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教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探讨专科医院实行一对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研究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科研指导、个人规划等方面的影响,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建议。通过对昆明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3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实行一对一本科生导师制的满意度及具体原因。结果表明,一对一本科生导师制对学业指导、考研就业及个人规划等方面有较大影响,对科研创新等方面影响甚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教学论文 篇1:

福州地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福州及周边地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方法:利用问卷调研、领导访谈的方法对6所卫健局、卫协会及其管辖的48所医疗机构进行调研,并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福州地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仍有较大需求,医学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综合素质高、符合市场需求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而高职临床医学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将加入全科医生队伍,服务于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守护他们的健康。2018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到2030年,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要更加健全,城乡每万名居民需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而截至2020年底,按福州市734万人口计算,每万名居民拥有全科医生的人数为2.32人,且老龄化严重,全科医生的缺口还很大。这就对高职临床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更深入地了解福州市及周边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情况,2020年6月~2021年5月,课题组成员对福州市及周边市县6所卫健局、卫协会及其所管辖的48所医疗机构展开调研,了解目前福州市及周边市县临床医学人才结构现状,以及未来五年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调研对象、内容及方法

1.调查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抽取福州市及周边市县的6所卫健局、卫协会及其所管辖的48所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10所、卫生院2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0所、村卫生室5所)为研究对象。

2.调查内容及方法

(1)问卷调查。对48所基层医疗机构分发调研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年龄结构、学历情况、职称结构,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

(2)专家访谈。通过与卫健局领导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当地医疗机构近几年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招聘情况及未来五年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通过与卫协会领导访谈,了解当地乡村医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农村居民人口数、行政村村卫生所数、空白村数、执业注册在岗的乡村医生人数、年龄结构、职称及学历情况)。

(3)网络调查。通过互联网查找,了解国家、福建省以及福州市关于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了解福建省特别是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政策规划及相关政策法规,获得相关数据。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调研结果

1.乡村医生现状分析

通过对6所卫健局及卫协会进行调研,了解目前乡村医生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乡村医生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年龄结构分析。由表1可见,乡村医生45周岁以上的人数为976人,占比59.99%,其中60周岁以上的占21.76%,可见目前乡村医生队伍存在老龄化现象,后续新生力量不足,不利于乡村医生队伍的新老交替。通过领导访谈也了解到各市县未来五年计划新增村医数量500人,乡村医生队伍数量缺口较大。

(2)职称结构分析。由表2可见,乡村医生的职称证书多为乡村医生资格证书,取得助理执业医师及执业医师证书的人数严重不足,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极少,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任务艰巨。

(3)学历结构分析。由表3可见,乡村医生的学历偏低,主要集中在中专学历上,高职及以上学历的极少,急需大量的高职及以上的医学专科人才注入新鲜血液,更好地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2.医疗机构分析

(1)医疗机构对临床医学人才的学历要求。对48所医疗机构进行调研,发放问卷48份,回收48份,回收率100%,调研结果分析如下。由表4、表5可见,医疗机构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但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仍有较大需求。通过领导访谈也了解到,二级以上的医院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需求较少,但一些基层卫生院对高职临床毕业生需求还较大。尤其是较偏远的乡镇,存在留不住的问题,希望可以通过订单培养等方式为这些乡镇医疗机构培养医疗人才。

(2)医疗机构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由图1可见,医疗机构最看重医务人员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吃苦耐劳精神、必備的专业知识、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扎实的实践技能这五项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临床医学课程设置上要时刻紧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以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3)医疗机构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评价。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各医疗机构认为,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及中医学基础这八门课程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很重要。生理学、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较为重要,而生物化学和五官科的重要性较弱,可作为课程设置学时安排的参考数据。

三、讨论

1.福州市及周边市县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

(1)从政策层面。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编制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指出:2018年,全国全科医生有308 740人,每万名居民拥有2.22名全科医生。而福建省2018年全科医生人数仅8 182人,每万名居民拥有2.02名全科医生,低于全国每万名居民2.22名全科医生的水平。2018年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健康福建工作目标,即到203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目前福州市为2.32名),才能基本满足健康福建的需要。

