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当前森林属于十分重要的资源。但是因为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病虫害问题也愈发严重,致使地方森林资源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时也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检疫管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它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的关键举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论文 篇1: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探究

摘 要 森林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重要意义,然而人类大范围的社会性活动破坏了地球上原有的生态平衡。基于此,从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入手分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森林种植模式、工作技术、工作人员等多角度探究解决森林病虫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管理

1 森林病虫害的特点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在生物生存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熟森林的生态环境相对稳定,但是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从小苗长到苍天大树需要数十年时间。在森林生长过程中,森林病虫害是主要威胁,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1]。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少外来害虫会附着在相关产品上来到新的地区,且多数外来物种在新地区缺少天敌,肆虐发展,導致生态系统紊乱,比如美国白蛾对我国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影响巨大,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很关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我国病虫害防治历史悠久,因此随着人们对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发生了变化,比如用药物毒害美国白蛾,最开始一大批美国白蛾被药物成功抑制,却同时留下一批具有抗药性的白蛾,这批白蛾不断繁衍,抗药性越来越强,药物难以对白蛾产生作用,导致白蛾的繁殖难以控制,给森林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

2 森林病虫害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系不完善

2.1.1 监测管理体系不完善

监测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病虫害的预测不准确,无法及时对病虫害的成长和繁殖进行事前预估,增大了后续的防治工程和成本,威胁到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同一病虫害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防治方法不同。越到害虫的生长后期,其带来的后续影响越是难以控制,故而越需要加大杀虫力度。所以,完善病虫害的监测管理体系有利于森林的长期健康生长。

2.1.2 没有统一的协调组织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程量大且工作内容庞杂,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是一个林业大省,林业占地面积广阔,然而一旦遭遇高温天气,将诱发病虫害,需要联合省委、省政府、林业局等部门对森林植物及农产品调运等有关的森林资源实行检疫,尤其是外贸的森林资源,避免二次伤害。

2.1.3 关于突发应急体系的构建

部分地区由于工作人员稀缺、资金短缺等问题,没有建立有害生物的突发应急体系,导致当地政府难以及时解决突发性森林管理问题,包括对森林资源的检疫工作、防治工作、应急工作等。

2.2 病虫种类众多,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许多林区为纯种林,受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相比原生林,对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弱;同时,随着全球变暖,冬季温度偏高,害虫越冬死亡率降低,都导致我国森林病虫害不断增加。树木的不同部位对应的病虫害种类不同,我国现存的森林病虫害超过8 000种,包括为害广泛的松材线虫、大袋蛾等,且都在我国泛滥成灾。面对种类繁多、为害严重的病虫害,如何对症下药是当前森林管理工作需要讨论的重点[3]。

2.3 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低

当前,森林病虫害的主要防治工作由检验检疫站承担,这种防治体系对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森林保护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工作人员拥有专业的生态基础知识。但是,当前大部分检疫站的工作人员都缺乏基础知识,并且重新接受信息、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存在困难。此外,当前检疫站科学技术水平低,导致对病虫害的定位不够准确,面对复杂的新型疫情不能准确定位,无法促使科学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2.4 病虫害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相关部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投入的资金不足,导致部分地区缺乏检验检疫站,难以及时对疫情进行检验。另外,由于对于病虫害防治的科研投入少,我国病虫害治理研究方面缺乏资金,导致当前的病虫害防治研究水平落后于国外水平[4]。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病虫害防治水平的高低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如有的化学防治手段是喷洒农药,然而喷洒农药不仅可以防治害虫,也有可能对益虫产生作用,以致影响后续森林的正常生长,甚至有的药物使用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3 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将混合林代替单一林

受过去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改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森林多为人工林,即单一林。单一林的种植模式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导致林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变弱,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变弱,在一定意义上更有利于病虫害的生长繁殖。同时,单一林的种植模式简化了森林资源的营养结构,营养的消耗种类和供给模式单一,不利于森林的发展。而混合林具备多种不同的营养消耗模式和供给模式,如果混交林间的树木种类搭配得当,就能够促使不同种类的树木之间相互促进,同时可以促使土壤的营养结构更加协调,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混合林交叉种植,能够在病虫害发展初期有效减缓病虫害的传播速度,抑制病虫害传播范围扩大。营造混交林可以结合不同树木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分配阳光和水分,实现集约经营。

3.2 提高森林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息息相关,政府要加大对科技的资金投入,鼓励相关机构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科学研究,改进森林防治的科技水平,尽量减少病虫防治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尤其加大对农药的研究工作。相关机构致力于研究较为安全的农药,可在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关机构在不断提高机构科研水平的同时也要研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更有利于森林防治工作长期稳定推进。

