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一片安全天空

2022-08-12

第一篇:给我们一片安全天空

给自己一片天空诗歌

天灰蒙蒙已好多日子

没看到太阳的笑容

想着皎洁的月光

拧亮了台灯

键盘,敲击着跳动的音符

升腾的烟雾萦绕着屏幕

字里行间,幻想着天马行空

诗的空灵,禅悟着心的意境

风,刮去了留恋的残叶

连绵的雪,冰封了凡尘

雪融了心,一片圣洁

一起在造化中升腾

地白茫茫

已好多夜里

没看到星星的启明

想着旭日的东升

拉开了窗帘

早市,挤满了游动的身影

油条的香气诱惑着食欲

狼吞虎咽,忘却了诗情画意

心的向往,融化着汤的蒸汽

热,驱走了袭来的寒冬

通身的汗,蒸发着过去

汗含了泪,一片赤诚

一起在凝重中从容

心空落落

已好多日夜

没梦到想象的音容

盼着落日的余晖

尘封了记忆

期待,失落了遗憾的表情

早起的晨光叫醒着痴迷

只争朝夕,挥别着踌躇犹豫

新的征途,踏平了旧的田埂

梦,幻灭了虚妄的同情

本我的真,呼唤着良心

真卸了妆,一片洒脱

一起在风雨中独行

第二篇: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周爱民

读罢前面几位家长的心得,感受颇深,孩子长大了,青春期的脚步一天天临近,不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的问题也一天天多了起来,第一次面临升学,成绩如何?考哪所学校是老师关心的问题、家长揪心的难题、也是孩子们谈论的话题,压力悄然而至,该拿什么样的尺度衡量孩子?该怎样规划孩子的人生?自打孩子上小学,作为家长的我就在不断思考这样的问题,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答案在不断地变换着,可是近两年,我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考上某某中学、某某大学也不是孩子成材的唯一出路。

低年级的时候,我被孩子的成绩搞的紧张兮兮,有时也为此伤心、流泪,幸好郑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郑老师说过的话,大意是:这么小的孩子,能看出什么呀?未来的变数很大,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就是这一席话一直鼓舞着我和孩子,让我一边耐心地培养孩子的习惯,一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承认孩子是有差异的,标准不能太高,心也不能太急,尽力而为,顺其自然。心态好了,反而能看到孩子的很多优点。每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都不忘大大表扬她一翻,并及时分析进步的原因,巩固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不忘在试卷上写下感谢老师的鼓励及严格要求的话,每当孩子遇到挫折,比如哪次没考好,或和同学闹矛盾,我就赶紧先安慰她,然后再帮她出注意、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慢慢地,孩子变得自信了,自觉性强了,对自己的要求也严格了,作业得优的次数多了,得良的次数少了,本学期初,有一次她作业得了个良,自己就说:“我没有认真写,老师给我敲响了警钟。”我跟她开玩笑说:“是老师拿着小钟在你耳朵边上敲了一下吗?”她会意地推我一下,我俩都乐了。

有的时候,她嚷嚷作业多,因为怕写不完而气急败坏,我就教她分段完成,晚上先写一部分,实在困了、累了,就先睡觉,留一部分第二天早点起床再写,还可以把需要背诵的内容留在上学路上完成,有了具体的方法,她就更有信心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了。不过有时我也仅仅是从心理上对她援助一把,有一次她实在觉得作业多,我说:“我用左手帮你写吧”,并趁她不注意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了几行,等她发现了,说“不象!不象!”最后又把我写得全部擦掉了,自己又接着写,可是她虽然费了事儿,心情却好了起来,所以后来我觉得她其实就是一个心理问题。又一次,她说作业太多,不想写,我说:“作业多,你就别太认真,瞎写上得了”,她说:“那可不行,我要是出错太多,要挨批,中午还得改错,不能出去玩,我还是好好写吧。”听完这话,我一边觉得安慰,知道她其实知道该怎么做,只不过是抱怨几句。一边从心底感谢老师,五年来,郑老师、杨老师从不迁就孩子,有错必改,一天又一天地纠错,不仅让孩子有了良好的习惯,而且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同行,我真能体会老师这琐碎中的辛苦,这平凡中的伟大。

