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毕业的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成为一个十分重要和严峻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专业在国内的就业前景更是不容乐观。本文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现状等方面分析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推进就业工作的建议与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社会工作毕业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毕业的论文 篇1:

社会工作毕业生对专业教学的反馈

【摘要】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量社会工作毕业生已经可以从工作情境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目前的社会工作教育提供丰富的反馈。本研究力图通过调查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对专业教育的反馈情况,了解毕业生对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以期为今后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较为客观和现实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毕业生;教学;反馈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和管理领域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特有的伦理规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专业活动。[1]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到2006,全国被批准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近200所[2]。随着社会工作教育的飞速发展,大量社会工作毕业生业已踏入实际工作岗位,他们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反馈和思考反映着现实职业环境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某种需要和要求。河南师范大学是河南省省属重点院校,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自2002年开设以来,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其专业教育、科研活动,一直走在河南省社会工作的前列,该校毕业生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力图详尽描述和分析该校社工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在校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专业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06年到09年这四年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根据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结果的分析,并对有代表性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个案访谈。

(一)基本信息

调查共收回问卷66份,其中男生27名,女生39名。被调查者具体的毕业年份、工作地点分布、工作领域分布等基本信息见表-1、表-2、表-3。2006-2009年毕业的被调查人数分别为15、18、21、12名。工作领域方面:教育系统12人(18.2%),政府部门10人(占15.2%),国企集体企业1人(占1.5%),私营外资企业12人(占18.2%),其他10人(占12.2%),未正式就业21人(包括读研,占31.8%)。正式就业的45名毕业生的工作地点分布为:一线城市9人(占13.6%),省城15人(占22.7%),地级市13人(占19.7%),县城及以下8人(占12.1%)。綜上所得,已经工作的调查对象中,教育系统和私企中就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和政府部门,就业人数最少的部门是国企。在工作的地点中,地级市中就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一般省城,再次是一线城市,最后是乡镇农村。

(二)专业认同度

就职业价值观而言,国内多次调查表明,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自我实现和经济利益并重。这种指向的变化,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特征。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几种重要趋向,无论是农民向城市的流动,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的流动还是大学毕业生向待遇优厚的公司的流动,都是追求以经济利益为主多样化的向上流动。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大多是“工青妇”、社区中心、福利院和民政部门,所担当的职责大多是行政性的工作、文秘或心理咨询等非赢利性工作,这显然与现代社会价值观主流并不同,对其的认同度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考虑到对社会工作的认同程度会影响到被调查者是否能客观公正的回答问卷调查的内容,所以需要了解被调查者对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态度。调查表明,不后悔学习该专业的占到了53.8%,说不清后悔还是不后悔的占到了30.8%,而后悔的人数的比重相对较少,只占到了15.2%。(见表-4)这说明四年的专业学习,专业熏陶,对毕业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的形成还是起到很到的作用的,大部分同学对社会工作专业具有了认同感,这是本调查数据的可信度的基础,可以说本调查的数据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二、对社会工作本科教学的反馈

对本科教学的反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毕业生对本科所学课程和课外实践对目前工作的助益程度;第二,对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一)专业主干课程对目前工作的助益程度

本研究选取了社会工作的六门主干专业课: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调查研究、社会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分别调查这些课程在实际工作的有用程度。

从表-5可以看到,在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最多的是社会调查方面的(28.6%),其次是社会政策、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而从没运用到的课程比例最高的是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分别为45.2%,这出乎事先意料。经深度访谈得到原因:一是本科教学中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课程是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欠缺或不足,毕业生在实际中运用的能力欠缺;二是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在实际中操作难度较大,没有相关的条件支持无法开展。总体上看,所调查的六门主干课程,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是有运用的。

在不同工作领域,各课程知识的运用机会也不尽相同。在教育系统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知识使用较多;政府部门中,社会政策会被使用的机会要大一些,除此之外,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里边,社会政策所起的作用也较大;在以上六部门中,“社会调查”被综合使用的比率分别为27.5%,在教育系统,政府部门和私营,外资企业里,社会调查方法被使用的综合机会较多;人力资源管理被使用的三种情况当中,“偶尔使用”的比重最大,达到73.2%,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也很重要。

