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教学反思数学

2022-08-19

第一篇:六年级教学反思数学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陈庄小学

张玲玲

通过数学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数学教学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必须让教学活起来。教法要活,学法更要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模式。

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要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应体现开放式教学。

一、把社会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诀问题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二、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主放胆交流,敢于创新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2、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主的发展

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去发现数学问题,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组织有趣操作,注重培养学主的语言表述和组织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长方体、正方体角的特征、边的特征,通过相互交流、补充,就能较完整地归纳出长方形、正方体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拿一拿、摸一摸、猜一猜,进行多次的练习,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通过游戏,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们学得很开心,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教材编写者们的编写理念,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意会与言传的必要性,通过对知识的文字语言描述,同学们看法、思维交互推进,完善了自我认识。

4、建立多种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开放式的教学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受尊重的。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在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学具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趣拼出不同的图案,而每个学生所拼的图案都是被认可的。

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在课堂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如当某位同学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X氏解法”,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对他说“XXX,你真棒!”;当某位学生的创造性解法不够成熟完善时,教师下课后和他一起探讨;当学生的创造性解法明显不对时,教师首先肯定他的创新意识,然后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我常用一些彩色的纸,剪成苹果状,一个苹果上写一个算式,然后请孩子们来,“摘苹果”,如果孩子答对了,全班小朋友就对他说“对对对,这个苹果属于你。”如果答错了,就对他说“错错错,请你继续再努力。”通过这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护其创新的热情。

总之,现代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一个装知识的袋囊,而是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开放式教学,如何为开放式教学提供更完整的理论体系,如何处理好开放式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这些都是开放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然而教师在钻研新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地应用开放式教学,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创新思维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都将有较大的帮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设计充满着轻松的氛围,以游戏导入,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例题用直观有趣味的方式体现,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这其实是新课标要求所提倡和极力达到的要求,能够很好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本课时的设计还有一大特点是在对知识点引起的环节上,注意由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注重例题及知识点的教学衔接,避免生硬的知识点教学转化,设计好过渡和引导,使教学环节浑然一体,知识点的衔接也显得水到渠成。

(1)圆柱的认识

本节课是让学生从比较已熟悉的形体(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与将要学习的形体中引出圆柱体,这样可以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学习,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气氛也是最好的催化剂。本课通过直观演示以及交流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活跃课堂气氛。

(2)圆柱的表面积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特点:(1)这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尤其是关于一些材料的用料问题,因而采用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激发学生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来解决现在遇到的数学问题。(2)遵循学生学习接受的规律,通过直观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得出计算公式,领悟与发现新知识促进了新旧知识联系与分化,有利于认知结构的调整、重组与扩大。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在教授这一节课中,我始终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在每个环节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然后将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的。

(3)圆柱的体积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在例题中贯穿解题的思路、方法、细节等方面的学习,从具体的实例上升为一般的方法性知识,对于学生学习有很好的举一反三的功效。

圆锥的认识【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斯托利亚尔)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感知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探究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挫折,经受锻炼。在学习中,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总会产生矛盾、冲突,教师在教学时,不需要掩盖矛盾,也不需要把问题展示得很清楚,要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和冲突,即使学生的思维遭遇挫折,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相当有利的。高明的老师常“制造”这种认识上的冲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利用有效的探究活动提高操作活动的思维含量,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

就正如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估计---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给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同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该学习方法也是降低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的难度。

出现了验证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的方法。涌现出了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中“1/3”的不同理解,实现了学习策略的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虽然学生的学习用具是固定的,但是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这也证明了学生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的。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因此,本节课首先通过学生回忆上述知识,进而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共同完善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领悟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

化简比的难点问题是最后结果的表现形式,因此,通过学生讨论“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使学生明确化简比的结果只能是一个比,并且前后项应该是互质的,然后让学生遵循这条原则,自己尝试化简比,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最麻烦的是化简比和求比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很容易混淆。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今天上午的第二节课,我试讲了《正、反比例的意义》。这节课上完以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层次(认识量、变量,建立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个概念)的教学。这个环节处理得很不好(具体的下面介绍),学生没有很好地建立“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个概念,也就影响到了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我自己很清楚,不管怎么说,“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个概念教学的失误是我造成的,后来我明白了,如果在学生回答了“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在变化”后,我顺势说一句“读一读这些数据”,随后再接着问:“谁随着谁变呀?”这样就会很顺畅地得出: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或是时间随着路程变),我们就把这两种量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最后再用表(2)中的两种量来巩固这个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应该就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建立这个概念了,也就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层的教学内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比和比例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数量关系并不陌生,在以前的应用题学习中是反复强调过的,本节课的教学并不仅仅停留在数量关系上,而是要从一个新的数学角度来加以研究,用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来加以理解,用一种新的数学语言来加以定义。因此在复习题中我让学生大量的复习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并且联系教材复习了教材及练习中涉及到的一些数量关系,渗透了难点。