现在,因为工作忙,我每天基本上都不主动关心她的作业,除非需要家长帮助听写呀,朗读签字呀什么的,有时,她完成作业后,我问:“怎么还不睡觉呀?”她说:“我在做自己的事呢”我就走过去看看,她有时在看课外书,有时做手工,有一次在自己写一篇很长的文章,还说:“不许看,我只能让你看题目”题目是: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我看到题目也放心了。前些日子,她一写完作业,就用木板做一个小房子,又是涂又是画的,说是要参赛,有一天,她不小心把小房子掉在地上摔裂了,很着急,又买了502胶水使劲粘,我就帮她按了半天才算粘上,还找了个鞋盒的盖子做院子,又用彩纸剪好篱芭粘上,我不同意她把院子和篱笆粘好带到学校,因为这样体积太大了,她每天自己做公交车上学,中间还要倒车,我担心她要么把作品挤坏,要么为了保护作品,再把自己摔着。所以就让她把院子、篱芭都拆了,用袋子装到学校再组装,可她怕袋子把作品压坏,非要组装好,用手托着到学校去,就是不听我的忠告,无奈,我只好随她。心想:路上,你再慢慢吃苦头儿去吧。没想到,第二天,她为了把作品安全运到学校,五点半就起床了,六点外面一片漆黑,就自己走出了家门------晚上回家,我第一件事就问她:“房子挤坏了吧?”没想到她说:“我走得早,一路都有座,一点儿没坏”。我也暗想:看来只要有兴趣,她就不怕吃苦受累,也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事我们大人也不必管太多,应该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个性,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自己规划,也许这才是幸福的人生。

最后我想把北大附中保护学生发展的“三条戒律”送给大家:即学生的“生命与健康不能超越,权利与人格不能超越,个性与差异性不能超越”,我们要看孩子的分数,但不能把分数看得过重。我们应该把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把孩子的人格看得比分数更重,把孩子的成长看得比排名更重。学生时代打下的知识和人格基础将最终决定孩子能走多远,能飞多高。

第三篇: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

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本人实际情况,制订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对于即将走进职业生涯的我来说,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职业生涯设计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以下是我自拟的一分职业生涯规划----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并为之奋斗的天空! 个人简历:我于1984年6月出生在广西博白的一户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很淳朴的农民,那个时候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传授给我,但是他们在孩提时就教育我要从小立志刻苦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2001年9月我以良好的成绩进入广西博白县沙河镇高中,在高中阶段我曾经多次代表学校到县里参加中学生运动会,并取得很好的成绩。现读于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 曾经受过的培训:大一时,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国的执政党,我参加了我院第一届党校培训班学习;大二时,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和加强同学们的专业知识,我们系在系领导的帮助和指引下为我们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讲座”;2006年元旦我很幸运的进入TCL公司做兼职,并在里面得到了该企业的教导和培训,为我在以后的职业生涯道路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7年元月16日晚,我们系很荣幸的邀请到了广西人才市场客户部经理李勇先生到我们学院来开讲座课。通过学习,让我受育非浅,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知识面。同时也让我懂得在职场的一些知识。

工作经历以及有效的工作经历:上到大学里,我不仅抓好自己的学习功课,还利用空余的时间在外做兼职,这样既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又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社会经验,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化。2005年和2006年的暑假我都在南宁银兴二手商场做过兼职,不仅都得到老板的好评,还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在口才和能力方面都得很好的锻炼。还有在2006年的元旦的时候进入TCL公司做兼职,在里面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在这段段的时间里,在该企业我学到了做为一个营销人员应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还丰富了我的社会阅历。

以前的行为管理论述:我是个胆大、心细工作认真,严格要求自己,自我约束能力强与有着较强上进心的人。2005—2007年期间在院、系一直担任学生干部的我,尽心尽力为同学们服务,多次在学校举办各种文体比赛,如:2005年我院第一届“团结杯”,2006年我院第一届专业“篮球杯”,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和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同时我还与系女生部的名誉为系部的0

