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你还好吗文章

2022-09-03

第一篇:现在的你还好吗文章

岁月留声稿子-《致离去的日子:曾经的你们,现在还好吗》雪糕

岁月留声

一:节目提示 节目提示:岁月留声 【歌中的自我】 时段:17:00-18:00 主播:雪糕 参与方式:

QQ听友4群:275131298 新浪微博:@voc广播电台 @voc雪糕

导听:在这个阳光热辣的季节里,我们就要离去,曾经抱怨,曾经感慨,如今只剩满腔留恋。

《离去的日子:曾经的你们,现在还好吗》

青春校园,多少往事,稀沥沥的小雨下了几日几夜,打落半黄的枝叶沉睡大地,我用笔写下几行有关于青春的句子,来回味这一起携手的过去。感谢我的校园回忆中有了你。记得和你们的一切,欢笑泪水。当熟悉的歌声再响起,是否感慨万千。一起到歌里寻找那些属于我们曾经的感动。也欢迎大家参与到我们的节目互动中来,我们的互动方式是:

QQ听友4群:275131298 新浪微博:@voc广播电台 @voc雪糕 微信公众号:yibinvoc100。

上半段:

1. 送别 – 黑鸭子

弘一法师在俗时,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好友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很久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唱到一半,就已泪流满面。面对那些爱情,友情,还有眷恋的校园,你是不是还有很多的话要说,是不是还有很多的心愿没有实现。

2. 那些花儿– 朴树

朴树火的那几年我还不懂他的歌,现在百听不厌。其实听歌看书都相通,你有了故事,才能听懂他要讲的故事。没有人能比朴树更诠释这首歌,歌曲中的欢笑声和流水声会突然让人觉得自己老了。那是一种挡也挡不住的怀旧感。

在乎的人,重要的事,也能找不到借口地抛之脑后,尽管事后想弥补,打来打去的几个字,想说明自己在乎,却不知能不能是真的传达出去。我美其名曰地燃烧青春,满脑子都在想未来还有什么疯狂的事还没经历,殊不知可能已经经历了最珍视的那段,又下意识地将之掩藏。夜深了,有点,想你们了;有点,想你了。

3. 站台– 汪苏泷

这是汪苏泷发行的专辑《传世乐章》中的单曲。

毕业季的伤感,站台,故人在这里分离,各奔南北,不舍。情绪淹没在人山与人海,这个送别的站台,是我们生命里默认的留白,火车的离开扬起你裙摆,仿佛从未曾离开,时代总对这样的故事不理睬。。

4. 李雷和韩梅梅 – 徐誉滕

李雷和韩梅梅(Li Lei and Han Meimei)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的初中英语教科书里的两个主要人物。2001年改版后不再出现。2005年以后网络出现了集体回忆李雷和韩梅梅的相关内容。2008年,《南方周末》把集体回忆李雷和韩梅梅的现象上升到社会学高度,认为这一现象属于集体记忆,使得话题升温。 前些日子看了现在人拍的青春电影,恋爱的太过了,堕胎什么的„觉得青春没那么复杂,有暧昧、有遗憾,那当年的小美好,在心底不会飞走。 他永远都不会老。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曾经的你们,现在还好吗”,这里是岁月留声。如果你听了今天的节目感觉深有感触,有什么话想对我说的话,有想要推荐的歌,都可以在新浪微博上@voc广播电台或是@voc雪糕,参与节目互动。

5. 骊歌 – GALA 《骊歌》是GALA乐队演唱的一首歌曲,由赵亮作词。想起昨天看到一个采访里 赵亮说 这首歌现在他要是重新写 会把 “ 人生是一场错过 /愿你别蹉跎 ” 改成 ”人生是一场蹉跎/ 愿你别错过“ 前者是乐观人生的一种伤感 后者是悲观人生的一种释然。有位网友这样说“高三了,还有3天高考。突然听到这首歌,第三遍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哭了。一瞬间脑海中回忆起好多好多事儿。”

6. 有你陪伴的夏天 – 黄婧

我想高中记忆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深刻,而那段记忆里最美妙的部分或许就是自己班里或者隔壁班的那位女神。她有一张白净的脸,梳着马尾,带点婴儿肥的身材穿着校服特别好看;她从不多话,从不像那些疯丫头般在走廊上嬉戏打闹,只是静静地抱着书本从你的窗前走过;每逢考试,她的成绩总是在全校数一数二;她总有收不完的情书,连女生也忍不住要喜欢她„„

