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设计和布置论文

2022-04-18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适用房存在一些问题,如住宅不经济、功能单一、舒适性差、户型未完全适应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变更等。参考朝鲜族传统民居在选址与布局、地方材料的选用、增加住宅分割的灵活性及改变取暖方式的做法,对比当前的经济适用房设计和生产现状,汲取传统民居建筑经验中的生态合理性,有助于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为创造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客厅设计和布置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客厅设计和布置论文 篇1:

运用交互动画探索居住空间中的艺术美

摘要:本课题主要针对小空间探索如何运用有限的财力更多拓展实用空间,营造艺术氛围;主要研究如何将交互动画跨界运用于空间设计和家具构造之中,分析和探索其艺术之美。分析和推演了三维数字模型、交互动画构造以及虚拟展示的关键技法,探索了运用交互动画技术发掘家居设计中的艺术之美。采用3D图形软件和游戏引擎,展开对空间造型数据的动态设计和展示。得到数字化的家居展示造型并对其进行美学分析。该方法可为居住空间的数字化设计和交互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居美学动态家居马斯洛理论叠构重组交互展示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本課题意在数字化和制造行业高度融合的时代,尝试一套构建个人化参与家居定制的机制,探讨现代社会人与居住空间的关系。由此研究引申,提出“动态家居”的概念,研讨运动中的家具的运行构造,运用交互动画分析和构造人性化的定制家居。为交互动画的理论研究,提供更为多样的产品案例。在数字媒体跨界交互设计与家居整体设计领域,带来更多有价值的设计思路与案例分析,从中探索出一套具有实验精神和实际意义的研究思路和创作方式。

一、课题思考由来

交互动画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各设计领域的思维模式,家居设计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本课题研究动画技术革新下家居设计领域的转变,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VR(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以及新型五金和科技材料,探索家居艺术美设计中的艺术美。交互动画技术也从服务影视、游戏行业,嫁接融合到家居制造领域。

随着交互动画技术的普及和数控机床板材技术的不断升级,自己动手利用数字化工具定制家居将成为一种潮流。数字化整体家居设计是续包豪斯设计风潮后,家居设计领域的有一次升级。在这一阶段,仍有许多实际操作领域和前沿理论研究需要去探索。2016年我国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表述。“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家居空间的风格打造从企业主导变成了消费者自导。

本课题梳理了数字化家居空间的发展,从日本、北欧、德国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家具中的简约风尚,探讨小户型中的美学。并结合物联网时代新材料的应用,在虚拟引擎中动态的预想居住空间中的家具造型和样式。探讨运动中的家具运行构造,将美学手法运用于家居空间中,将艺术营造时的语境词汇,如明暗、色彩、层次、意境等,运用于家居的美学营造中。本次研究的空间主要着眼于小户型简约艺术风格的探讨,从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视角,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科技发展、人的因素等方面引发对课题的思考。

(一)社会因素。社会中的我们,即希望聚集的大家庭.也同时希望有私人空间,在合居和独居的模式中进行着空间切换。许多年轻人希望有一个独立的小家庭气氛,根据自我审美风格私人定制家居空间。小户型力求居住空间的独特和个人空间的营造,如果一个人独自居住过大空间,反而会让人增加孤独感。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打拼的年轻消费者,其人均住房面积普遍偏低,在有限的居住场所里如何最大化利用空间和合理放置必备家具用品,是这一类年轻消费群体最为着重考虑的,而且收高房价影响,小户型的兴起也算是居住消费的一种理性回归。

(二)环境因素。针对户型和地段这两个因素,当两者不能同时满足时而面临二选一的情况下,许多置业的青年人和设计从业者可能会优先选择环境上更利于办公,交通方便的市中心地段;而且小户型多开发于都市中心地段,也可以让都市中的隐居的自由设计师和艺术家量力而行,利用小空间打造精巧的融合居住和办公的一体空间。特别是2020年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人类在工作与生活上数字化迁移现象愈发普遍,更多的人尝试在线居家办公,而小户型的居家工作室给在家公办人员提供了一种工作空间上的理想方案。

(三)科技发展。随着计算机和图形化工具的个人化普及和数控车床技术的成熟,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家居设计领域的融入,设计师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到自己居所的空间设计中。譬如使用Autodesk CAD进行结构制图;使用3dsMax制作模型,并测试家居用品的动态结构的合理性;使用类似畅想家VR平台,或者其后台所使用的Unreal虚幻引擎和Unity3D交互引擎,进行在线虚拟现实预览。

