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室工作流程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测试室工作流程范文

村警务室,社区警务室,工作制度

警务室工作制度

1.警务公开制度。社区(驻村)民警应向辖区居民告知警务室民警的姓名和联系方法:有关警务事项的时限、质量方面的承诺;监督、举报途径;在警务室接待群众的具体时间等。

2.情况通报制度。社区(驻村)民警每周至少一次向辖区居民通报本辖区发案情况。每月向辖区居民通报一次本地区治安形式和多发案件的种类,重要案情应及时通报。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

3.工作报告制度。社区(驻村)民警每半年向辖区党委、政府及村两委报告一次工作情况。

4.工作情况反馈制度。社区(驻村)民警对辖区居民反映的有关问题,属职责范围内的,应于一周内将工作情况反馈居民本人;属职责范围以外的,应及时上报和通报有关部门,并告知居民本人。

5.治安检查制度。社区(驻村)民警每月对警务区内的娱乐服务场所、特种行业、内部单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督促整改。

6.巡防工作制度。社区(驻村)民警要走村庄,深入单位和村民家中,详细登记了解实有人口、行业场所、出租房屋等情况;物建信息员,掌握工作对象和高危人群的现实表现和动态;对发案的单位、居民进行回访,征求意见和建议。

7.联系制度。社区(驻村)民警每月与辖区内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部门联系一次,互通情况,了解掌握有关信息,指导搞好单位内部的安全防范工作。

8.警民恳谈制度。社区(驻村)民警警民恳谈每月不少于一次,内容以了解解决辖区群众最关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治安问题为出发点,征求社会意见,宣传安全防范知识,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提升自身服务与管理水平。

9.开门接待制度。社区(驻村)民警每周接待时间应在警务室的显著位置对外公示,并向派出所报备。公示后的接待时间必须严格遵守,如遇有特殊情况,可由辅警人员先行接待,开具(居民办事预约单),交由社区民警及时办理。

第二篇:输液室工作流程

一:进输液室:

护士应主动询问是否要输液或打针,如果是的话,护士要安置病人先坐下稍等:

1:如果病人的药还没取上来,护士要告诉他:您的药还没有取上来,请您稍等一下,药来了我们会喊您的名字,请您答应一声,我们就会给您打针和输液,如果病人来了坐在输液室的后厅,护士没有看到的情况下,护士要看注射单喊名字,看这个病人是否来了,如果没有喊到病人的名字,先不要配药,以免配好的药长时间不用,引起失效,造成药损失。医生开出的药如果是很多天的,护士在写输液巡视卡的同时还要给病人一张药品储存注射卡,上面应详细写明:病人名字、药品名称、剂量、时间、用药天数以及储存柜的号码,并要告知病人,次日来院要凭此单输液或打针。

2:复诊的病人,他会把药品储存注射卡交于护士,以便护士为病人配药,如果发现病人好久还没有打针或输液时,护士要主动询问姓名,并让其拿出注射卡,当病人不慎将此单丢失时,护士要帮其在每日的储存药品名单中及时查找,并安慰病人:请先稍等,不要急,我们会帮你找到的,找到后要帮病人再开一张同样注射卡。以备下次使用。

二:收药

当导医将药品送至输液室时,主班及其他护士要当面与导医认真核对药品的计量和数量与注射单是否一致,有无少药或错药的现象,同时还要看看收费是否正确,如果有差错要让导医及时调整,核对准确后导医方可离开。如果对处方有疑义时,药和处方医生及时询问或沟通,不要贸然行事,以免出现差错。

三:配药、用药

1: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及三查七对制度,根据注射单,将写好姓名、药名及剂量的输液标签贴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瓶上,并进行配药,在配药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要洗手,操作时要戴口罩,如果病人同时要静点几瓶药水,其他的药水配好后要压棉球并用胶布封好,防止被污染。

2:如果要做试敏的应将病人让到前排就坐,在做试敏前护士要详细询问病人是否有药物过敏史,以前是否用过此药或同类的药品,是否有家族式的药物过敏史,如果病人有严重的 青霉素过敏史,要告知其主治医生,遵医瞩做好工作。做好试敏后,护士要告知病人二十分钟看结果,在此期间不可以离开,以免出现过敏反应不能及时发现,造成事故。