多年后,她也许成了别人的妻子,孩子的母亲,但那天阳光温暖的午后,她递完笔记本潇洒从窗前走过的样子会永远刻在你的心里,历久弥新,永不褪色,永远忘不了有你陪伴的夏天。

7. 老男孩– 筷子兄弟

“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这是10月28日上线的网络短片《老男孩》在片尾打出的一行字幕,连日来,这部以草根、怀旧、青春、人生、爱情、友情等为基调的“电影”让众多网友直言“飙泪”、“泪流满面。。 网友MrSeven_阿七说: 第一次听还是在高中,当时觉得旋律很好听,路上一边笑一边去上学。现在大四毕业了,躺在床上,眼泪顺眼角就流到了枕头上。“高中寝室一起k歌的各位兄弟,你们还好吗,想你们了啊”

下半段:

欢迎回来,这里依然是《岁月留声》,我是主播雪糕。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曾经的你们,现在还好吗” 让我们继续在这个宁静的时分欣赏好音乐。

8. 那时候的我—王菲

《那时候的我》是刘惜君首次尝试轻摇滚风格,用最轻松的状态唱出最青春最无邪的单纯。这首《那时候的我》,透明系女声刘惜君与轻摇滚风格的偶遇,乐队化的编排极具live感觉,刘惜君首次改变演绎方式,用最放松的状态潇洒随性的将一段自由时光娓娓道来。

清脆的鸟鸣和俏皮口哨声开场,迅速将倾听者的思绪拉回到一个无忧无虑的年少时代,她十七八岁夏天的记忆,和很多女孩子一样,有着一段百无聊赖却总想做些事情的时光,贪恋着自由自在的小青春总会让人只回忆起最简单的快乐,这既是刘惜君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一段美好时光,也是每个经历过的人共同的美妙记忆

9. 纪念册–曹方

“如果天空不是蓝色,如果大海不再辽阔,如果我不是我,让我变成奔跑的云朵。” 曹方这样对自己说。这个来自美丽西双版纳的女孩,从当年的录音助理,到现在自立门户成立了大班音乐工作室,曹方用自己小小的坚持,实现了大大的音乐理想。

我第一次听是初中,看到《儿童文学》上有一篇文章引用了这里面的歌词,当时就回去想方设法地搜。长期饱受神曲扰耳,听到这样清新纯粹舒服的歌,简直觉得好听哭,循环过无数次,开启了听民谣和小众音乐的大门。还有,我特别喜欢她唱“操场”这个词的那种感觉。

10. 当我们一起走过–苏打绿

青峰说:“在我们伤痛脆弱、想要逃避的时候,总有一群人陪我们度过在旷野漂流的时候。这是鼓手史俊威写给最亲爱的团员们,也写给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观众。”。

网友马尔科-罗伊斯: 第一次听这首歌时是大四毕业的那个六月,看着兄弟们一个个拉着行李远去的背影,想着心里喜欢的那个女孩也许此生再也见不到了,一个人在熟悉又陌生的校园漂流。。。如今毕业快一年,恍惚间仿佛又见到那群熟悉的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里。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曾经的你们,现在还好吗”,这里是岁月留声。如果你听了今天的节目感觉深有感触,有什么话想对我说的话,有想要推荐的歌,都可以在新浪微博上@voc广播电台或是@voc雪糕,参与节目互动。

11. 心愿– 四个女生

《心愿》是1994年秋由王泽作词曲,1996年夏由王泽、杨颖、乔媛、唐景莲演唱的校园风歌曲,因曲风轻盈而含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而得以广为传唱。2015年5月27日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暨北京奥林匹克音乐周优秀音乐作品发布活动,《心愿》入选北京申办冬奥会优秀音乐作品。

一首简简单单的《心愿》温暖了多少人的心。很真实的声音,没有录音棚,一把吉他,一段时光,三两青春。不过,这首歌的作者和演唱者也已经奔四了,时光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

12.再见– 张震岳

最后这首歌“再见”是电影《男儿本色》片尾曲,由台湾著名摇滚歌手张震岳演唱,并由张震岳亲自作词作曲。

这首歌送给所有已经或者将要分别的朋友,感谢你们都曾出现在各自的生命里。也许,感情终会清淡,友人不再重逢,唯有我们共同的回忆,能在时间的长轴上留下抹不掉的印记。 相遇相识相知即是缘分,一切的离别,都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愿你们旅途愉快,安好。

结束语:

时光在歌声中总是显得匆匆,我们今天的岁月留声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额收听,如果想要了解我的更多节目,请在新浪微博上@voc雪糕。当然,你也可以在喜马拉雅上面和新浪博客上搜索“voc广播电台”,搜索到我们的节目。更多精彩内容,敬请锁定青春调频。

第二篇:励志文章:80后的你还有梦想吗?

