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中国永远在这

2022-09-15

第一篇:自信的中国永远在这

在这中国南水北调报: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治污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不仅建设一流工程,还要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山东省加快南水北调调水沿线水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日益显著。5月监测的28个控制断面中,综合评价超Ⅲ类水断面有22个,占78.6%。从2000年到2008年间,调水沿线GDp保持快速增长,调水沿线水质CODMn平均浓度下降了82.7%,氨氮平均浓度下降了90.8%,水质持续改善。

6月6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考察滕州截污导流和湿地建设项目后饱含深情地说:“我深深被山东同志们在水质污染和水环境治理方面所采取的科学思路和有力措施而震撼。截污导流实际上已经跳出了截污本身的含义,在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治、防、截、蓄、导、用、保’相结合这个思路,使得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得到进一步深化。”

壮士断腕抓治理

6月17日,记者来到南四湖畔的微山县两城乡独山东村,发现几年前杳无踪影的长江毛刀鱼、白鳝和银鱼又显身了,感到特别惊喜。身旁渔民张老汉高兴地说,这几年湖里水质一年比一年好,湖边野生植物、珍稀鸟类也增多了。今年3月15日南四湖进入百日禁渔期后,南四湖上下级湖敞水水面出现了毛刀鱼等珍稀鱼类。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涉及南四湖、东平湖、沂沭河、小清河、省辖海河五大流域,10个地级市,输水干线487公里,流域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要达到调水水质Ⅲ类标准,需要削减污染物80%以上,任务非常艰巨。山东省加大了污染防治力度,把区域内断面水质情况和排污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性条件,对超标排污企业、完不成总量指标、水质长期超标地区,坚决停批辖区内除节能减排项目外的一切新建项目。目标是使流域内一切排污单位按照山东省发布的地方标准稳定达标排放。调水沿线重点保护区(距调水干线15公里以内)的排污单位达到COD≤60毫克/升、氨氮≤10毫克/升;一般保护区(距调水干线15公里以外)的排污单位达到COD排放浓度≤100毫克/升、氨氮≤15毫克/升。

山东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上,拿出了壮士断腕的英雄气概。针对山东造纸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重的特点,积极采取法律、行政、科技、市场等手段,下决心关闭了一批草浆生产线。

2001年,山东在全国率先关闭了2万吨以下的草浆生产线,其中调水沿线40多家。随后,又关闭了所有年制浆能力3.4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万吨以下黄板纸企业、1万吨以下废纸造纸企业、1万吨以下酒精生产线和1万吨以下淀粉生产线,有效地从源头上控制了结构性污染。2003年以来,山东省先后制定实施了《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十四个地方环境标准,分时段逐步加严,引导企业调整原材料及产品结构,关闭淘汰落后高耗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升级。2005年以来,山东省又相继关闭了调水沿线所有5万吨以下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草浆企业以及酒精、淀粉企业29家和5万吨以上草浆企业(生产线)、2万吨以上废纸企业(生产线)3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企业逐渐转变了发展方式,完成了升级换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枣庄市政府为确保调水水质,下大力气彻底关闭了全市所有麦草造纸生产线,并通过实施原料及产品结构调整,全市造纸生产能力扩大到80万吨,产值增加了8倍,而COD排放却减少了2.23万吨,污染负荷削减了83%。

同时,山东省发布实施了《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按照不同的环境功能和环境容量,将山东调水沿线划分为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按照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相衔接的原则,分区执行严于国家要求的排污要求。《标准》从实质上取消了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其中COD最高严于国家行业标准6倍多,氨氮最高严于国家行业标准7倍。

省环保厅副厅长张波对此颇为自豪,“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山东省调水沿线各市均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同时,又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实践证明,实施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截蓄导用抓循环

