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儿女学习心得

2023-02-11

第一篇:人民的好儿女学习心得

观看学习《人民的好儿女》心得体会

根据省局(公司)部署要求,市局(公司)党委于2月10日和17日组织机关全体党员观看学习了《人民的好儿女》电视系列片。

通过观看学习《人民的好儿女》电视系列片,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利、甘为孺子牛的情操。通过观看学习,我对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新的理解。我清醒地认识到,共产党员的称号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党员是以全习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特别是王万青的先进事迹,实在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

甘肃省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王万青,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的他,风华正茂年龄,就奔赴阿万昌草原。为了牧民的健康,为了民族的团结,将青春热血洒在了茫茫草原。为多少人治好了病,他无法陈述。如今六十七岁的他还忙碌在草原巡医。当荣誉挂肩时,只有一句纯朴的话语,那就是“今生无悔”。正因为有王万青一样优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才谱写出了多民族和睦共处、亲如一家的壮丽乐章。通过观看学习王万青同志的先进事迹。我认为,王万青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一 1

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对党的无限忠诚、对民族团结的高度负责、对牧民的真切热爱,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尚品质。

通过观看学习《人民的好儿女》电视系列片,我认为,要把开展学习《人民的好儿女》活动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清醒地认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攻坚克难、敢担重任的信心和勇气,大力弘扬优良作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把开展学习《人民的好儿女》活动与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要进一步拓宽和创新活动载体,坚持在丰富活动内容、深化学习实践、强化督导检查、选树先进典型、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积极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激励干部职工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跟快的赛,以创先争优的实际行动和良好成效推动跨越发展。

深入开展向《人民的好儿女》学习活动,必须与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认真学习贯彻全省、全市烟草工作会议精神,特别要深刻领会张总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需要把握的四个重要问题,今年全市烟草工作的总体要求,实施“三个工程”的重点工作,以及围绕“三个工程”要做好的“六项工作”,进一步加深理解,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高度统

一、行动上高度一致。要立足本职岗位,围绕办公室工作思

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高效,严谨细致,进一步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实现保持一流状态,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

每一个共产党员,在举起右手宣誓时,都会作出“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庄严承诺。在建设文明、富强国家的道路中,身为共产党员,理当冲锋在前,战斗不止。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人都献出一份力,就一定能够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人民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人民的好儿女”,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员最好的评价。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在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感召下,牢记党的宗旨,立足自身的岗位,以最有效、最感人的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范,把国家、人民群众放在心坎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总之,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人民的好儿女》这种对党忠诚的高贵品质,在重大关头和各种风浪中经得起考验,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平凡岗位上书写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

第二篇:《人民的好儿女》观后心得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心得体会(三篇文稿)

近日,从电视台直播栏目中看到《人民的好儿女》中一些先进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从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身上,我领会到了党的无私、奉献、坚韧的崇高精神,通过对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学习,我对党的敬意又多了一重,对自己的党员身份也更加感到骄傲。

学习过程中,片中的两位前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位是被誉为“矿山保尔”的宋德金同志,另一位是草原上骑马的医生王万青同志。记得被选举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的时候,还是学生的我庄严地举起右手对着党旗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激情;那一刹那,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崇高,因为自己被那么崇高的一个组织选中,成为它的一员;那个瞬间,感觉自己身上一颗心跳动不已,它渴望着去奉献、去付出、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现在,这两位前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我们生动地诠释了“奉献”和“责任”这两个词。

宋德金,是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东海矿安全培训教师,是在2002年的4〃8瓦斯爆炸事故中的幸存者,但在事故中受伤致盲。双目失明对于他来说打击太大,他甚至想到过自杀,但是沉痛之后他振作起来了。后来他观察到很多的瓦斯事故其实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为了让井下操作更规范,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他成为了一名煤矿安全培训师。他每天都在老伴王淑云的搀扶下,准时到讲台上给员工们上安全课。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教诲员工们加强安全意识,用自身的经验去指导员工们井下安全操作。他在片中说他感觉自己是一根蜡烛,但是双眼失明后这根蜡烛只剩半根了,但是既然是蜡烛,就要继续燃烧下去。这是一颗真诚的奉献之心,也许失明后的蜡烛想要继续燃烧的路显得异常艰难,但是这艰难却使得它燃烧得更加热烈和温暖,正如片尾所说,他的眼前一片光明,更给大家和社会带来了无限的光明。