在教学中,我通过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从生活事例中引出数量关系,然后给这种数量关系一种新的理解,将这种数量关系重新定义为成正、反比例关系,具备这种数量关系的数量成正、反比例的量,沿着这条线索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体验了概念形成的过程。但学生理解概念以后要准确的表达出这个概念也是一个难点,因为这个概念叙述的语句比较长,因此我要求学生抓住概念的三个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反复说,轻声说,指名说,同桌互说最后完全能自主准确的说出这个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在备课时还是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在做练习题时,没有给足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去考虑。

比例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抓住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首先进行复习,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二是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在新课的教学中,设问: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商一定)等。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

本教案设计主要体现在“问”与“练”字上,怎样问,练什么,怎么练,我都做了认真的思考,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把学生放在首位,考虑学生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最后有一个疑问,用比例解答应用题,难度降低,正确率比较高,但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用这种方法,还是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是因为嫌设未知数麻烦,还是其它原因呢。

这种“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促进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

“简单的统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呈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二册教材中。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学习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学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受到国情教育;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下册《估算》教学反思

学习了有关估算教学的有关问题,触动很大。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特征,允许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

1、教师要重视估算,并将估算意识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我们更加深刻地去感受,去领悟估算在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价值,我们才能自觉地在教学当中,很好地去培养学生的这种估算的意识。

2、要选好题,提出好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即设计一个体现估算价值的情境。

3、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养成好的习惯,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一种好方法。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

4、引导孩子在问题情境的对比中,体会估算与精确计算。我们要搜集或者捕捉一些好的素材,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去感受,哪些问题解决需要近似值,就是需要估算,哪些问题解决一定要算出精确值。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集锦

变化的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1.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要使学生从常量的世界进入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为了有助于学生对函数思想的理解,应使他们对函数的多种表示———数值表示(表格)、图像表示、解析表示(关系式),有丰富的经历。因此,本课时在呈现具体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分别运用了表格表示、图像表示、关系式表示的方法。在后面正比例、反比例的学习中,也十分重视三种方式的结合。

让学生根据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两个变化的量是哪两个?

2、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4、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5、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第二天8时在图上是哪一个时刻?

6、骆驼的体温有什么变化的规律吗?你又能用什么方式表示这两个量的关系呢?来寻找、组织、归纳得出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正比例教学反思

正比例的教学,是在孩子们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孩子们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知识,内容抽象,孩子们难以接受。学好正比例是学习反比例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相关联的两个量,然后通过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三个素材路程、速度,总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2、在观察中思考

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两个相关联的量,思考他们之间的特征,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所有孩子们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孩子们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引导孩子们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敢于放手让孩子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做到:孩子们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4、在练习中巩固提升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完成了练一练习题后,又设计了两道加深题,让学生自己研究圆的半径和圆有什么关系,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孩子们在巩固本节课知识的同时,学会通过研究会判断,同时孩子们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最后引导孩子们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孩子们的归纳能力,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画一画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在课中,我主要让学生先读懂图的意思,如横轴竖轴表示什么,各个点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经过了解之后让学生连接各点,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会形象地看到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操作的空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鼓励学生利用图,进行一些估计,解决一些问题。

反比例教学反思

周一上了《反比例的量》,周末已经布置学生回去预习,所以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预习情况,提出了三个问题: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重要条件)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个成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吗?不出我的预料,学生很多卡在了第三个问题。学生周末有的会放松自己,有大半不过关,当然这里包括了已经预习的,但是已经忘记了的。少不了他们要写反思,从他们的反思看,有很多是因为回答不出我提出的某个问题而不过关的,有的是周六预习而周一忘记了的,有的只是马虎看了一下课本„„

虽然预习情况不如人意,但是上课的效果还是比较好,同学们听得很认真。通过检查,由于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了,所以当提出三个问题后也就相当于指出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提出了学习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带着目标、问题学习效果来得更明显。我先让他们再次认真阅读课本,接着课件演示例3的试验: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发现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反之,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接着就揭示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关系式、举生活中成反比例的量的例子,这次他们就熟练多了,举出了很多,我一一板书在黑板上,让他们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次,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接下来把正比例和反比例进行对比小结,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看看时间,用了30分钟,这与“20分钟的新课”有冲突,但是学生能对一个概念理解更透彻一些,我觉得花多点时间还是有必要的。最后做了3道练习题。总体上看还不错。

希望在以后的综合练习里能分清正比例和反比例,熟练应用!期待着!

观察与探究教学反思

课始首先让学生回忆正、反比例的意义及正比例的图像,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下铺垫。接着,我在小黑板上出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试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

2、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学生默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自己的任务。接着,学生阅读课本27页,独立完成表格,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8个长方形。并思考问题:面积一定时,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有什么关系?图中的点A、B、C、D等点在一条直线上吗?试着将各点连成一条线。学生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让学生动手尝试,动笔表达。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按行巡视,发现同学们都融入到了小组合作中,发言的积极发言,不发言的认真的听。组内几乎都得出了结论:当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时,所描的点在一条曲线上。组内交流的时候,即使不爱发言的学生,在小伙伴面前也会无拘无束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汇报的时候,主要是先由每组的学困生汇报,学困生汇报不全面,或不正确,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接着,反馈练习,将26页的第一题画图,并描点,连线。