(四)人的因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刘禹锡的千古名句传达着中国文人对居室的哲学思考。居住空间不仅能给人一个安身之所,更能反映出居住者的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层次从低到高如同阶梯,他从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方面,提出了“需求金字塔”理论。在居住空间中探索和追求艺术美是设计师在心理学范畴上,更高层级的人本思想价值的体现。

二、居住设计中传播的人文价值

传播学在家居设计中的人文影响,我们可以从都市剧的家居设计与媒体传播效应中发掘。国内家居龙头企业OPPEIN欧派的宣传短片《狼人的中秋烦恼》三部曲将家居定制化用一种温情的方式展现出来。短片中用男主人公狼人对“中秋回家后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脑海臆想与实际经历做对比展现了经过居定定制后,从原本简陋的狼穴变成样样具备的家,体现了家居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习俗、兴趣喜好,为定制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打造“有爱有家”的家居定制理念,如图l。

当代都市题材影视剧中,家居装饰是其场景设计和道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当今居室设计的时尚潮流和发展动向。2017年热播的《欢乐颂2》中,作为一个高智商的工作女强人安迪,其家中装修可圈可点,传达着工作与生活融合的家居思想的。女主人公安迪作为一位高智商的工作狂,其追求一切事物的速度和效率,并強调朴素从简。因此,其房屋的布置不应太繁琐,同时作为在海归精英,他们追求着高品质的生活。设计高质量的私人空间实际上并不需要太多的奢侈品,也不需要过多的细节。我们只需要使用一些独特而独特的小物品来展示您的品味和美感就已足够。即奢华又低调的“轻奢”风格崇尚的是一种不随惯性的家居理念,而独特个性的追求是低调奢华风格的设计原力。现代整体家居设计很多有极简主义风格的身影,以严谨的造型、可靠的品质使其设计在创新中不断尝试简单和完美的统一。

日本、北欧、德国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在家居领域的影响。Less isMore(少即是多)是现代建筑巨匠密斯·凡德·罗的至理名言,是其简约理念的灵魂所在,揭示了一种居住空间中的美感共识。简约而不简单以德国、北欧、日本这三个地域为代表。德国偏向一种理性的简约,黑格尔提倡的“美是理念感性显现”植根于德国的设计基因之中。以现代设计的“开山鼻祖”包豪斯为代表,是工业革命在设计艺术上的延伸。包豪斯传达出简洁实用与功能主义精神,其设计理念影响至今;北欧偏向一种感性的简约,北欧的色彩会丰富,调节冬日人过于抑郁的环境气氛。日本偏向一种灵性的简约,大量运用原木元素,将美学中“佗寂”概念运用其中,佗是在简约静谧中融入质朴的美,寂是时光的润泽。日式的简约融汇了东方人文禅意。

在中国的美学思想中,也有对家居设计的深刻思考。老子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开辟窗门来营造房屋,墙壁构建了虚无空间,才能发挥居室的效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这体现出了东方哲学中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化无为用”、“无中生有”、“转空为间”的美学思想。

三、课题面临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小空间中探讨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如何高效利用空间。其中我们面临问题着如何在小面积提升使用空间、功能要求、成本控制、施工与设计可操作性等诸多问题。本课题着力于运用艺术的视角,使用交互动画技术来设计动态家居,解决以上面临的问题。

运用交互动画设计的虚拟造型,并将其转化为现实产品。从材料、成本、力学、结构等方面推演合理性,并要生成具体严谨的数值,发送到数控机床或是加工制作人员手中,将虚拟设计转化现实产品。所谓交互动画,就是将动画作为造型载体,运用新兴的互动引擎、传感硬件和新媒体展示设备,以动态化的非线性方式传播创新思想,让受众置身到互动叙事的情景当中。

本项课题通过研究数字科技革新下家居设计领域的转变,运用建筑信息模型、交互动画、虚拟现实等新兴数字化技术,以及新型五金和科技材料,探索家居空间设计中的艺术之美。动态家居中的设计美学,内容涉及可视化预制、空间叠构、移位重组、材料构件、虚拟展示、柔性化生产、感知交互,如图2。