文/杜牛牛

【编者按】不论你是70还是80甚至90,你要知道,梦想和你所在的年代无关。不论你的梦想有多么伟大,多么渺小,只要有梦想,我们就能靠近天堂。

不管结果是成功或是失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很多人说80后是无梦的一代。

70后赶上了互联网和中国经济腾飞的好时候。几乎只要把美国随便一个商业模式往中国一搬,就能忽悠个几把风投,拿个几千万美金,而且还是贬值以前的,要是一不小心整上市了,恭喜,孙子用来泡妞的游艇钱都到位了。

没赶上创业潮的70后至少幸运地生在婴儿潮之前,趁着大学文凭还没贬值能找到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工作,又趁着房价隆胸般增高之前按揭买房结婚,买完几年后发现房价翻了2翻,自己无可奈何被动地拥有了百万资产。

70后稳定地拥有着脚踏实地的梦想。

90后赶上了更好的时候。经过70,80后两代人的财富积累和剩余价值被压榨,90后享受到了富足的生活。当80后还在用火柴盒自制传声筒的孩童年纪,90后已经配备了手机。当80后将任天堂8位游戏机当作珍宝的学生年纪,90后已经配备了可以秒杀一切游戏的电脑。当80后还在懵懂早恋的叛逆年纪,90后已经配备了大于等于一个的性伴侣。

90后张扬地拥有着特立独行的梦想。

那么,80后呢?

很多人说,80后的梦想已经被现实摧毁了。

学业和工作

青春最鼎盛的时候,80后为了一张大学入场券而通宵奋斗,而当拿到毕业文凭的时候才发现它抵不上一张饭票。85后更是有幸遇到了几十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几百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以为他们失去的只是一份工作,而并没有意识到,他们面临的是职业生涯的一段空白。几年后他们会发现他们与学长们有1-2年的职业断档无法衔接,而与学弟学妹又同时入职场毫无优势。

买房与结婚

小时候80后都从语文书,英语书,历史书,政治书,地理书自然常识书上学到中国地大物博领土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长大了却发现我们在这个国家买不起一平方米容身之处。

某天到了结婚的年纪,突然发现十几年前那群扎着马尾,被童话书里公主和王子的故事感动得死去活来的纯真女孩子突然变得史无前例的物质化,没房不嫁。其实,女孩们并没有变,因为毕竟公主和王子也是要有一套房子住的呀,只是童话里没说要还200个月的贷款。

80后真的没有梦想了吗?不。

梦想和你所在的年代无关。

出生在哪个年代,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生活态度。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击水?

我可以看到身边许多人在抱怨中国工资水平低,可是多少人真正在学习积累,让自己的价值提升,而不是仅关注表面价格?

我看到许多人抱怨民智没有开启,可是无数人做的是随意的谩骂和抱怨,有多少人真的撇开意识形态的主观判断而独立的思考?

我看到只要是揭露社会弊端的先锋人物就会得到大众的簇拥和追捧,又有多少人想过所谓独立经济学家是否真的“独立”?哪怕真的独立的是否就意味着是正确的?

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一定不是最坏的时代。80后可以拥有自己的自由的梦想。

梦想和物质追求无关。

撇开财富,地位,物质,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追求是什么?如果你自信地静下心,倾听灵魂深处的声音,你会听到自己发自内心的渴望和追求。比如,我内心的渴望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世界的本质,从而获得自由。(励志文章 )所以我的追求是,追求智慧,享受自由。

因为这个内心的呼唤,我从来没有放弃或停止学习。物理,哲学,佛学,经济,逻辑,历史,数学,心理,都是我快乐淫浸的世界。李笑来曾说“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而变”。学习的过程是充满乐趣的过程,可惜的是更多人将大多数的时间放在了追求速成的成果或者几个的分数,而忽略了习得的乐趣。

哪怕是最坏的时代,80后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社会扼杀不了我们的梦想,真正扼杀梦想的是自欺欺人的自己。

梦想不是幻想,需要努力实现。

我从小到大有很多梦想。小时候梦想做足球运动员,上学后梦想做漫画家,高中梦想做作家,初入大学梦想做流浪歌手,后来了解了索罗斯梦想做金融大鳄,毕业时梦想成为中国最好的理财师,毕业后梦想成为企业家,现在我的梦想是追求智慧,享受自由。