(2)從调研数据分析。从卫协会获得的数据显示,目前乡村医生缺口巨大,且老龄化严重、学历层次偏低,取得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的人数较少,大部分只拥有乡村医师资格证书。而且还存在高学历的毕业生“留不住”的现象,急需大量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补充。

从48所医疗机构调研数据显示,二级以上的医院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需求较少,但基层卫生院特别是较偏远的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临床医学高职人才需求仍较大。

2.培养人才定位

高职临床医学可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全科医学方向,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广大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作用好”的医学人才,在认真调研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分析乡村医生执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并分解、归纳、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由工作岗位到职业能力,再到学习领域,做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习领域与工作岗位相结合、学习内容与执业准入相结合,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学习的内容能够贴近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岗位的需要,贴近助理执业医师、执业医师考试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总之,福州市及周边地区对高职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很大,急需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人员综合素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高质量的医药卫生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叶薇,陈彩贞.惠州及周边地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13).

[2]吴国风.基于基层医疗卫生需求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16).

[3]佘雪花,陈胜,陈云燕.福州市药剂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与岗位能力需求调研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11).

[4]杨友谊,黄振元,杨敬博,陈建勇,邹伟敏.面向基层的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

[5]卢翠洁,段河军,徐锦.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07).

[6]戴玉英,邹立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浙江医学教育,2005(0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Demand of

Clinical Medical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Fuzhou

Lin Chunmei

(Medical College, Minjiang Normal College, Fuzhou 350313, China)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linical medicine; talent deman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作者:林春梅

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教学论文 篇2:

专科医院本科生一对一导师制实施情况及分析

[摘 要] 探讨专科医院实行一对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研究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科研指导、个人规划等方面的影响,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建议。通过对昆明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3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实行一对一本科生导师制的满意度及具体原因。结果表明,一对一本科生导师制对学业指导、考研就业及个人规划等方面有较大影响,对科研创新等方面影响甚微。专科医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要考虑特殊性,要结合综合医院和研究生导师制的经验及本科生自身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改进本科生导师制,以创造良好的条件培养医学人才。

[关键词] 专科医院;一对一导师制;本科生;实习;问卷调查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医学后备人才”(H-2018003)

[作者简介] 赵春芳(1982—),女,云南保山人,硕士,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疗中心讲师,主要从事肿瘤放射治疗教学与临床研究;李康明(1970—),男,云南昆明人,学士,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疗中心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学临床研究;张 岚(1988—),女,河南洛阳人,博士,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疗中心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与本科生教学研究。

自英国牛津大学学者William of Wykeham提出导师制后,该教育模式迅速在全世界的高等学校推广实施。导师制重点从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生活、道德、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帮助、指导,由此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初衷[1,2]。导师制在我国由来已久,20世纪初,主要在我国少数高等教育学校实施,规模、数量有限,受益人群较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广泛实施的研究生导师制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截至2020年,我国研究生(博士、硕士)的数量突破1000万,居世界前列,为我国科技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做出重大贡献[3]。然而,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大群体——本科生,接受导师制培养的起步较晚。最近十年,陆续有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在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强调了本科阶段教育的重要性,即这一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并且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制度应用于本科教育中。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在云南省肿瘤医院实施时间较短,自2019年开始至今,已实行三届。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师生比例缩小至1∶1,即一对一导师制[4]。一对一导师制的根本指导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即向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学业规划、考研指导,以及生活、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帮助。但是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厘清关系,找准问题所在,对接受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信息,了解一对一本科生导师制在专科医院實行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解决方案。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21年3—4月参加一对一导师教学的本科生共3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6人。调查对象均来自昆明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四班,平均年龄为23.3岁。

(二)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问卷内容包括导师学生互动交流频率与交流方式、学业辅导、科研指导、考研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咨询等方面。问卷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满意。为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问题,调查增加了学生对导师制的感受和建议。