(一)可视化预制。交互动画的技术手法,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大显身手。主要利用数字化制图和建模软件,配合用于空间漫游的虚拟现实引擎,可以整体预见家居设计效果,调整设计方案。根据空间和家电的固定尺寸,更合理地定制家具的构造,更多的利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返工和破坏。可视化预制可以动态化分析出家居摆放和家具结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材料用量数据化后更精确的预估设计成本。项目初始阶段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首先对居住空间进行精细化测量,将尺寸数据输入到CADI具中,生成空间构造线稿,然后进入3dsMax中创建三维数字模型,并推演家具的动态化构造运行和空间摆放。根据居住需求划分功能区域,并进行规划每样家具和用品的尺寸和比例。

(二)叠构重组。运用卡座、储物凳、多功能床等方式融合多功能空间。例如,将长条餐桌与办公桌融合、客厅中的长条大理石面木桌可以满足餐食和办公需求。对于空间叠构的研究,使本案例的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在家具坐卧的面板底部,都规划为储存空间,缓解了小户型储存空间不足的问题。家具功能上的融合,节约了制作成本,使空间更简洁。可移动的卡座,“卡座”来源于英文“Car Seat”,是指马车车厢中的座位。例如,将原来带有“贵妃榻”元素的卡座沙发,根据比例分隔成组,将单独的卡座移动到贵妃榻一侧,组合形成一体的床榻,在动态组合中扩展空间的可利用性,如图3。

(三)材料构件。为了营造现代家居的意境之美,我们还需要运用一些新的科技材料。例如软磁、纳米吸盘以及各类新型的五金件,并且适度将这些技术尽量自然地融入家居之中。本项课题重点测试研究了机械五金在实木板材上的使用。小五金中有大乾坤,将桌侧面托架和桌顶面升降折叠架相结合。利用日本Sugatsune世嘉智尼的EB型折叠托架和配套的EBD阻尼器和柯洋KY-103带缓冲带液压缓冲的升降折叠架,在飘窗上构建出可升降和折叠的书桌,有效拓展了办公空间。

(四)虚拟展示。VR虚拟现实技术与家居空间展示结合,是VR领域的细分垂直化应用,弥补家居设计和展示环节的空间局限。在国内诸如酷乐家、畅想家这些平台,其研发的产品可以实现3D实时渲染,定制的VR样板房可以根据热点小区楼盘户型设计,含有换装,家具交互,灯光交互等VR互动。为了节省制作效果图的费用,设计从业者和爱好DIY的用户可以在虚拟家居设计平台上,像玩游戏一样快速和高效地制作居住空间设计的数字草稿,预先定制好适合自己的设计方案。

(五)柔性化生产。4.01业柔性生产线和信息化确实是整体家居定制的基础。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取代传统手工生产是家居业的第—次革命,而家居业的第二次革命,则是受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通过互联网+整合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提供一体化家居DIY系统。现阶段,很多都市的年轻一族,都居住在小户型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空间,并体现居住者的艺术品味,成为本课题的研究原动力之一。借鉴日式家居中的简约之风,研讨小户型中的家居美学。在居住空间建造和家具制作前,交互动画可以推演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整体性的探索空间造境中的美感,也可以较为精确地预估制造成本。为空间布局和意境营造提供了前期决策基础,并可以在过程中进行实时把控和调整。在国内,诸如欧派、曲美、品尚这类全屋定制品牌,虽然大量采用数字化模型制作和VR虚拟家居预览技术,但这类定制平台大多提供模块化的家具,用户只能微调尺寸。在家具实际制作环节,如果设计师想更加个性化的设计家具,可以采用自制的设计图纸,直接给板材商家居图纸。例如,环保饰材厂商百强拥有线下实体加工工厂的平台,其无醛生态板材纹理真实细腻,可用于橱柜结构材料中。设计师在电商上给板材厂商平台提供自制的数字图纸,省去了中间商环节,利用数控机床加工制作自定义的板式家具。

(六)感知交互。触控式和光敏式开关,声控、Wifi无线遥控、人体感应等技术的融入,增添空间的感知灵性。在厨房Led灯具中采用光敏控制开关可以方便用户在夜间出入厨房操作,在衣柜中使用也是同理;声控电视和智能音箱,可以提升家电的互动感;家庭电器的wifi无线控制,可以让用户手机整体控制家庭电器运作,提升家电使用的便捷和安全性。此外,智能家居镜,通过镜面的触控面板可以集中控制数据信息,实现全宅的智能化管理,结合体态捕捉,可以实现智能试衣功能,如图4。

