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感受英语——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2022-09-11

语言学家弗斯认为,在有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语言环境对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功能的掌握,依赖于真实情景,要设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印象。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英语老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缘此,我认为英语老师应从以下三方面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去感受英语。

一、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完善学习小组

美国大教育家郎格郎说过: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就是把世界最优秀的青年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砥砺。同样,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也与有一群能够互相学习、互相砥砺的学生形成的学习小组,是分不开的。

我按照能力互补、学生多元智力层次相互弥合的原则,把六到七名同学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设行政组长一人(这行政组长就是英语学习小组的组长),其他同学分别拟任其他各学科的学习组长;在每个同学都有职务的前提下,也可以一人多兼任职,各学习小组人员在一学期内相对固定。各小组应有自己的组名,奋斗目标,组员特长介绍及每学月反思等,并在后面的黑板报上有固定的张贴位置。

在英语课堂的具体操作中,每组同学在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再全组讨论,再派一位同学进行展示。接着,每位同学对其他组所展示的内容,若有质疑,请自觉站起来,由讲解的同学点名后方可发言。最后,我根据各小组表现,进行打分。如果学生有异议,就马上提出了,由其他同学共同决定,然后,由科代表做好记录。小组在课堂上的展示表现,每次最高得分为5分;每组的作业,我以积分的形式体现,每次作业满分为10分;每次月考,组平均在学科总分的70%以上,小组积20分;60%以上,小组积15分;50%以上,小组积10分;40%以上,小组积5分。每学月积分较多的组便会被评为“优秀学习小组”。另外,质疑者每发言一次,积1分,正确者积2分,每学月积分较多的同学便会被评为“学习之星”。学生单个的作业,也以同样形式计入学生“学习之星”评比的积分中。

二、要让学生感受英语,就应以任务教学为主,还英语课堂以生机

我认为在课堂上以任务教学为主开展研究性教学是一个稳妥渐进的好方法。一方面,任务教学概括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在分析任务,解决任务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认识能力得到深化,从而又会提出新问题,形成新的任务。这些新的任务就反映了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什么,老师可以有选择地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把这些新的任务进行开发、设计、创新,从而形成这一节适合本班教学的新的目标。这恰恰反映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当然,这个目标的设计不能脱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任务教学既能够使学生清楚地明确新课程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思维潜能,又能帮助老师挖掘出有价值的教学任务,完善英语教学任务模块,为以后的在不同班级建构新的教学任务提供参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枯燥无味地讲解,学生就会记不住、分不清,教学效果不佳。如果老师借助多媒体或者实物进行教学,既形象直观,又能调节课堂气氛,也会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在教《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3形容词的比较级时,我让两位同学到黑板前,靠着黑板站着,为他们量身高,并在黑板上作了记号,用简笔画勾出这两位同学,并在画像旁,写上这两位同学的姓名。用这两个同学的“尊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形容词比较级的句型。大家的兴致被调动出来了。当即很多同学就能造出有关比较方面的句子来了。例如,我比他矮,他比我高,她比我胖,我比她苗条,我英语比他好,他的数学比我强,我的鞋比你的旧,但比你的干净等等。当教“小孩”这个单词时,又叫两位同学上去画小孩。这是什么?大家说:“小孩。”接着带读了一次,大家很快便读出来了。再用比较级的知识,风趣地评那两个各具奇形的“小孩”,大家都不禁笑起来了。再读“小孩”时脑子里便多了些形容词,读起来就特别大声,也特别开心。同学们被老师所设的情景吸引住了,完全陶醉在这境界中。

又如,教“What about…?”这个句型,可准备红、蓝、白三件衣服,挂在教室前面。讲课时,把事先安排好的A、B两位同学叫到讲台前,同时说:“Let’s go shopping.”A,B同时说:“OK,OK”。接着教师走到衣服前,带着建议的口气询问A:“Do you like red?”A高兴地说:“Yes,I do.”接着又问“What about the blue?”A不情愿地说:“No,I don’t like it.”最后又指着白色问:“What about this one?”A不假思索地说:“No,I don’t.”接着再带着询问的口气问B:“What about you?”B即刻回答:“I like this one.”然后把“What about….?”写在黑板上,再用汉语解释一下,学生联系刚才的表演,印象就深刻多了。

三、再现英语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合作,去探讨,去解决问题,进而真真切切的感受英语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英语图片、英语档案材料、英语电影的丰富,老师应充分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多功能教室等来复原、营造英语场景,让学生走近英语、感受英语。例如,《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7教学目标是创设真实情景,促使学生在学中用英语,在用中学英语;运用有关服装的单词询问价格、谈论衣物、提供帮助和购物等交际用语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我在课前给学生们布置任务:六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创设购物场景。于是,同学们的积极性就来了,为了使创设情景真实,同学们精心进行准备。有的学生把场景设计在超市里,他们分别带来胡萝卜、番茄、香蕉、苹果、梨等;有的学生把场景设计在书店里,他们主动提出自己能够带来的书;创设的情景是在文具店里的学生,他们分工合作,找来铅笔、钢笔、书、练习本、橡皮、尺子、墨水等;有的学生把场景设计在服装店里,他们分别带来短袜、T恤、短裤、鞋子等。各小组学生并根据市场价格,标出定价,然后表演购物,他们既扮演“顾客”,有时也扮演“老板”。我也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学生感觉到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就会在轻松自然的心态下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我在参与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在这样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生不仅能够很快地掌握词汇,而且记忆深刻;在实践活动中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还可以指导学生观看一些简单的原版英文电影,特别是一些老电影,他们的语速慢,句子完整,语音清晰,非常适合我们的学生观看。英文电影为所有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语言环境,让大家有机会聆听原汁原味的英文,学到最地道的口语。还可以通过它去了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风俗习惯等,从而真正爱上英语,真正沉浸到纯正的英语氛围当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了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还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品位,使他们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这种英语学习方式正越来越彰显着它的优越性,老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或班级集体中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互助性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我们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教师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研究是无止境的。教师应用敏锐的职业眼光捕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各种现象,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改进,使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更有实效,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

摘要: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通过合作学习,我们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教师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感受英语

参考文献

[1] 郑士强小组合作学习下的课堂写真,《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年7月。

[2]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山东教育(中学刊)》2005年第15期。

[3]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新校园》2012第2期。

上一篇:自主推荐课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下一篇:对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与同时犯的关系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