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融合、阅读推广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

2022-09-11

当前钦州学院图书馆设有电子阅览室、过刊书库、开放阅览区等场所, 为学生查找相关阅读资源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即使钦州学院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日益的上升, 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推进现代化建设仍是钦州学院领导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因而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也具有改革性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于图书馆服务建设当中, 是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大部分高校都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了图书馆建设中, 其目的就为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 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智能化和便利性。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其发展速度却十分缓慢的, 因而其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创新推进, 以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积极建设区域性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地方经济和资源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而做好建设数区域性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工作是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有效补充, 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资源的重复率过高也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能做到图书资源的互补性,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从整体上降低了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能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不应仅是学校的推动, 还应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由政府提供资金援助, 并在其全面统筹规划下进行建设, 以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程。

二、优化馆藏结构, 合理配置资源

图书馆内涵盖的图书种类之多, 应将馆内图书与电子网络相联系, 优化馆藏结构, 实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标。尽管图书馆网络电子版越来越便捷, 但其却不可能取代纸质版图书的地位。其原因主要是在信息化下, 出版行业还是以纸质文献作为参与依据进行发行, 且纸质版文献也具有相对于电子版图书更高的时效性。能够为学科研究或期刊发行带来便利。其次是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 不是所有的出版社都有充足的资金能力让纸质化图书变为电子版图书, 且面对的消费群体不同, 其对图书的版本也是要求不同的。再者, 电子版图书需要一定的设备进行辅助, 而很多高校出于资金问题, 并不能为读者提供足够数量的电子设备满足所有读者随时阅读的需求。出于以上原因的考虑, 纸质文献在图书馆文献收藏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这就要求图书馆要依托网络技术对高校图书馆进行资源的整理, 以优化馆藏结构,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使信息利用率大幅度提升, 同时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利用自身优势, 积极参与校园信息文化建设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 能为学生提供更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 推动校园信息文化建设。校园信息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在大学图书馆的资源支撑下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信息文化建设水平。高校可通过利用图书馆系统的选修课或网络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读者进行信息科学知识的普及, 以提升学生利用图书馆信息的能力。高校图书馆可凭借自身资源优势, 对适合本校学生利用的数据库进行购买, 以提高本校学科的专业性, 让学生能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巩固, 形成一个信息系统。

高校图书馆要时刻关注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动态, 利用网络技术去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 同时要将文化知识贯彻落实到校园活动中, 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术的创新。邀请名师大家对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是当前提强文化熏陶的可行方法, 通过讲师与学生进行在线答疑的形式, 可加强作者与学生的互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能为就业者提供一定的指导, 通过收集整理有关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书刊以及具有时效性的新闻资讯, 能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理论依据, 一起为学生就业做好指导及服务工作。

四、加强教学和科研资源信息资源的整理和利用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不仅是图书资源的寄存点, 更应该在现有资源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类, 让读者更便捷地使用。对于目前很多高校而言, 为了让教学和科研信息更加地全面, 高校图书馆会对所拥有的图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 以满足教学科研综合型教育体制的需要。然而, 很多地方高校的图书馆服务建设仅由单一部门进行完成, 对于教学型数字资源并没有进行合理地规范整理, 或者仅是将其成果放在了网页上, 呈现内容显得十分混乱。其次, 有些高校为了提高图书资源的数量, 而忽略了图书整理的质量, 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性, 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针对现状对本校资源进行整理, 对于学校开展的特色课程要进行精确化服务建设, 提高本校信息化资源的开发。

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强与本校科研服务建设部门的联系和合作, 对独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与利用,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 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科研信息资源的利用现状而言, 图书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尽如人意, 其资源的获取渠道还尚未顺畅, 因而高校图书馆加强对科研信息的整理是十分必要的, 利于提高读者查找的便利性,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进一步提高馆员素质和服务意识

随着现代学校的图书服务建设越来越智能化, 其对馆员素质和服务意识的要求也有所提升, 对于图书馆馆员的筛选要求不仅仅是拥有服务热情和愿望, 还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具备一定的图书服务建设能力。学校图书馆的馆员要根据学校的藏书特点对图书进行分类服务建设, 以提高图书服务建设的有序性。其次, 图书馆馆员要对图书的学科体系进行全面的了解, 以提高图书查找的精确度。图书馆馆员还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 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正因为图书馆馆员直接面向读者的, 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强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要求在表达流畅的基础上向读者正确理解你的意思, 才能使读者和图书馆馆员的交流更加顺畅, 提高信息的有效获取率。再者, 随着现代设备多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因而加强对图书馆馆员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面对当前多数学校图书馆图书情报专业出身的馆员很少的情况, 要通过对图书馆馆员进行培训的方式提高其网络化设备操作能力, 同时要转变服务观念, 将对读者提供有效的图书信息为己任, 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步伐。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越来越智能化, 计算机已成为了现代图书馆的普遍设备, 因而加强图书馆馆员对设备的操作能力, 是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的前提条件, 也是深化图书馆服务建设模式的基础。

六、总结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资源效用, 高校应采用一定的措施提高图书的利用效率, 充分利用现有场所及设备设施, 保证纸质图书正常有序流通借阅;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要做到均衡增长, 确保文献信息资源的持续增长和质量;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为读者提供安全、优雅的阅读环境以及更为全面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

摘要: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校实现了图书馆信息化阅读推广, 同时也推动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服务建设的进程。为了让图书馆服务更加智能化, 很多高校积极建设了文献信息共享系统, 对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服务建设, 同时也能向外界更好地展现图书资源。对于传统的图书混乱的情况, 也利用数字化技术从根本上优化图书馆藏结构, 让图书信息更加的集中, 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本文主要探讨钦州学院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建设与在创新阅读推广方式中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方案, 为后续图书馆网络化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阅读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艳红等.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调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5 (8) :43-46.

[2] 杨艳红等.河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联合保障能力调查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 (5) :90-93.

[3] 李作化, 孙振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J].情报科学, 2016 (7) :1047.

[4] 刘淑杰.高校科研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J].情报科学, 2014 (7) :1049-1052.

[5] 杨恒平.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属地政府信息化建设刍议[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5) :42-45.

上一篇:关于农村图书管理的相关思考下一篇:甲醇生产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