四、未来居住空间的展望

(一)避免同质化。本雅明1963年出版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指出,现代艺术主要是机械复制的艺术,这种艺术以追求展示价值替代传统艺术致力的膜拜价值。它的出现,使传统有韵味的艺术走向崩溃。而现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加重数字艺术中的内容重复。体现在家具空间中,“福特生产线”式的板式家具,外形相对雷同,和空间的贴合度不高,家居没有整体规划,形成有家具无意境的现象,艺术的个性化在居住空间中无法充分体现。居住空间的个性化定制,使大规模定制系统最终以小批量、多品种和高效率的形式实现了家居的数码化定制,并通过与虚拟交互引擎(例如Unreal虚幻引擎)开发出一套全新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预览家居光影丰富的质感,形成数字化家居个性定制系统。

(二)融合人与居住空间的关系。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思潮。随着制造业的技术革命,以及人们生态养生意识的加强,对于居住空间中人体舒适度和布局情趣,以及材料健康指标的选择,要将这些因素整合考虑,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协调和融合居住着和家居空间的之间的关系。莫干山以其民宿的发展而闻名海内外,所谓民宿是指一种新兴的旅舍模式,其利用农民的闲置房屋,为消费者提供乡间休闲和养生的支持。未来,为了满足高消费群体崇尚自然、体验乡野、回归自然的内心需求,回归自然的居住空间的发展会有一席之地。

(三)科技元素在家居中的深入融入。2016年初全球最大的家居商IKEA宜家在Steam互动平台推出了虚拟现实体验应用,其中运用了来自英佩公司的虚幻4引擎技术,此款应用程序支持HTC Vive虚拟现实平台。2019年9月IKEA宜家推广了VR虚拟家居体验项目,让客户感受到更多元化的家具与材料。在AR技术日渐成熟的前提下,宜家IKEA的未来实验室Space 10推出面向未来的概念产品IKEA Place。在信息时代,U-home系统作为海尔集团的智能家居平台,运用无线有线网络叠加,并通过多通道传感设备将所有设备连接到网络,使用者通过个人媒体设备,与家居中的电器设备进行在线交互,将智能客厅、智能卧室、智能厨房、家庭影院等各类智慧家庭场景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在家居空间中融入了动态气味的概念,通过嗅觉计算与分析来感知、调节、产生、控制家居空间中有关的味道。虚拟现实技术未来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在购买家居方案之前,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平台来进行各种体验。运用前沿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用户在家居空间中的运动追踪数据与虚拟空间的模型和触控热点进行实时交互。以共同创造的名义来分享创意,在虚拟现实中体验居住空间中的艺术美。

(四)把握技术的合理适度应用。现代设计领域存在许多有技术溢出的现象,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推陈出新,人们要关注和思考这种设计中的技术泛滥使用。互联智能家居恨不得在每个家具和家电上都装上屏幕和联网,但是家居中的技术运用要合理且适度,并在具体的案例中探讨如何把握这一技术运用尺度。在居住空间的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同时要对过度更多融入科技探测的元素的智慧家居进行反思,去伪存真。使用数字图形和交互技术,预览和营造宜人的家居环境。合理运用新科技,保证居住的私密性,避免不必要的辐射和污染,体现科技和艺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如图5。

结语

本课题运用3ds Max、AutoCAD、Un rea吲擎等软件工具,测试设计案例的合理性,并利用这些工具到处数据和动态效果图,和商家、加工厂施工人员进行有效沟通。运用交互动画,构建出探索居住空间艺术美的研究流程。研究团队已收集数字化家居空间研究的信息资料,为探讨运用交互动画结合家具整体设计的艺术语言,以及在居住空间的数字化设计和交互技术研发提供案例参考。

基金项目:天津美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运用交互动画探索居住空间中的艺术美》(项目编号2018023)。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7:28,29

[2](丹麦)杨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问[M].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3

[3](德)黑格尔术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2

[4](德)本雅明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8l

[5](美)尼葛洛、庞帝、胡泳译数字化生存[M1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183

[6]南怀瑾老子他说[M]. 上海:复大学出版社,1997: 194

[7]原点编辑部小住宅满足学[M]台湾:原点出版社,2017:1-224

[8]盛賢,王玮伟寂美学在生态家居设计运用研究[J]设计,201915: 109-1ll

[9]郑丽张桂蓉城市居住空问的社会学浅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7-29

[10]山滞漾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动态建筑设计美学研究[D].中国矿业人学,2019:102

作者:赵杰

客厅设计和布置论文 篇2:

