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观念下数学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劳动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发挥劳动技术优势,实现“学”数学向“做”数学转变,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的沉浸式学习中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劳动观念下数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劳动观念下数学教学论文 篇1: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策略

摘要:近年来,课程改革的速度不断加快,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科目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师,他们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日常数学教学中,在教学中深化数学文化的知识,从中提取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意识。其中,多种因素在初中数学劳动素养培养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学生生活,进行数学学科知识实践精神的培养,探索不同因素在初中数学劳动素养培养方面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实用的经验。

关键词:初中数学;劳动教育;劳动素养;策略研究

前言: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开始逐渐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和思想意识培养,这是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好的体现。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获得深层次的知识内化和应用的能力,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因此,本文概述了劳动教育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多方面渗透,分析了渗透的具体措施,以期推动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一、劳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改变了传统劳动教育脱离实践的现象

理论不能脱离实践。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数学课程相关的理论课程,缺乏学生动手进行劳动实践的机会,难以帮助初中生提升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因此,借助初中数学教学来实現劳动场景模拟,即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也可以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来体验适合其身心发展的劳动内容,并能在其中不断深化数学知识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1]。

(二)发展多样化劳动参与方式

在传统初中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都会在校园环境中提供相应的劳动实践活动供学生选择,比如在校园中义务捡垃圾、冬季给树木“穿白衣”、给校园草坪除杂草等,然而在传统的劳动教育中,这些义务劳动的人员分配和数据整合并不合理,这就导致了初中学校劳动教育成效不高,也无法让学生在其中将学科知识很好地融合。但是如果运用数学课程来改变初中劳动教育现状,就可以在校园义务劳动过程中让学生将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在冬季给树木“穿白衣”的义务劳动中,让学生自觉利用数学知识来分配人员;还有在班级大扫除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调查统计班级学生热爱的劳动项目(扫地、拖地、倒垃圾、摆放课桌等),通过数学里统计的相关知识来了解学生的劳动倾向,从而客观分析出初中生的劳动兴趣及劳动技能掌握情况,让校园劳动实践人员分配更加合理,让学生在兴趣中探索,在探索中参与劳动,以此实现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

(三)合理分配劳动教学资源

初中劳动教育通常作为学科教学任务,被分配给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老师常常想“怎样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怎样评估劳动教学效果?”等问题,如果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师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开始怀疑自身的能力和教学方式。所以,通过数学精确的计算来合理配置劳动教育资源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教师知道教什么,怎么教,也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如何学习[2]。

二、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劳动渗透的相关举措

(一)拓展数学学科劳动教育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依托劳动教育内涵快速发展的背景,初中数学劳动教育坚持教学内容的拓展,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劳动教育理念。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给学生设置劳动相关的方程应用背景。像拓展“希望工程的义演活动”中的方程运用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不少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学,也有不少有爱心的好人为了他们而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珍惜学习的机会,也能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然后提供相关的例题,如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义演,成人票8元,学生票5元,成人票款共得6400元,学生票款共得2500元,成人票和学生票共卖出多少张?让学生在解决例题的过程中升华对社会义务汇演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认识,以此实现学科知识和劳动意识培养的有效结合。

再如,在初中数学数学学习中,教师会培养学生的“统筹规划”能力,所谓“统筹规划”,无非就是三个步骤:要做哪些事;做每件事所需的时间;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可以同时做。教师可以通过“美食大赛”的活动向学生们介绍“统筹规划能力”在做饭中的体现,要求同学们在“美食大赛”活动中锻炼“统筹规划”的能力,提高了做饭技能,并且能够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深化数学知识和生活技能学习的结合,还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一丝一线,一颗一粒当思来之不易”的精神。

在数学教学形式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劳动教育渗透于数学学科之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劳动兴趣,还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劳动中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3]。

