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室内设计实例教程

2023-06-05

第一篇:cad室内设计实例教程

CAD制图实例教程--花瓶的绘制

编写:飞飞

1、

1、主视图下,点绘图工具—样条曲线

2、从右往左随意绘制一条曲线如图,

3、点建模-旋转工具,以曲线的左端点为起点,水平向右平移45,旋转角度360,如图:

4、点视图-真实视觉样式按钮上,如图

,再点动态观察,将图形放正,瓶口朝

5、点渲染--材质按钮,选择图像--选择一张你喜欢的材质图片并打开,然后点调整位图按钮 ,勾选适合对象尺寸,如图

6、点动态观察按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瓶

第二篇:CATIA活塞连杆设计实例教程

第三章 零件设计------活塞、连杆、汽缸组件

本章是设计活塞、连杆与汽缸的三维模型。进一步熟悉绘制草图、拉伸成形、旋转成形、拉伸切除、旋转切除、钻孔、倒(圆)角等命令,同时增添混成、特征的阵列等命令。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将各种命令穿插应用。领会各个命令的用法。

3.1

Loft(混成)特征

混成实体特征不仅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其生成方法也非常丰富、灵活多变。Loft(混成)特征分为两种:Loft(混成实体)和Removed Loft (混成切除)。它们形成的方式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在于:Loft(混成实体)是增料特征,Removed Loft (混成切除)是减料特征。

3.1.1. Loft(混成实体) 混成实体指的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截面(或者说是轮廓),以逐渐变形的方式生成实体。也可以加入曲线或折线作为导引线,使用导引线可以更好的控制外形轮廓之间的过渡。

操作过程举例如下:

1.在窗口中建立三个平行平面,绘制三个截面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平面,单击工具栏中的Plane (平面)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创建平面的参数的设定。在Plane type 一栏中选择 Offset from plane (偏移平面);在Offset 一栏中输入20 mm ;预览生成的平面,如图3.1所示。

图3.1 同样再以刚才生成的平面作为参考面,再生成一个偏移10 mm的新平面,预览生成的平面,如图3.2所示。

图3.2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 参考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图标,绘制一个椭圆,圆心在原点。左

,标注椭圆的尺寸, ,进入零件实体设单击工具栏中的Ellipse(椭圆)键单击工具栏中Auto Constraint (自动标注尺寸)图标 如图3.3所示。

绘制完草图之后,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计模式。

图3.3 同样,利用草图中的圆功能在新建的平面1和平面2上分别绘制直径为6和直径为15的圆,如图3.4所示,如图3.5所示。

图3.4 图3.5 2.以渐进曲线混成实体 左键单击Loft(混成实体)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混成参数的设定。在第一栏中分别选择上述绘制的三个草图,作为混成的截面,混成的图形预览如图3.6所示。

图3.6 点击确定。混成的模型如图3.7所示。保存为part3-1 。

图3.7

3.以样条曲线混成实体

上述模型省略了导引线,实际上它的导引线是渐进的曲线,我们也可以给它们建立导引线。

删去模型树中的混成特征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yz plane

,进入草参考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图绘制模式。

按住Ctrl键,分别选择三个截面,点击工具栏中的Project 3D Elements (3D实体转换)图标 ,使之成三条直线,再单击Spline(样条曲线)

图标,鼠标左键分别选择三条直线的三个端点,绘制一条曲线。双击鼠标左键结束样条曲线,如图3.8所示。

图3.8

绘制完草图之后,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计模式。

左键单击Loft(混成实体)图标

,进入零件实体设

,弹出对话框,提供混成参数的设定。在第一栏中分别选择前面绘制的三个草图,作为混成的截面;在第二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样条曲线作为导引线;混成的图形预览如图3.9所示。

图3.9

点击确定。混成的模型如图3.10所示。保存为part3-2 。

图3.10

4.以连续折线混成实体

我们再将导引线变成折线来比较混成的实体不同,鼠标左键双击模型树中的样条曲线草图,进入草图绘制模式,编辑草图。

单击Profile(连续折线)

图标,鼠标左键分别选择样条曲线中的三个控制点,绘制一条折线。双击鼠标左键结束连续折线,再利用剪切功能将样条曲线删去,如图3.11所示。

图3.11

绘制完草图之后,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计模式。

左键单击Loft(混成实体)图标

,进入零件实体设

,弹出对话框,提供混成参数的设定。在第一栏中分别选择前面绘制的三个草图,作为混成的截面;在第二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连续折线作为导引线;混成的图形预览如图3.12所示。

图3.12

点击确定。混成的模型如图3.13所示,保存为part3-3 。与前两个相比较,就会发现模型随着导引线的不同而变化着。

图3.13

3.1.2. Removed Loft (混成切除) 混成切除指的是在实体上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截面(或者说是轮廓),以逐渐变形的方式切除实体。也可以加入曲线或折线作为导引线,使用导引线可以更好的控制外形轮廓之间的过渡。

操作过程举例如下: 1.拉伸实体,建立基准面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 参考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绘制一个圆,圆心在原点。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Circle (圆)图标 单击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图3.14所示。

,标注出圆的直径为30,修改尺寸后如

图3.14 绘制完草图之后,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计模式。

在工具栏中单击pad(拉伸成形)图标

,进入零件实体设

,弹出对话框,提供拉伸成形参数的设定。在Type 一栏中选择Dimension,指定尺寸为50 mm ;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如图3.15所示。

图3.15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平面,单击工具栏中的Plane (平面)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创建平面的参数的设定。在Plane type 一栏中选