朝鲜传统民居对北方经济适用房的设计启示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适用房存在一些问题,如住宅不经济、功能单一、舒适性差、户型未完全适应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变更等。参考朝鲜族传统民居在选址与布局、地方材料的选用、增加住宅分割的灵活性及改变取暖方式的做法,对比当前的经济适用房设计和生产现状,汲取传统民居建筑经验中的生态合理性,有助于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为创造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朝鲜传统民居;经济适用住宅;设计;生态合理性

Key words:traditional Korean folk residence;affordable residence;design;ecological reasonableness

1现阶段经济适用房出现的问题

1.1经济适用住宅不经济

我国取消福利分房政策后,将居民住宅作为商品推向市场,市场经济运作将住房标准放开后,出现了一种倡导大面积、大空间的设计趋势,使得购买家庭的人均使用面积大大超出了常规的经济适用面积标准。体现在经济适用房户型设计走入粗放型设计的误区当中,粗放型设计浪费面积,致使户型面积过大,面积超大而造成房价过高,这势必造成中低收入家庭没有经济能力购买这样的住宅。

经济适用房的选址问题也比较突出。经济适用房如选址在城市中心地带或繁华地带,周围有比较方便的交通、便利的商业服务网点和完备的公共娱乐服务设施,居民出行、购物,小孩上学以及家庭成员的就业都比较方便。但是这些地段的土地价格较高,会大幅度的提高建筑成本和造价,中低收入者很难负担。反观距离市中心或者繁华地段比较远的地段,土地价格相对比较低廉,降低了建房成本,低收入者也可能有能力购买,这些地方一般来说环境较好,比较适合人的居住,但是距离城市内部比较远,居民出行不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出行成本的增加。

1.2经济适用住宅功能单一,舒适性差

目前国内设计的经济适用住宅普遍缺乏人性化设计,居住者感到不舒适、不方便。例如,设计当中把经济适用住宅等同于简陋住宅,忽视其本身内在品质的追求,空间结构不尽合理,功能安排不实用,采光通风不利。后期物业管理服务不够完善,经济适用住宅的物业管理问题往往被忽视,居住者的安全问题、舒适问题和方便问题等都得不到较好的解决。经济适用住宅设计当中大多缺乏科技含量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考虑,许多经济适用住宅整体质量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居住者长期的居住需求。

1.3户型死板并未完全适应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变更

由于经经济适用房住宅面积较小、空间使用灵活自由度相对较低等原因,使得居住者和建筑的矛盾愈加突出,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的住宅建筑,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国家大力倡导的创建节约型社会要求。

2朝鲜族传统民居的特点

2.1平面布置与空间分隔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平面比较固定,一般为横长矩形,多采用双排式的布置形式。房屋多数坐北朝南,以间为单位双向布置。房间尺度很小,开间以2m左右为多,进深4~5m,多数单幢建筑面积仅为40m2左右。根据房间的多少设计为八间房或六间房,通常由正间(起居室、厨房、餐厅、临时居室)、牛舍、仓库以及多个居室组成民居的平面。正间由厨房与起居室合并而成,占两间的面积,它位于整幢房屋的中间,是平面布置的核心。正间的东西两侧分别布置牛舍、仓库以及居室,均分成南北两小间。所有房间直接对外开门,以确保家庭秩序井然,也节省了室内的交通面积。房屋四周均设有台基,很多还在房屋前面设偏廊,也有少数设全廊,廊宽0.5m左右。正门内有一个2m2左右的空间,是室内除了牛舍和仓库之外唯一可以见到地面的地方,称为屋地。屋地的地面标高比炕面低0.2~0.3m,其作用相当于门厅。起居室是全家人集聚、用餐的地方,也是待客的地方,平时可作为孩子的居室,客人来访时,则作为女客人的临时居室。厨房与起居室直接相联,灶台上设两三口铁锅,供做饭和喂食家畜使用(朝鲜族使用熟饲料喂牛)。不做饭的时候,平锅就像一块电热板,不断向室内散热,保证室内温暖。同时正间可以作为厨房使用,使厨房实际的使用面积达到近20m2。

朝鲜族传统民居以正间作为整幢建筑的功能核心统一组织其他各空间,这种方式区分了空间的主次关系,使具有多功能的主要空间较大,而功能相对简单的空间较小,且分居两端。正间内部不再分隔,与其他的居住、活动空间以串联的方式相连。整幢建筑室内没有单独设置的门厅和交通空间。通常利用形式多样的推拉门将室内空间进行划分。当门关闭时可形成私密空间,全部打开甚至将门卸掉时又可获得开敞、通透的大空间,使各空间之间既彼此相互独立又可方便联系。各房利用房屋四周的台基和前廊的灰空间作为过渡,建立起室内外的有机联系,避免相互之间的交叉干扰。同时由于各空间可以自由的开启和关闭,在冬季和夏季可以依照能源分布特点自由分割。