(二)深化数学学科劳动实践

现代社会的劳动教育模式已经从简单、枯燥的纯体能教育模式转变为学科和劳动技能相结合的能力教育模式。现代劳动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促进了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学科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其主要表现有意识和有效地选择、获取、评估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这是初中数学劳动教育主动适应“互联网+”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教学举措。因此,兴趣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始深受初中数学教师的青睐。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生活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很稳定的原因。举例:小红家里正在盖房子,在她的调查中,了解到房子侧面“人字架”部分会有一个三角形,房子的板带基础横剖面也有两个三角形,这样会使房子更稳固,不易变形,也不易倒塌。古代就有人们利用三角形的两条边向下延伸的原理,将房顶设计成高处屋脊、低处屋檐,盖上瓦片,就起到了排水的功能,使屋子更安全,干净,小红在其中明白了三角形坚固性的特点,除了亲自参与劳动和调查,还通过书本和网络等途径查找三角形相关的资料,获得了更丰富全面的学科知识。由此可以知道劳动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劳动实践,“互联网+”的发展帮学生拓展了更多的劳动教育知识,促进了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三)在生活劳动中感悟数学文化,培养劳动意识

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有很多数学问题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人们的生活又离不开劳动,由此看来,初中数学和生活劳动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4]。

例如,我国古代的计算源于人们的农业劳动,于是有了二十四节气;古希腊人在土地测量中引发了对几何学的思考。可见,中外数学史上的许多发现和成就都是在生活劳动中感悟出的。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分析生活劳动中的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例如,在学习“频率与概率”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思考生活劳动中的频率与概率问题,这样的例子很多,可以引发学生们的深刻思考。在家庭劳动中,有一些概率问题如:在某个同学家里,父母为了培养他动手的能力,让他每天抽一签,已知在签筒里有十支签,其中四只写着扫地,两只写拖地,两只写着奖励,两只写着休息,这样来看扫地的概率是40%,拖地的概率是20%,得到奖励或者休息的概率都是20%,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能在这个概率问题下培养学生的劳动和动手能力。由此可见,家庭劳动中的生动例子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文化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

(四)在家庭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劳动素养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5]。在真正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初中数学学习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充分参与劳动实践,提高自己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以实现自身劳动素养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可结合统计相关的知识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内容,为学生布置家庭劳动实践的任务。初中生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统计学习的经验,教师要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例如,可以结合“节约用水”的主题来设计劳动实践作业,学生要在调查中统计自家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一年的用水量和用水费用,并与其他家庭作对比,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促进学生对节水方式的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分析每种不同家务的耗水量比例,通过亲身实践家庭劳动,体会不同劳动与水量消耗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深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结语:

数学问题源于劳动,劳动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数学和生活的密不可分。随着初中数学劳动教育的逐步深入,初中生加深了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开始自觉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家庭劳动中,并能在具体劳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劳动问题。这一系列操作提高了初中生在劳动中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收集、分析能力和思维、实践能力,以此提升初中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实践能力,满足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6]。

参考文献:

[1]李相伟. 初中数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21(22):36-37.

[2]王宏伟.劳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44.

[3]王小锋.浅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J].考试周刊,2020(92):47-48.

[4]王崢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J].辽宁教育,2020(22):40-41.

[5]李丽,鲁晓红.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20(20).

[6]胡起水等.初中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探寻[J]. 新课程研究. 2020,(28).

作者:刘昌华

劳动观念下数学教学论文 篇2:

基于立德树人的劳动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实践探索

【摘要】:劳动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发挥劳动技术优势,实现“学”数学向“做”数学转变,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的沉浸式学习中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立德树人 劳动技术 数学教学

2020年7月笔者参加了由学校申请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课程教材研究所关于校本课程建设推进项目的第五批立项课题《基于“立德树人”构建“善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B20201704)的研究工作。课题研究的基础是我校已经初步构建的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下的“一观、二维、三生、四道、五育、六善”德育活动体系,但是“善润”课程体系未规划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笔者基于对劳育课程目标,从数学学科德育的视角,以动手实践带动数学教学,发挥劳动技术优势的思考,尝试进行了劳动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研究。使一些难以讲清的概念、实际问题和复杂的数形关系,能利用图片、动手实践清楚地展示出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清了所传授的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把传统意义下的“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的沉浸式学习中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劳动技术与激发兴趣相整合,进行数学审美教育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综上:学生没有兴趣学不好东西,兴趣才是实践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讲授轴对称等图形变换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生活中图形、创设如“你能将所给剪纸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其它图形呢?”的问题情景。教师先鼓励学生想象,再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象,继而进一步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这一做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图形变换提供了研究方法。学生一动手,倍感亲切,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通过实物操作、猜想、归纳、绘图等沉浸式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感悟数学的对稱美及应用价值,揭示数学美的内容形式和本质特征。通过劳动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中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促进数学审美教育。