二、结果

(一)一般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10%(3/30)的学生与导师交流的频率为每周一次,17%(5/30)的学生与导师交流的频率每月不超过两次,73%(22/30)的学生与导师基本没有交流。在交流方式上,大多数学生选择微信为主的交流方式,占90%(27/30),而选择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方式的学生仅占10%(3/30)。43%(13/30)的学生对导师制满意,23%(7/30)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17%(5/30)的学生认为一般;在不满意的人群中,7%(2/30)的学生对导师制比较不满意,10%(3/30)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在信息时代,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及邮件沟通的方式逐渐减少,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微信交流、群交流等新兴线上交流方式愈加普及。虽然线上交流方便、快捷,但导师对学生的了解局限于文字,缺少对个人更多直观地认识和了解,导致师生关系有所淡化,学生满意度下降等情况。另外,学生不主动与导师交流也是满意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二)学习情况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是否有助于自己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临床技能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43%(13/30)的学生认为导师帮助了自己的学业,表示满意,23%(7/30)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23%(7/30)的学生认为一般;另外,认为导师制对学业帮助意义不大的学生中,3%(1/30)的学生觉得比较不满意,7%(2/30)的学生觉得不满意。学生对专科医院科室轮转的满意度调查显示,33%(10/30)的学生对安排的轮转科室满意,20%(6/30)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17%(5/30)的学生认为轮转科室一般,20%(6/30)的学生表示比较不满意,10%(3/30)的学生认为轮转科室不符合他们预期,觉得不满意。

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在学校的基础学习阶段已经完成,医院临床实习阶段的重点是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前期基础知识不扎实,将出现理论脱节,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导师制的功能只能“导”问题,而不能“补”基础。另外,专科医院轮转科室的安排,既体现了专科医院的特色,又充分考虑学生全科学习的需求,力求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学生对轮转科室表示不满意的原因在于其对妇科、儿科等科室不感兴趣,也有学生认为临床实习期与考研时间冲突,难以协调,从而导致对轮转科室满意度下降。

(三)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43%(13/30)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自己认识科研、入门科研有较大影响,30%(9/30)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自己从事科研学习影响一般,27%(8/30)的学生表示导师制与学校现有的大学生创新计划没有关系,对自己的科研帮助不满意,而不满意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对科研不感兴趣,主动性欠缺。也有学生表示考研、就业投入时间较多,临床实习期间无更多时间精力进行科研创新。

(四)考研就业与未来规划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导师制与个人发展规划的关系认知分歧较大。认为导师制与考研就业有较大帮助的学生占53%(16/30),认为导师制对考研就业影响一般的占27%(8/30),五分之一即20%(6/30)的学生认为导师制无益于自己的考研就业。导师自身对学生今后科室选择的影响力调查显示,37%(11/30)的学生认为导师所在科室对自己今后选择科室有较大影响,27%(8/30)的学生认为有影响,37%(11/30)的学生表示没有任何影响。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后半阶段包括临床实践、考研、就业,各个阶段交叉在一起,兼具复杂性和矛盾性。作为本科生导师,既要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又要兼顾学生深造、就业等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导师责任重大。一般而言,学生实习所在科室会影响自己今后的科室选择方向,而导师所在科室也对学生的考研选择有一定影响。如果在此阶段明确掌握学生的发展意向,给予必要的个人规划指导,学生对导师所在科室的选择也会有所侧重。

(五)临床技能

40%(12/30)的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较大帮助,50%(15/30)的学生认为临床轮转过程中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源于轮转科室的重视程度,与导师关系不大,10%(3/30)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自己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帮助。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所在科室带教教师愿不愿意带、敢不敢放手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如果学生不主动联系导师,不主动寻求帮助,导师就难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讨论

(一)专科医院及专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专科医院特殊性。作为肿瘤专科医院,医院的专科属性决定了所属各个专业的局限性。由于肿瘤诊治的专业性与特殊性,比如内外妇儿等综合医院常见的临床科室,在专科医院就演变为内外妇三个科别。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基础理论的学习结束后立刻进入专科医院实习,所见所闻皆是专科疾病诊治[5,6],缺少了基础疾病实习的过渡阶段,从而导致临床知识学习“断档”。