2.2地方建筑材料的使用

在每单位建筑面积的造价中,建筑材料的费用要占到80%,所以,一幢房屋的造价是否符合经济原则,与建筑材料的运用密切相关。延边地区物产丰富,可用于建造房屋的材料种类繁多,主要有稻草、秫秸、土(泥)、木材、石材等。稻草轻柔有韧性,不易腐烂,保温性能和防水性能都很好,屋面材料经常选用。秫秸体轻坚硬,多用于墙体的夹层之中,以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黄土土质极细又粘,常与砂土混合在一起作为墙体砌筑材料。碱土具有沥水的特点,常用来做屋面和墙体材料。木材是朝鲜族传统民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构架、墙体、门窗以及烟囱都是使用木材制成的。石材是民居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多用在墙基垫石、墙基砌石、柱础、炕面等比较重要的部位。这些天然的建筑材料,不必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而且就地取材,节省了运费,所以使用便捷又价格低廉。

2.3火炕——温突

温突,朝鲜语中“火炕(gudul)”的音译。它利用做饭时炉灶的余火将炕温热,并利用烟在炕洞内回旋时的热能保持炕的温度,综合运用了传导、辐射、对流三种原理。人们坐、卧其上可以得到充分的温暖,休息、睡眠极为安逸舒适。温突主要由炕、灶和烟囱组成,其构造做法别具一格。炕根据炕洞的形式分为直洞式和花洞式两种类型。无论是直洞炕还是花洞炕,炕头和炕梢各有一条又宽又深的沟(俗称“狗窝”),以防逆风冷气倒灌。直洞炕在两条沟之间砌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直线形炕洞,炕洞之间互不相通;花洞炕则在炕洞之间留有相通的孔洞,烟通过炕洞时不仅可以走直线,还可以回窜。

3朝鲜传统民居对经济适用房设计的启示

3.1合理的选址与布局

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过程中,选址与成本核算确实是一个互相矛盾、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方式。比如可以选择虽距离城市内部比较远,但有比较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联系的地方。

在建筑布局方面应遵循背山面水的基本原则,尤其以南低北高的向阳坡地为佳。这样既可以留出平整的土地作为商品住宅的开发,还能保证住在经济适用房中的居民有充足的日照,同时也解决了排水、防洪、防火等方面的问题。在总体布局中建议采用混合住区的设计手法,防止社会分居的两极化。建造大片的、单一类型的低收入家庭住房项目,有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隔离,若干年后可能产生新的城市“贫民窟”,从而造成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歧视。较好的做法是将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房融入普通商品房开发项目中,形成居住家庭类型的多元化,同时,注重在建筑内部、小区公共空间中设置交往空间。

3.2选用地方材料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多采用地方建筑材料,挖掘其在使用中的优越性,经过巧妙的加工,可使房屋做到经济适用,是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对建筑与地区资源状况相适应的一种共同认识。选用地方材料取材便利,建造费用和维护费用低廉,不仅避免了远距离运输的烦恼,也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在经济上和环保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满足了地域建筑文化的需要。

3.3增加住宅分割的灵活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核心户(一对夫妻与未婚子女)与主干户(一对夫妻与已婚子女)逐渐成为社会中主要的家庭生活模式。在这种家庭生活模式下,子女通常既希望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又希望离父母不太远。于是现在很多普通住宅中出现了所谓“两代居”的可进行套型分合的住宅,其中以横向的空间合并(或分隔)来适应发展需求的方式较为常见和易行。不同于公寓式住宅的套型标准化、模块化,这样的小套型住宅通常是与其他不同套型一起被组合在住宅小区的普通住宅建筑中,内部空间布置相对完整、合理而复杂,而各个房间的采光、通风等自然条件都比较好。而套型空间的横向合并则是在有需要和可能的情况下,通过打开与其相邻套型之间的隔墙,将两套较小套型的住房空间功能重新组合,形成较大的套型,或者反过来将较大套型分隔为功能合理的较小套型,从而满足不同家庭带来的对套型使用功能的空间变化需求。