择 Offset from plane (偏移平面);在Offset 一栏中输入25 mm ;预览生成的平面,如图3.16所示。

图3.16

同样再以刚才生成的平面作为参考面,再生成一个偏移40 mm的新平面,预览生成的平面,如图3.17所示。

图3.17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 参考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单击工具栏中的Hexagon(正六边形)尺寸后如图3.18所示。

图标,绘制一个正六边形,标注

图3.18 同样,利用草图中的正六边形功能在新建的平面1和平面2上分别绘制两个正六边形,单击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的参数。如图3.19所示,如图3.20所示。

,分别标注出两个正六边形

图3.19

图3.20 2.混成切除实体

左键单击 Removed Loft(混成切除)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混成切除参数的设定。在第一栏中分别选择前面绘制的三个正六边形草图,作为混成切除的截面;混成切除的图形预览如图3.21所示。

图3.21

点击确定。混成切除的模型如图3.22所示,保存为part3-4 。

3.22 3.2

特征的阵列

特征的阵列就是将一定数量的几何元素或实体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规则有序的排列。将特征进行有规律排列的过程就是特征的阵列。

特征的阵列非常适合于有规律地重复创建数量众多的特征。它分为圆形阵列和矩形阵列。

3.2.1 圆形阵列

圆形阵列就是选择一个特征作为基本特征,以圆形数组方式重复应用这个基本特征。

操作过程举例如下: 1.拉伸实体和切除孔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 参考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绘制一个圆,圆心在原点。单击 单击工具栏中的Circle (圆)图标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标注出圆的直径为100。如图3.23所示。

图3.23

绘制完草图之后,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件实体设计模式。

在工具栏中单击pad(拉伸成形)图标

,进入零

,弹出对话框,提供拉伸成形参数的设定。在Type 一栏中选择Dimension,指定尺寸为20 mm ;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模型预览如图3.24所示。

图3.24 点击OK,生成的模型如图3.25所示。

图3.25 选择实体上表面作为草图参考平面,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绘制一个圆,圆心在原点。单击 单击工具栏中的Circle (圆)图标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标注出圆的直径为100。如图3.26所示。

图3.26 绘制完草图之后,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进入零件实体设计模式。

2.阵列孔特征

鼠标左键选择窗口模型树中的上一步骤中的孔特征,在工具栏中单击Circular Pattern (圆形阵列)图标 定。如图3.27所示。

,弹出对话框,提供圆形阵列参数的设

图3.27

在Parameters 一栏中选择Instance(s) or total angle (数量与总角度),在Instance(s) 一栏中输入7;在Total angle一栏中输入360度;在Reference element (参考元素)一栏中选择实体的上表面,在Object一栏中选择孔特征,单击OK,生成的孔阵列如图3.28所示。

图3.28

在上述对话框中还有一个菜单,这个菜单是Crown Definition (环绕定义),它可以定义圆形阵列的圈数,双击模型树中的圆形阵列的特征,重新编辑圆形阵列的参数。如图3.29所示。

图3.29 在Axial Reference 菜单中,所有参数不变;左键单击Crown Definition菜单,在Parameters 一栏中选择Circle(s) or Circle spacing (圆的数量和圆的间距),在Circle(s) 一栏中输入2;在Circle spacing一栏中输入-20 mm ;方向朝外为正,反之为负,这里选择负方向才有解。在Object一栏中选择孔特征,单击OK,生成的孔阵列如图3.30所示。

图3.30

3.2.2矩形阵列

矩形阵列就是选择一个特征作为基本特征,以矩形数组方式重复应用这个基本特征。

操作过程举例如下: 1.拉伸实体和切除槽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 参考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在草图模式中绘制出一个矩单击工具栏中retangent (矩形)图标 形,标注尺寸后如图3.31所示。

图3.31

绘制完草图之后,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件实体设计模式。

在工具栏中单击pad(拉伸成形)图标 的设定。如图3.32所示。

,进入零

,弹出对话框,提供拉伸成形参数

图3.32 在Type 一栏中选择Dimension,指定尺寸为10 mm ;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点击OK。生成的模型如图3.33所示。

图3.33

选择实体上表面作为草图参考平面,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绘制两个圆,双击Bi-Tangent 双击工具栏中的Circle (圆)图标 Line (切线)图标

,分别点击两圆的左右两个侧面,生成左右两条平行的切线。再利用剪切功能将多余的线段剪切掉,标注和修改尺寸后的草图如图2.34所示。

图2.34

绘制完草图之后,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进入零件实体设计模式。

2.阵列槽特征

鼠标左键选择窗口模型树中的上一步骤中的槽特征,在工具栏中单击Rectangular Pattern (矩形阵列)图标 的设定。如图3.35所示。

,弹出对话框,提供矩形阵列参数

图3.35

在Parameters 一栏中选择Instance(s) or Spacing (数量与间距),在Instance(s) 一栏中输入8;在Spacing一栏中输入20 mm;在Reference element (参考元素)一栏中选择实体的上表面,预览图形中的阵列特征,如果阵列的特征不在实体上,则选择Reverse (反向)选项,在Object一栏中选择槽特征。点击OK。生成的模型如图3.36所示。

图3.36

在上述对话框中还有一个菜单,这个菜单是Second Direction(第二方向)菜单),它可以定义矩形阵列的另一个方向,双击模型树中的矩形阵列的特征,重新编辑矩形阵列的参数。如图3.37所示。