2.学科设置与综合医院的差异。大型综合医院学科设置广泛、科室类别齐全、病种收治丰富,对临床实习学生而言,是珍贵的医疗知识资源库。无论是大内科、大外科,还是五官科、眼科等小科室,都能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衔接无误。相對而言,专科医院的病种范围缩小至某一类病种,但其特殊性在于疾病诊治更专业、更细化,这种情况下,在专科医院轮转更有利于科学问题的探索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这也是专科医院的优势所在[7]。

3.教学差异化。鉴于专科医院的特殊性,在教学实习阶段前,应设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实习轮转计划,既要在肿瘤专科学有所得,又要兼顾学生临床实习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本科生导师是综合知识和专科知识的衔接纽带,因此,这就要求本科生导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极强的业务能力。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一对一导师制不满意,大部分是因为自身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及参与度低,不愿主动与导师交流。另一重要原因在于,除了忙于临床实习,还忙于考研等个人事务。较研究生而言,本科生对科研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兴趣不高,这些因素也影响到日常的师生交流。

四、完善导师制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专科医院本科生轮转制度

如前所述,专科医院的学科和病种诊治范围有限,就轮转的临床医学本科生而言,要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需制定全面的轮转计划,即轮转科室要全。对专科医院缺乏的科室,可以安排学生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轮转。只有具备全面、扎实的医学基础,才有利于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或就业[8]。

(二)本科生导师的选择

遴选本科生导师时,应侧重选择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人员,在本科生的培养上能花时间、肯花时间[9,10 ]。一对一导师制强调点对点教学,对于承担行政事务较多,负责研究生众多的导师,要考虑其有限的时间、精力,担任本科生导师未必合适[ 11 ]。另外,制定一系列的奖励措施,比如考核、晋升等政策[ 12 ],这样可以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带教,从而不断完善导师制。

(三)提高本科生积极性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的本科学习过程包括三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两年的临床实习。实际上,导师只参与本科生的后半阶段,对学生前期的具体学习情况了解有限,因此,学生与导师交流少且积极性低。因此,全面掌握本科阶段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所学、所想和需求十分必要[ 13,14 ]。作为与本科生联系最为密切的高校辅导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学生思想、学习的老师。导师通过与辅导员的交流可以快速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有益于共同了解、共同指导[ 15 ]。

针对导师制中师生交流互动少的情况,应创造各种教学条件,比如提供固定的教室供交流讨论,也可以让本科生接触部分研究生的学习领域,开阔视野。导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科学问题,养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即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科研创新精神[ 16-18 ]。

参考文献

[1]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Zhizhong Chen, Subin Wei. The Signific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J].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21,8(2): 143-145.

[3]趙婀娜,张烁,吴月.我国自主培养研究生突破1000万人[N]. 人民日报 ,2020-07-29(第01版).

[4]王艺臻,徐岩,钟丽娜,等.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一对一导师制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0):40-44.

[5]胡晶,陈雪松.肿瘤学科MDT教学实践下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21(2):146-150.

[6]郭菲菲,白玲,梁婷婷,等.医学本科生肿瘤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40(6):417-420.

[7]李沂泽,王筱雯,孔胜男,等.医学本科生中开设临床肿瘤学选修课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2):242-245.

[8]杨择金.浅谈本科生学业导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效果[J].科技视界,2021(8):1-4.

[9]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17(6):58-60.

[10]宋波,陈建,耿悦杰.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21(3):82-85.

[11]王璐,朱厚勤,苗乃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实行导师制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11):29-31.

[12]陈慧娴,李涛,单仁亮.导师制在培养应用型本科生中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9(19):5-7.

[13]秦健超,么加利.教师与学生心理交往的教育方式研究——评《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J]. 高教探索,2019(12):135.

[14]鲁义善,夏立群.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大学教育,2019(10):27-29.

[15]王怡雯.高校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协同育人模式探究[J].现代交际,2021(5):139-141.

[16]何旋,张华,韩江莉,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1,41(5):5.

[17]贺武华.我国本科生导师制演进发展的新时代要求及其实践创新[J].中国大学教育,2021(3):10-16.

[18]杜岩岩,傅钰涵.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特征与启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37-44.