截污导流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11个单项工程之一,2008年21项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其中3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王安德形象地解释了截污导流工程的含义。在山东,截污导流工程是将经治理达标排放的污水进行截、导、蓄、用,在调水期间,不进入或少进入调水干线,保证调水水质安全。具体说有四大作用:一是通过将达标排放的污水进行截、导、蓄或者截、蓄,延长这部分污水停留在河道或者低洼地的时间,既能与干线调水时间错开,又有利于污染物的进一步降解。二是用,这部分污水虽不能直接排入调水干线,但符合灌溉和其他用水的标准,通过灌溉或者其他用途把这部分污水消化掉,减少这部分污水排入调水干线的污染物总量。三是通过按一定流量要求让这部分污水下泄,达到和人工湿地联合调度的目的,进一步发挥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作用。四是通过应急拦蓄,可以为沿线或者区域事故排放的处理争取时间,减少对调水干线水质的污染威胁。据测算,工程建成后每年调水期共拦蓄中水3.06亿立方米、径流1.39亿立方米。在保证调水水质的同时,为区域内近185.3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为确保中水回用,山东省不断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工作力度,印发相关文件,明确要求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运用价格杠杆,启动市场机制,为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据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黄河以南段各市和县城尤其是淄博、枣庄、济宁、泰安、莱芜、临沂、菏泽等7市均已提高标准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省政府还进一步规范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等各环节,鼓励各地采用BOT、TOT运营方式,多元化投融资,有效加快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与此同时,利用价格政策鼓励使用中水,根据有关部门颁布的用水定额,实行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建立了污水处理督察制度,统筹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收费、改制等各项工作,省建设厅、监察厅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对没有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建成后不正常运营、收费不到位和排放不达标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目前,南水北调东线黄河以南段沿线所有县(市、区)均已建成1座或1座以上污水处理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菏泽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狠抓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实行“六个一”,即所有9个县(市、区)都建成了一座污水处理厂,每座污水处理厂都建有一套中水回用设施并与中水用户签订了协议,每座污水处理厂都配套建设了一套除磷脱氮设施、一套污泥处理设施和配套污水管网,每座污水处理厂都有一套完善的市场化运作管理机制。

湿地建设抓净化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是山东省‘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湿地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对经过拦蓄处理的河水进一步净化。通过退耕还湿和大面积湖滨生态系统的修复,可以实现削减面源污染、提高环境容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旅游的目标,具有综合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省环保厅流域处处长袁成金向记者介绍。

微山县环保局小刘陪同我们来到曾是南四湖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新薛河入湖口。记者看到,退耕还湿试点的地方,郁郁葱葱的芦竹一望无际,悦耳的鸟鸣声仿佛让人置身世外。小刘说,我们从南方引进湿地作物芦竹推广种植,政府对退耕农民给予生态补偿,并与3家造纸厂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第三年芦竹进入丰产期后,农民每亩收入可达750元左右。

据了解,南四湖人工湿地及湿地保护区已扩大到6.5万亩。试验表明,湿地净化系统对COD的去除率约为50%,对总磷的去除率为60%,对氨氮的去除率为65%。建设人工湿地是削减氮磷等污染物的有效措施,是对国家规划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的有力补充。2008年,山东省环保局组织对南水北调沿线南四湖、东平湖流域18个县(市、区),111个乡镇,1423个行政村,50多万亩计划退耕还湿土地进行了基础调查,为全面推动规模化退耕还湿工作奠定了基础。

王安德说,“治、用、保”并举的流域治污思路,符合山东治污工作实际,实现了污染治理、中水截蓄导用和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项治污工程的系统作用,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流域治污体系。按照这一思路,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流域治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记者在薛城大沙河采访时获得的数据印证了这个治污思路。通过修建橡胶坝,对达标的废水逐级拦蓄净化、降解污染,河流中COD浓度由上游的62毫克/升下降到28毫克/升。对处理后的中水循环利用,每年回灌地下水1000多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16万亩,并正在建设向海化化工园供应中水的配套工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辖区内部水资源循环利用,有效促进了废水减排工作。下游在河流入湖口开展了1万亩退耕还湿和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对入湖河水实行深度净化,将薛城沙河入湖水质COD浓度降低到20毫克/升以下,达到调水水质要求。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调水沿线实现了人水和谐,生动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第二篇: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故事

自2008年以来,每年的9月1日,都会有一档节目叫“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用生动鲜活的讲故事形式追根溯源中华传统文化,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堂饱含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骄傲的文化课,也向世界讲述了一个我们在发展新时期对自有文化表现出的高度自信的中国故事。