本节课的内容不多,全由学生自学,而我只是适时的引导。人人都有表现自我的要求,而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好胜心强,更有自我表现的愿望,尤其是当这种表现成功而受到老师的夸奖时,学生更喜在心头,更加乐学。“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图形的放缩教学反思

图形的缩放是学习比例尺的前奏,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和缩小的实际意义;通过图形的缩放,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创设了一个人人皆知的问题情境----相片,相片上的人或物都比实际照的这个面要小许多,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学习内容,一节很有趣的数学课——图形的缩放。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后,再组织他们研究讨论,他们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然后就自然过渡到图形缩放的方法研究上。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分析、比较教材上安排的两幅主题图,第一幅是一张贺卡,长6厘米,宽4厘米。第二幅图是三个小朋友笑笑、淘气和小斌在方格纸上画的这张贺卡的示意图。围绕这三个小朋友谁画得像,展开讨论,究竟谁画得最像呢?为什么?谁画得不像,理由何在呢?学生们的兴趣很浓,四人小组合作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淘气和笑笑画得像,小斌画得不像,并将理由一一阐述,非常清楚。在集体交流中,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图形缩放的意义,使他们渐渐明白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这样与现实相结合,不仅生动具体的再现了图形的缩放,而且使学生了解到学习本节课的实际意义及学习本知识点的应用背景。

比例尺教学反思

今天,我进行了"比例尺"的教学,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首先,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导学生明白按照实际尺寸绘制平面图是不可能的,初步产生缩小放大的需要,引入了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渴望,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有缩小和放大两方面的应用,进而,引入了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导入新课的学习..

接着,通过学生的自学让学生自己说出了什么是比例尺,我直接给出了比例尺的相关定义,进而,结合例题引出数值比例尺以及它的含义的理解.

然后,引出线段比例尺的学习,紧接着,进行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化教学,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然后,介绍放大比例尺,同时跟缩小比例尺进行对比,最后,作了相应的练习,对新知进行了巩固与内化,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尺的掌握.

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学的还是比较轻松的:无论从学生学习新知的状态,还是参与程度,都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一些概念性东西的总结环节,学生学的很主动,而且,比例尺的转化和有关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是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在教学中对于重点的把握还是可以的,只是在这节课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感觉到对于教材的拓展方面还有一些欠缺,所以在这方面还需努力,而且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知识点多,理解起来比较慢,掌握起来还有些难度.所以,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有关注意

事项,不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片段简介如下:(案例)

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情境:出示一根不到1米的绳子,用米尺量一下,让学生观察大约是多少,然后对折。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老师刚才的操作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教师板书题目:把6/7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师:那么,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口答,教师板书:6/7÷2

师:这一题可以怎样计算呢?好,下面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合作探索计算方法。

要求:时间10分钟,最起码用两种以上方法来计算,想出3种以上方法的小组长请写到黑板上来。

2.四人小组活动。几分钟后,有小组长上黑板写了好多算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因为3/7×2=6/7所以6/7÷2=3/7,②6/7÷2=6/7×1/2,③6/7÷2=(6÷2)/7

④6/7-3/7=3/7,⑤6/7×2=3/7,⑥6/7÷2=(6/7×7)÷(2×7)=6÷14=3/7

3.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有的方法很有创造性,那么你们能证明你们的结果正确吗?这些算式的列式理由又是什么呢?

全班交流:

生1:老师结果是“3/7”是正确的,同学们看我量给你们看(学生操作着)。

生2:我们组认为根据除法的意义第①种做法是正确的。

生3:我们组认为第⑥种做法是正确的它是根据商不变规律得出的。

生4:我们组认为第⑤种做法不正确,而第④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很难想到。

……

这时下面好多学生举手,要求回答。

师:你们看黑板上写得最多的是第②③两种方法,谁能说说理由?

生5:“6/7÷2”就是把6/7米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多少,也就是求6/7米的1/2是多少,所以6/7÷2=6/7×1/2。

生6:例题就是把6个1/7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有3个1/7,所以6/7÷2=(6÷2)/7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请同学计算以下的习题。

4.4/7÷2 6/7÷3 8/9÷4 3/8÷2做一做,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上面的哪一种方法?(同学们都用了上面的第③种方法,并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这时有一位学生举手提出问题:中间一道3/8÷2的分子3不能被除数2整除,不能用上面的第③种方法计算。

请同学们评议。

5.师:3/8÷2可以怎样计算呢?同桌讨论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合适。师板书:3/8÷2=3/8×1/2=3/16,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反思)

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教学,不再是重结果,轻过程而是从组教材,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有以下几个想法: 1.计算关注的不应仅仅是计算。

教学时围绕例题6/7÷2重点展开探索,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做一做,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并通过“3/8÷2”一题,分子不能被除数2整除,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感悟到:这时应采用“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虽然整节课都没有刻意追求得出所谓形式上的计算法则,但学生所说的不就是算理算法的核心吗?这样的计算教学,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计算法则、计算方法。 2.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对同一个计算问题,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教师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思维、动手、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气氛宽松活跃。 《生活中的比》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 案例的背景与主题

《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建议是“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案例描述:

(一) 在情境中发现问题

1.师:同学们,在第29届奥运会上,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她)为什么让你如此难忘?

