生。在我国,虽然小学实践活动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没有主题的德育教育并不是随便开展的,它需要以某个或某些个主题为教育目的进行开展。

例如,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中,教师需要了解主题的内容和内涵,引导学生参与到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并将主题在恰当的时刻讲授出来。感恩,不仅仅局限于对父母、老师,也包括对社会和国家的感恩,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感恩的含义,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当今社会,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少吃苦,有很顺利的成长过程。但是他们还是会顶撞父母,具有逆反心理,经常和父母闹矛盾,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培养小学生的感恩心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也需要教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质量,在综合实践课上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使用案例分析和榜样学习的方式,使小学生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对家庭的付出。布置作业,让小学生回家帮父母洗一次脚,让小学生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父母的爱。

2.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设计来提升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课的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扮演合理的角色来为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教师要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角色,鼓励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特征,以此来增强小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在坐公交车时,要自觉排队,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做文明小市民。实践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实践锻炼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养。例如,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珍爱粮食,而且无论在家还是学校都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能够真正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素质,为小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动能。

3.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培养小學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当前的小学生对书本都有一定的兴趣,可是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书本知識是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小学生的实践学习,是小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动手、动脑能力。因此,和谐的教学氛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说,是一个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对发挥德育教育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讨论与合作,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以此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建立团队荣辱观。

4.及时有效的反馈是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顺利进行的保证

任何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及时有效的评估机制,小学生也不例外,在德育活动中,也需要及时有效地反馈活动结果。总结活动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提出一些相应的改革策略,来实现德育教育的价值,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质。针对实践活动课,教师应保持客观的评价态度,尊重这个环节,结合小学生的各自情况,挖掘出每个学生的亮点,并找出不足,责令其不断改进。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活动后,帮助学生一起总结,明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后再由教师引导,帮助小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由于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含有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要想使德育教育活动更有效,就需要教师加以研讨,选出最优活动项目、明确活动目标,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时反馈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的结果,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葛华飞《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年第22期。

[2] 周立英《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刍论》,《成才之路》2017年第25期。

[3] 杨远江《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速读(中旬)》2016年第1期。

[4] 梅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年第6期。

作者:郑爱萍

上一篇:音乐欣赏人文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新形势下职业体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