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同伴交往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作用

2022-09-12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幼儿孤独地面对电视机、网络、电动玩具等, 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少;单元套房使他们失去了与外界交往的环境;核心家庭的增多又加剧了上述现象的严重性。这样的环境使幼儿失去了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 产生了许多心理、行为问题, 如“小皇帝”、“小太阳”的极端自我中心, 不合群的孤僻性格、自闭症、回避型性格异常的萌芽等, 严重阻碍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针对这一状况, 当前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使幼儿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及家长、教师、同伴等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本文着重论述同伴交往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1 幼儿社会性与同伴交往理论概述

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 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幼儿的社会性是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实现的。幼儿社会化是指幼儿在与他人交往中, 通过模仿, 接受成人教育的过程中, 逐步学习并掌握社会规范, 形成对社会事物的正确认识与态度、技能习惯、人格特征, 最后形成社会行为, 成为社会的积极成员。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交往, 那么什么是社会交往呢?

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 相互之间交流信息, 沟通情感的过程。幼儿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性发展的需要, 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 学习社会准则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充分发展个性, 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近、地位平等的同龄伙伴间进行的交往。

2 幼儿同伴交往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在我们身边常发现:有的幼儿很容易交朋友, 并能与同伴友好合作, 在一起玩得很快乐;而有的幼儿交友则很困难, 他们不会和同伴分享玩具, 协商问题, 常因侵犯同伴的利益而与同伴发生争执, 结果受同伴排斥, 只好独坐一旁, 变得孤僻, 不合群, 不能适应集体生活, 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有些幼儿很想和同伴交往, 但又害怕别人拒绝, 结果总是回避, 心理上很自卑, 就是有别的同伴主动找他们玩, 他们在交往中也常缩手缩脚, 听从别人摆布。很多家长认为这样的孩子“老实”、“乖”, 其实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 这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 即回避型性格异常的萌芽。幼儿期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初级阶段, 如果对他们的上述表现不加以纠正, 当他们成年后, 就可能发展为回避型性格异常。另外, 幼儿长期缺乏与同伴的交往, 其交往的需要会逐渐减退, 不合群, 孤僻的性格缺点就会逐渐产生, 因此形成社会退缩行为。

幼儿的这些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及消极的社会行为, 是幼儿社会性差的表现, 并且同时也是制约幼儿社会性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幼儿同伴交往活动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化途径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同伴交往活动能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 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 由于生理、心理方面特点的不同, 知识经验发展水平的不同, 其发展途径也不尽相同。从婴儿期到学前期, 儿童对成人具有极大的依赖性, 他们的起居、饮食等活动主要是通过在与照顾他的成人的交往和观察中实现的。到了幼儿期, 随着儿童神经系统、骨骼、肌肉、基本动作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日趋丰富, 幼儿能较广泛地接触事物。从三岁开始, 幼儿一般能产生社会交往的愿望, 他们开始对朋友发生兴趣, 并且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尽管这时期幼儿与同伴交往活动常需要大人陪伴, 但大人决不能代替同伴, 也无法满足孩子对同伴交往的需要。幼儿能集中在一起玩很长时间, 从中感到快乐。参加同伴交往活动成为幼儿的主要活动。

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 在自由玩乐的同伴交往活动中, 比在成人设计或规划的活动中, 幼儿同伴间更能强化积极的社会性。在与同伴的交往中, 幼儿面临的是真正的社会问题, 在真正“危险和不幸”的情境中, 幼儿从给同伴以同情和帮助的机会中受益匪浅。如当攻击性很强的幼儿遭到拒绝时, 就会提供给他一个重要信息:他的同伴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 幼儿想赢得他人注意和喜爱的动机越来越强。当幼儿以一种不为社会接受的方式行动, 而使他们囿于自己的圈子 (即遭社会剥夺) 时, 他将认识到如果想要避免社会孤立的惩罚, 要想与同伴交往, 只有以一种更社会化的方式去行动, 对自己才有益处。长此以往, 幼儿逐渐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行为的看法, 学习符合社会或团体规范的态度, 价值观和积极的交往行为, 彼此互相模仿, 实践各种社会角色, 从而获得被社会接纳而必须的一切社会观念和技能, 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自然地形成了。

2.2 同伴交往活动, 能为幼儿形成适应社会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以及简单的社交礼仪打基础

