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2022-12-09

自从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幼儿园"环境"问题以来,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 在幼儿智力开发、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 才逐渐的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瑞吉欧教育也主张环境是用来教育幼儿的, "除了每个班级两位教师之外, 环境被认为是班级的'第三位教师'。由此可见, 幼儿园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智力和个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1]。作为一名从中学转岗过来的幼儿教师, 结合11年的初中教学经验和四年的幼教经验, 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有以下几点思考:

我认为幼儿园环境创设可分为:主题墙的创设、活动区墙面的创设、家园联系栏的创设、顶部吊饰及寝室、盥洗间墙面的创设。

一、主题墙的创设

幼儿园主题墙饰创设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刚开始我进入幼儿园时认为, 幼儿园主题墙只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 主要起装饰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了解才发现主题墙并不单纯起装饰作用, 而是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标, 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 小班的时候, 我发现幼儿刚入园时爱哭闹, 不适应新的环境, 于是, 我将主题墙布置出温馨的家的感觉, 粘贴亲子照片, 同时在墙面粘贴可操作的果树、菜地、鸟窝、蛋宝宝之类, 让幼儿感受的墙面游戏的乐趣, 转移注意力, 缓解入园焦虑情绪。上中班时, 一部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我就在较低的墙面设计扎辫子、穿衣服、穿绑鞋带、身体认知之类的墙面游戏, 帮助幼儿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2]。

长期以来我们都比较重视系统的知识对孩子的价值, 而忽视日常生活课程的教学作用。将这些生活教育内容精心的布置在主题墙上, 让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培养生活能力, 寓教于乐。大班幼儿思维活跃, 动手能力及其他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 喜欢探寻新知, 乐于展示自我。这时的主题墙面布置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思考、探究、参与的过程, 是他们展现自我的平台[3]。

可以在主题墙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及幼儿用彩泥、废旧材料等制作的作品, 让幼儿体会参与的快乐。此外,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活跃、计划性强, 墙饰中还可以增加计划、分类、对比等内容。例如:我曾经上过一节绘本活动《我们身体里的“洞”》, 让幼儿知道身体里的洞洞以及这些洞洞的用处, 明白我们身体上的洞是很重要的, 懂得怎样保护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洞, 同时也要保护同伴身上的每一个洞, 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旨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所讲内容只是觉得好玩, 并没有太在意这次活动老师的最终目的, 于是, 活动后我就将绘本图片一一展示在墙面, 还做了可操作的小人挂在墙面, 来巩固学习内容;因此, 幼儿园的主题墙内容, 应该随年龄、季节、主题、节日等因素动态变化, 不能只为了装饰美观一成不变, 也不能以教师个人的喜好来随意布置。

二、活动区墙面的创设

通过几次参观学习, 再加上对本园整体活动区墙面环境的观察, 我认为目前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 以教师创设为主, 忽视了幼儿的参与

这种活动室墙面往往是从教师的喜好和意愿出发, 忽视了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从而使活动墙面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二) 注重装饰性, 缺少实用价值。

好多时候为了迎接参观检查和考核评判, 教师会把重点放在作品的精致、美观、完整性上, 忽视了对幼儿的成长是否有教育价值这个问题。

(三) 墙面设计一成不变

幼儿园墙饰大多都是教师在开学时集中设计布置好, 有些甚至是几年都不变的。这样的环境创设的内容, 不仅会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而且也会减少孩子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机会。…以下是我对幼儿园活动室墙饰布置的几点想法:首先, 我认为应该让幼儿和家长成为活动室环境创设的主力, 这样, 一方面教师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进行教学研究, 另一方面, 还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参与、探索、和动手的机会, 同时还可以使家园共育朝着更健康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其次, 注重活动室墙面设计的实用性和教育的价值。从设计内容上来说, 我认为重点应该是以适合幼儿学习并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为主, 紧紧围绕课程资源来创设;从形式上来讲, 可以是图片, 简单文字, 实物等多种形式;从色彩、布局来讲, 色彩不能太单一, 也不能过于纷杂。布局时要简约, 要有一定得规律。总而言之, 要面向全体幼儿, 一切都要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

三、家园联系栏的创设

家园联系栏是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一项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们经常苦恼于如何使家园栏真正为家长所关注, 成为连接班级与家长的纽带。我看到过好多家园联系栏都是张贴诸如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 各类计划, 以及注意事项之类。很少有家长幼儿参与性的家园联系栏。我认为家园联系栏首先应该有别致的名称和新颖的设计。我看到最多的名称就是“家园共育”, 里边的内容也大多是格式化的, 这样的家园联系栏其实发挥不到家园联系的作用, 曾看到过这样几个很特别的联系栏, 里边除了常规内容之外, 还另外设计了“今日明星宝宝”将一日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宝宝记录上去;“童言童语”专门记录当天宝宝的表现和宝宝们说的有趣的话;还有“蓝色幻想”记录着孩子的奇特想法感受这他们的智慧;这些栏目都做到紧扣主题, 凸现班级的特色。其次, 要突出家园联系栏的服务功能。版面简洁明了, 能让家长在接送孩子的短短几分钟之内, 感受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着幼儿的全面发展, 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每一位幼儿。

幼儿家长们最关注的就是自己孩子的表现, 所以我总结出要想家园联系栏吸引家长们的眼球, 主要还是以幼儿学习生活为主, 内容常换常新、对症下药、言之有物、既实用又能实现互动。

四、顶部吊饰及寝室、盥洗间墙面的创设

教育家刘洪岩认为环境创设应遵守:富有儿童情趣性的原则、富有儿童启发性的原则、富有儿童温馨性的原则、富有儿童参与性的原则, 我觉得这一理论适用于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活动。

幼儿喜欢通过自身活动了解环境、参与环境,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和发现者。因此, 顶部吊饰, 寝室、盥洗间墙面的创设依然遵循以上设计理念, 要充分发挥幼儿和家长的主观能动性, 让幼儿和家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以培养幼儿综合能力, 开发幼儿智力为宗旨, 其间不忘渗透对于幼儿最重要的安全教育。总而言之, “一个好的班级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设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园环境在创设注重美观的同时, 还要注重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正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 我们将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 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班级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 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中。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摘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智力和个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认为幼儿园环境创设可分为:主题墙的创设、活动区墙面的创设、家园联系栏的创设、顶部吊饰及寝室、盥洗间墙面的创设。幼儿园的主题墙内容, 应该随年龄、季节、主题、节日等因素动态变化, 不能只为了装饰美观一成不变, 也不能以教师个人的喜好来随意布置, 要注重其教育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环境创设,互动性,参与性,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解读[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12.

[2] 刘俊.重视隐性课程促进幼儿园环境创设[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7, (11) :1.

[3] 朱美琳.家园共育促进共同发展[J].中国教育文摘, 2007, (4) :12.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下一篇:一例成人斯蒂尔病并激素治疗相关性糖尿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