(二)专业课程外知识技能对目前工作的助益程度

专业课程外知识技能主要包括科研能力、发表论文、假期实践、社会实践、组织协调能力、成熟理性的思维方式等,被调查者就这些知识技能运用情况进行了回答。

“科研活动—暑期实践—发表文章”所起的作用的程度比例最大的就是“有所帮助”,比例分别为46.9%、52.9%、56.3%.,其次为“很有帮助”,比例分别为28.1%、29.9%、25.0%,由此可以看出科研能力、暑期实践、发表文章等对将来的工作还有很有作用的。

当问到什么知识能力对工作最有作用时,61.5%认为是成熟理性的思维方式,认为专业知识最有作用的只占10.3%;而问到自己目前最最缺乏的方面时,有33.3%的选择了专业知识。(具体见表-7)综合起来讲,四项(专业知识、动手表达能力、社会经验、管理协调能力)中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和管理组织协调能力,比例分别为33.3%、35.9%。但具体到工作领域而言,教育系统中之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政府部门中最缺乏的是动手表达能力,在国企中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在私营外资中,最缺乏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三)对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1.课程设置方面。要根据社会和职业需要增设更贴近专业需求的课程,尤其是实务类课程,例如企业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

2.学校层面。一是多与专业发展娴熟的学校和机构建立关系,多借鉴一些国内外比较好的经验。争取更多地与外校同专业及专业人员的交流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交流平台;学院在专业的发展上要有更多的敏感,要能准确了解和把握社会工作在国际上以及在国内的发展趋势,定位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助学生分析一下当前社会形势,对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进行一些指导;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专业,认识自己。二是多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与各种对口部门、民间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增加学生实习的机会,对于学生的科研兴趣应予资金和文献上的鼓励。望学校能够多联系实习基地,与全国的社会工作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的具体教学方面。一是多向学生传授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同时,专业课教师也应该站在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专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基础上做出选择,而不是盲目的宣扬社会工作前景如何好或者是批判社会工作。二是多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锻炼本专业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鼓励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遇到突发事情时的应变能力,专业实习中要做好教师督导的工作。三是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依靠学校的资源开展丰富的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思考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可以尝试讨论式、作报告式上课。另外,可以参考研究生管理方式,每位老师带几名学生,让学生实际参与做课题项目,会有一定的效果。

三、结论与讨论

从调查可以看到,社会工作毕业生们对目前的社工教育总体上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他们以自己的职业经历体现了现有社工教育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四年的专业学习,专业熏陶,对毕业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的形成还是起到很到的作用的,大部分同学对社会工作专业具有了认同感。

教师的具体教学方面应多理论联系实践,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调查研究、社会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在实际工作都是有作用的。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課程是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欠缺或不足,应该加强。同时,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多从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尝试开发新的课程。另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暑期实践、论文写作能力等,这些对将来的工作还有很有作用的。

我国大陆作为社会工作的后来者,一是多与专业发展娴熟的学校和机构建立关系,多借鉴一些国内外比较好的经验,多吸取和利用外部资源,为学生实践和就业提供途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绝非朝夕之功。在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也是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不断回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才逐渐成长和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而中国大陆重建社会工作专业才仅仅二十年时间,且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所以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来等待考验和面对挑战,这是开拓者们应有的气概。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我国近200所高等院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D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7/31/content_4901240.htm,新华网,2006-07-31.

作者简介:石方军(1980-),男,湖南会同人,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福利。

作者:石方军

社会工作毕业的论文 篇2:

关于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思考

摘 要: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成为一个十分重要和严峻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专业在国内的就业前景更是不容乐观。本文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现状等方面分析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推进就业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 就业难 对策与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解决大学生的充分就业问题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高校和谐、个人幸福的根本保障,它与社会、高校、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力、就业质量是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既是大学生个体实现社会价值、追求最大化收入的理性预期,又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政策性目标,还是实现人力市场均衡发展的最佳状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高等教育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和学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自然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就业通道,在大学生毕业人数愈来愈多、就业困难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滞销”的局面凸显。据统计,我国社工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不到30%,甚至有的学校该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零,大量专业人才学非所用。我校近几年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中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学生屈指可数,一次性就业率不到80%,将考取相应专业的研究生计算在内,其专业对口率仅为30%—40%。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我从社会环境、专业发展现状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讨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对口就业率低存在的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一、客观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我们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难是“多因一果”。有社会环境因素,有个人因素,同时也有用人单位和高校的责任。