2. 劳动技术与概念形成相整合,进行理性精神教育

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第1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中的“圆柱、圆锥、圆台”等相关概念时,利用校本劳动技术课上学生自制的立体几何模型以及动手操作的过程,再辅以“GGB”课件将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等分别绕着适当的边旋转一周,把整个运动过程用不同的色彩保留下来,一个清晰的圆柱、圆锥、圆台的图形就跃然于“屏幕”上,不仅省去了教师诸多的口舌和比画动作,而且学生在啧啧的赞叹中理解起来更是轻松自如,“旋转体”的概念就这样在学生头脑中深深形成了。在学习“三视图”数学内容时,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彩色纸板(片)、小木棍、吸管等身边的物品,通过“由物想图”和“由图想物”,亲自动手制作,搭建不同的几何体,学生通过多角度观察常见的几何体结构,感受教材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设计思想,体验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形成科学的认知规律。再利用多媒体演示几何体的各种组合,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交流分享,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不同的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养成多角度、多维度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投影原理和三视图的应用,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劳技活动的实施中体验了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在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中建构了相关的数学知识概念。

3.劳动技术与创新思维相整合,进行思维严谨教育

在讲授“最值问题”时,结合教材的习题编制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如何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时,要求学生四人一小组利用所发正方形软纸板、剪刀、直尺等工具解决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应怎样剪?怎样折?各小组先把讨论的结果及想法在全班中交流。接着,要求学生量量所准备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让学生剪去不同大小的小正方形,研究所折成的长方体的容积如何变化?并作好统计表,在小组成员间充分交流。再此基础让学生将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按0.5cm间距取值,折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将如何变化?用自制统计表进行沟通交流。在学科整合的作用下,运用已学知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创新意识。因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思维的方法,自然就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发展了思维的条理性和严谨性,也达到了学科整合的目的。

总之,劳动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更新。合理,机动地运用劳动技术,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的学习空间,启发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应用能力,切实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史宁中,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唐莉莉

劳动观念下数学教学论文 篇3:

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摘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是劳动教育最终落地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有:关注数学文化,联系生产生活,结合学科精髓,树立劳动观念;开展数学实践,重视数学建模,体验劳动创造。

关键词:数学教学;劳动教育;劳动观念;劳动创造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勞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段重要的论述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丰富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劳动教育,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要求:“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由此可见,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是劳动教育最终落地的一条重要途径。数学课程作为高中学段主干课程之一,如何在教学中找到渗透劳动教育的切入点,通过怎样的路径实现智育与劳育并举的效果,成为当前教师需要探析的新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与思考浅谈一二。

一、树立劳动观念

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数学作为一门有着几千年历史积淀,又历久弥新,不断散发着魅力的学科,具备丰富的劳动观念因子。教师需潜心关注,有机渗透。

(一)关注数学文化

数学源自生产生活,也就是源自劳动。结绳记事、算筹计数等是人类在探索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方法,《几何原本》《九章算术》等是人类在记录劳动经验中总结的成果。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关注数学起源、发展的人类文化,挖掘其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价值。

例如,教学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教师充分挖掘教材课后习题的文化内涵,引入鳖臑模型,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教材习题:如图1,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O上不同于A、B的任一点,求证:BC⊥平面PAC。

