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

2022-11-2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传统的系统相比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不仅在功能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 同时也便于相关从业人员的使用,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会减少设备使用量, 同时运行的成本也会大大的降低, 所以, 要有效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从而为我国在220k W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实施和落户提供经验和技术。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况与发展

中国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方面的探究大概始于上个实际八十年代, 截止到目前, 一共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是以远程测控终端为技术支持, 其中包含着自动装置、继电保护以及变送器等, 第一时期的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四遥”功能, 利用二次接线以及继电保护来实施。将有关的数据信息利用硬接点传送给远程测控终端, 一般是利用遥控执行柜来进行远程测控终端的控制。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整体的结构组成较为简单, 所消耗的成本也比较低, 但是功能性较弱, 在性能指标方面也比较差, 所以经常用在一些城市的老城改造当中。

第二个时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是依靠单片机来进行运行, 其硬件设施主要是依靠功能的不同来进行划分, 在上个时期八十年代, 单片机技术的到了有效的应用, 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同时也伴随着微机化功能装置的出现, 通过综合这些装置, 逐渐形成了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该时期的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能够对一些复杂任务进行有效的完成, 在线功能比较强, 整体的功能性比较完善, 但是综合来说, 该系统复杂性较高, 用来连接设备的电缆非常多, 所以造成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比较低。

第三个时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分散式为主, 其主要依靠的是局域网技术以及现场总线等技术, 其中现场总线技术是从上个世纪就是年代开始实行的, 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控制类技术, 出现了局域网络技术以后, 自动化系统开始向着分散式的方向发展, 该时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 缩小了控制场所的整体面积, 同时也对相关的设备进行了优化, 安装工作量大大降低, 减少了设备之间电缆的连接数量, 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可靠性, 为后期的维修和保养也提供了方便。

2. 变电站综合系统自动化的作用

在电网的正常运行过程中, 变电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检测着电能的分配和传输, 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为电网的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在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关注, 第一, 如果检测的电网出现故障等情况, 则要及时的进行故障隔离。第二, 在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以及传输过程中, 要对变电站实行有效的管理, 其中包括控制管理、监视管理以及计量管理。第三, 做好维护工作, 尤其是在完成设备状态数据收集工作以后, 以及时的进行维护。第四, 依照不同区域的需求来满足通信要求。综来来说, 变电站综合系统自动化使用, 能够为人们的用电需求提供有效的保障,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 能够表明220KW变电站综合系统的作用。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问题分析

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防误功能的分析。

最初的防误系统是在变电站工作人员值班的情况下设计和使用的, 主要是依靠人工的方式来实施防误闭锁。主要是利用电器编码锁技术来实现相关操作的防误功能。该技术的使用是初期阶段, 不能整体性的进行防误工作, 如果将该技术应用在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当中, 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主要原因在于遥控操作与当地监控系统缺少防误闭锁功能。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 防误闭锁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应用也比较广泛。在监控内应用防误闭锁功能能够有效的整合防误闭锁的方式,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 利用监控部件自身具有的功能来实现, 要想有效的对不同的接点方式进行适应, 可以对闭锁要求进行划分, 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逻辑编辑, 这样能够便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 将该类型的防误闭锁称为间隔级防误闭锁。该形式的闭锁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系统结构上比较简单, 未来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第二种是间隔间防误闭锁, 第一种防误闭锁方式只能在本间隔的信息进行闭锁逻辑设置, 但是在进行公用信息以及间隔的设置时就要用到间隔间防误闭锁。

3.2 保护信息采集及处理分析。

在进行保护信息的采集过程中, 主要应用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两种方式, 首先是硬接点方式, 该方式主要是应用在常规的继电器保护中, 其次是串行通信方式, 该方式可以应用在微机保护方面, 其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在保护信息管理机与保护装置进行连接, 然后再与公共信息站进行有效的通信。第二种是保护装置直接与公用信息站进行连接。利用硬接点方式进行保护信息时, 能够有效满足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 但一旦出现突发状况, 该方式进行的信息保护就会暴露一定的缺陷, 信息的保护不够详细, 不能有效的进行突发情况的处理。所以应该让保护通信信息与集控站进行连接, 从而进行通信信息的处理,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 通过遥信方式来进行保护报文的处理。第二, 对报文直接进行有效的解释。一旦进行信息的遥信处理, 就会面对大量的工作量, 同时也不符合相关的通信规范。如果信息过多就会造成实时传送的信息效率下降, 影响传输的性能。

3.3 当地监控机分析。

变电站未来有可能向着无人值班的形式发展, 因此对监控机方面的应用机会越来越少, 但是监控机的应用也有一定的优势, 第一, 通常对变电站的监控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首先是集中监控, 其次是留守值班模式, 最后是少人值班以及集中监视。无论是那种方式的监控, 都要有相关的人员来进行留守, 所以, 在实际的配置中应用当地监控机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才能保障现场的留守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以及方便其调试和安装系统。第二, 如果没有控制屏, 就会造成相关的工作人员难以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检修。第三, 使用当地监控机对于系统来说, 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是其自身所要求的。其实可以对当地监控机进行有效的调整, 例如对其中有关的管理统计功能进行简单化, 从而提升其监控的性能, 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少人值班模式的应用。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4.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是集中控制以及功能分散结构, 未来将会向着分散型网络结构的方向发展。传统系统结构依照功能分散来进行, 主要是利用一个功能模块来对不同的电气单位进行管理。而未来的系统结构将会是一个模块管理一个电气单元, 通过这种方式, 一旦电网的变压器自动化系统出现突发状况, 电网受到的影响会大大的降低, 从而保障自动化设备自身的独立性。

4.2 遥视系统的有效应用分析。

在220k W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当中, 遥视系统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利用遥视系统能够将变电站的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进行有效的传输, 从而保障主站的从业人员能够实时的对变电站进行有效的监控, 促进变电站在无人值班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运行。同时可以有效的加入计算机视觉技术, 从而对相关的图像信息实施分析, 例如指针式仪表标示值的自动测定, 变电站报警系统等。对着以上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他们在变电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光。

4.3 蓝牙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前, 尽管蓝牙技术仍旧处于发展当中, 其拥有的优势非常明显, 比如成本比较低、微型化以及功率小等。是一种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 因为蓝牙技术在知识产权方面是共享形式, 所以应用起来也非常的便捷, 未来的发展区域也是非常广阔的, 如果能够将蓝牙技术应用到变电站当中, 让相关的设备通过无线蓝牙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提升运行效率, 同时也能够降低相应的成本。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中国在变电站综合系统自动方面已经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 有关的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日常用电需求, 但是通过对220k W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方面的探究和发展, 不仅能过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 同时也能够提升电网相关的运行效率, 保障人们的用电安全, 从而促进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有效应用。

摘要:在新时期的环境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电力系统也得了有效的发展, 在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同时, 逐渐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 本文主要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况与发展的角度出发, 详细阐述了变电站综合系统自动化的作用, 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论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从而为我国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学技术,应用研究,信息采集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 季克超.220k W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探讨[A].华东六省--市电机 (电力) 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2005

[2] 刘永欣, 师峰, 姜帅, 席亚科, 宋宁希, 张仑山.职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监测的一种模糊评估算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4 (3) :56-57

[3] 李洪泽, 郭森, 王宝.引人电压稳定性价值贡献系数的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配置[J].华东电力, 2014 (05) :90-91

[4] 张刘磊.变电站设备运行发热原因及其监控方法分析[J].消费电子, 2014 (18) :60-61

上一篇:雕塑艺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下一篇:母乳喂养对儿童肥胖与营养不良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