表面上简单的梦想,背后是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为了实现运动员梦想我坚持每天跟着师傅练球;为了实现漫画家梦想我常常在拷贝台画到深夜;为了做作家我每天放学泡在图书馆读厚厚积满灰尘的书;为了做歌手我自学吉他写歌;为了做金融大鳄我刚进大学就开始炒股并考出相关证书;为了做理财师我在内地还未引进AFP的时候就学完了CFP教程;为了成为企业家辞去了收入不错的工作一切从零做起。

或许是天赋不够高,或许是运气不够,又或是梦想太脱离现实,我的梦想至今一个都没有实现。但我从来没有抛弃任何一个梦想,任何一个曾经的梦想都是我如今的一项能力和一大财富。Jobs大致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不经意间捡起的贝壳,或许某天会编成一串美丽的项链。我想说为了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

我希望我死的时候,墓碑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这个人从来没有放弃过梦想,更没有停止过为实现梦想而不断努力”。

作为一个最普通的80后,经历了80后该经历的一切,也看到社会的无奈,我依然相信,不管结果是成功或是失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祝所有80后敢于梦想,勇于实现。

第三篇:她还好吗爱情诗歌

炎日枯燥乏味的我

转动慵懒的身躯

挥了挥手

却扇不去那炙热

额角的汗珠

不再是那么晶莹剔透

浑浊里

还渗着一点苦涩

拿起

关了许久的手机

定了定

那颗浮躁的心

还有什么

可值得回忆

还有什么

可去喧哗

屋外

那蝉鸣声

车流的汽笛声

摇了摇

沉重的脑袋

散不去的

还是那个影子

思绪

扇动着那对洁白的翅膀

飞向

她的所在

如果

有如果

我只想看一看

那倾城的美

如果

有如果

我只想听一听

那天籁的歌

如果

真有如果

我只是想问一问

你还好吗

凉了

夜深了

她还好吗

第四篇:你在家乡还好吗

你在家乡还好吗——新农村建设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新农村建设目标在于培养新型农民,构建和谐农村。而大量农民工“东南飞”,留下的386199部队(妇女、孩子、老人)中的“祖国的花朵”,成了新农村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关注这“特殊群体”,关爱“留守儿童”,不要让这一个“跳跃的音符”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音”。

一.现状分析。

笔者在农村中学干了8年政教工作,对几年来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感触颇深。留守儿童城乡都有,但主要在农村,占了86﹪以上

。“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心理上缺乏健康”的“四缺”儿童,不能不引起“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留守儿童,你在家乡还好吗?

1.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下降,家务负担加重。据来自学生的问卷调查,有40%的儿童反映,因为爸妈不在家了,家务负担加重,对自己的学习和身新成长都有影响。初中生还可以自己煮饭,但小学生大多由爷爷奶奶照顾,饥一顿、饱一餐的现象是经常的。临桂黄沙民族中学一姓罗的班主任说:“我们班就有一女同学在课堂上饿昏的,后来家访才了解到该生因父母在外,家中奶奶有时没有帮煮饭,她放学回家时间不够,就经常是扒碗冷饭就走。”有的是父母寄“工资”来了,就找同学大吃一顿,没钱了,就一天啃两个包子或者天天吃快速面。农村很多学生都存在营养不良和亚健康状态。

2.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增加,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临桂县教育局朱书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悲剧:某农村一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学校被老师善意的批评了几句,回到家却喝农药死了。后调查,该老师的行为和语言均没存在过错,是这留守孩子心理障碍和他爷爷奶奶在家娇惯造成的。就这事教育局给全县老师专门开了个“安全会议”,那一阵子,老师是胆战心惊的宠着这些“小霸王”,试想农村义务教育面临多大的尴尬和无奈。因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掉进露天厕所被淹死的,去河边游泳被淹死的,交通事故受害的,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等时有发生。

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违纪违法上升。因为父母关爱的缺失,留守儿童发展走向两种状况:要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主自律自强;要么养成抽烟、喝酒、赌博、早恋、打架、泡网吧等不良习气,而后一种情况比前一种多许多。正处于4-14岁之间的孩子,是其性格、品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处于敏感的年龄过渡阶段。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正面引导,心理得不到满足,致使孩子内向孤独,抑郁冷漠,乃至愤世嫉俗;情感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焦虑紧张,没有安全感,没有同情心。某中学初二学生,一周就两次在学校耍流氓习气打伤同学眼睛,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连续7天无数次电话联系打工在外的家长,搞得教师压力极大。留守儿童中很多又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心灵脆弱、固执冷漠、狭隘自私、逆反心理特强等,有的父母因为觉得亏欠孩子,凡事都宠着他,每月都增加生活费寄回来。结果孩子在校不学好,老师批评他,他不仅骂老师,还向老师翻白眼、吐口水;老师去家访,心疼孩子的奶奶竟怀疑老师“用心不良”。一派出所姓秦的所长(兼任某学校法制副校长)说:“学生群体性的盗窃,财产又不多,学校希望我们帮管教下孩子,我们去家访,可家长远在上海、广东赶不回来。爷爷奶奶除了道歉就是流泪,学校也常要求我们上

