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产证券化的道路

2022-10-30

资产证券化已成为一大热门, 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方面, 并且比较成功的案例还不多。作为一种融资手段, 资产证券化的应用范围应该是非常广泛的, 而把其作为高校融资的一种手段在国内外都是较少的。目前, 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发展。为了多渠道筹集高校教育资金, 将资产证券化应用于我国高校融资中, 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现阶段我国高校建设中的困境

当前, 在我国高校建设中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1 高校扩招, 学生剧增, 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设施不足矛盾凸现

从1 9 9 9年开始, 我国高校实施大规模扩招, 在校学生数量剧增, 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设施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以学生公寓为例, 尽管从1 9 9 9年底至2 0 0 2年底的3年中, 全国新建大学生工业3 3 0 0万平方米, 该建大学生公寓1 0 0 0万平方米, 但仍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入住需求, 许多高校学生宿舍已经超负荷, 有的学校甚至8人住一间。

1.2 高校投资主体单一, 融资渠道狭窄, 投资效益低下, 建设资金短缺

我国高校的经费投入状况, 可概括为“一主三辅”机制, 即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学校校办产业、社会集资和学生缴费三方面为辅, 投资主体单一。尽管今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在国际上较快的增长势头, 但教育经费占G N P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在托段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方面, 一些高校也作了相关探索和实践, 但不外乎“学校出地, 企业投资”和“银行贷款, 学费还贷”等方式。与投资不足问题并存的是, 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益偏低。由于校均学生规模小, 我国高校生均消耗的高等教育资源大大高于国际标准。

2 高校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现阶段, 将资产证券化这一融资方式应用于高等教育融资中, 以拓宽高校融资渠道, 缓解高校资金短缺,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1 教育投资新观念——高等教育融资采用资产证券化模式的有力前提

“学校可以视为专门生产学历的厂家, 教育机构 (包括各种学校在内) 可以是为一种工业部门。”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 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 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行为。当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的投资价值, 进行而教育融资就成为可能, 进而为高校通过资产证券化筹集资金提供了有力的前提条件[1]。

2.2 高校资助融资——高等教育融资采用资产证券化模式的首要主体

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高等学校, 将成为融资主体进行自主融资, 从而高校将在利用存量资产的证券化来实现融资的过程中起积极的主导作用。过去由于高等学校的融资主体地位不落实, 高校融资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更谈不上融资战略的制定, 融资模式的创新,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投向高等教育的渠道不畅或受阻。明确高校在融资中的主体地位, 将使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更好的实施、越做。

2.3 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存量资产——是以证券化融资的目标资产

分析高校的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存量资产, 首先它们属于较为优质的资产。一方面盈利能力较强, 在未来游客预测的稳定现金流 (每年固定的学杂费) , 可用于证券的收益支付;另一方面, 这些资产作为抵押物的变现价值。同时, 高校具有较高的信用程度, 投资风险较小, 对于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最后, 这些资产的规模较大, 进而融资额度较大, 可有效降低资产证券化。因此高校的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作为目标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满足了广大投资者的要求, 必将受到市场的青睐。

3 高校资产证券化的操作

从欧美各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来看, 到目前为止, 已经有多种资产被成功的证券化这些资产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一是抵押、担保贷款, 如居民住宅抵押贷款等;二是各种应收账款, 如信用卡应收账款、转帐卡应收账款、贸易应收账款等;三是各种有固定收入的贷款, 如航空机票收入、收费公路或桥梁和其他公用设施收入、航空或铁路客货运收入、税收或财政收入和出口收入等;四是各种商业贷款, 如商业房地产贷款、各类供膳企业贷款、汽车贷款等。

“只要一种资产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就可以将它证券化”这形象而生动的反映了资产证券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因此, 适合证券化的资产首先应该是优质资产, 而非不良资产。把高校中最优质的校园资产呈现在投资者面前, 通过对这些资产的证券化来筹集大量资金。

3.1 构建资产组合, 组成资产池

高校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中, 资产证券化的目标资产是原始权益人, 即高等学校, 拥有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存量资产。原始权益人将目标资产进行估算和考核, 并根据自己资产证券化融资需求确定用于证券化的资产的数量, 将资产汇集组合, 形成一个资产池。具体运作中, 考虑到一所高校的目标资产规模可能相对较小, 可以在省域范围内或教育管理部门牵头, 将多所高校相似的目标资产整合, 组成有一定规模的资产池。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学生自费上学已成为现实, 目前, 学费收入已成为高校收入中主要来源。虽然学费收入在高校的资金来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收费并没有完全市场化, 学生个人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也就在2 0%~2 5%之间, 高校在培养一个大学身上面是需要补贴很大一部分, 因此依靠学费收入并不能缓解高校资金短缺的现状。而通过学费收入为基础的证券化可以使高校在短时间内筹, 筹到大量的资金, 用来改善高校的办学状况。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高校将在一定期限内的学费并定于每年某一日期后将学费收入付至SP V的帐户;该SP V通过信用增级在资本市场上向投资者发行债券或股票。当高校增加新的学生后, 所得学费立即被出售给S P V, 并从S P V机构获得相应资金, 以上过程是一个在一定年限内 (具体期限根据所筹资金量而定) 循环进行的过程。

3.2 SPV设立的选择

能否成功设立SPV, 使资产证券化能否顺利运作的根本前提。因此, 高校对SPV的设立应该谨慎。目前, 设立SPV可采取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由目前成立的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附属融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充当SPV[2];二是由实力雄厚的券商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组建SPV;三是高校自己设立SPV;四是利用国外的SPV。

3.3 高校资产证券化的基本交易流程

首先是高校根据自身资产证券化融资需求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其次, 实现资产转移, 即高校将资产池中的资产过户给特殊信托机构 (SPV) 。再次, SPV以改资产池为依托, 发行债券。最后, S P V用发行债券筹集的收入向高校支付购买资产池的价款, 并负责对债券还本付息。如果高校未能定期偿还, 则由担保机构 (商业银行、金融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 负责处理[3]。这一债权方案是按照国际上证券化运作的基本模式操作的, 它对资产的质量要求较高, 这是因为债券的按时偿还是由资产的现金流特征决定的。

4 高校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

(1) 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工具教育是投资风险小, 回报率高的朝阳产业, 据西方教育经济学家计算, 1 9 9 0年代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为1 2.3%, 中等收入及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回报率可高达20%, 远远高于电脑、家电等产业的年收益率。通过资产证券化, 投资者从高校的优质资产中获得丰富的回报[4]。

(2) 可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由于资产证券化提高了高校的办学信誉, 为其扩大招生和进一步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使高校的办学走向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3) 促进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教育是一种投资行为, 是以人的素质为对象的人力资本投资。由于高等教育的收益不是完全内在化, 因此, 要求建立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来配置教育资源 (资本) 是无法实现的, 替代的方法是建立模拟市场, 仿效市场的基本原则来办事。

摘要: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需要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 而启动高校资产证券化则可以拓宽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渠道并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

参考文献

[1] 沈沛.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2] 涂永红, 刘柏荣.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3] 孙建华.关于高校贷款证券化的前瞻性思考[J].中国财经大学学报, 2004 (6) .

[4] 陈晓红, 曹晖.高等教育融资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改革论坛, 2004 (2) .

上一篇:聚合物微球复合堵水技术下一篇:焉耆县春小麦种植的农业气候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