王万青,甘肃省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1968年,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响应党的号召,自愿来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工作,从那以后,他就和这片草原结下了一生的缘分。那是一个多么艰苦的坏境,一个从大上海过去的学生,凭着自己的那份坚韧、那份责任心,硬是在那样的草原上深深地扎下了自己的根。他在那里接受环境的挑战,从马上摔下来过,甚至被藏獒围攻,差点葬身草原,他有很多次回到上海的机会,但是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他毅然选择了长期留守在高原。片中放到他的儿子表明想要和他一样从大城市回到高原,成为一名和他一样的医生的时候,他的手颤抖了,他说还是希望不要这样。看到那里我心中感慨万千,我想正是因为这条路自己走过,所以才会懂得这条路究竟会是多么的辛苦和困难重重,这份责任是多么的艰巨,但我想,他的内心其实也是欣慰的吧。

片中的每一位优秀党员都深深地感动了我,他们用各种各样的事迹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真谛,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无私。

学习了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们的先进事迹后,我作为一名就业不久的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刻地领悟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和祖国对我们的殷切期盼。在现代农业园区,我们从事着基层的工作,“学农、爱农、服务三农”是我们心中永不变更的宗旨。每每在开会中,领导们总会对我们强调:“要为百姓干实事,为百姓谋福祉,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改善百姓的生活。”为了自己那颗奉献的心,为了祖国的那份期待,更为了百姓们的幸福生活,我们在田间、在树林、在太阳下、在雨里、在办公楼、在案头……孜孜不倦地忙碌着,也曾想过苦和累,但是心中的那份责任让我们要坚持、要努力、要克服。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庆幸自己能有这么一个如此接近百姓的平台和大家一起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和价值,因此我深深的感激着。我们要以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榜样,发扬他们不惧艰难、勇往直前、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要学习他们身上那份责任感、使命感和一颗奉献的心。

这次学习是一次对我心灵的洗礼,我相信对我和其他人都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这些人用行动给我们上了如此生动地一课,我想在此对所有的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和其他的更多也许我们还不知道的优秀人物表示我深深而真切的敬意。今后的道路还很长,但是只要找准了方向,只要努力,我想我们都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每个人都前进一小步,社会将前进一大步!”我相信我们的明天都是美好的,我更相信我们祖国的未来是一片光明!

近日,从电视台直播栏目中看到《人民的好儿女》中一些先进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

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他们之所以赢得社会的认可,是因为他们能够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从最平凡的事做起。在前进的道路上,人生征途中,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刀山火海,也在所不异,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每一个共产党员,在举起右手宣誓时,都会作出“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异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庄严承诺。在建设文明、富强国家的道路上,身为共产党员,理当冲锋在前,战斗不止。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人都献出一份力,就一定能够使我们伟大的国家成为世人羡慕的乐园。

《人民的好儿女》这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员最好的评价。愿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感召下,立足自身的岗位,以最有效、最感人的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范,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人民的好儿女》心得

通过百度视频,通过单位组织看到《人民的好儿女》中那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献给了人民,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坚忍不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大山的火把——赵世树,秉承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大山中的小学里工作了三十年,由一名风华正茂的小伙,变成步履蹒跚的老人,由于坚持背孩子们过河,不到三十岁就得了风湿,病发时拄着拐棍来为孩子们上课,最后,每天他的妻子背着他到学校。他的手指因为风湿,得用绳子困住粉笔才能写字,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却风雨无阻坚守岗位。党和人民为你骄傲,你是孩子心中最伟大的老师,你是人民的好儿女。

板凳妈妈——许月华,身残志坚,从小失去双亲,又不幸失去双腿,高位截肢,靠着两个木头板凳行走。为了让那些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孤儿穿上温暖的毛衣,吃上可口的饭菜,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孩子长大成家,有的孩子去了远方。可他们的履历上母亲一栏中都有着同一个名字——许月华。许月华用她特殊的身躯,呵护了一个又一个渴望温暖的童年,那板凳的敲击声,分明是一首爱的旋律。

今生无悔——王万青,甘肃省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的他,风华正茂年龄,就奔赴阿万昌草原。为了牧民的健康,为了民族的团结,将青春热血洒在了茫茫草原。为多少人治好了病,他无法陈述。如今六十七岁的他还忙碌在草原巡医。当荣誉挂肩时,只有一句纯朴的话语,那就是“今生无悔”。正因为有王万青一样优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才谱写出了多民族和睦共处、亲如一家的壮丽乐章。