图3.37 在First Direction(第一方向)菜单中,所有参数不变;鼠标左键单击Second Direction(第二方向)菜单, 在Parameters 一栏中选择Instance(s) or Spacing (数量与间距),在Instance(s) 一栏中输入2;在Spacing一栏中输入45 mm;在Reference element (参考元素)一栏中选择实体的上表面,如果有必要,选择Reverse (反向)选项,在Object一栏中选择孔特征。单击OK,生成的孔阵列如图3.38所示。

图3.38 3.3

活塞的创建

1. 进入软件,拉伸活塞本体 在桌面双击 图标(CATIA),或者从[开始] →[程序]中点击CATIA软件,进入 CATIA软件。选择[开始] →[机械设计] →[part design] 命令,进入零件模块设计。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 参考平面,或在窗口中央选择三平面中的xy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草图绘制模式。

单击工具栏中的Circle (圆)图标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所示。

,绘制一个圆,圆心在原点。单击

,即进入

,标注出圆的直径为50,修改尺寸后如图3.

1图3.1 绘制完草图之后,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计模式。

在工具栏中单击pad(拉伸成形)图标 的设定。如图3.2所示。

,进入零件实体设

,弹出对话框,提供拉伸成形参数

图3.2 在Type 一栏中选择Dimension,指定尺寸为44 mm ;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点击确定。生成的模型如图3.3所示。

图3.3

2.旋转切除活塞内部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yz plane 参考平面,或在窗口中央选择三平面中的yz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图绘制模式。

单击工具栏中Axis (轴)图标

,先绘制一轴线,为下一步的旋转切除

,绘制草图,双击草图

,进入草作准备,再单击工具栏中 Profile (自由折线)图标 的终点即结束自由折线。绘制的草图如图3.4所示。

图3.4

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Corner(倒圆角)图标 圆角尺寸的数值,修改圆角值为R5。

双击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栏中单击

,标注草图上所需尺寸。之后在工具

,在草图上倒圆角,双击 (选择)图标,进行尺寸编辑。最后完成草图的绘制和修改。修改尺寸后的草图如图3.5所示。

图3.5 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实体设计模式。

在工具栏中单击Groove (旋转切除)图标 参数的设定。如图3.6所示。

,弹出对话框,提供旋转切除 ,退出草图模式,进入零件

图3.6 在对话框中First angle 一栏中输入360度,在Second angle 一栏中输入0度(通常默认状态也是这样),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则下面的轴线选择一栏中会自动选择草图中的轴线,点击OK。生成的模型如图3.7所示。

图3.7 3.拉伸凸台

我们先从活塞内部创建一个平面。单击工具栏中的Plane (平面)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创建平面的参数的设定。在Plane type 一栏中选择 Offset from plane (偏移平面);在Reference一栏中选择 yz plane (从窗口的目录树上或工作台中选择,也可以在点击创建平面图标之前先选择该平面);在Offset 一栏中输入10 mm ;如果有必要,可以选择Reverse Direction(反向);预览生成的平面,如图3.8所示。

图3.8 点击确定,创建的平面如图3.9所示。

图3.9 鼠标左键单击创建的新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绘制一个圆,单击 constraint(尺单击工具栏中的Circle (圆)图标 寸限制) 图标

,标注出圆的直径为16,修改尺寸后如图3.10所示。

图3.10 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实体设计模式。

在工具栏中单击pad(拉伸成形)图标 的设定。如图3.11所示。

,弹出对话框,提供拉伸成形参数

,退出草图模式,进入零件

图3.11 在Type 一栏中选择Up to next; 在Offset(偏移)一栏中输入0 mm (通常默认状态都是0);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点击OK。生成的模型如图3.12所示。

图3.12 左键点击一下左边模型树中上述刚完成的拉伸成形凸台的特征,再单击工具栏中的Mirror(镜像)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镜像参数的设置。如图3.13所示。

图3.13 在Mirroring element(镜像元素)一栏中选择yz平面,点击OK。镜像的特征如图3.14所示。

图3.14 选择其中一个凸台的上表面作为草图参考平面,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绘制一个圆,单击 constraint(尺单击工具栏中的Circle (圆)图标 寸限制) 图标 ,标注出圆的直径为10,修改尺寸后如图3.15所示。

图3.15 在工具栏中单击Pocket (拉伸切除)图标 参数的设定。如图3.16所示。

,弹出对话框,提供拉伸切除

图3.16 在Type 一栏中选择Dimension,指定尺寸为40 mm ,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再选择Mirrored extent(镜像) 选项;点击OK。生成的模型如图3.17所示。

图3.17 4.旋转切除槽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yz plane 参考平面,或在窗口中央选择三平面中的yz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图绘制模式。

单击工具栏中 Profile (自由折线)图标

,在活塞的右上侧绘制草图,

,进入草双击草图的终点即结束自由折线。绘制的草图如图3.18所示。

图3.18 双击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栏中单击

,标注草图上所需尺寸。之后在工具 (选择)图标,进行尺寸编辑。最后完成草图的绘制和修改。修改尺寸后的草图如图3.19所示。

图3.19

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实体设计模式。

在工具栏中单击Groove (旋转切除)图标 参数的设定。如图3.20所示。

,弹出对话框,提供旋转切除 ,退出草图模式,进入零件

图3.20 在对话框中First angle 一栏中输入360度,在Second angle 一栏中输入0度(通常默认状态也是这样),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在Axis Selection 一栏中选择窗口中的V轴,也可以选择活塞本体上的圆柱,系统自动出现圆柱的轴线,此轴线跟V轴平行。作用是一样的。点击OK。生成的模型如图3.21所示。