3:输液前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喊病人名字,推车或端输液盘至病人前,再次核对准确后给与输液,并询问病人输液前有没有吃饭,告知病人输液可能会引起胃肠不舒服,如果不舒服要及时通知护士,我们这里有牛奶和蛋糕,可以吃点以缓解症状。护士要随时巡视,及时发现病人是否有不舒服现象或有没有药物反应。如果病人出现不适症状,护士要立即停药并通知其主治医生,并安慰病人不要紧张,同时扶至抢救室休息,必要时给与吸氧,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4:输液后要及时通知治疗室,当治疗室电话占线时,可以将输液号的病人名字写在纸上,一会再打电话或者让其他人帮着通知治疗室,问还要等多久,同时耐心向病人解释并安慰病人,尽量不要引起病人的不满。

5:输液室病人较多时,护士要按顺序依次打针或输液,对于赶时间或真有事情的病人,护士要尽量先打,做到能理解病人

输液室的护士,打针时一定要做到一针见血,对于血管不明显者,一定要认真,仔细寻找明显部位,扎到第二针不行,要马上换人,避免一下被患者看透,一来给患者带来痛苦,二来影响我们技术水平的声誉,

四:输液完毕

1:护士要经常巡视,尽量减少病人喊换瓶或拔针现象,当病人输液完毕为病人拔针时要询问病人治疗是否做好,如果在拔针时还没有做治疗的,要告知病人到导医台仔细询问一下,不要忘记做治疗。

2:拔针后,要告知病人按住针眼3分钟以后方可以离开,以防止针眼出血,如果要想去卫生间的病人还要适当延长按压的时间,同时提醒病人不要落下自己的物品。

3:病人如果还有事情要询问医生时要告诉他直接去医生办公室就可以。如果是晚上的病人,医生不在时,护士可以将医生的电话告诉病人,让其用电话咨询和沟通,让病人感觉护士对他是很负责任的。

第三篇:信息室工作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维修工作

1、网络维护。每日检查机房设备、服务器运转是否正常、数据备份是否正常。每月进行一次数据一致性检测。电脑有故障及时现场查看,需要重做系统及更换硬件找办公室,外网故障找总务科。

2、血站标准化管理程序管理的维护,在工作期间有程序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请唐山软件工程师远程维护,当日问题当日解决。(随时)

加班:夜间及周末,检验、发血过程及分站数据传送有问题,及时到站解决。(随时)

3、分站联网。随时解决献血屋、移动外采等联网问题。(随时)

4、网络及数据安全方面。

每日对计算机病毒库进行更新,每周对服务器数据备份,用U进行一次异地备份。 每月对计算机进行巡查一次,每月各科杀毒一次,更新病毒库,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 每年一次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自查,上报市卫生局信息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每年网络上报公安机关网络安全执法检查自查情况,上报国家网站及市卫生局。 每年网络安全应急演练一次、每年对站内工作人员计算机培训一次。

(二)、统计工作

1、月报和统计分析:各科上报统计报表的汇总工作,与计算机内数据进行核对,有不符之处通知责任人进行修改,统计后制订出总表,上报站长室。

制作半年及全年采供血统计分析图表,在管理评审大会上播报。 2、分站上传报表的审核工作,做好二个中心血库统计信息的汇总工作。 负责采供血信息采集软件(血站部分)的上报工作:

每日早8点上报日报,要求上传成功,不成功下午继续上传(全年365天不能延误)。 每月28日前上报月报表,并及时上传到上级主管部门。

汇总上报季度、半年及全年鸡西地区(包括密山、虎林分站)采供血情况报表,汇总上报附表到黑龙江省输血协会及上传国家卫计委。

3、负责全国卫生系统网上直报工作,包括人力资料情况,设备、收支情况等,及时按要求时段完成上传。每年9月,12月时间及即时报表。按鸡冠区卫生局及市卫生局医政科要求上报。

(三)、信息工作。完成每月血站工作信息的采编、上报工作 ,报送市卫生局。

(四)、宣传工作。做好血站的宣传工作,负责站内各种会议、大型采血等的宣传活动的照相、录像,并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及在微信平台上及时发布无偿献血动态信息等(随时)

(五)、志愿者的管理

在"

6、14"世界献血者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征集、外出采血等活动中,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活动。在QQ群解答献血者提出问题。