0

1 汉字:居高声自远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源泉,它的流传演变记录着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史。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的世界里蕴含着中国人的乾坤大世界。正如王宁教授现场演示了“正”、“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汉字造字的意图告诉我们:看清道路,奔向目标。这是古人的思想,也完全符合我们今天的精神。汉字独有的魅力与演变历史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热爱汉字的人们。来自美国的汉字叔叔理查德用了半辈子在研究汉字,为了研究汉字花光积蓄,差点被驱逐出境,他用了20年的时间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整理好并放到网上,只为能够有更多的人了解汉字,认识汉字,传播推广汉字。他说:“我觉得我能改变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哪怕只是一点点。”站在台上的他虽然金发碧眼,虽然语言表达磕磕绊绊,但心中的执着,眼里的光亮,儒雅的举止,就是汉字传承的精神,就是传统文化意境中的谦谦君子走向世界的形象。

0

2 武术:自强民族魂

武以镇魂,无论是舞台上螳螂拳名家于海、太极拳名家陈正雷、八极拳名家王世泉对武术博大精深的演绎,还是视频中最近爆火的《战狼2》导演吴京对武术的诠释,都精准的阐释了武术的精髓:美,绝,幻,悠。一华武术,意贯千秋,直冲四海。它是艺术的高标,是美的雅号,是中华的骄傲。正如吴京所言:武力存在的意义是维护和平;真正的英雄不是侵犯别人,而是用一身功夫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人民、保卫祖国。吴京数十年磨一剑,用全力甚至生命来拍一部戏,也正是对民族魂、骨气、担当这些武术精髓的最好诠释。

0

3 文学:意蕴传千古

文学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如董卿所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展现着中国人的风骨,永远是我们的中华骄傲。

这一节里最感人的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九十六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每天翻译一页书稿,工作到凌晨几点。他所做的一切都源于对中国诗词美的热爱:“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喜欢

的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源于内心深处对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挚爱:“诗词有千百种,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的演化,唯独不变的是中华儿女情。”

0

4 琴棋:挑战与思考

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开始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琴棋书画”这一国粹文化遭遇人工智能,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挑战,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曾与“阿尔法狗”进行围棋对战的青年棋手柯洁用真挚的演说,让我们认识了这个已经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柯洁说对战机器人是在挑战自我,因为“职业棋手一辈子可能就只能练一两千盘棋,但人工智能一天就能练一两千盘棋,进化的效率是指数级别的。”柯洁说不管是自己赢还是机器人赢,都是人类的胜利。机器是人发明的,人下围棋带着思考、感悟和情绪,机器不会,只是枯燥的计算。柯洁坦然面对结果,他说:“就算是输,也要输得精神。”人类相比机器,最宝贵的是鲜活的感情和灵动的思想。”

而钢琴大师郎朗和他的两位爱徒,与机器人TEO一起弹奏了《幻想即兴曲》、《野蜂飞舞》、《彩云追月》,也无疑在说明,机器所做的一切会无懈可击的准确,却永远不会拥有那些小瑕疵背后人的温热情感和灵动思想,所以,智能时代,还是人的智能时代,文化的绵延向前,还是人的情感思想、智慧密码的传递。

0

5 丝路:持久的光芒

来自巴基斯坦的汉语教师米斯巴现场讲述了她和汉语、和中国的故事。这位被誉为“巴基斯坦汉语之母”的老师。她是巴基斯坦第一个本土汉语教师,在巴基斯坦99%会说汉语的人都是她的学生。她的故事中有感人的跨国师生情谊,有中国驻外汉语教师的努力、奉献„„那些随着讲述缓缓流淌的感人情愫源于汉语,源于汉语走出去和别的文化交流中焕发出持久的光芒。米斯巴说:“到我最后一口气时,我也要教汉语,到我生命中最后一刻为止。中国是我可爱的第二故乡,中国是我的呼吸,中国给了我慈爱和人力量,中国给了我希望,我很愿意化一道彩虹,架起(中巴)友谊的桥梁。

“开学第一课”用鲜活的事例,用鲜活的本身就是故事的人娓娓道来,讲述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故事,带领我们穿越五千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领略民族自强之魂的风采,品味字里行间的家国理想,开启黑白二子间蕴含的智慧。追根溯源,鉴古知今„„此种深意,就是中华骄傲!此种深意,值得自豪。如许渊冲老人家所言:“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中国武术、诗词、语言、文字、书法、京剧、旗袍、美食„„正用自己特有的形式讲述中国

