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因其学制只有三年,只设置了两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与本科院校存在较大差异,但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要求却是相同的。如何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教学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显得特别重要。现实中《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与人们的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专家学者开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良方。《基础》课如何开展实践教学,目前各高校正处在探索之中,因此开展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查阅了国内《基础》课实践教学研究和国外公民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担任《基础》课教学的机会与学生进行访谈,运用读研期间所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基础》课实施实践教学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但现实中实施是困难的。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学理念在实施中的失衡和生源质量偏下是制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和实践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制约因素。针对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提出了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最大的特色,利用高职院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资源优势,采用“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以“工匠精神”培养为结合点,实现专业教师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有机融合,将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与《基础》课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案例来自专业课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将《基础》课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块,针对不同的专业有所侧重。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创新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方法

二、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三、调查分析方法

四、比较分析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基础》课实践教学开展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一、《基础》课教学以高职院校特色为基础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须遵循认识运动基本规律

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

第二节 教育学规律的理论支撑

一、现代教育理念的启示

二、教学方式变革是重要环节

三、坚持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原则

四、克服传统师生关系的弊端

第二章 高职院校的特色及《基础》课实践教学创新的有利因素

第一节 高职院校的特色

一、专业设置以市场就业需求为导向

二、侧重职业技能教育

三、高素质与高技能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节 《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特点

第三节 高职院校《基础》课开展实践教学的有利因素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课结合的可能性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课结合的意义

第三章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调研情况介绍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过程

四、结果统计

第二节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现状取得的成就

一、高职院校课内实践教学普遍开展

二、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

三、高职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提高自身能力

四、《基础》课教师根据教案进行实践教学

第三节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对《基础》课实践教学不重视

二、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资源缺乏

三、教学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四、高职学生对《基础》课具有抵触情绪

第四章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路径创新

第一节 《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有机结合的路径创新

一、《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有机结合的实施基础

二、《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的相融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节 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创新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教学形式的创新

三、《基础》课各章节实践教学项目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写作素养论文提纲下一篇:研究生工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