5、06级的女生开展“心理和生理”的讲座,还以调查问卷的形势对她们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等活动,都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在举办各种活动的同时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不仅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还丰富了同学的业余生活。而且自己也是个体育爱好者,所以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学院、系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比赛。在比赛中自身的身体状况不仅得到了锻炼,而且也培养了我那坚强的、自信的性格及团队意识,更好地准备迎接社会的激烈竞争。

评估小结:自我评估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如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以及周围人对你的评价等,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评估自我时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代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达到设计高度适宜。

下图是我根据个人的个性、优劣势等内容制作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分析图:

现在的行为:我是即将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喜欢从事一些营销、推销,所以我觉得营销方面是我的特长。自认为应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三个阶段。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自己的职业锚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社会从事工作的人员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包括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未来的展望:职业目标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确立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关键是要确立好目标。任何人的职业目标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制约,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利益的职业都是正确的,因此,大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时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有现实的可行性。目标又分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短期目标则一般是近期素质能力的提高等。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是个一人走向成功最短的一条路。如果说职业是通向成功的一条直线,那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的进取和努力,就是这一条直线上的每一个点;由这些点构成的每一条线段,连成了通向职业生涯最高目标的路程。比较擅长营销方面的我,相信在未来的5—10年里我会是民营企业里的营销部经理。

毕业后的第一年:是我学东西,积累经验的时候,我要学许多技能,练好口才,掌握熟练运用营销和销售的技巧。扩大我的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见识,扩大我的交际圈。这个时候我不会在乎我的月薪有多少,学到知识真才是最宝贵的东西。第二年:我会继续努力,作出一点小成绩。表现自己。第三年到第五年:

这段时间我要向高处攀登,用三年的时间达到所定的职位。(营销部主管)第六年到第十年:认真负责每一个项目,与同事共同努力,达到预期效果。继续往下个目标攀登。达到营销部经理。

发展行动计划: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任何计划并不是永久不变的,他是带有灵活性的。要善于发现变化并适应变化,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计划,为自己重新定位,以求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对所从事的工作认真负责,做好吃苦的准备,活学活用,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强化英语,计算机,专业技能,小语种语言,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平时可自学或者参加培训班,并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考试。英语、计算机和小语种作为工具,是最基础的能力,必须能非常熟练运用;而强化专业技能是要使自己更专业化。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攻读在职本科生,进修,或者出国深造,以适应更高层次的需求。学好礼仪是让自己在做人处事,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诚恳待人,做到换位思考,互相体谅。现在是研究生做以前本科生做的事情,本科生做以前专科生做的事情,这都说明中国人民普遍学历的提升,对学历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要及时充电。要优化自己的交流技能,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并不断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发展行动日志:进到企业的半年后,6个月内除了我的正式工作以外,我还会用空余时间去夜校班学习有关礼仪、语言方面的技能知识,以便帮助我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换位思考,善解人意;接下来我会用4个月的时间去学习对我工作有发展帮助的语种和推销技能,这样会比我理想的工作岗位更进一步;接下来我会用1个月的时间继续学习计算机方面的技能,考取全国计算机二级合格证书。通过以上的学习和锻炼,相信离我的人生所定的目标更接进了。

结束语: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 获得一片蔚蓝的天空,必须得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博、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成功,只垂青有充分磨砺充分付出的人。人生要经历坎坷,我们要去克服重重困难,迎难而上。信念、理想在心中燃烧。挑战自我!永不言败!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生涯设计

(系别:商贸系)

专业 电子商务

课程

班级 姓名指导老师 雷光

第四篇:给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

——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初探

留守,现在已是农村的普遍现象。由于退耕还林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本地的村民有的离妻别子,有的双双外出,一座小山村,身强力壮者大都出外打工,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残了。他们大多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照料,有的父母还把孩子独自留守在家。于是,留守儿童也就成了农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线。昔日一家人围着餐桌享受佳肴、兄弟姊妹嬉戏玩耍、跟随父母劳作耕种、节假日全家欢聚团圆这一类既普遍又温馨的场面对于这群孩子来说,陌生而遥远。很多孩子也许根本体会不到什么是母爱、父爱,很大程度上只能在电话和汇款单中才感觉到父母的存在。由于隔代抚养,交流单一,亲情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心理畸形发展。