生:拳击48公斤级金牌:邹市明

生:中国选手陈燮霞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总成绩212公斤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同时,陈燮霞还打破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挺举纪录。 生:志愿者,她们为奥运会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

2.师:志愿者是奥运会的形象大使,所以“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

(课件出示:志愿者图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表达我们的拳拳奥运心,你知道怎样做才是一名称职的奥运小志愿者吗? 3.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也为自己拍下这样一张志愿者的微笑照,我们一同看看吧!(课件出示:淘气照片情境图) 4.观察哪几张照片与图A比较像? 生:图A、图B、图D比较像。

5.导入: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我们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第29届奥运会的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并产生探索新知欲望,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在探索中解决问题 活动一:

1.我们把照片放在方格上来看一看,这些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方格图) 2.小组合作完成表一 长方形 长 宽 长是宽的几倍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反思

在课标的引领下,我在上校级研讨课时,确定了《生活中的比》一课作为研讨的内容,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借助“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生活中配甘蔗汁”等情境,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数学的价值。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的

1、根据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使学生理解比 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3、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孕伏新知比分数除法 比 分数 除法 5:7 ( ) ( ) ( ) 7/8 ( ) ( ) ( ) 8 ÷10 10:15 ( ) ( )

2、提问:比和除法,比和分数之间有那些联系?

3、出示三个分数:3/4 、6/8 、9/12 . 问: (1)这三个分数相等吗?为什么? (2)可写成比的形式分别是什么? (3)这三个比相等吗?为什么?(3 :4=6 :8=9 :12 (4)这三个比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 (5)回忆:除法有什么性质?分数有什么性质?他们的内容是什 么? 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想:比有什么 性质?小组交流。

二、推导比的性质 指名回答小组交流的结果.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比的前项和后 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 ,比值不变.

三、学习化简比:

1、说明: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 基本性质,可以进行分数的约分、通分。同样,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讨论.你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 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名回答,形成共识:最简单的整数比必须是一个 比,它的前项和后项必须是整数,而且前后项应该是互质数.

3、请个别学生举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4、学习例 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强调化成最简 单的整数比—互质) (1)问:怎样把一个整数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4:21 54:18 ( 2)引导学生总结整数比的化简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 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5、学习例 2:化简下列各比: ( 1) 、问:这两题比的前项、后项是什么样的数?怎么把分数比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呢? 1/6:2/9 3/5:5/8 ( 2) 、引导学生小结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后项分别乘以 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就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6、学习例 3:化简下列各比 (1)这两题比的前项、 后项是什么样的数?怎么把小数比化成最简 单的整数比呢? 1.25:2 2.7:18 (2)由学生小结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先将小数化成整数, 再化简成 最简单的整数比。师生共同总结化简比的方法:先要利用比的基本性 质,把不是整数比的化成整数比,再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 最大公约数,就得到最简单的整数比。

7、练习:化简比:60:24 5/8:7/24 5/4:0.75 (

三、 )练习:

1、填空 (1) 、4:5 的前项扩大 2 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 (2) 、如果 3:2 的后项变成 15,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 (3) 、如果 7:8 的前项增加 14,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

2、判断: (1) 、1/2:1/4 化简后是 2。-----() (2)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3) 、两个数的比值是 1/3,这两个数同时扩大 5 倍,它们的比值是 1/3。-----() (4) 、把“1 小时:45 分钟”化简后是“1:45”。-()

3、鞋厂生产的皮鞋,十月份生产的双数与九月份生产的双数的比 是 5:4。十月份生产了 2000 双,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双?

4、提高题 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 3:2。现在有一张长是 27 厘 米,宽是 12 厘米的长方形纸,你能按规定制作一面最大的国旗吗?

(四) 、小结: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的来的?利用比 的基本性质可以干什么?化简比的方法是什么?

(五) 、作业:练习十七的

10、

11、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 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 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 通过让学生联想、 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 一规律。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 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 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 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 比的基本性质。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 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 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 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 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在学生大胆猜想得出比的 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 除外) ,比 值不变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但没有在学生的验证时让学生比 较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和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 除外)的微小区别造成学生一定的概念上的混淆。注重练习题的 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练习题的设计应强调数学教学中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 学生容易进入陷阱的题目, 在这些小陷阱中, 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 突破重点和难点。例如:当学生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时,我 马上出示:尝试: (1) 、4:5 的前项扩大 2 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 (2) 、如果 3:2 的后项变成 15,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 这两题,如果学生会完成了,这个基本性质也理解了。再如:我出示 的四道例题,把学生在化简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错误全部呈现了出来, 学生第一印象的掌握,有助于今后的练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 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产生新的 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 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因此本节课教师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猜想来提高兴趣,增 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支撑, 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 总之,本课我着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力求使学生在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均衡发展,但课中也存在遗憾,在以后 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在知识点和概念上表述更准确。

比的应用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 方法。

三、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作准备。 我班有男生 38 人,女生 36 人。 你能根据这两条信息,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如: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38∶36 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38/74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6∶38 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36/74 等等。

