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员岗位职责

2022-08-25

第一篇:数据统计员岗位职责

数据统计工作组工作职责

1、参加委员会会议,制定本项安全社区计划和目标。

2、开展安全促进项目,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3、保证数据统计的安全与完善,在工作过程中做好相关资料记录工作。

第二篇:数据统计

一.数据统计(2013年北一经营情况)

收入:4096267元 其中自营3296845元

成本:自营部分 直接成本72.1%,

水电、社保、维修、其他成本8.52%

员工工资成本:17.53%毛利:19.5%

档口收入:799422元 提点净收入:103785元

二.情况分析

1. 员工工资发放比例过高。

2. 毛利率偏低。

3. 餐厅员工个人人均产值未足1.2万元,用工过多。

4. 餐厅辅助成本过大,(主要是水电、社保、维修)。

分析原因:

1. 两个假期拖后腿,特别是寒假值班,收支严重不平衡,特别是辅助成本过大。

2. 由于餐厅自身面积大,设计不合理,导致餐厅固定支出加大,特别是员工的人数增

多。

3. 由于餐厅定位于双效兼顾,突出服务,服务性、公益性品种过多,导致利润点低。

4. 餐厅有浪费情况,要加强细节管理。

三.工作思路(2014年北一预估情况)

根据餐饮中心的要求(强推一碗制及半份菜两项工作),结合北一餐厅实际情况(经营模式的转变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工作:

自营部分分成4个小组:

1. 大伙组:常规大伙部分的经营,人员 14人 ; 人均产值 1.3万;毛利率19-21%

2. 白案水煮组:人员2人;人均产值 2万;毛利率23-25%

3. 红案外卖组:人员5人;人均产值2万元;毛利率28-30

4. 服务组(半数人员算到自营部分): 人员13人,工资2.1万,按15%返回比例需

要14万销售来支撑。

形势评估:

自营部分:收入32.2万/月*9=289.8万毛利23-25%。

(备注:人均产值1.2万元,员工工资原情况下)

工作要求:

1. 形成激励机制,多劳多得。

2. 严格执行小组承包,单独核算。

3. 为了提高积极性,降低员工风险,建议设保底工资。

4. 承包小组细则借鉴于北二特色中炒组。

档口部分:(共13个档口)

1. 根据2013年和2014年档口的数量和经营模式及品种结构来预估:

收入1.5*30*9=405万

净提点40.5万

2. 工作要求:按照各自所签合同来协调管理。

北一餐厅:陈捷

2014年3月22日

第三篇:就业数据统计

重要通知,大家注意一下,由于毕业生系统有变动,从本月起需要即时更新和录入大家的就业信息,已经签订了三方协议/劳动合同/实习合同的同学或者工作单位基本确定了的同学请将以下信息发给我:

1.工作单位名称(准确名称)

2.单位性质

3.单位所属行业

4.单位所在地(省 市 区/县)

5.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合同上应该有填写,如果没有填写的,可以在网上查询到)

6.工作职位类别

另外请注意:已经交了三方协议的同学就不需要再发信息给我了,本次统计截止到明天(4月24日)下午5点,之后如果大家在5月返校之前有签订了工作就及时把前面几条需要统计的信息发给我,本次统计的就业数据只是上报需要,并不直接涉及到毕业派遣,毕业考试期间会再统计一次,并且会专门集中讲解。

以上有三项信息给大家列了选项,为了便于统计,发给我时只需要发所选那项的前两个字,关于单位如果有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多问一问,也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尽量报给报的信息准确。

第四篇:统计数据分析

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统计数据分析

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准确的人口统计数据是政府履行经济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依据,是人口计生科学决策、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工作前提。为客观反映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现状,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现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全区人口计生主要统计数据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2年4月,全区有总人口158.35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32.79万人。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全区上报出生人口5762(含往年出生未报人口1997人,漏统率为34.66%)人,其中一孩4778人,二孩919人,多孩65人,一孩率为82.92%。符合政策生育4929人,违法生育833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5.54%。上报死亡人口3396人,死亡率

2.14‰ 。人口出生率为3.64‰(其中当年人口出生率为

2.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9‰。女性初婚4771人。现孕4703人。本期施行各种计划生育手术4404例,比去看同期减少400余例,其中避孕手术3204例,取出宫内节育器501例,补救手术699例。