1

第四篇:乡镇各科室工作流程

乡镇各科室工作流程1、 办公室

协助局领导处理政务和机关日常工作;参与制定全市民政工作目标、任务及规划;参与局综合性文件和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工作;负责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的筹备及会务工作;负责文秘、信息、简报、保密、档案、信访、保卫和机关办公自动化工作;负责机关行政后勤工作;协调机关各科室的工作;负责民政理论研究和法制、宣传工作;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局管干部的考核、任免、调配、奖惩及人事、劳动工资的管理;拟订全市民政干部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全市民政干部培训,指导全市民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办理领导批办的事项;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乡镇各科室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

⑴办会:①以市局名义召开的综合性会议:办公室拟出方案→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由办公室承办;②业务科室召开的会议:由业务科室提出具体方案→局分管领导同意→局主要领导审定→办公室协助相关科室办理

⑵办事:①群众来访来电:办公室呈报局领导审定→落实相关科室负责办理→反馈;②群众来信:办公室登记→按领导批示转业务科室→反馈;③接待工作:各科室向办公室提出意见→办公室审核→报局领导审定→办公室办理

⑶办文:①请示件办理:主办人员拟文→科室负责人把关→办主任核稿→局长签发→办公室编文号→主办科室送交打愈办公室盖章→存档→主办科室分发;②发文办理:主办科室拟文→相关科室会稿→办公室核稿→局长或副局长签发→办公室编文号→主办科室送交打愈办公室盖章→存档→主办科室分发

负责人:李才旺主任联系电话:0593-283710

32、计划财务科

负责全市民政计划财务工作;研究制定并监督执行计划财务规章制度;管理民政事业经费,检查监督民政经费使用情况;负责局直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负责全市民政统计工作;负责局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和基建工作;负责局机关行政经费的预算和日常管理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工作流程:

⑴办公经费:经办人员出具合法原始凭证→会计审核→局领导审批→出纳报销或财务转帐

⑵会议费:主办科室提出方案→会计编制会议预算→局领导审定→主办科室出具正式发票和原始单据→会计审核→局领导审批→财务转帐支付

⑶车辆经费:①行车费用:驾驶员填制车辆经费单据汇总单→会计审核→办公室签章→局领导审批→出纳报销;②燃料费:实行刷卡加油,驾驶员向财务暂借现金存入本车IC卡→开具IC卡充值发票→会计审核→领导审批→出纳报销;③修理费:驾驶员事先提出维修建议→办公室及财务派员实地核定→驾驶员出具修理费正式发票及原始单据→会计审核→办公室签章→局领导审批→出纳报销或财务转帐

⑷民政事业费指标(或经费)下达:业务科室提出经费分配方案→局务会议研究决定→业务科室拟文→会计审核→局领导签发→市领导审定→送财政联合发文下达经费指标或本局财务核拨经费

负责人:陈圣普科长联系电话:0593-2831579

3、行政审核审批科

依法承办市级民间组织的登记审批工作;依法进行对市级民间组织的监督管理;提出和制定民间组织的发展规划,研究和解决民间组织发展中的问题;指导县(市、区)级的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工作流程:

(一)民间组织的成立登记:

①审查:全面、综合地依法审核,进行系统论证和认定。

②核准:主办人提出审核意见→科长签署复核意见→局分管领导审核→局主管领导批准。

③发证:核定注册号→发给登记证书→发布公告。

(二)民间组织的监督管理:

①检查:发出通知→民间组织自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向民间组织反馈意见。

②业务活动管理:

预报业务活动计划:民间组织呈报业务活动计划→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登记管理机关掌握、了解、指导。

重大业务活动审批制度:民间组织呈报重大业务活动计划→业务主管单位审批→登记管理机关了解动向、监督管理。

负责人:周建中 科长联系电话:0593-281703

34、救灾救济科

负责各种自然灾害的核查、统计和上报工作;负责管理和分配各种救灾救济款物并督促检查使用情况;负责社会捐赠工作;指导灾民转移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房屋工作;指导农村五保供养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工作;负责贯彻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负责城乡低保报表的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督促检查城乡低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指导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工作流程:

