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3-06

目前, 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青年人肩负着我国未来建设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影响, 彼此交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青年人在价值观形成阶段更易受各类文化思潮影响, 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引领青年一代成为了青年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新时代应当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

青年时期是人在走向独立, 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今后步入社会的外化行动, 影响祖国的未来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 青年之中形成了积极向上, 奋发进取, 开拓创新等精神。然而,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也伴随着文化的交融和冲突, 更是有资本主义国家以各种文化形式影响我国青年的价值观。西方国家的芯片薯条和大片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其中所充斥的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等不正价值观也在一步步侵蚀青年群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加强对青年的价值观教育, 提升青年的精神追求, 促使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并且以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主流价值观念, 能积极引导青年树立崇高理想,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局势, 青年是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人才。青年应自觉学习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明辨是非, 以更好的应对未来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有益于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更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目前来看, 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帮助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

二、当前青年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形成出现各种复杂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发展改革的影响, 当然在对青年价值观培育方面出现的问题也不容乐观。

首先, 在教育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解读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讲解的过程中, 不能单纯填鸭式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的目的绝不是让青年机械式地背诵二十四个字的价值观内容。同样的一个词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我们中国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比如民主的概念, 西方推崇的是协商民主制度, 而我国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已是高度凝练的结果, 对于青年来说理解其深意较为困难, 使青年将其由内化理解发展为外化表现才是最终目的。

其次, 在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方面的教育有待加强。青年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 认同这种价值观, 才能内化吸收。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比帮助其理解更具有挑战性。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能增加实现青年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价值的可能性。

最后, 为青年提供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不足。理论来源于实践, 在实践中可以更好更快的理解理论。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加青年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实践是基础, 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更具可操作性。帮助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知行合一刻不容缓。

三、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完善路径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青年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发扬和践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影响青年一代。

(一) 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 我国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程度很大程度被削弱。首先, 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 更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正面的宣传的力度并努力消除负面信息及不法分子蓄意传播的谣言的影响。帮助青少年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其次,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增加了我国青年接受外来糟粕文化的几率。应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净化网络环境, 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最后, 增强同辈影响作用, 通过思想先进青少年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大范围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及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具有实践意义的价值观, 青少年应具备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和社会实践的正确价值观。

(二) 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在树立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 才能更好的辨别各类外来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第一, 要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指导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勇于创新。第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理想引领生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树立正确的崇高理想, 才能引领实践, 创造祖国的未来。第三, 坚持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科学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和我国为革命事业不断奋斗的一代代人的精神凝结出了我们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有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第四,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方向。“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 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4]。青年树立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具有了分辨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能够坚强的抵制各种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等思想的侵蚀, 能够勤奋刻苦的为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三) 增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

增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 就是将培育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了实处。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人的自觉意识, 青年才能将这种意识真正的践行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我们的生活向更好方向发展的共同意识。

第一, 通过媒体舆论宣传, 引导青年理论联系实际,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正确的价值观作用。舆论宣传的同时充分发挥领导老师的带头作用, 引导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第二, 利用优秀文化, 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逐步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发扬真善美, 抵制假恶丑。第三, 开展实践活动, 提高青年价值观的践行能力。开展爱国主义, 理想信念等主题活动, 充分利用纪念革命先辈等方式提高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

四、结语

青年一代承担着我国未来发展的重任,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证人。少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应努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正处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形式下, 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下, 各方面应团结一致, 齐心协力地为青年的一代, 希望的一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努力。

摘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我国价值观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的价值观教育。目前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通过分析和解决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基于上述研究, 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 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引领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并付诸于实践, 夺取新时代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青年,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5.128.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42.

[3] 王向明, 戚雯泾.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N].中国教育报, 2018-5-3.

[4] 杨静.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的嬗变与青年价值观变迁[J].青年探索, 2018 (2) :54-62.

上一篇:基于风险防范视角的吉林省制造类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下一篇:Extjs下权限设计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