图3.21 5.钻孔

单击活塞上部的小平面作为钻孔表面,如图3.22所示。

图3.22 单击工具栏中的Hole (钻孔)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钻孔参数的设定。在对话框中先打开Extension 菜单,在第一栏中选择Up To Next(成型到下一面)类型;在Diameter(直径)一栏中输入2 mm ;在Offset(偏移)一栏中输入0 mm (通常默认状态都是0);单击右边的Positionning Sketch (草图位置)图标

,进入孔的草图模式状态,约束草图位置。

,标注孔的中心到H轴的距离为3.5;双击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标注孔的中心与V轴在同一直线上,注意鼠标一定要点击上孔的中心,否则标注的尺寸不会正确。如图3.23所示。

图3.23 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定义对话框。如图3.24所示。

,退出草图模式,返回孔的

图3.24 再打开Type菜单,在第一栏中选择Simple选项;再打开一下Thread Definition 菜单,察看一下是否取消了Threaded 选项,如果未取消则取消这个选项,通常默认状态是未选择的。至此,孔的定义已经完成。点击OK,生成的孔如图3.25所示。

图3.25 鼠标左键选择窗口模型树中的上一步骤中的孔特征,在工具栏中单击Circular Pattern (圆形阵列)图标 定。如图3.26所示。

,弹出对话框,提供圆形阵列参数的设

图3.26 在Parameters 一栏中选择Instance(s) or total angle (数量与总角度),在Instance(s) 一栏中输入5;在Total angle一栏中输入360度;在Reference element (参考元素)一栏中选择活塞的上表面,在Object一栏中选择孔特征,单击OK,生成的孔阵列如图3.27所示。

图3.27 6. 倒(圆)角

在工具栏中单击 Chamfer (倒角)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倒角参数的设定。

在Mode 一栏中选择Length1/Angle ;在Length1一栏中输入1.5 mm ;在Angle一栏中输入60度;在Object(s) to Chamfer 一栏中选择活塞的上表面的外边线;在Propagation一栏中选择Tangency选项。图形预览如图3.28所示。

图3.28 在工具栏中单击 Chamfer (倒角)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倒角参数的设定。

在Mode 一栏中选择Length1/Angle ;在Length1一栏中输入2 mm ;在Angle一栏中输入45度;在Object(s) to Chamfer 一栏中选择活塞的上表面的内边线;在Propagation一栏中选择Tangency选项。图形预览如图3.29所示。

图3.29 在工具栏中单击 Edge Fillet (倒圆角)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倒圆角参数的设定。

在Radius一栏中输入2 mm ,在Object(s) to fillets一栏中分别选择两个凸台底部的边线,在Propagation一栏中选择Tangency选项,图形预览如图3.30所示。

图3.30 在工具栏中单击 Edge Fillet (倒圆角)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倒圆角参数的设定。

在Radius一栏中输入0.5 mm ,在Object(s) to fillets一栏中分别选择活塞槽的上下面的边线、活塞底面、活塞内边线,在Propagation一栏中选择Tangency选项,图形预览如图3.31所示。

图3.31 至此,活塞模型已全部完成。隐藏所有参考面后的模型如图3.80所示。保存为huo sai 。

图3.32 3.4

连杆的创建

1. 进入软件,绘制连杆的一端草图 在桌面双击 图标(CATIA),或者从[开始] →[程序]中点击CATIA软件,进入 CATIA软件。选择[开始] →[机械设计] →[part design] 命令,进入零件模块设计。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 参考平面,或在窗口中央选择三平面中的xy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草图绘制模式。

双击工具栏中的Circle (圆)图标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如图3.1所示。

,绘制两个圆,圆心都在原点。双击

,即进入

,标注出两个圆的直径20和27,修改尺寸后

图3.1

绘制完草图之后,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计模式。

2.拉伸成形本体

,进入零件实体设进入零件实体设计模式之后,在工具栏中单击pad(拉伸成形)图标 出对话框,提供拉伸成形参数的设定。如图3.2所示。

,弹

图3.2

在Type 一栏中选择Dimension,指定尺寸为12mm;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再选择Mirrored extent(镜像) 选项;点击确定。生成的模型如图3.3所示。

图3.3 2. 绘制连杆的另一端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 参考平面,或在窗口中央选择三平面中的xy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草图绘制模式。

双击工具栏中的Circle (圆)图标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绘制两个同心圆。双击

,即进入

,标注出两个圆的直径10和15,圆心到原点的距离是86。修改尺寸后如图3.4所示。

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中单击pad(拉伸成形)图标 3.5所示。

图3.4

,进入零件实体设计模式。在工具栏

,弹出对话框,提供拉伸成形参数的设定。如图

图3.5 在Type 一栏中选择Dimension,指定尺寸为9mm;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再选择Mirrored extent(镜像) 选项;点击确定。生成的模型着色如图3.6所示。

图3.6 4.建立基准面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 参考平面,或在窗口中央选择三平面中的xy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左键选取大圆柱的外圆边线,单击工具栏中的Project 3D Elements (3D实体转换)图标 ,则在xy平面产生与圆柱外圆一样大小的圆。如图3.7所示。

图3.7 点击工具栏中Line (直线)图标

,在圆的中间绘制一条与V轴平行的直线;单击Intersection Point(交点)图标 两个交点。如图3.8所示。

,分别点击圆和直线产生

图3.8 单击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图3.9所示。

,标注圆上两交点的距离为25mm,如

图3.9 双击工具栏中的 Quick Trim (快速剪切)图标

,鼠标左键点击要剪除的线段,将草图剪切成如图3.10所示的草图。这个草图将为下一步建立平面作基础。

图3.10 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退出草图模式。同理,再在xy平面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在小圆柱上绘制如图3.11所示的草图。