特战尖兵——刘珪,某部队某分队分队长。还在就读高中的他,被“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消息所震惊,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高中毕业后光荣参军,成为一位特战兵。特种兵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随时面临危险与牺牲,刘珪多次遭遇险情,都以化险为夷而赢得喝彩。每每接受任务,都出色的高标准完成,折服了教官,展现了中国特战兵的风采。用自己大无畏的精神,赢得了“特战尖兵”称号。正是刘珪这样默默保护着我们伟大祖国的战士们,才让我们可以安心的工作和生活,真诚的感谢你们。

每一个共产党员,在举起右手宣誓时,都会作出“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庄严承诺。在建设文明、富强国家的道路中,身为共产党员,理当冲锋在前,战斗不止。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人都献出一份力,就一定能够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人民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人民的好儿女”,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员最好的评价。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在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感召下,牢记党的宗旨,立足自身的岗位,以最有效、最感人的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范,把国家、人民群众放在心坎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篇:观看《人民的好儿女》心得

根据杏教委[2012]5号《关于认真组织学习观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支部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全体党员在多媒体教室集中观看了《人民的好儿女:大山的火把—赵世术》《树头有棵常青树—蒋国珍》,观看完观,支部要求每位党员结合自身岗位及工作展开讨论。体党员纷纷发表自己对片子的看法,大家一致表示通过此次观看系列片后,看到了身边共产党员的伟大、共产党员的力量、共产党员的风采。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通过观看学习,全体党员对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新的理解。大家清醒的认识到,共产党员的称号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党员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尤其是贫困山区教师赵世术、离退休教师蒋国珍的先进事迹,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观看了 赵世术老师的先进事迹,让我们感慨万千,让我们有机会深深认识到他那不断进取,坚守岗位,不为名利所动,爱生如子的最崇高的师魂!这也是教育工作者赵世术老师的蜡烛精神,他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重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学习和改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在生活上、学习上、以及以后工作上的行动指南,贯穿我们的一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尽可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会后,全体党员纷纷表示,通过对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的学习,增强了自己对党的感情,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实际行动,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任何时候都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人民的好儿女》这种对党忠诚的高贵品质,在重大关头和各种风浪中经得起考验,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平凡岗位上书写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

观看《人民的好儿女—板凳妈妈许月华》后感

2月13日上午九点半钟,在监狱礼堂观看了监狱党委组织的《人民的好儿女-板凳妈妈》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系列展播片。

展播片中,板凳妈妈许月华年幼时,父母陆续故去,12岁时又不幸被火车夺去双腿,幸运的是—她活了下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孤残儿童。湘潭市福利院收养了她,在福利院她不但学会了生活自立,而且还能照顾别的宝宝。看了“板凳妈妈”曲折的人生,她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坦然面对,用坚强、努力弥补自己的缺失。板凳妈妈许月华在福利院,不但努力锻炼自己,而且还帮助福利院照顾别的孩子。在福利院生活的日子,大家都忘记了她也是个需要别人照顾的人。看了板凳妈妈许月华的感人事迹,让我深深的感到,越是身处困境中的人,更应该有帮助别人的意识和行动。

我想:作为一名监狱干警,更应该具备这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动身边的人。

第四篇:观看人民的好儿女心得

观看《人民的儿女》心得体会

今天我观看了《人民的好儿女》系列节目,心中无限感慨。《一个个真实的共产党员的先进感人事迹,一幕幕感人的情节,一句句朴实的语言一个个鲜活的榜样似乎还历历在目。中国最美丽女性秦怡,大地为鉴的支书王伯祥,板凳妈妈许月华„„他们有些是普通的工人或经营者,有些是干部公务员,职业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都拥有一颗坚定的心,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可敬、可亲、可信、可学,在他们身上反映了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高尚品质,他们的事迹无疑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操。

学习过程中,片中的两位前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位是被誉为“矿山保尔”的宋德金同志,另一位是山村教师赵世树同志。

宋德金是一名煤矿安全培训教师,他是2002年的4·8瓦斯爆炸事故中的幸存者,但在事故中受伤致盲。双目失明使他认识到很多的瓦斯事故其实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为了让井下操作更规范,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他成为了一名煤矿安全培训师。他每天都在老伴王淑云的搀扶下,准时到讲台上给员工们上安全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教诲员工们加强安全意识,用自身的经验去指导员工们井下安全操作。他在片中说他感觉自己是一根蜡烛,但是双眼失明后这根蜡烛只剩半根了,但是既然是蜡烛,就要继续燃烧下去。这是一颗真诚的奉献之心,也许失明后的蜡烛想要继续燃烧的路显得异常艰难,但是这艰难却使得它燃烧得更加热烈和温暖,正如片尾所说,他的眼前一片光明,更给大家和社会带来了无限的光明。