同时,相关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可以和高校建立联系,鼓励高校培养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并定时邀请技术人才对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宣讲,关注科研人才梯队的建设。

3.3 完善预测预报机制

森林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状况不同,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种类也不一样,因此要完善森林防治过程中的预测预报机制,及时了解森林的生长状态,包括叶片的颜色变化、生长状况等等。想要全面处理好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机制,需要庞大的知识储备为基础,需要对病虫害的特点有详细的了解,如各类病虫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以及演化方向等,否则面对超过8 000种的病虫害,将难以及时做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3.4 更新工作理念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森林防治的重要性,加强责任意识建设和工作能力建设。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对参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对工作者工作效率的要求也不断攀升。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者需要呼吁人们建设病虫害防治理念,提高病虫害防治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下森林病虫害具备种类多、繁殖快、传播范围大等特点,严重威胁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森林对于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促进全球生态的多样化发展,可以采取将混合林代替单一林、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完善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机制、更新工作理念等措施着手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

参考文献:

[1] 孟凡金,祝军.加强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8,38(12):210.

[2] 袁彬.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39(2):94-95.

[3] 翟明恬.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探究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8):149,115.

[4] 马忠海.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8(23):163-164.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裴源政 贾德成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论文 篇2:

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现状及有效处理

摘要:当前森林属于十分重要的资源。但是因为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病虫害问题也愈发严重,致使地方森林资源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时也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检疫管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它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的关键举措。本文主要根据当地森林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现状,指出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处理措施,为今后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现状;有效处理

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我国在森林发展建设方面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森林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了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将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家园当作森林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在森林资源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中,病虫害是我们必须要面对以及解决的难题,因为只有有效消灭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发育的病虫害,才可以确保树木始终保持健康茁壮生长趋势,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森林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检疫管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工作,对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现状

(一)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林业部门的工作机制仍旧不够健全,这势必会影响到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第一,林业部门之间长时间缺乏沟通交流机制,致使森林病虫害所产生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进行处理,进而使得森林病虫害持续滋生,引发大面积森林爆发病虫害的严重后果。第二,森林病虫害预防制度不够完善。一直以来,我国许多的林业部门大都比较注重纵向管理,忽略了横向管理工作。在出现大范围森林病虫害的时候,相关部门常常没有能力积极主动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检疫,而是盲目的等待上级领导决策,从而贻误最佳防治时机,致使森林病虫害灾害更加严重;第三,大部分林业部门的管理体系缺乏针对性,对各个区域工作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的指导,致使地方在造林规划时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思量不周全,造成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水平较低。

(二)病虫害爆发严重,防治特别棘手

由于长期以来经济活动不合理的举措,致使地方自然环境和森林植物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进而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特别是冬季的增暖,为越冬害虫以及病菌虫卵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升了森林病虫害的存活率,致使森林病虫害蔓延速率加快,林业单位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力量有限,面对愈发严重的森林病虫害现象更加无法较好地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三)病虫害防治资金、技术相对不足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作中,使相关人员没有办法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检疫的关键因素当属资金和技术保障的不足。病虫害作为对森林资源构成威胁性极其严重的一种灾害,各级政府部门对病虫害防治的资金投入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同时还会因防治不彻底,导致病虫害的傳播速度加快。

三、有效处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森林管理工作机制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当属森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推动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该不断建立健全森林管理工作机制。第一,应对林业单位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使其可以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合力落实好森林病虫害测报、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第二,要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基层林业工作人员以及林农均可以深刻认识到病虫害对于森林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并对病虫害进行及时测报防治、检疫。第三,应建立林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使森林防治检疫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第四,要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的奖励以及惩罚机制,全面调动林业工作人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预报预测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的关键依据是病虫害的预报预测。在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时,应对各区域森林病虫害形势和蔓延状况进行认真了解以及掌握,积极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预报预测以及预警发布工作。此外,可以结合森林资源实际状况和气候环境等相关信息,强化森林病虫害的监测,深入了解区域森林病虫害爆发规律,并对病虫害灾害风险作出科学评估,以便及时制定有效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策略,避免病虫害蔓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频率。

(三)注重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经费以及技术的投入

为了更好的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政府部门可以适当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的经费以及技术的投入。第一,对“地方政府为主,中央补助为辅”的资金投入机制进行逐步完善,不断加大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经费的投入,配置齐全喷药机械、病虫害监测、检疫仪器设备以及救灾设备等森林病虫害灾害防御基础设备设施,尽可能地满足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的各项需求。第二,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技术的投入使用,充分借助于遥感等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科学监测,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技术,切实增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的针对性和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森林系统的生态平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造成的危害性愈来愈大,其不仅会给我国的森林资源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而且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树木的生长。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有效处理对策,严格控制森林病虫害的持续蔓延,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进一步推动森林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宏印.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的相关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3):187.