1.社会环境是造成社会工作专业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国家政策的支持滞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如今国内社工的发展遭遇尴尬的关键原因是专业化走在职业化前面,“先有专业,再有职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引入国内,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基本国情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化优先于职业化,社会工作者一直没有名分和岗位,国家相应政策严重滞后,这是造成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了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坚定了从事社会工作领域人士的信心。但整个社会从观念到制度建设等各方面为社工职业化生存提供的大环境尚不具备。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相应的岗位设置;另一方面,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工作待遇低,升迁机会少,岗位设置不明确,缺乏统一认定和具体标准等问题,导致优秀人才选不进、留不住。

(2)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低直接影响就业状况。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引进国内,社会对它的知晓和认同程度之低超出了想象。对于国内大部分人来说,社会工作是个十分陌生的东西。在招聘不得不面对专业限制的今天,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何谈招聘?与此同时,与社会工作专业密切相关NGO组织发展在国内发展举步维艰,面对国外的NGO组织待遇明显优越的情况,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对于我国的强烈冲击。

(3)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影响和制约学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工作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被认可,政府也明确提出要建设一大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与此相适应,高校纷纷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但也存在很少考虑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专业师资队伍缺乏而盲目扩招的现象。

扩招造成教学质量滑坡,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许多高校对这一新型专业的建设投入不够,师资力量短缺和人均师资占有率下降,特别是生源的水准降低,加之专业教育过分注重“理念”,缺少专业实务训练,致使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不够。许多高校的条件很难满足社会工作要求的800小时的社会实践,出现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倾向,对于专业实务其实并不专业,而且专业教育又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直接影响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信誉度的降低和就业压力的增大。

2.学生自身原因制约和影响其顺利就业。

(1)缺乏学习目标,专业学习浅尝辄止、眼高手低。

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熊丙奇教授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确实需要改革。“现在50%以上的大学生将精力主要用在外语学习上,考四、六级,考GRE,考托福,考雅思,等等。相反,他们对专业课投入的精力却很少。另外,现在大学开设的很多课都不是学生想学的专业知识,而是规定学、要求学的课程”。许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选择此专业的初衷并非出于对专业的兴趣爱好,面对强大就业压力和较高社会期望,纷纷投身考证大军,试图增加就业砝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其他的学习中,进一步影响了专业学习和发展。

(2)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①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大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在择业中大学生的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有着希望成功和报效社会的强烈倾向。他们愿意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有较高的抱负水平。现实却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②择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他们认为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单位去。可是,他们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现实中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到边远山区、到基层去。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他们虽然也愿为国家繁荣富强作贡献,却过分强调自我价值;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雄心壮志,但对吃苦耐劳恐惧,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产生恐惧和彷徨,形成强烈的心理矛盾。

二、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全面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组织领导上给予重视、优惠政策上给予倾斜、物质条件上给予保障,按照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要求,扎实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1.国家要落实相关政策,增强相应的岗位设置和职业规范。

(1)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政府通过支持性介入,设置就业岗位,依靠制度和机制保障,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和就业條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包括职业资格、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从业规范、登记管理、人才选拔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出台岗位开发与设置、人才使用与管理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探索设置合理的薪酬标准,真正体现社会工作人才的价值。

(2)建立健全激励评价机制。

①推行职业评价。切实贯彻落实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全面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

②科学设置岗位。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快职能转变,充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人才。

2.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1)以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整和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继续推进教学改革。

①以学生就业创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整与合理设置专业。调整设置学科专业时,既要认真分析未来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又要考虑当前学生能否适用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要考虑“供求平衡”,达到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经济、社会需求匹配。

②以就业、创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要推出既符合教学规律又不脱离学生就业、创业与市场经济需求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在教学方法上要排除人为的、专横的压制和灌输,强调自主、自发的学习生活”(卢梭语)。同时,要深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民主教育和启发式教学,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在学科知识渗透中渐渐提高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就业力。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①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确定职业理想,指导规划大学生活,设计职业生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等专业价值理念。

②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创业能力得到发展。

③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着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事业心,为其将来毕业就业塑造核心竞争力。

