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放射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2022-09-2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肿瘤治疗在追求提高生存率的同时, 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以往乳腺癌采取常规改良根治术, 切除患侧乳房, 患者生命虽然得以保存, 但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加放疗的治疗模式越来越被临床医生和乳腺癌患者所接受, 乳腺癌患者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保全了器官, 而且有报道复发率、生存率和改良根治术相似, 患者不再为失去乳房而留下心理障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我院2003年7月至2009年6月期间进行放射治疗的24例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做为分析对象。患者年龄28岁至72岁, 中位年龄45岁。全部为单侧乳腺癌, 左侧15例, 右侧9例。病灶部位:内象限9例。外象限12例、中央区2例。绝经前19例, 绝经后5例。原发肿瘤治疗前体检在1~3.5cm内。23例接受化疗, 1例未接受化疗, 其中19例采用CTF (环磷酰胺、比柔比星、5-氟尿嘧啶) 方案6周期, 4例采用CAF (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 ×4周期、单药紫杉醇×4周期, 共8周期方案。ER/PR阳性者加用内分泌药物治疗。有12例先进行6~8周期新辅助化疗, 11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 1例未接受化疗。全组病人均采用乳腺癌肿瘤扩大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分期采用2002版TNM分期, 皆为术后病理, 期别为I期至IIA期, 其中I期17例, IIA期7例。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9例, 低分化腺癌2例, 浸润性小叶癌2例, 腺样囊性癌1例。1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开始放射治疗时间:术后18~110d不等。

1.2 方法

照射范围根据TNM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 I期及I I期腋窝淋巴结转移为1~3个的病人照射乳腺及胸壁;II期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及IIIA期病人照射乳腺、胸壁、锁骨上和腋顶 (全组无IIIA期病例) 。照射方法:采用模拟定位机定位, 乳腺、胸壁切线野照射, 加15°楔形板, 楔形板大头朝乳头方向。锁骨上及腋顶垂直照射, 使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生产的GWGP80型60CO远距离治疗机进行照射。照射剂量:全乳腺、胸壁照射DT4600c Gy后瘤床加量, 如肿瘤已彻底切除对原发病灶区再追加1400c Gy。1例肿瘤切除不彻底, 镜下切缘阳性, 全乳腺、胸壁照射DT4600c Gy后瘤床追加照射剂量1800c Gy。追加剂量照射范围根据术中留置的金属银夹来定或手术瘢痕周围各3cm。锁骨上及腋顶预防剂量为DT5000c Gy, 每周5次, 每次200c Gy, 5~6.5周完成疗程。

2 结果

全组皆顺利完成疗程, 依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12例出现1级放射性皮炎;2例出现2级放射性皮炎;6例出现1级血液毒性;7例出现轻度吞咽不适症状, 于放疗结束后3~7d缓解。放疗中没有放射性肺炎及2级以上放疗反应病例出现。放疗后随访1年进行评估, 随访率100%, 24例病人有17例继续内分泌治疗, 24例病人均定期复查, 无复发、转移病例, 有1例出现轻度上肢水肿其余无明显放射损伤。拍胸部X线片, 没有放射性肺纤维化病例出现。美容效果评估:采用定性评估标准。Harris等于1997年提出, 按美容效果优劣分为4等。 (1) 佳:无肉眼可见的治疗后遗症, 两侧乳房外形相同。 (2) 良:病侧乳腺有轻度色素沉着, 局限性毛细血管扩张, 手术瘢痕可见。 (3) 一般:有明显治疗后遗症, 乳腺外形有明显变形, 乳头移位, 有明显的放射性皮肤改变, 但可接受。 (4) 差:乳腺有严重回缩或严重的纤维化或毛细血管扩张[1]。本组病例美容效果评价:佳9例, 良14例, 一般1例 (表现为乳房手术斑痕下方部分凹陷) , 佳、良总计23例, 占95.8%。

3 讨论

早期符合条件的乳腺癌采取保留乳房单纯肿瘤切除术配合全乳房放疗、全身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近期疗效肯定。Co60远距离治疗机用于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房放疗, 采用切线照射, 加15楔形板的放疗方法可行。临床放疗副反应轻, 有14例出现放射性皮炎, 约占58%, 其中1级放射性皮炎12例, 2级放射性皮炎2例, 没有更严重的皮肤反应出现, 患者能够耐受。在放疗期间, 照射野皮肤外涂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三乙醇胺乳膏即可减轻放射性皮肤反应, 特别是皱褶处, 放疗期间每日涂抹1~2次。肺组织受量能够接受, 没有发现明显放射性肺损伤。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全乳腺放疗及综合治疗后能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该治疗模式在基层临床工作中还是初期阶段, 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另外, 大多数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块缩小50%以上, 约10%的病例可达到病理完全缓解 (p CR) 。这使得一些本来不适合做保乳手术的患者病变缩小, 变成能够选择保乳手术, 使乳房切除手术减少。还必须严格掌握保留乳房手术的适应证, 对于分期较晚, 乳房体积较小, 肿瘤据乳头太近<2cm的病例, 需慎重选择, 以免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及美容效果。另外,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术后除局部放射治疗外, 还必须根据情况进行合理的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只有采取有效、规范的综合治疗, 才能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减少复发和转移, 从而提高生存率, 使更多的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满怀信心的生活, 甚至重返工作岗位。

摘要:目的 观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放疗反应及损伤, 评价乳腺功能状态及美容满意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09年6月期间采用钴-60远距离治疗机进行放射治疗的24例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的乳腺癌病例。结果 全组皆顺利完成全程放疗, 放疗中没有放射性肺炎及严重放疗反应病例出现。放疗后随访1年进行评估, 无复发、转移病例出现。美容效果评价:佳9例, 良14例, 一般1例 (表现为乳房手术斑痕下方部分凹陷) , 佳、良总计23例, 占95.8%。结论 CO60远距离治疗机用于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房放疗, 采用切线照射, 加15°楔形板的放疗方法, 近期疗效肯定, 临床放疗副反应轻, 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做为乳腺癌早期保乳术后放射治疗该方法可以接受。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放射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 余子豪, 徐国镇, 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173~1174.

上一篇:浅谈青年教师在高职学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下一篇:律师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