故事,吸引世界各国人的目光。这些故事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彰显了这个东方大国的文化自信。而且,这些故事的演绎也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就在身边,就在我们俯身可拾的地方,是吴京用自身行动表达对武术的理解,是许渊冲老人家化爱国爱文化之心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行动,更是主持人董卿以跪地的身姿附耳提问,专注倾听这一幕,这一幕就是对尊敬师长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最生动鲜活的言传身教。

“开学第一课”传递给教育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传统”。学期初, 中国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换血,部编教材出台,教育部将中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2017年英语将退出统一高考。书法教学被提上新高度„„这种种变化,都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同时,也为我们提出解读方向:注重让传统文化和当下发生关联,而不是放在博物馆里成为仅仅能欣赏、背诵的对象。带着情感、情绪、感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髓,内化为生活中的点滴行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自信,助推实现自己的人生梦,助推实现中国梦。

第三篇:永远跳动的“中国心”

通过学习吴大观的先进事迹,我感受到他的爱国无私奉献之心,值得我们每一名中国人去学习他的爱国之心。作为一名党员,我感到自己做的还是很不够,我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

吴大观同志一生致力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制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并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和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他九十高龄时,写下了“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继续为我们的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的夙愿,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人生感言。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一生,是致力于建设航空强国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

吴大观一生的奋斗,就是要为中国的飞机安上“中国心”。其实,吴大观胸中跳动的正是一颗“中国心”,他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需要,把改变中国航空事业的落后作为毕生的追求。为了中国飞机的“中国心”,在敌机肆虐的炮火下,他毅然改行学航空;在归国还是留外的选择中,他坚定地回来报效祖国;在没有机构、没有人员、没有资料的“三无”情况下,他迎难而上主动请缨。个人的能力再高,只有在国家民族事业的大舞台上,才能尽情施展;个人的价值再大,只有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事业中,才会永恒。吴大观规划了新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基础构架,培养了一批发挥中坚作用的人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吴大观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在国家建设中显示才华,他的奉献已经汇入民族复兴的洪流。

我认为,吴大观同志的精神闪光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一是一生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吴大观同志用一生演绎了这样一句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他位居高位时,自己只要动动嘴就行了。在他退休以后,本应该去安享晚年。但他却没有坐亨其成,他一心想着还能为这个社会做多少贡献,创造多少财富。他对人民、对国家、对党和事业无限的忠诚.吴老的事迹告诉我们,成才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因此,必须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二是一生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心。吴大观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全部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他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离不开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他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种信念他一生都没有动摇过。

三、是一生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吴大观同志一生矢志报国,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时刻牢记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责任。他拥有宽广的胸怀,敬业勤奋,奉献社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中,他要求严格,事必亲躬。他还心系群众,奉献社会,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难能可贵的是,他清正廉洁,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我们要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不懈努力。“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吴老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

做为一名党员,我们不一定要有很高的职位,不一定要有很多的金钱,只要我们有一颗共产党员的心,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为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情。

第四篇:支撑中国梦的三个自信

支撑实现中国梦的“三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和“三个自信”这两个词就一直深深得存于我们的脑海中。其报告提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把“自信”一词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层面上,赋予其丰富的国家政治要义,体现和诠释的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面对国家和民族未来所持有的坚定的、乐观的精神状态。“三个自信”折射的是党对自身历史和未来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归功于党一贯的理论自觉、实践自觉和历史自觉。

坚定“三个自信”实质上是一种政治要求,既是对全党又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是阔步迈向民族复兴的精神总动员,核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自信、自觉和自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真正的认识到这“三个自信”与“中国梦”,下面来思考下对于它们来源和实现的方式。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生命,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一个国家和民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总书记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他非常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厚重的历史底蕴,而且多次讲到。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以道路自信开辟实现中国梦的崭新途径。道路选择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问题。追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中国近代170年来,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在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既要超越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又要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新内容,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拓新途径,为人类文明发展开辟新道路。

理论自信源自于理论形成、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坚持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现实需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中国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活灵魂,并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遇到、没说明的时代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展现了高度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理论特色和时代特色,展现了无穷的活力和指导力。

以理论自信弘扬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精神。实现梦想需要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来推动,精神的力量源于科学理论的感召,源于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源于受宏伟目标的鼓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深深扎根中国大地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理论体系已写入党章、载入宪法,成为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理论体系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与目标追求,已成为凝聚人心、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制度自信源自于制度确立、制度创新和制度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衡量制度好不好,关键看它是否促进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国家繁荣。我们自主探索,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些制度,规范我们的实践,指引我们前行,保障我们和谐,富有生命力。