其次,教师介绍鳖臑及其由来:“同学们请注意,题目中的三棱锥可是大有来头。这个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叫作鳖臑。追溯起来,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筑城、筑墙、挖沟、挖渠、建仓、建屯等工程中总结出的一组特殊模型之一,被收录在《九章算术》中。”接着,教师出示《九章算术·商功》中的原文:“斜解立方,得两堑堵。斜解堑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并出示图2,解释:“用现代汉语讲就是,取一个长方体,斜割一分为二,得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三棱柱,称为堑堵。再沿堑堵的一个顶点与相对的棱剖开,得到一个四棱锥和一个三棱锥。四棱锥叫作阳马,三棱锥叫作鳖臑。”

再次,教师引导学生研究阳马和鳖臑的性质:(1)制作模型,平面展开,探究阳马和鳖臑各个面的形状及关系;(2)分别研究阳马和鳖臑中的各种垂直关系;(3)将阳马和鳖臑放在一起,探究其相互关系;(4)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最后,教师总结:“这两个立体几何模型太厉害了!它们蕴含丰富的空间关系,涵盖多面体的所有要素,是立体几何中不可多得的研究对象。它们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凝结出的智慧。所以,同学们必须明白,劳动是创造一切文明的源泉。”

(二)联系生产生活

生产生活是数学的起点,也是数学的归宿。远到游牧、农耕文明的兴起,近到大数据时代的空前发展,大到天文、航海,小到买菜、贴砖,皆体现着数学的应用价值。究其本质,在于数学的应用提升了劳动实践的水平。但“唯应试”的数学教学往往追求“短平快”,实施“掐头去尾烧中段”,使学生误认为数学是脱离生产生活的“空中楼阁”。因此,教师应将数学教学植根于生产生活,引入建筑、工程、当代统计等领域有关劳动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劳动意识。

例如,高三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如下高考试题:

某厂接受了一项加工业务,加工出来的产品(单位:件)按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加工业务约定:对于A级品、B级品、C级品,厂家每件分别收取加工费90元、50元、20元;对于D级品,厂家每件要赔偿原料损失费50元。该厂有甲、乙两个分厂可承接加工业务。甲分厂加工成本费为25元/件,乙分厂加工成本费为20元/件。为了决定由哪个分厂承接加工业务,厂家在两个分厂各试加工了100件这种产品,并统计了这些产品的等级,整理如表1、表2所示。

(1)分别估计甲、乙两分厂加工出来的一件产品为A级品的概率;

(2)分别求甲、乙两分厂加工出来的100件产品的平均利润,以平均利润为依据,厂家应选哪个分厂承接加工业务?

本题融合当代劳动元素,以工厂的生产质量管理为背景,考查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的应用,以及平均数的求法。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作出决策,建立劳动意识:“我们看到,数学源于生产生活,又指导生产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提升劳动实践的水平。我们只有不断追求高质量的劳动成果,才能实现劳动致富。”

(三)结合学科精髓

数学的起源、发展伴随着一路坎坷、诸多波折。其中,数学家严谨、坚毅的品质正是劳动精神的体现。而数学学科的学习要通过信息整合、思考探究、实践证明等,最终提升抽象、推理、直观、运算等素养。这一过程同样伴随着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也可以说,数学学习是一场劳动训练。所以,无论从学科特点还是从学科学习特征看,数学精神都与劳动精神十分契合。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机渗透这一观念,引导学生秉承劳动精神,攻坚克难,完成数学学习;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倡导踏实奋斗、百折不挠,滋养劳动精神。

例如,“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片段——

(教师介绍历史上著名的重复抛掷硬币试验,出示表3。)

师历史上许多统计学家都做过大量的抛掷硬币试验,抛掷硬币本质上就是制造一个极简的随机数生成器。那么,从试验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表中数据发现:当试验次数很多时,正面朝上的频率接近于常数0.5,并在其附近摆动。

师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些统计学家试验的次数。德·摩根、布丰几千次,费勒、皮尔逊、罗曼诺夫斯基几万次,看到这样的数据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这些统计学家的研究成果固然重要,但他们的科学精神也很重要,他们真的付出了大量的劳动。