3.完善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势的替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已不再是一项臨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应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设计到学校工作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应加强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的指导,逐步把就业指导纳入日常教育内容之中,建立起完善合理的工作体系,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1)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①树立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在就业竞争面前,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竞争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②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③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信念。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职业无情地淘汰。

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要把奉献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结合起来,树立目标远大、动机高尚的择业观念,排除自私自利、目光狭隘的择业动机和倾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2)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系统地展开工作:一年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正确的定位;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同时,还要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健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与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各省地市人事部门电脑联网,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

本文系淮北师范大学教研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谷凤艳

社会工作毕业的论文 篇3:

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取向使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可以将毕论文设计(论文)与就业市场需求对接、与专业实习实践结合,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过程中强化过程管理与质量监管。关键词:能力为本;社会工作;毕业设计(论文)

为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黑龙江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自2004 年招收第一批本科学生起,便开始对如何设计与实施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突出学生专业实务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展开了思考与探索。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和总结经验,2010 年开始尝试进行以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拟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思路及主要内容、能力为本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践的成效三个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进行初步探讨。一、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必要性(一)传统论文形式存在的弊端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任务,其形式应充分体现出专业特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人本实践性取向的教育,学生主要通过专业实践的过程内化自己的社工价值理念,获得专业态度,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形成专业能力。”[1]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无论在选题方向、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应充分体现出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特点。但传统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较为单一,且偏重于理论研究,不能充分体现多元化的教学需要,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往往是理论阐述多、实证少,选题也多为大而空、专业视角模糊。此外,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人所共知,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学生感受不到毕业设计(论文)对求职择业的实质性帮助,导致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学生为了完成论文往往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如大段抄袭文字和数字资料,这不但使毕业论文质量大打折扣,也无法适应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二)解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迫切需要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各行各业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工作专业也不例外。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务性和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加强对学生的能力训练早已成为业内的普遍共识。社会工作是为解决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问题而设置的专业,这要求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在强调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知识、价值训练的同时,还需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具备“直接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实施基层社会事务的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活动与社会公关能力”[2]。但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脱节、实务能力欠缺,一直是制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终端环节,应承担起更多的专业实践教学任务,让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通常为实践性较弱的学术性论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在培养和考核学生专业技能及服务社会的实务能力等方面却明显不足,导致整个教学体系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倾向。这些问题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操作取向突出、以实务能力教育为核心的专业特点的充分体现。(三)适应就业市场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当前社会工作就业市场上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学生对口就业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机构社工与项目社工两种。二者均以社会服务项目作为载体,在社工机构内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但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采用项目社工发展专业服务已成为行业主流。就业市场上的需求变化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指针,项目社工的主流化趋势意味着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必须了解项目化运作过程,掌握社会服务项目主要的流程操作。因此,这也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种种现实存在,有必要对社会工作专业现有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改革,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能够体现应用型和专业实务取向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满足学生和教学多元化的需求,更好地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二、改革思路及主要内容(一)改革思路

黑龙江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思路主要是,根据本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立足社会工作专业特点、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探索进行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所谓以能力为本即是要以能力建设为出发点,以能力考核为评判准则,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考核。

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其独特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确立的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要求,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是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的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管理实务人才为目标的。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以及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均应强调以能力为本,这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二)主要内容1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对接,丰富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形式

鉴于上文所述,社会工作就业市场上的需求变化,仅用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背离了专业培养目标,无法顺应社会需求。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设计(论文)可采用项目设计与评估、实务研究和政策研究三种形式[3],这为社会工作专业改革现有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为了使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能有效发挥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们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形式设定为如下三种:项目论证报告、实务研究论文和项目评估报告,学生可在三种具体形式中任选一种来完成。

(1)项目论证报告。项目论证有助于培养和考核学生理论研究、需求调查、实务策划、方案执行等方面的能力。学生需根据社会需求,结合内外部条件,在科学的需求评估基础上,选择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论证,提出框架性的总体服务设想,项目论证应体现科学性、专业性、完整性。

(2)实务研究论文。对于有兴趣做理论研究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或某个实务领域的知识开展研究。在社会工作服务或具体案例中验证和发展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和知识。此种形式和以往的论文形式较为一致,但研究内容有所区别,前者限定在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领域。