二、主要问题

截止2012年4月底,我区报表数据信息存在较多问题,

部分乡镇基础信息缺失大,缺项多,逻辑性不强,有的完全失实,导致生成的计生统计报表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客观反映当地的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具体表现在:

(一)部分乡镇符合政策生育率虚高,当年人口出生率严重偏低。一是符合政策生育率高于90%的有5个乡镇,分别是xx镇、xx乡、xx乡、xx乡、xx乡,其中xx乡高达94.45%。二是当年人口出生率低于2‰的有21个乡镇,特别是xx乡(总人口2.63万)上报当年出生22人,当年人口出生率仅0.84‰。与我区前几年人口出生率达10‰比较,这些乡镇上报信息极不符合现行生育规律,可能存在严重的出生人口漏报。

(二)现孕漏报或虚报严重。一般情况下,现孕占当年出生的50%左右。截止4月底,一是有6个乡镇不足30%,特别是xx镇仅为1%。二是系统显示全区怀孕10月以上未生育人数达2374人,其中xx乡高达112人怀孕10月以上仍未生育。这些乡镇存在严重的现孕漏报、虚报或数据逻辑问题。

(三)初婚女性漏报严重。一般情况下,当年初婚人数与当年一孩出生人数基本持平。从目前报表数据看,有7个乡镇不足50%,最低的xx镇和xx五个月初婚人数分别为2人和1人。

(四)死亡人口漏报较为严重。截止4月底,全区死亡

率在2‰以下的乡镇有23个,特别是xx乡死亡率仅0.76‰。

(五)部分乡镇本期手术可能存在漏报。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全区共落实措施4404例,其中避孕节育措施3204例,避孕率49.59%,其中16个乡镇本期避孕率低于20%,xx乡5个月来未落实一例避孕措施。

(六)系统内基础信息缺失大,缺项多,逻辑性不强。一是部分乡镇综合措施中长效措施比例不符合实际,特别是xx乡和xx乡,长效措施比例高达98%以上。二是措施逻辑错误多,30个乡镇措施逻辑错误率高于1%,特别是xx乡错误率高达8.62%。三是系统内总人口重复严重,全区总人口重复达8181人,重统率0.52%,最高的xx乡总人口重统率达2.36%。四是总人口身份证重复(乡镇对本区)量大,其中有8个乡镇身份证重复超过500人,分别是xx镇(1517人)、xx镇(1393人)、xx乡(525人)、xx乡(908人)、xx乡乡(950人)、xx乡(1398人)、xx乡(968人)、xx乡(575人)。五是综合措施比例不合理,一般情况下,综合措施占已婚育育龄妇女比例在85%至90%之间,全区7个乡镇高于91%,最高的xx乡高达94.45%。六是部分乡镇存在总人口信息中现居地、户籍地逻辑错误或为空,与户主关系为空或为“其它”的量大。

(七)基础信息资料不齐不全,管理不规范。

三、工作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各乡镇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分析,采取措施。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组级、村级起报单位,在提高报表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上狠下功夫,,对本地主要统计数据进行清理核对,加强与当地统计、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要坚持每月对系统生成的统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逻辑性进行认真审查,坚持定期解剖制度,并依据调查、解剖和预测数据进行统计质量分析、审查,凡自查发现数据真实性较差的地方,应立即组织进行修正、补报。

(一)认真考虑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实际性。从全国人口基础信息核查结果看,排除部分流出人口生育无法准时上报的情况下,全区今年人口出生率应达到8‰以上(不含往年出生纳入当年上报的),死亡率应达到6.5‰以上才符合实际规律。各乡镇要对照年初与区委政府签订的人口计生目标责任书,把工作抓紧抓细抓实,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般情况下,流出人口应占总人口的20%以上;育龄妇女人数应占总人口数的26-28%;女性初婚人数应占当年一孩出生的85%以上;现孕人数应占当年出生数的50%左右;无孩育妇比在4-8%之间;进入婚龄而未婚妇女占育妇比5-7%。

(三)处理好数据逻辑性问题。全区年终报表时不得有区内重复总人口出现;身份证号缺失控制在5%以内;身份证

性别、出生时间与实际不相符控制在1%以内;应落实措施逻辑错误数控制在0.1%以内;与户主关系缺失、错误控制在5%以内;现居地、户籍地及代码缺失、错误控制在1%以内。