二、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一) 师: 大家看, 这是刘老师对我们家那栋楼 2 楼居民在 9 月份用电情况的调查, 统计如下: 二楼的二户居民合用一个电表,九月份应付电费 36 元。 调查情况如下:住户 张家 李家 分电表数 30 30 (千瓦时) 应付电费 ( ) ( ) 师:现在请你们帮助算一算,每户应分摊多少钱比较合理?谁愿意说说你的想 法? 师: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平均分的事例还有很多,我们也经常遇到。

(二)师:再看刘老师对三楼住户的统计。 三楼的二户居民合用一个电表,九月份应付电费 42 元。 调查情况如下:住户 胡家 王家 分电表数 45 25 (千瓦时) 应付电费 ( ) ( ) 师:现在再请你帮帮忙,看一看每户居民应怎样分摊电费比较合理?同桌交流 一下? 生汇报。(应按用电量的多少来分。)

(三)揭示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一)学习例 1。 (1)这道题是一道分配问题的应用题,想一想:分什么?按什么分?求的是什么? (2)看到“3∶2 分别送给小红和小明两位同学”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倍数关系? (3)探究解答方法。 (4)交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法) a、用分数解答。 3+2=5 20×3/5=12(本) 20×2/5=8 (本) b、归一的方法解答。 20÷(3+2)=4(本) 4×3=12(本) 4×2=8(本) (5)讨论:怎样检验解答结果是否正确。 a、把小明和小红各得书的本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书的总数。 b、把小明和小红各得书的本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 3∶2。

(二)练习:做一做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这道题分配的是什么?按什么进行分配? 师生评议。

(三)回到准备题。 师: 我们首先计算二楼用户每家应付多少钱时是平均分, 因为它们用电量相同, 按 1∶ 1 分配的,所以它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一种特殊情况,现在你们会计算三楼用户居民应 付多少电费了吗?独立完成此题。

三、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解答这种应用题的步 骤是什么? (2)师:一般用分数的方法,先求出总份数,再看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接 着可以求出各部分量。当然可用归一的方法,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几份是多少。

四、延伸与拓展。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 84 分米,长与宽的比是 5∶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五、作业。 第 54 页第

1、

2、6 题。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 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这种 现状必须改变。我在设计此课时,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性。本节课有如 下特点:

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授课开始,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个问题:我班男生 38 人,女生 36 人, 你能根据这两条信息, 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说一句话吗?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 和自主选择权,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见解,接着,我又创设了两个教学情境,要同学们帮 居民算一算每户应付多少钱比较合理。学生从情境一中很快能发现,由于两家用电量相同, 因此电费应平均分摊;学生从情境二中,想到了电费不能平均分摊,因为用电量不同,谁用 电量多,谁就应多出钱;有的用到了以前所学的归一法,先求出一度电要多少钱,再分别求 出每家应付多少钱。这样,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出发,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 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 了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根据本节课内容,我看了书中的例题,例题中涉及的内容,我觉得脱离了学生的 生活实际。因此,我把例 1 改编成把 20 本故事书按 3∶2 分给两位同学,求两位同学各分得 多少本?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并且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运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

三、注重算法多样,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发展了学生 求异思维。 本节课不足之处: 1)鼓励算法多样,不要忘记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 在一个班级体中,几十个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为了使大多数学 生通过学习达到义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使大多数学生掌握一般的较优的计算方法,由此, 教师在鼓励用多种方法解题时,应有侧重。 2)这堂课上,我觉得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太少,虽然老师在学法上对学 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但是要真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还需要教师从观念上真正改 变过来,少牵,多引。 3)本节课在改变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在情境和例题的选 择与使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 “如何处理应 用题的实践性、应用性,”在引导探索的过程中,如何在落实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上拓展发 展性领域的目标等。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百分数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概念课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它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使它在教学中成为一个焦点和难点。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将枯燥的数学概念生活化、生动化、情景化。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这便成为我们要探讨的课题。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和这节课的体会,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组织学生讨论三位老师参加定点投篮比赛,要把最厉害的选手推荐出去。在比一比谁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最高的过程中引出了百分数。此时,学生已在隐约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初步感悟了百分数的含义。

二、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所以课堂中搜集到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选取典型的例子,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有酒瓶上的百分数,考试分数统计表中的百分数,有生活中饮料销售量的百分数。而这里百分数的搜集,老师注意到搜集比100%小的,也有比100%大的百分数,这样就比较全面。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生活化的原理,又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得到百分数的概念。

三、解决问题内化百分数的概念。 初步形成的概念,巩固程度较差,容易混淆概念。这说明一个事实,概念的初步形成,并不等于牢固的掌握和真正的理解了,这是需要适时的内化。

这时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深入一层,先安排了一个观察正方形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和空白部分面积,说出由面积联想到的分数和百分数,再安排几道判断题,通过让学生辨一辩,说一说的环节,在辨析的过程中巩固了百分数的概念。

接着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应用百分数表示本节课自己对自己在课中的表现的满意度。使得学生感到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才有意义,学习的兴趣才浓厚。