赵世树,是一名普通的山村教师,但是却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普通的事业。秉承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在大山中的小学里工作了三十年,由一名风华正茂的小伙,变成步履蹒跚的老人。由于坚持背孩子们过河,不到三十岁就得了风湿,病发时拄着拐棍来为孩子们上课,最后,每天他的妻子背着他到学校。他的手指因为风湿,得用绳子困住粉笔才能写字,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却风雨无阻坚守岗位。对于每个人来说,做一件善事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像赵世树老师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清贫的岗位,不怕苦,不怕累,只因心中牵挂着的那群孩子,只因身上肩负的责任。

片中48位优秀共产党员来自全国的不同地域和岗位,有党员干部、医生、教师、警察、部队官兵、职员还有普通农民,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他们都有着一份共同的坚守,那就是坚守着自己的职责、理想和信念,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这是一名党员对党章的承诺,是一名党员对生命的升华。一张张朴实的面容,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迹,再次洗涤了我们的心灵。他们的事迹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真谛,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无私。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相信对其他人来讲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因为这些人用行动给我们上了如此生动地一课。通过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我真切地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不光是一句口号,不再是一时的兴起,而是一个信念,一种坚持,一辈子的事业。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了别人,也感动了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我不禁自问什么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才是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我们不能再抱怨自己得不到回报,首先应该问问我们自己能够付出什么;也不能再抱怨自己的岗位平凡无味,因为在平凡中依然能够创造伟大。

我想在此对所有的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和其他的更多也许我们还不知道的优秀人物表示我深深而真切的敬意。今后的道路还很长,但是只要找准了方向,只要努力,我想我们都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每个人都前进一小步,社会将前进一大步!”我相信我们的明天都是美好的,我更相信我们祖国的未来是一片光明!

黄思韵

第五篇:观看《人民的好儿女》心得

观看了《人民好儿女》电视纪录片,看的我得热泪盈眶,深受感动,并深刻地受到了教育,从这48位先进共产党员的事迹,他们每一个人后面都承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它们深深的震撼我的心灵,刺激着我的神经,在观看的过程中我的眼睛一直是湿润的。他们当中的有些事情是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无法想象的,但是他们做到了,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超能力,而是他们有一颗坚强的心,执着的心,胸有大爱!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是那样的普通,但他们用平凡的双手,高尚的心灵,成就了伟大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位中华赤子,这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乐于助人,舍小家为大家的优良传统,也正是现代社会所越来越缺少的。他们的举动无疑给很多人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人品课。

他们其中有的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手不释卷,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学习,钻研技术和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不仅提高了企业效率,先进的技术创新产品,更为国家做出不可忽视的技术突破。就像知识工人李斌,虽然他学历、技术水平起点不高,进厂工作时,是一名初级技术工人。但凭着好学肯钻的精神,三年学徒,李斌掌握了金属切削加工全套技能;两次出国培训,李斌掌握了运用数控机床的四大要素(编程、调试、工装、维修);三年大学专科、三年本科学习,李斌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学习文化、钻研技术、注重实践、学以致用,使李斌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目前他已经成为全国同行业公认的数控技术应用专家。他从考入技校到取得工学学士学位总计学习时间多达十年。十年学习时间内,李斌实现了由“补强式”学习向“储备式”学习的转变;实现了由组织培养为主向自我提高为主的学习转变;实现了由原来以适应、满足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学习向服务并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为目的的学习的转变。充分运用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为企业拓展市场、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由于李斌及李斌技术水平的存在,所在企业成为国家重大项目相关配套业务加工制造的第一选择。也许正因为我即将面临毕业就业,我事业的开始可能与李斌工厂生活一样,平凡而又枯燥。但是李斌让明白该怎么做,怎样摆正我的心态,一切只要勇于付出钻研,还是皆有可能。