图3.11 单击工具栏中的Plane (平面)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创建平面的参数的设定。在Plane type 一栏中选择 Angle/Normal to plane ;在Rotation axis 一栏中选择上一步在大圆柱上绘制的直线草图; 在Reference一栏中选择 yz plane (从窗口的目录树上或工作台中选择,也可以在点击创建平面图标之前 先选择该平面)。如图3.12所示。

图3.12 点击确定,创建的平面plane.1如图3.13所示。

图3.13 同理,利用在小圆上绘制的直线和yz平面建立同样类型的平面plane.2,如图3.14所示。

图3.14 5.混成连杆中段

先绘制两个草图作为混成的截面。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plane.1 参考平面,或在窗口中央选择三平面中的plane.1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即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在草图模式中画出一个矩形,

,标注矩形的尺寸,如图3.15单击工具栏中Rectangle (矩形)图标

在工具栏中双击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所示。

图3.15 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退出草图模式。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plane.2参考平面,或在窗口中央选择三平面中的plane.2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图3.16所示的草图。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绘制出如

图3.16 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Loft(混成)图标

,进入零件实体设计模式。左键单击 ,弹出对话框,提供混成参数的设定。在第一栏中分别选择上述绘制的两个矩形草图,作为混成的截面,混成的图形预览如图3.17所示。

图3.17 点击确定。混成的模型如图3.18所示。

图3.18 仔细查看混成的图形,发现混成的图形超出了大孔的范围。因此,要再重新切除多余的部分。单击大圆的上表面作为草图基准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左键选取大圆柱的内

,则在圆边线,单击工具栏中的Project 3D Elements (3D实体转换)图标 此平面产生与圆柱内圆一样大小的圆。如图3.19所示。

图3.19 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栏中的Pocket (拉伸切除)图标

,退出草图模式。左键单击右边工具

,弹出对话框,提供拉伸切除参数的设定。在Type 一栏中选择up to next ,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图形预览如图3.20所示。

图3.20 点击OK。生成的模型如图3.21所示。

图3.21 6.拉伸切除连杆中段

单击大圆的上端面作为草图基准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按住Ctrl键分别选取连杆的边线和两圆柱的外圆边线,单击工具栏中的Project 3D Elements (3D实体转换)图标

,则在此平面产生与原边线相重合的边线。如图3.22所示。

图3.22 双击工具栏中Line (直线)图标

,分别在连杆的中段绘制两条直线(尽量与连杆的边线平行)。按住Ctrl键选取其中一条直线和这一侧的边线。单击工具栏中Constraints Defined in Dialog Box (约束定义)图标

,弹出约束定义的参数对话框。选择Parallelism(平行)选项。如图3.23所示。

图3.23 同样,约束定义另一侧的两条直线平行。在工具栏中双击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分别标注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为2.5,如图3.24所示。

图3.24 双击工具栏中的 Quick Trim (快速剪切)图标 的线段,将草图剪切成如图3.25所示的草图。

,鼠标左键点击要剪除

图3.25 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栏中的Pocket (拉伸切除)图标

,退出草图模式。左键单击右边工具

,弹出对话框,提供拉伸切除参数的设定。在Type 一栏中选择Dimension,指定尺寸为9mm ,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如果方向显示反了,可以选择Reverse Direction(反向);图形预览如图3.26所示。点击OK。生成的模型如图3.27所示。

图3.26

图3.27 左键点击一下左边模型树中上述刚完成的拉伸切除特征,再单击工具栏中的Mirror(镜像)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镜像参数的设置。如图3.28所示。

图3.28 在Mirroring element(镜像元素)一栏中选择xy平面,点击OK。镜像的特征如图3.29所示。

图3.29 7.倒圆角

在工具栏中单击 Edge Fillet (倒圆角)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倒圆角参数的设定。在Radius 一栏中输入3mm ,在Object(s) to fillet 一栏中分别选择连杆中段的的四个角,如图3.30所示的四条边。

图3.30 在Propagation一栏中选择Tangency一项,点击OK。生成的模型如图3.31所示。

图3.31 同样,将连杆中段的另一端及中间的平面分别倒圆角1.5mm,至此,连杆模型已经完成,隐藏各个参考面及草图,完成的模型如图3.32所示。保存为lian gan 。

图3.32

3.5

汽缸的创建 1. 进入软件,绘制汽缸的底板 在桌面双击 图标(CATIA),或者从[开始] →[程序]中点击CATIA软件,进入 CATIA软件。选择[开始] →[机械设计] →[part design] 命令,进入零件模块设计。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xy plane 参考平面,或在窗口中央选择三平面中的xy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入草图绘制模式。

单击工具栏中retangent (矩形)图标 形,如图3.33所示。

,在草图模式中绘制出一个矩

,即进

图3.33

下一步准备标注尺寸,由于前面采用的是基本标注尺寸的方法,在这里我再采用另一种标注尺寸的方法。让系统自动标注尺寸和使用方程相互约束尺寸。

左键单击工具栏中Auto Constraint (自动标注尺寸)图标 框。提供自动标注尺寸参数的设置。如图3.34所示。

,弹出对话

图3.34

在第一栏中标注的尺寸元素中分别选择窗口中矩形的长和宽;在第二栏中的参考元素中选择窗口中的V轴,即垂直轴;在第三栏中的对称线中选择H轴,即水平轴;在第四栏中的标注方式中选择Chained (链式)选项;单击确定,标注的尺寸如图3.35所示。