反思

概念的教学时,不存在一种适合所有概念的教学的固定模式或方法。因此,老师应在课程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丰富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背景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实际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没有直接给出,通过这类应用题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通过创设一个“水结冰”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同时自主归纳、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架构。

【主题】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在六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应用题,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能较熟练地分析和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能正确地判断题里的单位“1”的量,所以对于解答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是有充分的知识和能力上的储备了。所以这节课我不是照本宣科地上,而是让学生在知识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细节】 教学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

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进一步拓宽“比较”的内涵,提高学生能够运用百分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深入理解“比较”的内涵,通过计算实际问题: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和学具准备: 小黑板,卡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让学生自我介绍,并说出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刚才同学们都作了自我介绍,问:甲同学高吗?乙同学矮吗?(板书:高(矮))能这样说吗?(指出:高矮不能单独存在)那说明高矮是要在“比较”中得出来的。那比较是几种事物进行比较?(板书:甲、乙)介绍六年级12岁的同学,男生一般平均身高149厘米,女生一般平均身高是151厘米。你比平均身高高多少厘米?矮多少厘米?那除了比较高矮外,还能比较什么?归纳出:多(少) 2.师:我们再看比较的结果,它是具体量吗?要比较出结果是具体量,应怎么比较?(大数-小数=相差数)

3.师:那比较的结果还有没有别的表示形式呢?我们先来做几道练习:

①甲数是5,乙数是4,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②甲数是5,乙数是4,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4.师;从上面两题可以知道,它们也表示两种量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是不是具体量?(板书:表示两数量的倍数关系)直接根据百分数的意义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5.师:我们现在对比较的知识是不是有更多的了解了?还想不想更进一步学习有关比较的知识?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

(一)

三、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提问中回顾与反思。

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

2.出示:盒子中有45厘米 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厘米 。

3.师: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有关“比较”的数学问题吗? 生:冰的体积比水多多少厘米 ?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几分之几?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也有个别会提出: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

4.师:哪些问题是我们学过的?你能不能很快就列出算式,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在思考中提升:50-45=5(厘米 ),45÷50= ,45÷50=90%,50÷45= ,50÷45≈111%这几种列式的异同。具体量不变,倍数关系是根据标准变化的。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所提供的数学信息,复习旧知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在解决百分数应用题时,不仅要弄清“谁和谁比”,要弄清“以谁为标准”。)

(二)在解决“增加百分之几”问题中理解数学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

4.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 5.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得出两种不同的理解。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并根据学生思维和学习的特点,突显画线段草图的必要性。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使学生抽象的思维直观形象化,利于孩子分析数量,明确解题思路。)

6.列式计算,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 也可以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50-45)÷45 50÷45≈111% =5÷45 111%-100%=11% ≈11% 答: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11%。

7.小结两种解题思路和反馈。(注意:约等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列出算式后结合线段图说出算式所表达的意思,目的是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线段图与算式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更明晰解题的思路。)

(三)在辨析中解决“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师:增加百分之几是不是也可以说减少了百分之几? 2.抛出问题,激化矛盾。

师:认为不用算的同学举手,为什么不用算?说说你的理由。认为要算的同学也来说说你的理由。

3.列式计算,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

师:小结:通过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对于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或者是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矛盾的激化,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以“谁为标准”,谁是这个标准的百分之几。)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试一试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相当广泛,我们来做课本32页中的试一试。

电饭煲原价200元,现价160元,电饭煲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选一选: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通顺,比去年增加66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1)(121-66)÷121 (2)66÷121 (3)66÷(121-66)

3.课本第33页第5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提问中进一步巩固“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并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五、课堂总结:请学生谈谈学习了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反思】

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能识别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的数量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加以解决,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新旧知识进行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本节课主要从三个对比中让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脉络。

一、比较的方式和结果有两种,一是比较出具体的多少,另一种是比较出两种数量的倍数关系。

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异同。

三、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一种,(50-45)÷45,这是先求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数量,再求出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第二种,50÷45≈111%,111%-100%=11%,先求出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求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另外,本节课有一个亮点是让学生自己提出有关比较的数学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让学生自主发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创设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数学教学要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互化,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例及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充分理解替换策略的意义: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从而顺利的解决问题。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以及在解决问题时,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替换。基于以上理解,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建立模型,运用模型帮助学生解决这类问题。

一、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形成

1.创设情境,感知数学建模思想。

在教学中,先出示例题,让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得出:6个小杯和1个大杯一共是720毫升;一个大杯的容量相当于3个小杯的容量。在此基础上,出示例题图,引导学生用画图初步感知: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根据大杯容量与小杯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的等量替换。

接着,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样的大杯和小杯有很多个,那么能用这种画图方法解决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寻找数量关系以及观察主题图,得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两种杯子换成一种杯子(即替换)。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主题图画出示意图,即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学生逐步理解替换的策略。

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2.自主探究,体验数学建模思想。

有了对问题的思考,学生就会主动探究:该画怎样的图形模式才能解决这类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抓住替换策略的本质: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究,其实就是对解决这类问题作了一个模型假设。模型假设能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提取原有的知识并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针对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本质关系,作出合理、简化的假设。学生通过假设的数学模型,能够清楚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关系,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最初抽象的几何图形,到现在的数学表达式,恰恰体验了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建模意识,更为学生探究另一种数学模型增添不少兴趣。