另外可以考虑在房间内增加洞口。通过增加的洞口可以看到多个空间,大大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另一方面,人在回路中穿行,使同一个空间也有了从多个角度体验的不同感受,这就使得住宅室内空间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感受远远大于实际的尺寸。同时身处不同房间的家庭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墙上的开口增加联系的机会,了解对方的行为和需求。如主妇在厨房备餐时,可以照看到在房间里玩耍的孩子,也可与在客厅的其他家人交流沟通。

3.4改变取暖方式(火炕与地热)

人对地面的冷暖感觉主要取决于地面的表面温度及地面从人脚吸收热量的多少。据测量,人脚接触地面之后失去的热量约为其他部位失热量总和的六倍。朝鲜族居民将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韩国的城市住宅设计经验相结合,兴建了大量的热辐射地板式住宅。除了卫生间和厨房采用散热片取暖,其余的房间均采用热幅射地板采暖。这样,人们既可以直接在地面上起居,也可以放床、沙发等家具。

地热供暖使热空气由下向上散发,形成了下高上低的温度梯度,给人脚部温暖而头部清凉的舒适感,这是其他任何空调采暖方式都无法做到的。而且,与对流供暖和空调取暖相比,地热供暖使空气对流减弱,减少了因空气对流引起的室内扬尘,同时使地面与外墙交界及容易产生冷桥的部位保持温暖干燥,从根本上消除了冬季室内真菌滋生的可能,创造了更加清新健康的生活环境。

4结语

传统民居历经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洗礼,不断得到完善。从生态理念的角度看,传统民居可以说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同态互生的一种建筑形态,其设计方法和构造方式虽然仅流传于民间工匠之间,并未形成理论体系,但却无处不体现出自然的生态观念。对比当前的经济适用房设计和生产现状,汲取传统民居建筑经验中的生态合理性,对于现代经济适用房的设计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经济适用房设计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切实关注使用人群的日常起居生活需要与生活模式的变化发展,从细节入手,真正实现经济适用房“小面积、大用途”的设计目标,从而提高经济适用房建筑寿命适应性,为创造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向环丽.我国经济适用住宅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

[2]左煜,吕昀.浅析经济适用住宅设计之现状[J].山西建筑,2007,25.

[3]龙灏,彭元春,徐晓军.小套型住宅的全寿命适应性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 2008,8.

[4]陈红,史岩.空间复合——住宅空间效率的提升[J].华中建筑,2009,5.

[5]张丽丽,杨祖贵,怀德.寒冷地区现有农村住宅节能改造策略[J].工业建筑,2009,7.

[6]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7]王其钧.中国民居三十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贾倍思,王微琼.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张忆

作者:魏晓明

客厅设计和布置论文 篇3:

住宅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摘要:住宅排水系统的设计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排水系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实用、安全等各方面的因素,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出最优的排水系统,满足人们的需要。

关键词:住宅;排水设计;注意问题;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品质也逐渐上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很多人在买房时,除了考虑楼层、面积问题,又增加了对相关辅助设施的设计,尤其是排水系统的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了房屋的寿命和质量,但是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一、给水和排水管道的问题

(一)给水管道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宅面积也相应增大,现在为了方便很多房屋的设计中都设置两个卫生间,但是这就大大增加了卫生间和厨房之间的距离,两者之间的管道也相应的增加。在传统的管道设计中一般把进户管道设计为DN20,但是如果面积增加之后再采用这种管道,就会因为管道过长在末端出现噪声,影响人们的生活。现在因为楼层逐渐增高,很多自来水的供给就必须增加压力,这就会使最底层的压力最高,使管道发生震动的现象,从而产生噪声。

(二)排水管道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排水管道所使用的材料一般都是铸铁的,生锈之后会影响水质。现在大部分的排水管道采用的基本上都是塑料材质,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改善了水质,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普通的塑料材质产生的噪声比铸铁材料要高很多,如果排水管道和卧室、客厅距离近的话,噪声会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所以在进行排水设计时,排水管道应该尽量远离休息和娱乐的地方。现在可以采用新型的塑料做管道,比如内螺旋排水管道,能够有效地防止噪声的污染。

二、水表的设置问题

我国传统的住宅水表一般都设在厨房或卫生间等用水密集区,这样会增加抄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住宅的安全性的私密性,引起了众多的问题。现在根据新修订的排水设计规范中明确提出:住宅应该分户装水表,分户水表的数字显示适合设在户外。普通住宅的户外水表设置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应根据不同的住宅特点、性质和建筑管理规定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