图3.35 鼠标左键单击矩形的一边到V轴距离的那个尺寸(39.815),再单击工具栏中的公式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方程参数的设置,如图3.36所示。

图3.36 仔细查看要编辑的参数是否是刚才选中的尺寸,如果不是的话,就在参数框中再选择一次,单击框中的添加公式选项,弹出对话框,提供公式编辑框。在公式编辑框中的第一栏中,系统自动出现上面所选的尺寸;在第二栏中输入方程,鼠标左键在窗口中单击矩形上对应刚才所选尺寸的那条边,方程中即出现这个尺寸的代表式,再输入除号,再输入数字2,这个方程就定义了刚才的尺寸是矩形中这个对应单边尺寸的一半,以后只要改变矩形的这个边长,对应方程的尺寸就会自动定义为矩形这个边长尺寸的一半。同理,如果输入的方程式改变了,则对应的尺寸就会依照方程的定义而改变。如图3.37所示。

图3.37 点击确定,方程定义已经完成。同理,再编辑矩形的另一条边到H轴的距离是矩形对应边的1/2。完成方程的矩形如图3.38所示。读者注意图中尺寸上出现的(f(x)),代表这个尺寸是用方程定义约束的。

图3.38 鼠标左键分别双击矩形的两条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数值74,定义矩形的两个边长均为74mm ,如图3.39所示。

图3.39 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Corner(倒圆角)图标

,分别给矩形的四个直角倒成圆角,双击圆角尺寸的数值,修改圆角值为R8,如图3.40所示。

图3.40 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Profile (自由折线)图标

,在矩形的右边绘制草图,再利用剪切功能修剪草图,标注尺寸,如图3.41所示。

图3.41 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实体设计模式。

在工具栏中单击pad(拉伸成形)图标 的设定。如图3.42所示。

,弹出对话框,提供拉伸成形参数

,退出草图模式,进入零件

图3.42 在对话框中的Type 一栏中选择Dimension,在Length一栏中输入尺寸为12 mm;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点击确定。生成的模型如图3.43所示。

图3.43

2.拉伸汽缸本体

单击上述模型的上表面作为草图的工作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进入草图绘制模式。

,绘制一个直径为74的圆,圆心在单击工具栏中的Circle (圆)图标 原点,如图3.44所示。

图3.44

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实体设计模式。

在工具栏中单击pad(拉伸成形)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拉伸成形参数

,退出草图模式,进入零件的设定。如图3.45所示。

图3.45 在对话框中的Type 一栏中选择Dimension,在Length一栏中输入尺寸为108 mm;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点击确定。生成的模型如图3.46所示。

图3.46

3. 旋转切除汽缸本体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yz plane 参考平面,或在窗口中央选择三平面中的yz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图绘制模式。

单击工具栏中retangent (矩形)图标 标注尺寸后如图3.47所示。

,在草图模式中绘制出一个矩形,

,进入草

图3.47 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实体设计模式。

在工具栏中单击Groove (旋转切除)图标 参数的设定。如图3.48所示。

,退出草图模式,进入零件

,弹出对话框,提供旋转切除

图3.48 在对话框中First angle 一栏中输入360度,在Second angle 一栏中输入0度(通常默认状态也是这样),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在Axis Selection 一栏中选择窗口中的V轴。点击确定。生成的模型如图3.49所示。

图3.49 左键单击左边模型树中的yz plane 参考平面,或在窗口中央选择三平面中的yz平面。再单击一下右边工具栏中的sketch(草图设计)图标 图绘制模式。

单击工具栏中 Profile (自由折线)图标 图。双击 constraint(尺寸限制) 图标 如图3.50所示。

,在汽缸本体上部绘制草

,进入草

,标注草图尺寸。修改尺寸后的草图

图3.50 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工作台图标 实体设计模式。

在工具栏中单击Groove (旋转切除)图标 参数的设定。如图3.51所示。

,弹出对话框,提供旋转切除 ,退出草图模式,进入零件

图3.51 在对话框中First angle 一栏中输入360度,在Second angle 一栏中输入0度(通常默认状态也是这样),在Selection一栏中选择刚才绘制的草图;在Axis Selection 一栏中选择窗口中的V轴。点击OK。生成的模型如图3.52所示。

图3.52 4. 钻气缸气孔

鼠标左键选择气缸上表面作为钻孔表面,如图3.53所示。

图3.53

单击工具栏中的Hole (钻孔)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钻孔参数的设定。在对话框中先打开Extension 菜单,在第一栏中选择Blind (盲孔)类型;在Depth (深度)一栏中输入18 mm;在右边关于孔的底部形状参数中选择Flat(平底)。如图3.54所示。

图3.54 再打开Type菜单,在第一栏中选择Simple选项;再打开一下Thread Definition 菜单,选择Threaded (螺纹)选项,在Type(类型)一栏中选择Metric Thin Pitch(公制细螺纹)选项;在Thread Description(螺纹直径) 一栏中选择M12选项 ;在Thread Depth (螺纹深度)一栏中输入14 mm;在 Hole Depth(孔深)一栏中输入18 mm。再选择 Right-Threaded(右旋螺纹)选项,图形预览如图3.55所示。

图3.55 至此螺纹定义完成,点击OK,生成的孔如图3.56所示。

图3.56

鼠标左键选择上述绘制的螺纹孔底面(平底)作为下一个钻孔的表面,如图3.57所示。

图3.57

单击工具栏中的Hole (钻孔)图标

,弹出对话框,提供钻孔参数的设定。在对话框中先打开Extension 菜单,在第一栏中选择Up To Next(成型到下一面)类型;在Diameter(直径)一栏中输入5 mm ;在Offset(偏移)一栏中输入0 mm (通常默认状态都是0);如图3.58所示。