学生在以上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逐步理解并掌握了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接下来,我把题目中的条件换了一下:1个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刚才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样要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只不过替换过程中,总量发生了变化。基于以上分析,引导学生建立了数学模型。

学生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比较容易理解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接下来,再让学生比较(1)和(2)两种数学模型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比较,学生都能清楚地认识到: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都是把两种量变成一种量,不同的是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其总量不变;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其总量发生了变化。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总量的变化也有规律可言。比如说,1个大杯换1个小杯,容量肯定减少,那么总量就会减少;而1个小杯换1个大杯,容量肯定增加,那么总量也会增加。这样,学生不仅能充分理解替换策略的意义,还能明确的判断出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根据倍数关系等量替换的数学模型,建立相差关系等量替换的数学模型。不仅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重点,更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那么,解决这类替换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模型(2)建立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

二、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

学生已经形成了解决替换问题的数学模型,接下来,就要用这个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我出示了以下两道题目:

(1)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每个小盒和每个大盒各装多少个? (2)小红买了3枝铅笔和1枝钢笔共10.8元,一枝钢笔的单价是一枝铅笔的6倍,求钢笔和铅笔的单价。

接下来,我让同学们讨论怎样去解决这类问题。经过短暂的讨论,学生们都已经有了正确的答案。他们能够正确解决这两道题目,说明他们对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能正确区分开来。这都归功于他们建立了这两种替换的数学模型。

从上述两种模型上能清楚地看到,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其总量没有发生变化,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其总量已发生变化,而且总量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通过这一点,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出第1题是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第二题则是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接下来就可以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去解决这两道题目。

在运用模型解决这类题目时,学生可以发现:题目中装得多的、价格贵的,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大”的,而题目中装得少的、价格便宜的,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小”的,这样,同学们运用这两个数学模型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反思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数学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协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易于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建模思想的形成与运用,注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案例分析与反思

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用观察、画图、测量、交流等方法认识了圆柱的特征,它有上下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周围有一个曲面,上下两地面之间的距离是它的高。你能用这些方法研究出圆锥的特征吗?

学生拿出学具圆锥,小组自主探索,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能和圆柱比较着说说圆锥有哪些特征吗? 生:和圆柱比,圆锥有一个面是圆形。 师:圆锥和圆柱一样底面都是圆。(板书) 生:上面有一个尖顶。

师:圆柱上面是尖顶吗,你们能解释对圆锥这个尖顶的理解吗? 生:我觉得上面的圆缩小、缩小,直到一个尖尖的点就是圆锥的尖顶了

师:大家想象一下……(稍作等待)。的确可以想象成圆柱的上底面不断收缩直到成为一个点。这个尖顶叫做圆锥的顶点。(板书)

师:还有什么特征? 生:侧面是一个三角形

师(出示教具):仔细观察,再摸一摸,是吗? 生:不是,看的时候像三角形,实际上也是一个曲面。 师:说得好,远远观察时像一个三角形,用手摸一下是弯曲的面。板书:曲面。

师:圆柱有高,圆锥有高吗? 生:有!(齐声)

师:谁能解释什么是圆锥的高?可以借助圆锥或直观图来说明。 生:(边指边说)这里(顶点)到下面的线段。 师:是这样的线段吗?(在直观图中任意画一条) 生:不是,要垂直。

师:对,高一定是一条垂直的线段,也叫距离。刚好是顶点到哪里的距离?谁来指一指,说一说

生:圆锥顶点到圆心的距离 师:这就是圆锥的高。 反思:

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通过引言:“刚才我们用观察、画图、测量、交流等方法认识了圆柱的特征,它有上下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周围有一个曲面,上下两地面之间的距离是它的高。你能用这些方法研究出圆锥的特征吗?”,引导学生用刚才的学法自主探索圆锥的特征,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对于圆锥是从面(个数和特征)、直观图、高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特别是通过学法的比较、交流,实现自主迁移,自主建构圆锥和圆柱的特征。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为后续关于圆柱和圆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横加干预,而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引”着学生自主发现圆锥的特征。特别是在认识高的过程中,通过思辨引导学生把高的含义说准确,这也意味着学生对圆锥的高的真正理解。

圆柱体表面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案例: 师:看下面三张硬纸皮(实物演示①),并让学生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单位:厘米)图(略)

师:再看演示②(展示三张硬纸皮组合成圆柱体茶叶桶的过程) 师:谁能根据这个演示很快地说出这个圆柱体茶叶桶侧面的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

生: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的过程中,面积总和不变. 师:(展示茶叶桶)现在要让你们计算这样一个茶叶桶的侧面的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该怎么办?