通过我们的调查,一个班的留守儿童人数大约占到全班的60%——70%,大部分学生是一年能见到一次父母,有的是几年能见一次。更有甚者,一出生,父母就出门在外没有回来过,对他们来说,父亲、母亲只不过是梦中的形象而已。

就现在的经济状况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并不匮乏,能吃好穿好,大多什么都不缺。但他们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学习无人过问,烦恼也无处倾诉,行为习惯得不到良好的引导,习惯于单调无聊的生活。孩子和父母之间相隔太久,亲情也就淡漠了,有的还存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孩子们除了经济上的满足外,还更需要亲情的温暖。

让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让爱的情感在孩子和家长的心中激荡,让代沟和逆反心理在亲情的碰撞和感恩的和谐中消融。为此,在教 1

育中,应以“亲情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对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如何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教育,让他们主动接近亲情,感受亲情,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树立人生的美好理想。针对这一课题,本课题组作了如下的尝试和探究:

一、班主任搭桥作纽带,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增近亲情。

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对学生的在校信息的了解也需要老师的反馈。家校合作,才能发挥教育的强大力量。对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同样也少不了家校合作。而班主任无疑是最好的纽带,班主任是学生与家长的中间人,他们的情况班主任最了解。这正好是我们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我们让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日常的思想教育中,有意识的把父母在外打拼的艰辛、对(外)祖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学会感恩等内容贯穿在其中。教育学生学会体贴理解家人,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人的养育之恩。同时,班主任也及时的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向家长反馈,为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出谋划策。这样也便于他们和孩子进行恰当的交流,化去因长久分离而带来的隔阂。让孩子和家长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班主任起了有效的纽带作用。

二、千里亲情一线牵,通过电话让孩子们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让亲情不再遥远。

如今科学高速发展,电话在农村也不再是稀罕物,在农户家里已经得到普及,很多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配置了手机。分隔再远,用电话进行交流却是方便又快捷的事。但是家长忙于工作,打电话的时间很少;孩子的手机一般都拿来玩游戏,和同学发短信,没有事的话,很少向在外的父母打过电话。我们提倡孩子用好这个工具,

学会主动向父母交流。

在调查的三个班中,我们制定了一份留守儿童通话记录表,让孩子们把和父母通话的内容作个记录,鼓励他们多记,内容越丰富越好,以此提高他们和父母通话的频率。电话多了,话题自然也就多了吗,喜怒哀乐、家长里短统统向父母倾诉。通过孩子们的记录,我们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叮嘱也多了, “要听话”,“要认真学习”,“要乖”之类的话语比比皆是。虽然远隔千里,父母感受到了孩子的可爱,孩子也体会到了父母的牵挂,孩子们的心与父母越来越近了。通过电话记录,加深了他们对每一次通话的记忆和回味,这样的方式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别样的父爱、母爱。

三、集体活动里找到爱,通过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回忆亲情、感受亲情和分享亲情。

由于孩子和父母之间相隔太久,孩子淡漠了亲情,过惯了孤单的生活。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却能弥补这一缺陷,让留守儿童在热闹的,互相合作的集体活动中去集体的温暖和有趣,远离孤独。

我们通过班主任的协助,在这三个班有意识的设置了几个亲情类的主题班会。让留守儿童通过主题班会和大家一起回忆亲情、感受亲情和分享亲情。通过一起的活动,让非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好的理解,也促进了他们的交流。大家一起分享亲情,交流与父母在一起的幸福与快乐,加深了对父母的理解与感恩。在主题班会课中,许多孩子说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对父母的思念时都眼泪汪汪, “爸爸妈妈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来好多礼物,真让我感到幸福!”。 “爸爸妈妈在外挣钱很辛苦,都是为了我们能过得好!”。 “爸爸外出打工,妈妈一个人在家里忙里忙外,我还时常发脾气,真不应该!”,“爸爸妈妈在外,都是外公外婆照顾我,他们年纪那么