第三篇:三维CAD快速设计汽车轮毂教程

篇一:汽车前轮毂铸造工艺设计(范例) 中文摘要

本设计是对汽车前轮毂零件进行铸造毛坯工艺设计。根据零件的使用条件、结构特点、生产批量,结合工厂现有设备等进行铸造工艺分析,确定了铸造方法、造型及造芯方法、凝固原则及浇注位置、分型面、砂箱中铸件数量、砂型数量等,完成了砂芯、浇注系统、冒口及冷铁、相关工装设备等设计,并进行铸件质量控制分析及制定了检验要求。

关键词:砂型铸造,工艺分析,工艺设计,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casting blank technology design for front hub bearing in car.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structural features, production batch of the part and existing equipment, it does the casting technology analysis, determines the method of casting, modeling, core making, solidification principles and pouring position, parting surface, the quantity of casting and mold, etc. It completes the design of sand core, pouring system, riser, chill, equipment, does the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of casting and constitutes the inspection requirements.

Keywords: sand mold casting,technology analysis,technology design,quality control 目 录

第一章 汽车前轮毂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汽车前轮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生产条件及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工艺方案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铸造方法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凝固原则、浇注位置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分型面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砂箱中铸件数量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砂芯数量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1铸造收缩率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2铸造精度及尺寸、重量偏差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3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4拔模斜度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 砂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浇注系统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1浇注系统类型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2浇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冒口及冷铁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1冒口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2冒口的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3 冷铁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排气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铸件图及铸件工艺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型、芯砂种类及配方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型砂种类及配方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芯砂种类及配方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芯砂种类及配方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工艺装备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模样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模底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芯盒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砂箱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铸件的熔炼、浇注、落砂、清理、热处理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熔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浇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落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清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热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铸造质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铸造缺陷分析及防止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铸件质量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汽车前轮毂工艺分析

1.1汽车前轮毂

图1-1为汽车前轮毂零件三维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毂作旋转运动,内孔装有轴承。由于汽车前轮也起支撑汽车的作用,因此,装于前轮中央的轮毂是受力零件。 图1-1 汽车前轮毂零件三维图(可以是零件照片)

1.2生产条件及技术要求

汽车前轮毂生产性质为成批生产,材质为ZG270-500。

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机械性能应满足:σb>500MPa ak>35MPa 精度要求:详见图1-2汽车前轮毂零件图。

铸件内部不得有缩孔、缩松等缺陷,Φ420的圆加工后允许出现黑皮,铸件表面光洁,轮廓清晰。

篇二:CAD三维实体绘制详细教程+例题

CAD 绘制三维实体基础

1、三维模型的分类及三维坐标系;

2、三维图形的观察方法;

3、创建基本三维实体;

4、由二维对象生成三维实体;

5、编辑实体、实体的面和边;

1、建立用户坐标系;

2、编辑出版三维实体。

讲授8学时

上机8学时

总计16学时

AutoCAD除具有强大的二维绘图功能外,还具备基本的三维造型能力。若物体并无复杂的外表曲面及多变的空间结构关系,则使用AutoCAD可以很方便地建立物体的三维模型。本章我们将介绍AutoCAD三维绘图的基本知识。

11.1 三维几何模型分类

在AutoCAD中,用户可以创建3种类型的三维模型:线框模型、表面模型及实体模型。这3种模型在计算机上的显示方式是相同的,即以线架结构显示出来,但用户可用特定命令使表面模型及实体模型的真实性表现出来。

11.1.1线框模型(Wireframe Model) 线框模型是一种轮廓模型,它是用线(3D空间的直线及曲线)表达三维立体,不包含面及体的信息。不能使该模型消隐或着色。又由于其不含有体的数据,用户也不能得到对象的质量、重心、体积、惯性矩等物理特性,不能进行布尔运算。图11-1显示了立体的线框模型,在消隐模式下也看到后面的线。但线框模型结构简单,易于绘制。

11.1.2 表面模型(Surface Model)

表面模型是用物体的表面表示物体。表面模型具有面及三维立体边界信息。表面不透明,能遮挡光线,因而表面模型可以被渲染及消隐。对于计算机辅助加工,用户还可以根据零件的表面模型形成完整的加工信息。但是不能进行布尔运算。如图11-2所示是两个表面模型的消隐效果,前面的

薄片圆筒遮住了后面长方体的一部分。 图11-1 线框模型 图11-2 表面模型

11.1.3 实体模型

实体模型具有线、表面、体的全部信息。对于此类模型,可以区分对象的内部及外部,可以对它进行打孔、切槽和添加材料等布尔运算,对实体装配进行干涉检查,分析模型的质量特性,如质心、体积和惯性矩。对于计算机辅助加工,用户还可利用实体模型的数据生成数控加工代码,进行数控刀具轨迹仿真加工等。如图11-3所示是实体模型。

图11-3 实体模型

11.2 三维坐标系实例——三维坐标系、长方体、倒角、删除面 AutoCAD的坐标系统是三维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分为世界坐标系(WCS)和用户坐标系(UCS)。图11-4表示的是两种坐标系下的图标。 图中“X”或“Y”的剪头方向表示当前坐标轴X轴或Y轴的正方向,Z轴正方向用右手定则判定。 世界坐标