同伴交往活动, 是向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皮亚杰认为“同伴关系是道德成熟的脊梁”。交往活动中的幼儿同伴, 由于年龄相仿, 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兴趣, 所以很容易打成一片, 互相影响。例如, 幼儿的自制力不强, 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 有时很难服从集体纪律。但是在同伴交往过程中, 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才会被同伴或群体接受。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 相互尊重, 相互爱护, 相互满足。幼儿不把自己排除在群体的交往之外, 从以往的“自我中心”中解放出来, 积极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理解行为规范,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学会正确处理同其他小伙伴的关系等。如在游戏、盥洗、进餐等实践活动中, 幼儿相互影响, 学习。在同伴中地位较高的幼儿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 而且比较友好和喜爱交际。幼儿的团结友爱, 尊重他人, 助人为乐, 先人后己等优良品质及纪律性, 自制力等都能在同伴交往活动中形成。

在幼儿同伴交往活动中, 还可以学到必要的社交礼仪。幼儿知道了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要礼貌待人, 热情大方, 而不是腼腆, 不敢见人或见人不敢说话。如果待人冷漠, 往往不容易处理和同伴之间的关系, 更难以在群体中得到理想的角色地位。这种社交礼仪的获得, 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3 同伴交往活动, 可以为幼儿提供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机会, 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社会性情感

幼儿在家庭中只能体会到儿子或女儿, 孙子或孙女等被保护的角色。而幼儿加入社会交往群体中, 就可以扮演大哥哥、大姐姐、小首领等这样一些角色, 并自觉地承担起这些角色的职责和义务。这里, 我着重叙述同伴交往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角色游戏, 它为幼儿学习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地在假想的情景中, 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表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的游戏活动。它反映出现实社会生活中角色之间的交往关系, 从而使幼儿创造性地, 愉快地学习社会准则, 发展社会性。角色游戏的基本特征是其目的在于游戏过程, 而不是结果。而交往的核心也在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实现就是交往活动的目的。幼儿通过角色游戏的过程, 来完成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在角色游戏中, 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以角色身份进行交往, 展开游戏。角色游戏的情境, 各种角色的存在为幼儿交往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丰富了交往的内容。例如, 在“娃娃家”的游戏中, “妈妈”要和“爸爸”和“孩子”交往, “爸爸”, “妈妈”又要和“客人”打交道, 还要和商场、超市的“营业员”打交道, 这是交往对象的多样化。其次, “爸爸”和“妈妈”要承担角色职责, “爸爸”要陪“客人”聊天, 打扫卫生, 去买东西, “妈妈”要喂“宝宝”吃饭, 要“洗衣服”等, 这是交往内容的多样化。在角色游戏中, 交往的对象, 情境, 目的, 内容的多样化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角色游戏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广泛, 如活动区里的幼儿园、服装店、餐厅、照相馆、娃娃家、美容厅、邮局等。幼儿在这些角色游戏中扮演种种不同的角色, 使他们处在担负各种不同社会职责的成人的地位, 逐渐广泛地掌握社会生活中各种社会角色应有的权利, 义务和行为规范。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生活, 为今后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做好一定的准备。例如, 幼儿通过扮演公共汽车“售票员”, 逐渐掌握“售票员”有要求乘客买票的权利, 有为乘客服务的义务和遵守工作制度, 遵守纪律的行为规则, 并培养幼儿关心乘客, 尊老爱幼等社会性情感。

总之, 角色游戏发挥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并使幼儿进入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能更好地发展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 并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积极社会性情感的形成。

摘要:本文通过引述幼儿社会性和同伴交往的有关理论观点, 论述幼儿同伴交往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同伴交往活动能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 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伴交往活动能为幼儿形成适应社会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简单的社交礼仪打基础;同伴交往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机会, 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并提出家长和幼儿教师应当在促进幼儿同伴交往活动中发挥哪些作用。

关键词:幼儿,同伴交往,社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北师大学前教育系学前教研室.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8.

[3] 李沐明.幼儿教育词典[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6.

[4]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6.

[5] 车燕红.“试论幼儿合作交往技能的培养”载文[M].学前教育研究, 2001, 2.

[6] 汪秋萍, 杨永芳.“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实验研究”载文[M].学前教育研究, 2001, 4.

[7] 林菁.“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的理论评述”载文[M].学前教育研究, 2001, 1.

上一篇:3405综放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下一篇: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