[2]陈华,张凤海.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几项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2009,41(4):32-33.

作者简介:毛洪波(1966-),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本科学历,副高级工程师,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实践工作。

作者:毛洪波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论文 篇3: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探讨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基层地区的森林病虫害现象层出不穷,因此相关森防工作部门必须要加大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影响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为害。基于此,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介绍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对策

我国的林业发展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也是环境管理治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森林的保护和管理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森林保护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森林资源的防护,使其不被過度开发,从而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我国相关部门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通常以保护森林作为起点来开展相关保护工作,而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则主要体现在避免其遭受到病虫为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木材需求量也变得更为巨大,而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会对树木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病虫得不到有效的检验管理控制,将会造成大量繁殖,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对一片森林的发展造成阻碍,甚至导致森林毁灭。所以在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工作时,其主要的对象之一是病虫害防治,通过有效的病虫防治手段可以保障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加强对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针对目前森林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充分探讨,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降低病虫害给森林资源造成

的影响[1]。

1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林业发展中,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检疫工作十分重要,在林业的相关管理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可以对森林资源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的重视程度。

2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病虫害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高

目前,森林资源中存在诸多的病虫害种类,但其生存时间和所为害的树木种类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我国国土辽阔,树木资源也十分丰富,所以也产生了种类较多的病虫害。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导致大量的树木被砍伐,从而引起生态系统失衡现象的发生,这也导致许多物种逐渐灭绝,因此部分害虫在生存过程中也失去了天敌,从而不断地增加和繁衍。病虫害的繁衍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而且由于相关防护人员的防护意识较弱,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保护,也导致病虫害快速蔓延,影响到了森林的正常生长发育[2]。

经济的发展使大量的森林资源被开发和利用,给生态系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不断发生自然灾害问题,其中干旱冷冻问题给病虫害的生存也创造了条件。在冬季之后,许多害虫由于无法承受低温而死亡,但暖冬的出现却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使病虫的数量没有减少,因此在春季时便会发生严重的病虫害现象。我国的林业部门由于自身的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所以无法有效地治理病虫害暴发问题,进而给森林资源的发展造成了影响,这就需要所有者、经营者高度重视,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 病虫害的类型丰富化

我国森林面积较大,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资源,从而导致病害虫的种类不断增加。此外,我国逐渐变暖的气候为病虫害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病虫的为害也变得越发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2.3 病虫害防治的预见性和持续性

针对森林病虫害的习性,要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做到提前预防,早发现、早防治,把病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森林病虫害有的是一年发生几代,这就要求有计划、持之以恒地观测。

3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加大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

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重视,通过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来充分调动起林业部门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有效落实。此外,还应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将造林工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结合,合理地开展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3]。

3.2 加强部门合作与落实责任管理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部门的人员数量较少,而工作量却相对较大,因此现有的人手无法充分的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此外,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还需要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来共同完成,如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需要和林业各级主管部门进行结合,而这也是其工作责任制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除了加强部门互动之外,还应进一步落实责任管理工作,从而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部门应制定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中,并加强考核的培训,将目标责任融入到具体的考核机制中,从而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奖惩。

3.3 引入无公害防治技术

为了有效地控制病虫的为害,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防治检疫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如仿生制剂、生物防治等。此外,管理部门还应引进无公害的防治技术,如超轻式飞机喷洒生物制剂、诱捕器、赤眼蜂等,来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效率。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防治检疫部门需要加强化学防治管控,并充分运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此外,对于药剂的采购和使用应该加强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药剂的管理档案资料,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问题[4]。

4 结语

为了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的工作质量,需要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对病虫害的繁殖进行有效控制。此外,政府应提高对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相关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针对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合理地采取有效措施来进一步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从而有效提升森林资源的建设水平,提高我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罗昌优.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的相关研究[J].农家参谋,2019(17):99.

[2] 雷延录,陈秀芬.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8(22):109.

[3] 张红.中国进口木材外来虫害的检验检疫监管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7.

[4] 闫峻.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孙敏 何振仲

上一篇:医院执行力文化探讨论文下一篇: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