对于短片中,身为医生的叶如陵与王万春等,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典型,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艰苦的地区创造条件、艰苦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在位藏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二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视藏族同胞为亲人,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得到了当地的群众的尊重和认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当初的誓言。实际证明,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变,他们实践证明的那就是“祖国的需要就是个人的志愿,在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对于叶如陵前辈,他是一位已经退休十一年的党员志愿者。迄今为止,我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已经40余年。他常说:“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41年前,他作为一名医生,自愿服务到西藏工作,进藏时29岁,离开西藏时已60岁了。31年里,叶老有多次机会可以回到北京工作,但是他选择留在西藏,选择扎根高原,因为他意识到,像他这样的医生,北京有很多,而西藏比较少,藏族同胞需要他。当时刚来到西藏工作不久,他学的是专业外科整形,而西藏这个贫困的地方,哪有人来整容,他发现自己擅长的专业在这儿没有用而在那儿脑外伤病人多,来一个死一个,要是西藏有个脑外科专治地,那该多好。他觉得还不如搞脑外科,西藏人民更需要。但是叶老的心理也很清楚,如果搞脑外科,就意味着可能走不了了。一边是回京梦,一边是医生的天职。叶老还是选择了自学脑外科,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学习,叶老很快就学有所成,其后,在西藏各级领导的培养和支持下,和藏、汉医务同仁们一起,在拉萨建立了西藏地方上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培养了大批不走的藏族医务骨干;填补了西藏神经外科的空白;对高原医学做出了贡献;创立了干部医疗保健体系……。她把整个青春献给了西藏的百万翻身农奴、献给了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西藏已是我的第二故乡。忠孝难全,他第一次见到自己女儿时,居然是叶枫两岁,对于自己的女儿,他很内疚。但是他知道哪儿最需要他,他也同样把爱都给了这些需要他的人。然而就算当它退休回到了阔别31年的北京。他又面临一个选择,一些医院多次登门,高薪聘请他工作,另一方他也看到社区居民看病贵、看病难、医生、病人关系紧张。他意识到,在北京,像我这样的医生,医院里有很多,但社区里还比较少。相比之下,社区可能更需要我。他跟在西藏的选择一样,哪里最艰苦,他就要去哪儿,他把西藏精神同样也带来。于是谢绝了医院的高薪返聘,决定留在社区,担当一名普通党员志愿者,扎根社区,无偿为社区居民做点实事。从此无论是在家中或是在社区公园里,不断有居民、特别是“空巢老人”找叶老看病。同时他到各单位宣讲医疗救护知识,培训初级急救员。每次讲课,他总是用这样一句话结束:“我是一个党员志愿者,是一个退休医生,我愿意为大家服务,提供咨询,下课后或是其他时间都可以找我。”把自己的手机,邮箱和家里电话讲的一清二楚。为的就是为人民付出更多,帮助更多需要他帮助的人。有人曾经问他:“您最大的幸福是什么?”他说:“在我退休后,我依然对社会有用,对身边的百姓有用,这就是我最大 的幸福。”幸福缘于奉献,在奉献和付出中,收获的是帮助他人的快乐,是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国家的改革发展。在与志愿者事业相伴的人生旅途中,深感人生价值的可贵和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的光荣。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同样在王万青身上,我也感到了坚守的强大力量,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身上的生动体现。他是“团结使者”,他用真情浇灌出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花。他是“奉献使者”,从繁华大都市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他始终无怨无悔。他的这种精神是令人敬佩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国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就应该以王万青和叶老为榜样,学习他崇高的敬业精神,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回报社会,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整个短片过程中,让我最感动的是那位双腿截肢的女人——许月华。她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一次车祸又失去了双腿。难以想象一个失去双腿的姑娘,是用怎样的勇气和毅力“站”在了板凳上。然而,让人震撼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从失去双腿的少女,到来去自如的“板凳妈妈,她靠两条板凳移步,37年里,在福利院抚养了138个孩子,多么的不可思议啊!在她一天一天的坚持下,孩子们一个一个长大,“板凳妈妈”许月华的小板凳却不知换了多少,当一批孩子走了,又一批孩子来了。这些不少都已成家立业,他们在填履历表时,在“母亲”一栏里,写的都是一个共同的名字:许月华——许妈妈,他们共同的妈妈。看着短片中那一幕幕让人震撼的场景,我的眼里噙满了泪花,特别是看到她的女儿们给她献花,为她歌唱的时,我的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苦难让只有半截身子的许月华释放出了强大的力量——就像,苦难中盛开的向日葵,面向太阳,顽强绽放。是她让我学会了什么是坚强,要铭记:心怀感恩,胸有大爱。

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干些事情。现在的我们生长在一个物资丰厚的年代,同时这也是一个对人们信任极坏的年代,是这些人撑起了我们民族新的脊梁,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们支撑着这个社会的最后底线。但是我们不能只靠这一小部分来支撑,我们要在感动中反省自己,规范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做出最好的选择,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能为别人做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我要以他们和其他一样默默地正为人民,祖国付出的人们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王杨军 2012年2月6日

上一篇:人民警察调动工作简历下一篇:人民调解工作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