第一个是把原来普通的水表换成智能水表或远传水表,用信号线将数据采集和水表连接在一起。这种类型的水表需要用户预先存入一定的水费,充值后把IC卡插入水表读取器中就可以使用水。它的优点是可以省略抄表这一步骤,而且计算十分准确,但是造价很高。目前在一些高档的小区使用。

第二个是将普通的水表设在楼梯处,每一用户的水通过水表计量后进入各户厨房、卫生间。采用这种方式能够节约成本和管材,而且水的损失也比较少,但是水表设在外面会影响建筑的美观,而且水表相对来说比较分散,抄表也麻烦,只适用于靠近楼梯的卫生间和厨房。

第三是将水表集中设在水表箱内。向上供水时,在底层设水表間,住户的支管在管道内敷设。当向下供水时,在顶层设水表间,南方地区可以在建筑物的外墙敷设,这种会使水管的支管敷设长度增加,也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三、地漏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卫生间、厨房和盥洗室用水量较大,必须要设置地漏。其他不需要排水的房间最好不设置地漏,如果在不经常排水的地方设置地漏,地漏水封会在水蒸发后得不到补充变得干涸,使地漏水封遭到破坏,就无法阻挡有害气体进入房间内,危害住户的身体健康。现在,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规划时,在卫生间和阳台设置地漏的争议不大,但是对于厨房设置地漏的争议很大,主要争论点是厨房内要不要设置地漏。部分设计人员认为,在厨房内设置地漏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洗涮时水龙头忘关,可以使水快速流走,如果不设置地漏就会导致水涌入室内,造成“水灾”,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也有些设计人员认为设置地漏是没必要的,因为人们对住宅的装修要求越来越高,已经很少有人用水冲洗地板了。对于哪些地方该设置地漏哪些地方不该设地漏,哪些地方需要安装密闭型地漏装置,这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的排水设计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以住户的利益为重,尽量为住户减少麻烦。

四、居民住宅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

在进行居民住宅建筑的消防系统设置时,要依据最坏的情况进行。比如:在计算喷淋泵的流量时,要利用居民建筑中最不利层的各喷头的流量和富余系数的乘积作为最后的结果。很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如果发生火灾事故,或许容易发生火灾的不是不利层,发生作用的喷头也不是作用面积上的所有喷头,大多数情况只需要几个喷头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出现喷淋泵供应的压力和流量出现富余,而且同时要检查和试验消防水泵,管网的压力会随着输水量的减少而增大,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出现事故。所以在对居民住宅建筑给水系统的设置时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第一是要将多台水泵进行并联,使它们同时工作;第二是要设置相应的解压装置或安装安全阀,回流管道要设置泄压装置;第三是不断提高管道和相关附件的承压能力;第四是在进行消防给水时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五、关于阳台管道的设计问题

现在居民住宅都设置生活阳台,洗衣机大多都放在此。如果洗衣机离厨房和卫生间较远就需要在阳台单独设置排水管,不能直接排放到雨水管里。根据相关建筑规范的要求,阳台的雨水和屋面的水要分开排放,不能合并,在生活阳台上就会有三根排水管,对于建筑的立面就会造成影响,还需要和专业的建筑人员进行沟通。

六、住宅建筑的给水节水问题

在居民建筑中最常用的给水设备就是能调节的储水箱,储水箱设备一般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将其安置在屋顶可以很好的节省空间,还能为居民的生活用水提供便利,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放在屋顶会使水箱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水污染。装置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装置的内部存在死角,会使水受到二次污染。这个问题严重困扰了设计者和住户。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外在的环境因素,但是可以改变水箱的材质和加工工艺,将水箱材质换成不会遇水生锈的、不影响水质的新型材料,改变水箱的形状和结构,换成组合式或装配式的,然后进一步完善功能,这样就能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方便,也能减少水箱的卫生死角。

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的居民住宅排水系统的设计还不是很完善,存在很多问题。住宅的排水设计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所以应该引起专业设计人员的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先进的排水技术设计,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手段,完善现有的排水系统,设计出更好的排水方案,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姝. 住宅给排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1:202-203.

[2]刘海涛.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121.

[3]周振第. 住宅小区室内给排水设计与施工要点探讨[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412.

[4]陈新. 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若干问题[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284.

[5]王南清. 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究[J]. 江西建材,2014,21:20.

[6]孙长珍. 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 科技风,2012,15:177.

作者:黄谦

上一篇:多媒体小学音乐论文下一篇:农民工劳动法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