⑴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流程:灾情发生→向上级初报灾情(适时启动市本级灾害应急救助预案)→适时组织查灾、核灾→汇总灾情--向上级报告核实灾情及救灾需求→接收救灾款物→提出分配方案→局务会议研究通过→报分管副市长审批→与市财政联合行文下拨→监督和检查救灾款物使用情况。

⑵春荒、冬令救助工作流程:需救助情况调查→汇总和上报→核查、评估分析和救助计划的制定→申请救灾资金→接收救灾款→提出分配方案→局务会议研究通过→报分管副市长审批→与市财政联合行文下拨→监督和检查救济款物使用情况,工作总结《乡镇各科室工作流程》。

⑶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流程:灾情稳定后→适时组织查灾、核灾→汇总上报倒房和需重建情况→上报本级恢复重建方案--接省级拨款文件→提出分配方案→局务会议研究通过→报分管副市长审批→与市财政联合行文下拨→监督和检查恢复重建资金使用和重建项目进展情况。

⑷城乡低保工作流程:收集城乡低保有关数据→审核、汇总上报→按省分配方案与市财政联合行文下拨→监督和检查低保资金使用情况。

负责人:郑樟銮科长联系电话:0593-286572

55、优抚科

负责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在乡老红军、红军失散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烈军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家属等优抚对象的抚恤、定补、优待工作;负责因公致残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参战民兵、民工等人员的评残审核、上报工作;负责审核、上报、褒扬革命烈士,指导优抚事业单位和烈士纪念建筑物的管理工作,指导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工作流程:

⑴优抚对象抚恤定补的管理程序:政策咨询→登记建档→县级 定并报备→发证→检查落实

⑵优抚工作事业经费分配程序:根据政策→拟定方案并与计财科会稿→提交局领导审定签发→送财政局会审→联合行文下达

⑶审核报批革命烈士程序:政策咨询→受理取证→调查复核→逐级上报审批→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⑷革命伤残人员伤残等级评定和调整程序:政策咨询→受理取证→调查复核→残情稳定鉴定→逐级审核上报→批准发证

⑸残疾军人抚恤证的补(发)程序:政策咨询→受理取证→逐级审核上报→对符合条件者批准发证

⑹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换与管理程序:政策咨询→初评标准→填发发换单→交财政转移支付→兑现发换

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换程序:政策咨询→死者所在单位出具死亡证明书(火化区要有火葬证明书)→死者亲属递交证明书及家属户籍身份材料→审核→按经费管理渠道发给一次性抚恤金。

负责人:陈星平科长联系电话:0593-2831020

6、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挂“宁德市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牌子)

负责退役士兵、转业士官、复员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的接收安置;管理移交地方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并督促各项待遇的落实;管理军用饮食站、供水站;指导开展使用和移交地方管理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的服务管理、生产经营;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工作流程:

⑴城镇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接受任务→持部队证件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接收地安置部门报到→办理预备役登记、落户手续→县(市、区)拟定安置方案→报县(市、区)政府审批→开具介绍信到单位报到或签订自谋职业协议书、领取补偿金。

⑵转业士官接收安置:接受省安置办移交的安置任务→领取省安置办签发的接收通知书和个人档案→持部队行政介绍信、安置通知书在规定的期限内到县(市、区)安置部门报到→办理预备役登记手续→县(市、区)拟定安置方案→报县(市、区)政府审批→开具介绍信到单位报到或签订自谋职业协议书、领取补偿金。

⑶复员干部接收安置:接受安置任务→持部队介绍信及有关证件在规定时限内到接收地的县(市、区)安置部门报到→办理落户手续

⑷四种对象(二等功以上农村籍士兵;

二、三等伤残农村籍士兵;中途退役;外省到我省安置)的接收安置:申请人填写申请表→搜集相关材料→县(市、区)安置部门意见、领导签字→市安置办复核、签章→省安置办审批→回复县(市、区)安置办→按规定安置

⑸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接收工作程序:接受安置任务→核对《安置审定表》→分解下达有关县(市)→调查了解安置对象情况→接收《安置通知书》、《进住通知书》→审核干部档案、工资→移交单位、接收单位、移交对象“三见面”→移交接收(办理行政、供给、组织关系)→填写《安置通知》→逐级上报