作者:赵春芳 李康明 吴星娆 张岚

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教学论文 篇3:

刍议提高内科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摘要】内科学的知识和理论是医学生学好临床各科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内科教学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几个提高内科学教学效果的方法,以期为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略尽绵力。

【关键词】内科学,教学效果

一 现代内科教学概述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内科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为医学的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架起桥梁,是学生学好外科、内科、五官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医学专业各学科的重要基础,基础是否打得牢靠扎实,直接影响着学生后期临床课学习,乃至将来进行临床工作的效果。由于内科学的整体性较强,涉及面较广,而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多采取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讲授,容易产生相关内容的重复讲授,也难以实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有机联系,造成学生的思想禁锢,横向思维不足,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并运用内科学的知识,容易造成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脱节,加之传统授课模式中多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教学效果及质量不佳。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也随之快速发展,医学知识技术日新月异,医学模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现象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内科教学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的医学教育,成为发展中的一个瓶颈,这一形势下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并实践新的方法来提高内科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

二多种方法提高内科教学效果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充分领悟并贯彻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将典型的案例作为基本教材,并指导学生深入特定的情境及角色,启发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分析并研究案例中的材料及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提出各自对案例的见解,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以此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内科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以案例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能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带着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提高其学习的效率以及教学的效果。此外,在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去剖析、评审和分析有关案例,其反复分析的过程不但加强了学生对与此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内科教学时,可以选取难易适中且临床常见的典型实例作为案例,确保所选的案例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有着一定的深度以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选定案例之后,需做足课前的准备工作,仔细专研案例,设置问题,并预测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各环节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案例讨论,探讨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及重点难点问题,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性讨论,鼓励各小组成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从旁适时引导、点拨、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案例讨论之后,教师针对讨论的情况、案例的要点及难点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学生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并提出学生在讨论中未提及的新方案。学生也对案例讨论的情况加以整理总结,撰写案例分析报告。通过案例教学促进学生参与内科学教学的热情,在学习中有所得,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二)引入 PBL的教学模式

所谓PBL,即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教学,是将学习设置到一个有意义且较为复杂的问题情景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的能力。将 PBL的教学模式引入内科学教学,教师首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需要,并结合提纲及临床病例,设计出较为复杂的、开放性且无明确答案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确定教学问题,同时给学生传授学校图书馆数据库中英文文献检索方法,教会学生应用主题词、关键词等方法进行证据检索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必要时及时调整检索策略,并获得临床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指导学生按照假设-演绎推理的思路去参与其中,学生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带着问题去查阅并收集、记录文献资料、互联网资料,小组各成员加强交流讨论,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制作多媒體课件,以阐述各自对问题的理解及成果。学生在 PBL模式下的内科教学中,需要通过有明确目的性的自主学习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与主动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各小组成员学生在不断地交流讨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其批判性思维也得以有效培养。PBL教学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的平台,学生研究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合作,各施所长,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其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护工作者奠定基础。

(三)多媒体辅助内科教学

内科学所涉及的疾病种类较为繁杂,知识面广,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且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对学生来说可谓难学难记。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内科学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首先,多媒体能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地表现和传递教学的内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和想象力,变内科学习的苦学为乐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率、高质量地学习知识,发展自身能力。其次,多媒体能灵活地处理教学信息,优化教学结构,教师可以在有限的课堂中扩展教学的内容,增加相关的教学信息,根据需要给学生呈现更为活泼生动的信息,也可反复演示、比较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便于学生的观察与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内科教学,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对象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制作出富有个性且切合教学大纲的高质量课件,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发挥出多媒体在内科教学中的真正价值和最大效益,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 扩充知识,培养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医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与法律法规。老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把诸如“基本药物制度”、“慢性病管理”“安全用药”等新的卫生政策法规融入教学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提炼获取自己所需要知识。在讲解某些典型常见疾病时,结合临床实际,把自己在临床医疗中的诊治体会或经验教训作举例,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思维和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讲疾病治疗时,可以让学生练习开医嘱和处方以及辅助检查项目,力求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应用等综合能力。把学生从只用耳朵听的机械学习培养成边听边动手边思考的主动学习。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对内科学产生了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接燕荣,覃洪.浅议如何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张文玲,冯晓,刘艳林. 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作者:刘应龙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艺术教育论文下一篇:联合房地产开发法律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