生尤其是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依然坚持。

生其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汲取的。

师是的。所有的探索都是一场未知结果的劳动,但是科学家们不畏风雨、不惧挫折。千百年来,我们就是这样通过劳动实践一点一点靠近真理的。这是劳动精神,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数学精神。

二、体验劳动创造

创造性劳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核心理念,其要义在于创新。而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也是创新,数学学习更需要让学生“再创造”。数学不仅具备丰富的劳动观念因子,而且包含丰富的劳动实践载体。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劳动实践的機会,引导学生体验劳动创造。

(一)开展数学实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双基”调整为“四基”,并首次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包括“思维的经验”和“实践的经验”,强调亲身体验、感悟。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劳动技能,同时提升思维品质。

例如,教学《椭圆概念》一课。课前,让学生3—4人一组模仿工匠师傅利用“两点一线”绘制椭圆的方法,自制设备绘制椭圆,并拍摄视频。课上,请学生代表播放视频,然后讨论——

师同学们,你能用语言来描述你们组的操作方法吗?

生我们在硬纸板上固定两个钉,然后将一根绳子的两端固定在两个钉子上,拉直绳子转一圈就能得到一个椭圆。

师嗯。那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绳子要比两个钉子之间的距离长。

师详细说说。

生刚开始没注意,绳子截短了,后来想了一下,必须比两个钉子之间的距离长,短或者一样长都不行。

生我们还发现,绳子越短,椭圆越扁。

师是将两个钉子固定的情况?

生嗯。

师两个变量固定一个,非常好!这就是我们研究问题常用的手段。

生那也可以固定绳长?

生对。我们试试。

(学生再次动手操作。)

……

(课尾,播放用椭圆规绘制椭圆的视频。)

师生活中,工匠师傅绘制椭圆还常常用到一个法宝,那就是椭圆规。请大家课后结合视频,分析其数学原理,并尝试用其绘制椭圆。

课前活动让学生模仿工匠劳动,亲自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椭圆定义中的要点所在,即两定点(距离为2c)、一定长(为2a)以及2a>2c,升华得出真知;并且,引发创造性探索,即关注a或c的变化对椭圆形状的影响,为后续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课后活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再一次挖掘数学原理,进一步巩固所学,并主动拓展。

(二)重视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指利用数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比纯粹的数学应用综合性、应用性以及创新性更强。而在建模解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操作劳动工具,体验劳动过程,在体力劳动中激发脑力劳动,并以脑力劳动的成果提升体力劳动的水平。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数学建模,鼓励学生自主体验来自真实生活的问题解决,开展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从而发展劳动能力,同时感悟数学价值。

例如,《解三角形》一课,设计课外活动任务:实地测量教学楼高度。首先,准备测距仪、经纬仪、三角板、量角器、卷尺等工具,让学生熟悉它们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简单测量实践。其次,让学生3—5人为一组,进行学校尖顶教学楼高度测量的方案设计、实地测量、数据处理、报告撰写。

整个活动中,学生置身现实情境,以劳动者的身份自主构造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将模型合理化,最终利用正弦定理等解决测量问题,并将方案一般化如下:

如图3,设楼高为DC′,测量仪高h。在△ABD中,由正弦定理知DB=lsin βsin(α-β)。在Rt△BCD中,由正弦定理知DC=DBsin α=lsin αsin βsin(α-β)。所以,DC′=DC+h=lsin αsin βsin(α-β)+h。

从熟悉测量工具开始,到亲历测量过程,再到创新优化,学生在合作劳动中体会了学以致用的“乐”,克服了纸上得来的“浅”。数学终究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辅相成,学生在学科背景下体验劳动创造。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高度重视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组织[N].中国教育报,20190504.

[2] 曹彬.高中数学课堂中劳动教育的渗透[J].教学与管理,2020(1).

[3]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

[4] 任子朝,赵轩.创设真实情境突出学科特点落实“五育”要求——数学高考加强体美劳考查[J].数学通报,2019(7).教材教法

作者:孔繁晶

上一篇:运营管理的卫星通信论文下一篇:激励机制下人力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