大了,还为我们操劳,我十分感谢外公、外婆对我的照顾!”„„孩子们这些话语发自肺腑,几次小小的班会,让孩子们更加懂事起来,也更加成熟起来。学习也变得主动了。

只要孩子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孩子们就会回忆起爸爸妈妈对自己地好。孩子的发言既会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其他的同学,更能抚慰孩子的心灵。

四、小小作文感悟爱,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作用,通过亲情作文让孩子们感悟爱。

语文教育里贯穿着情感教育,作文是孩子们讲心里话,释放感情的最好方式。为此,我们和三个班的语文教师合作,在作文的布置上适当加几个有关亲情的作文。特别是春节、中秋合家团圆的时候,“我们一家”、“过年”、“心中的明月”、“和爸爸妈妈过‘过中秋’”等等话题的文章,让孩子们释放心中的爱,去回忆,去憧憬心中那份美好的天伦之乐。

作文次数不多,但分布均匀。通过这样的练习,能时常唤起他们对亲情的记忆。每一次作文的构思过程,就是一次亲情的小小经历。对父母的情感在心里又或多或少的梳理了一次。合家欢乐的幸福,父母的艰辛,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爷爷奶奶的不易„„这些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把这些话题的理解感悟用稚嫩而纯真的话语写了出来。丰富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亲情作文的练习,能让远逝的亲情在孩子们的干涸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虽然是一次小小的探究,我们希望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有所帮助。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农村留守孩子在亲情、关爱、感恩教育中健康地成长,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为留守儿童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第五篇:让我们撑起一片蔚蓝天空(1)

我叫陆微诺,我,旁边的那位女生,叫做刘思涵,她是我的死党,超FRIENGD的那种。左边的那位,姓毕,叫毕卫杰,也是我的死党,站在我后面那位,超高的那位,叫做简格,也姓陆,是我的弟弟。我们在同一个班,大家今年15岁。这个傻傻的故事将在我们之间展开。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的认识过程。我跟简格不用说,但毕卫杰和我的相识过程有些戏剧性。话说有一天,我正十分淑女地在校园中走着。突然,一本书如天外飞仙般砸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我的头上。我顿时火冒三丈,对者三楼,我即将要去的教室所在的楼道大喊:"兔上树了,猫游泳了!哪个混蛋高空袭物,告你个坐上几百年。速速报上名来,本小姐饶你不死!"我丝毫不顾自己的淑女风度,无赖地大喊。一个男生被一群男生簇拥着下来,我一看见那男生,立刻断定他是太阳之子,绝对的阳光男孩,真是帅到了极点的那种。我简直是一见钟情,不过幸亏,本小姐控制力颇佳,还不至于投怀送抱那种。那男生走过来,我发现他挺高,整整比我高半个头。他处于那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居高临下地向我道歉:"非常对不起。"不说还好,一说我的怒火又来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我不屑地说。"切!"他也不屑地骂了一句。我懒得理他,"真是无聊!"说完,我十分潇洒地不顾后面众多男生的目光挥洒而去,朝三楼走去。走到二楼的时候,一个男生凑了上来,"姐,你真够威风的。你知道刚才那男生是谁吗?"我说:"他是谁干我什么事?""姐,你真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骗你干什么?""姐,他叫毕卫杰。"我故作平静,心中却吃了一大惊。我刚进校的时候,就听说XX大学附属小学一个超帅加超聪明的男生转了进来。听说是这间实验中学的校长的儿子属于天之骄子那种。我跟弟弟不紧不慢地朝教室走去。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发现那个可恶的毕卫杰正坐在我的座位的后一位,我吃了第二惊。KAO,这家伙什么时候坐到我后面了,又什么时候来我们班了?我超级郁闷。这一天,正是我们初一第一天。

思涵不用说,没有什么好说的。大家同一个班,自然就慢慢熟悉了。只不过思涵十分愿意充当我的配角,我曾经十分吃惊世上怎么会有人这么愿意充当配角,结果后来我们俩就形影不离了。当然,是她跟着我。

(未完待续)

上一篇: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下一篇:高三政治选择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