⑹军休经费分配程序:熟悉掌握政策→拟定方案并与计财科核稿→呈局领导审定签发→送财政局会稿→联合行文下达

负责人:谢旭升主任联系电话:0593-283101

27、基层政权建设科

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组织指导基层自治组织干部的培训工作;负责村委会换届选举;指导先进乡镇(街道)和村委会的表彰活动;指导全市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工作流程:

⑴省级模范村委会、优秀村委会主任推选评定: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事迹材料→县(市、区)民政局报县(市、区)政府审查同意→市民政局报市政府审核→省民政厅批准命名。

⑵省级村民自治模范县(市)推选评定:县(市)政府申报→市民政局审查→市纪检委、计生委、综治委、610办审查→市政府审核→省民政厅报省政府批准后命名。

⑶市级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评定:乡(镇)政府上报事迹材料→县(市、区)民政局审查推荐→县(市、区)纪检委、计生委、综治委、610办审查→县(市、区)政府审核→市民政局审查→市政府批准命名。

负责人:吴华科长联系电话:0593-253311

18、区划地名科

贯彻执行国家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全市行政区划工作,审核、审报全市行政区划的设立、撤销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等业务;管理全市地名工作,经办和指导全市地名命名、更名、地名标志设置与管理,城镇地名规划、地名档案管理等工作;组织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业务培训,指导全市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组织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理论研究,编辑有关图、书、资料等;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工作流程:

⑴区划地名管理:国家、省有关区划地名管理法律、法规、指示→贯彻执行→组织指导县(市、区)管理工作→指导县(市、区)制定完善管理办法

⑵行政区划调整: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规定提供有关资料→进行审核→考查调研→写出调研报告→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代市政府拟文→逐级上报审批

⑶区域界线变更:有关双方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审核→决定→乡镇界线省人民政府审批→县(市、区)界线部分变更报省政府审批→大范围变更逐级上报国务院审批

⑷地名命名、更名: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单位、部门提出申请→审核→走访调查→批复→涉及两县(市、区)地理实体名称→两县 (市、区)会同上报市政府审批→涉及两设区市的重要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两设区市会同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⑸区划地名档案:调查研究→收集(县、市、区上报)资料→分类整理→组卷→归档

负责人:万希海科长联系电话:0593-2822389

9、社会福利科

制定社会福利发展规划,有关政策法规的实施细则,督促落实国家对社会福利生产扶持保护政策和保障城镇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福利政策、法规的实施;指导全市福利生产及其技术改造和质量管理,指导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负责城市各类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市直属福利事业单位和全市城市福利事业单位的业务指导工作;负责指导全市救助管理工作,指导宁德市救助管理站和各县(市、区)开展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助孤工程”、“微笑列车”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的40%救济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工作流程:

⑴新办福利企业、变更、换发社会福利企业证书:企业申请→县(市、区)民政局审核→市民政局审核→省民政厅复核批准→发证。

⑵社会福利企业年检:福利企业自查→县(市、区)民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审查→市民政局、国税局、地税局抽查确认。

⑶新办社会福利机构、变更、换发社会福利机构证书:申办人申请→县级以上民政局审批→发证。

⑷福利机构等级评定:社会福利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县(市、区)民政局审核→市级以上民政部门考核评定。

⑸福利机构孤残儿童、弃婴家庭寄养:寄养家庭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材料→县(市、区)民政局审查→签订寄养协议。

⑹福利事业单位修建:福利事业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县 (市、区)民政局、财政局审核→市民政局、财政局审核→省民政厅、财政厅审批。

⑺城市三无对象救助:被救助对象提出书面申请→居委会审查→街道办事处审核→县(市、区)民政局审批。

负责人:林-海科长联系电话:0593-2831014

第五篇:血透室工作汇报

目前我院需要血透病人逐渐增多,血透室在原有人员基础上有所变

动,经院领导决定按排自12月3号派专职人员(夏护士长)负责血透室工

作,有利于我院血透工快速到位,配合临床开展透析工作。经前期准备

加后期筹建步伐加快,目前血透室筹建工作基本结束,自查结果:1,

从布局上看比较合理,2,在透风换气等方面基本能达到院感要求。今

天槐荫区卫生监督所查看后没提任何意见。经做环境微生物检测(空气

培养,手培养,物体表面,,纯水内毒素,纯水细菌培养)全部合格。等

待验收,开展工作。

护理部

2012.12.6

上一篇:财务工作的要求范文下一篇:村委竞选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