(四)各乡镇务必在6月底前搞好今年上半年统计报表工作,为创国优,迎接省、市半年检查做好工作准备。

第五篇:关于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

关于金融统计风险应对机制的预案

为正确、高效处臵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环节面临的突发事件,提高应对数据报送风险的能力,保证金融统计数据采集工作顺利运行,依照人民银行总行确定的风险应对机制适用范围,根据自身情况及面临的风险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数据报送风险应急工作小组,由XXX行长任组长,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信息科技部、各支行主管副行长及其他涉及数据报送的部门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计划财务部,负责具体工作。

二、风险应对机制方案

(一)金融统计制度变更的处理机制

对于统计制度变更引起的统计指标、统计口径等方面的变化,在接到正式通知后及时传达给各支行和相关部门。

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相关人员配合,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指标的修改及测试。

如果发生重大变化,如人行接口程序发生变化时,要求系统开发商在2个工作日内到达,进行相关业务的开发,保证与人行系统同步,及时按新口径进行统计,确保统计数据按时报送。

(二)数据处臵程序故障的处理机制

对于统计数据处理程序故障,视情况及时应对。 我行统计数据处理程序采用BS架构模式,如出现故障,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 前端应用程序出现故障,导致业务人员无法登陆生 成报送打包文件时,报送数据不会丢失,科技部门可在10分钟之内重新搭建前端环境,确保不会影响到报送业务的正常处理。

(2) 数据库端出现故障,导致报送数据无法生成时,科技 部门可手动执行程序生成报送数据,整个生成数据的过程所需时间在1小时之内,确保不会影响数据报送。 (3) 装载数据库的pc-server机器出现软件或硬件故 障,导致报送数据无法正常生成时,可启用备用设备。备用设备的软件环境与正式运行环境完全一致,可在最多1个工作日内采集完成所需所有数据,保证报送程序正常工作。出现故障的服务器视故障严重程度,最多在5个工作日内会完全恢复至原状态。

(三)人员的配臵机制

对于人员配臵方面,实施AB岗制度,确保不因人的因素影响数据报送工作。

所有统计岗位都设立AB岗模式,以A岗为主,B岗为辅,若A岗人员离岗时,会及时移交给B岗人员。系统维护上也配备两名技术人员。

如统计人员更换,要求前任统计人员做好统计资料的交接,负责新任统计人员的培训,并指导一至二个报送周期后方可离岗。

(四)报送及时性的保障机制

统计部门与其他报送数据的部门保持联系,制订明确的数据上报时间,要求各数据报送部门按时报送。

对基层机构数据报送工作纳入内控考核,出现迟报、漏报和误报现象及时纠正,视情节给予内控扣分。

(五)数据更新的保障机制

现行机制下,我行金融统计报送系统与核心系统的基础数据是同步的,当本机构下设机构、部门发生变更时,金融报送数据系统会在次日采集核心变化的基础数据进行相应更新。

统计部门人员要在发生变更的次日进行数据测试,确保数据更新的及时和完整。

(六)报文报送途径的应急机制

一旦发生我行与人行数据接收系统无法链接时,数据报送管理员可下载打包好的报送数据到存储介质人工报送至市人民银行。

(七)计算机病毒的防控机制 服务器已安装企业版杀毒软件与防火墙,杀毒软件能够实时监控自动杀毒,对病毒进行防控。

遇到无法查杀病毒,导致报送数据的机器无法使用的最坏情况,则启用备用服务器重新生成报送数据,生成数据过程所花费时间在1个工作日之内。

(八)不可抗力的应急机制

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将启动特殊情况处理方案,导致主服务器及备用服务器硬件设备损坏,无法产生报送数据时,科技部门会取定期异地备份的数据库数据,在5个工作日内重新搭建报送环境,确保完成报送工作。

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数据统计员岗位职责】相关文章:

数据统计专员岗位职责02-22

数据统计员个人工作自我总结05-26

统计数据05-22

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06-08

金融统计数据05-30

数据统计局06-08

区数据统计04-28

旅游统计数据04-22

数据统计分析06-20

基础数据统计表05-07

上一篇:深基坑土方开挖细则下一篇:四经普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