生:把茶叶桶展开成一个长方形铁皮和两张圆形铁皮,通过测量圆形铁皮的直径以及长方形铁皮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求出三张铁皮的面积之和. 师:可茶叶桶不能展开,茶叶桶的侧面是个曲面,怎么计算它的面积呢?(小组可以讨论)

生1:我用一根铁丝绕茶叶桶的底面一周,量出细铁丝的长度,就能知道围成侧面的长方形的长,再量茶叶桶的高,就知道围成侧面的长方形的宽,这样就能计算侧面的面积.(请学生观看生1演示实验)

生2:用一张纸围住茶叶桶的侧面(刚好围满)然后展开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纸张的面积就是茶叶桶侧面的面积.(请学生观看生2做演示实验)

生3:因为沿着高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所以只要量出茶叶桶底面直径和高,计算底面周长,用底面周长乘高就能得知茶叶桶的侧面积.(学生测量茶叶桶的底面直径是10 cm,高18cm)

师:同学们发现的办法可真多!(板书:s侧=ch)

师:(学生计算了茶叶桶侧面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后)请同学们结合手中的学具看书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什么?

生(齐答):表面积!(师板书s表=s侧+2s底)

师: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计算方法计算自己带来的圆柱体茶叶桶的表面积.(略)

教学反思

上面的教学中,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维灵活多样,获得了自主学习成功的体验.

一、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教育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没有机械使用课本的例题,而是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份的具体形象;”教师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方便易取的实物(如茶叶桶等)作为直观教具和学具,及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感知材料,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操作,有助于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进入抽象逻辑思维,课堂教学省时高效,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二、数学教育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 新课标在目标体系中首先列出的是发展性领域的目标,首先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难看到,教师只提出“如何计算茶叶桶的表面积”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实践活动,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要计算侧面的面积需要把曲面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把其侧面展开成长方形,但茶叶桶的侧面不能展开,怎么办呢?学生围绕这个关键性问题,通过实验操作、独立思考、与人合作讨论交流和比较探索等,发现了计算圆柱侧面积的几种方法,最终发现了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景,诱发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经历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并非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解题思路是由学生逐步自主探索出来的,解题规律是学生发现、总结出来的.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情趣等方面在探究过程中而获得充分的发展.

三、数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指出了过程性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现代数学教学应致力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本课教师运用了化归的方法导入新课,由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由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到表面积的计算,学生在解题的思维过程中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四、重视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突出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核心,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学生发现必须先解决的问题是侧面积的计算,最后要解决的问题是表面积的计算,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是侧面积的计算.整个学习过程完全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魅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新课程观强调: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理念?本人结合“圆柱的体积”一课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片段一] 师生共同探究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对公式加以应用。师出示教材例4(苏教版第12册P8):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是1.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由于课前学生已进行了预习,多数学生是按照教材介绍的解法来解答:

1.5米=150厘米 20×1150=3000(立方厘米)

师:这道题还有其他结果吗?(学生又沉入了深思)不一会儿,另外两种结果纷纷展现:

①20平方厘米=0.002平方米 0.002×11.5=0.003(立方米)

②20平方厘米=0.2平方分米 1.5米=15分米 0.2×115=3(立方分米)

师:为什么会出现三种结果?

经讨论,学生才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

[片断二] 巩固与应用阶段,我将教材练习二中的一个填表题(表1)进行了加工组合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表格(表2)。

学生填表后,师:观察前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

生1: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是几倍的关系,体积也是几倍的关系。

生2: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越大,体积就越大。 师:观察后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说出了后两组的关系。

学生的表述尽管不是很准确完美,但已说出了其中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正是解答练习二第

17、18题的基础,又为下一单元“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

[片段三] 教材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题:量一个圆柱形茶杯的高和底面直径,算出它可装水多少克?

学生动手测量自备的圆柱形茶杯的有关数据并计算它的体积。

师:水的生命之源。人每天都要饮用一定量的水,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计算自己每天需要饮用几杯水(自己的杯子)才能保证健康,并把自己对水的想法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教学反思] 精心研究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基础

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只不过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国家要求与学生进行整和思考的结晶。但由于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我们在执行教材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枷锁”,而应作为“跳板”——编者意图与学生实际的“跳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考虑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1、挖掘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考虑了地域、学科、时间等因素,留下了诸多空白,我们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片段一] 中的例题教学,就挖掘出了教材中的训练空白,并没有把教学简单地停留在一种解答方法上,而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从而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的教学,而应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知识系统。[片断二]的表1仅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积公式,此外无更多的教学价值,而重组后的表2不仅实现了编者的意图,而且为“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走出了数学教学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点教学”的误区。

落实课标理念是用好教材的关键

能否用好教材,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以学科为中心,而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教材在编写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心里装着学生,使用教材前反复琢磨,怎样的教学才能符合新理念。前两个片段就突破了“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走向了“学生中心”。[片断三]在教材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向深层发展——不仅让学生动手测量,动脑计算,而且让学生在课外展开调查研究;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而且关注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生命之源——水的自我看法)这一片断的教学,其价值就在于渗透了人文关爱。

学生获得发展是用好教材的标准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脱离教材,片面追求新课程的形式,而忽略了实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获得最大发展应作为我们用好教材组织教学的追求。本节课紧扣教材,“以本为本”,着眼学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都获得了最大发展。

上一篇:乱挠痒痒的章鱼教案下一篇:劳模精神与劳模文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