以制度自信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就要由科学合理、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凝聚起人民群众为实现梦想而团结奋斗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以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本质特征,能够充分体现共同富裕这个根本原则和公平正义这个内在要求,有力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深刻理解“三个自信”的重大意义,更要在行动上自觉地、坚定地、理直气壮地坚持“三个自信”。坚持“三个自信”,就要有强烈的“中国梦”。“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一定要敢于担当,坚定不移地把“中国梦”早日实现。坚持“三个自信”,就要坚持中国式民主。要坚决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坚持“三个自信”,就要坚持中国式法治。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既相互分设又集中统一的法治体系。坚持“三个自信”,就要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要突出用好熊彼特“创新的手”和哈耶克“市场看不见手”,适度发挥凯恩斯“政府看得见的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一个国家,他的道路只有自己走出来的才最合实际;他的理论,只有扎根自己的土壤,才会绿树常青;他的制度,只有源于自身探索,才会“鞋合脚”。我们从不拒绝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但我们知道,只有守住自己的根,这种吸收和学习才不会成为邯郸学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根本成就、鲜明特色和基本要求,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转化为实现伟大梦想的实际行动。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以更大勇气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第五篇: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

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并强调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前提是要确立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学习西方”的文化氛围之中,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以某种程度的文化不自信为前提的。那么,当下我们如何才能坚定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呢?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孕育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承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精神基因,具有厚重的历史优势。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以海纳百川的气魄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思想智慧,生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准则和思维方式,经过世代传承锤炼,汇集成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精神追求的文化传统和中华文明,不仅创造了对本民族发展壮大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历史辉煌,也成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根本的文化遗传和精神基因。诚然,传统文化毕竟形成并适应于封建社会,确实存在某些需要加以摒弃的东西,但文化传统却是熔铸于我们的血脉之中,是不断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使之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流向。文化传统是我们文化固有的根本,割裂或忽视文化传统,就等于割断了精神命脉,就会导致“民族自我”的丧失和自身文化价值的不自信。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凝聚了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精髓,并赋予了时代性的创造转换,进而成为当代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基础。例如,“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思想精华和传统美德就是涵养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源泉。承接了文化传统根本精神基因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必将得到世界有识之士的文化认同,正如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具有推进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解放的先进思想文化内涵。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或民族进行文化借鉴时都有一个筛选、内化的过程,国情决定文化选择。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大工业开辟世界历史的结果是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救亡图存”的使命担当使觉醒的国人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历程。此后,西方许多思想学说陆续在中国登场,但都没能使中国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最终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壮丽的日出,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出路,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共产主义理想和崭新的价值观念。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小康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建设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的诉求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在近代以来“中国道路”的探索中实现了汇通与融合。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时代性、科学性等先进的思想内涵,使中国人民在精神思想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逐步生成的,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先进的思想内涵。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延展了革命文化的先进本质和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在艰辛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传统。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都以崇高的爱国主义传统、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奋斗精神和伟大的创造精神等彰显了革命文化的先进本质,是表征一个时代的伟大精神丰碑。革命文化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民主自由等的实践探索和价值追求。它直接影响和塑造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风尚、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这种影响和塑造的凝聚升华和思想结晶。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革命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革命文化先进本质和伟大精神的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等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无不是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理想信念、创造精神等先进本质和精髓的当代发展和弘扬。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生成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强大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精神体现。从根本上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根植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文化不自信,根本原因不在于“西洋底”与“中国底”的差异,而在于文化、价值观念反映的经济、政治的差别。经济、政治的巨大差异常常使我们处于文化不自信的状态,文化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就是这种状态的两种极端表现。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尽管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但在经济方面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还缺乏基本的物质支撑。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攀升、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伟大的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自信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改变了西方人眼中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外某些政界要员和学者发生了从“中国不能输出价值观”到“世界文化东移论”的转变。尽管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还要走很长的路,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放眼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前景,我们坚信,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必将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时代内涵、鲜明的中国特色展示出它的独特价值和世界意义!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

上一篇:珍惜时间的格言谚语下一篇:中学德育办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