法制教育专题课,作用好像不大。”

4.留守儿童学业隐忧增多,义务教育面临困惑。这并非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一些农村学校反映,部分留守儿童未完成义务教育即辍学,而在校的学习、纪律“双困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一是因为:监护人年龄大、身体差、代沟宽,“99”在学习上根本无法给“61”切实有效的辅助,而思想观念差异又大,很难沟通,除了骂就是打,教育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加之留守老人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学习。二是因为:监护管理不到位,导致“61”违规违纪现象增多。有8.3%的孩子表示自己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有63.5%的孩子表示自己偶尔想违反学校纪律。据多所学校政教档案记载,一个共同现象是,违纪的大多是“留守儿童”。一中心校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说:“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状况就已经存在不良问题,到了初中问题就更明显,初中老师总怪我们小学没管好,我们有苦说不出啊,这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不相符合的。”

“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

二.关注关爱。

如果“富了这一代”的代价是“垮了下一代”,那就是得不偿失。

新农村建设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让留守儿童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阳光地成长,进而使外出“农民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从而推进全社会的和谐。

1.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新农村建设的“支教”,应指导、配合学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档案要包括: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家长姓名、家庭地址、留守原因、监护人及联系电话等,学生升学后其档案要一并转入新的学校,并及时补充、变更信息。并完备《家长通讯录》,有什么问题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

2.开设“留守心理辅导课”。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主管部门要增加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寄宿条件,使寄宿学校变成更多留守儿童的“家”,同时要培训生活指导老师。

3.开展“一助一”关爱活动。基层党组织、妇联、派出所、团委等要配合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文关怀,具体内容可为:一名教师帮助一名后进学生,一名干部帮助一名留守学生,一名党员帮助一名留守学生,一位民警帮助一“违法学生”等,把活动落到实处,把次活动作为领导、干部、老师的“评优评先”的指标。

4.落实“社会帮扶计划”。

由驻村干部联系招募一支水平高、素质好、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与留守学生“一一对应”帮扶。他们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既有优秀学生,又有社会企业家。

5.建造“留守活动阵地”。由团委、妇联组建留守学生心理辅导站、留守学生希望书屋,组织留守儿童免费过一次集体生日等。并创立“留守爱心基金”,为活动阵地、

资助贫困留守学生提供经费保障。

6.开通“留守爱心专线”。由政府资助,在每所农村学校安装一部留守学生专用亲情电话,让班主任提醒每位“留守儿童”每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互通信息,传递亲情。也让外出家长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加强学生、家长、临时监护人及教师之间的相互联系,督促家长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7.开展“留守学生家访”。要求班主任每月带领班团干部到“留守儿童”的住处家访一次,与监护人一起交流学生的情况,共同研究管理措施,指导监护人关心、照顾、教育好留守孩子。

8.

落实户籍有关政策。留守儿童问题表现在农村,但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城市,专家认为,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改善留守儿童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以及城市反哺农村的全员行动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

第五篇:朋友,你还好吗诗歌赏析

朋友,你还好吗蓝色的岁月,让我们共同拥有蓝色记忆。

那段走过的日子,有你有我!

分别,分别了,不在一起,

失去了语言的交流。

不会的,不会,你的音容还在我记忆里。

多少个日日夜夜,不能相见。

只能在远方问候,朋友还好吗?

问题

凡事都有两面性

你觉得我曾经的那个事很傻很贱

但是因为经历过那些不好的事,才会更懂得珍惜现在。

谁都有过去,但是要怎么来看待那个过去,是你的问题。

你觉得我太过在乎家人,可你以后也会成为我的家人。

你说我爸身体不好什么什么的,但是以后你的家人会什么样,谁都不知道。

你现在所有嫌弃的,都只是借口,因为你不敢承担。

你看事情都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不会为别人着想。

你要怎么才能真正学会去爱一个人?

我该说的都说了,你自己想想吧。

学会知足。

上一篇:乡镇副乡长述职报告下一篇:写字楼项目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