(3)项目评估报告。项目评估报告可以考查学生对社会项目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评估能力,促进学生实务能力的提升,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针对一个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社会服务项目,采用科学的评估手段,对项目的设计、实施、结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和科学判断,并最终提交一份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2与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突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性与时效性

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为了改变学生以往脱离实际、想当然式的选题方式,实现真题真做,我们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多年来,黑龙江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一直坚持实施全项目实战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设置了观察实习、专业技能实习与毕业实习三个环节共 20 周的实习内容。其中在专业技能实习与毕业实习连续 17周的时间里,要求学生根据实习机构的实际需求,策划、实施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将实习训练变成提供专业服务的实战训练,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提升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与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是要求学生将其在实习实践期间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原始素材,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人群的具体问题策划一个全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完成需求评估及服务总体框架的设计,形成项目论证报告;也可以针对实习实践期间所运用的某一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或接触到的实务领域的某些知识展开研究,形成实务研究论文;还可以针对实习实践过程中所策划、实施过的服务项目进行一个全面的、综合的项目评估,形成项目评估报告。通过将毕业设计(论文)与专业实习实践建立关联,一方面端正了学生实习实践期间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更具真实性与时效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3围绕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强化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加强了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选题。在选题阶段,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以专业实习实践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原始素材,结合自己的兴趣、发挥想象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提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其间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必须要直接来源于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实践,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综合性,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相关服务、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题。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开题环节更要严把质量关。一方面举行开题答辩会,另一方面按照学生不同情况实行分批开题。在开题答辩过程中,学生需对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文献综述、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接受教师的提问。教师围绕选题意义、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严格把关,指出不足,提出合理性建议。对第一批开题没有通过的同学,以及因特殊原因而申请延期开题的同学实行了二次开题。通过这种严格的质量监控,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到中期时,院(系)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进度、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材料等。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解决,对于没有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给予督促和警告,以此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按期完成。匿名评审。为客观、有效地监控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社会工作专业采用了匿名评审制,即评审教师和学生双向匿名。每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均匿名上交并随机分派两名评阅教师分别打分,取平均分作为评阅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要继续修改,等待参加二次评审。以此排除外界对评审教师的不当干扰,以确保评审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答辩。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最能够检验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环节,也是让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表达能力的一次良机。因此,加强对答辩过程的严格要求不但对监控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生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答辩会前,答辩委员会将预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研究,准备问题。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准备答辩PPT及答辩陈词,指导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挑选准备充分的学生进行预答辩,其他学生观摩学习。在答辩的过程中,答辩委员会会从各个角度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提问。会后,学生将根据答辩委员的建议继续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问题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最终选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能力为本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践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能力为本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大段抄袭、重复率过高的现象被杜绝

改革后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新的毕业设计(论文)创作形式不再拘泥于抽象的理论研究或大而空的长篇论述,而是更加贴近实际,聚焦具体问题的解决。这也使学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依靠大段摘抄、拼凑期刊论文的方式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而是必须端正态度,实实在在地围绕具体的现实问题或实务案例去完成自己的设计与分析。这也从根源上杜绝了传统论文中所出现的大段抄袭、重复率过高现象。

(二)使毕业设计(论文)更具实践性,学生专业技能得到锻炼与检验

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使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进行了有效的衔接。学生实习实践的过程为其即将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积累了重要的实务经验和生动的原始素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又成为学生实习实践任务的进一步延续。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了对学生社会调查、方案策划、服务设计、理论分析、组织实施、评估分析等各种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考查。这不但使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更具实践性,突出了实务取向的专业特点,更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切实的锻炼与检验。

(三)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通过能力为本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学生来说已不再是应付即可的程序性的教学任务,而是就业前必不可少的实战演练。在此期间,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价值观以及专业技能均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要,承担起机构的项目策划、项目管理等重要工作,成为机构发展的中坚力量,有的毕业学生的项目论证报告还在深圳的社工机构中被直接拿来付诸实施。毕业生所表现出的良好的专业素养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参考文献:[1]史铁尔,刘静林,朱浩.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人才[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陈微.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不足及定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3]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EB/OL].新浪教育,2010-05-11.

作者:初智巍

上一篇:西方人室内设计论文下一篇:老年患者护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