图11-4 表示坐标系的图标

缺省状态时,AutoCAD的坐标系是世界坐标系。世界坐标系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对于二维绘图,在大多数情况下,世界坐标系就能满足作图需要,但若是创建三维模型,就不太方便了,因为用户常常要在不同平面或是沿某个方向绘制结构。如绘制图11-5所示的图形,在世界坐标系下是不能完成的。此时需要以绘图的平面为XY坐标平面,创建新的坐标系,然后再调用绘图命令绘制图形。

用户坐标系

任务:绘制如图11-5所示的实体。

目的:通过绘制此图形,学习长方体命令、实体倒角、删除面命令和用户坐标系

的建立方法。

知识的储备:基本绘图命令和对象捕捉、对象追踪的应用。

图11-5 在用户坐标系下绘图

绘图步骤分解:

1.绘制长方体

AutoCAD提示: 指定长方体的角点或 [中心点(CE)] <0,0,0>:在屏幕上任意点单击

指定角点或 [立方体(C)/长度(L)]:L ? //选择给定长宽高模式。

指定长度: 30? 指定宽度: 20? 指定高度: 20? 绘制出长30,宽20,高20的长方体,如图11-6所示。

2.倒角

用于二维图形的倒角、圆角编辑命令在三维图中仍然可用。单击“编辑”工具栏上的倒角按钮,调用倒角命令:

命令: _chamfer (“修剪”模式) 当前倒角距离 1 = 0.0000,距离 2 = 0.0000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M)/多个(U)]:在AB直线上单击 基面选择... 输入曲面选择选项 [下一个(N)/当前(OK)] <当前>:? //选择默认值。 指定基面的倒角距离: 12? 指定其他曲面的倒角距离 <12.0000>:?//选择默认值12。

选择边或 [环(L)]:在AB直线上单击

结果如图11-7所示。

图11-6 绘制长方体 图11-7 长方体倒角

3.移动坐标系,绘制上表面圆

因为AutoCAD只可以在XY平面上画图,要绘制上表面上的图形,则需要建立用户坐标系。由于世界坐标系的XY面与CDEF面平行,且X轴、Y轴又分别与四边形CDEF的边平行,因此只要把世界坐标系移到CDEF面上即可。移动坐标系,只改变坐标原点的位置,不改变X、Y轴的方向。如图11-8所示。

(1)移动坐标系

在命令窗口输入命令动词“UCS”,AutoCAD提示:

命令: ucs 当前 UCS 名称: *世界* 输入选项

[新建(N)/移动(M)/正交(G)/上一个(P)/恢复(R)/保存(S)/删除(D)/应用(A)/?/世界(W)] <世界>: M ? //选择移动选项。

指定新原点或 [Z 向深度(Z)] <0,0,0>: <对象捕捉 开>选择F点单击 (2)绘制表面圆

打开“对象追踪”、“对象捕捉”, 调用圆命令,捕捉上表面的中心点,以5 为半径绘制上表面的圆。结果如图11-9所示。

4.三点法建立坐标系,绘制斜面上圆

(1)三点法建立用户坐标系

命令窗口输入命令动词“UCS”

命令: ucs 当前 UCS 名称: *没有名称* 输入选项 [新建(N)/移动(M)/正交(G)/上一个(P)/恢复(R)/保存(S)/删除(D)/应用(A)/?/世界(W)] <世界>: N ? //新建坐标系。

指定新UCS的原点或[Z轴(ZA)/三点(3)/对象(OB)/面(F)/视图(V)/X/Y/Z] <0,0,0>: 3? //选择三点方式。 指定新原点 <0,0,0>:在H点上单击

在正 X 轴范围上指定点 <50.9844,-27.3562,12.7279>:在G点单击

在 UCS XY 平面的正 Y 轴范围上指定点 <49.9844,-26.3562,12.7279>:在C点单击

也可用下面两种方法直接调用“三点法”建立用户坐标系 篇三:CAD三维入门经典教程

CAD三维建模

CAD三维建模 ................................................................................................................................. 1 1. CAD三维建模首先应做什么? ................................................................................. 2 2. 何为三维世界坐标系? ............................................................................................... 2 3. 如何灵活使用三维坐标? ........................................................................................... 2 4. 如何使用柱面坐标和球面坐标? ............................................................................... 2 5. 如何认定CAD的作图平面? .................................................................................... 3 6. 哪些二维绘图中的命令可以在三维模型空间继续使用? ....................................... 3 7.哪些二维编辑命令可在三维空间继续使用? ................................................................. 3 8.如何确定三维观察方向? .................................................................................................... 3 9.如何使用过滤坐标? ......................................................................................................... 4 10.为什么要采用多视口观察实体? ................................................................................... 5

11.如何将各分线段合并为一条多段线? ........................................................................... 6 12.如何创建面域并进行布尔运算? ................................................................................... 6 13.如何保证在三维建模时作图的清晰快捷? ................................................................... 6 14.三维多义线有什么用途? ............................................................................................... 6 15.如何使用三维平面命令? ............................................................................................... 6 16.三维平面PFACE又如何使用呢? ................................................................................. 7 17.哪些三维曲面命令要经常使用? ................................................................................... 7 18.在使用四个三维多边形网格曲面之前应先做什么工作? ........................................... 8 19.三维旋转曲面有那些使用技巧? ................................................................................... 8 20.三维直纹曲面有什么使用技巧? ................................................................................... 9 21.边界曲面是否有更灵活的使用方法? ......................................................................... 10 22.虽说已对三维绘图命令较为熟练,但仍难以快速制作所要的模型,是什么原因?

................................................................................................................................................ 10 23.如何使用镜像命令? ..................................................................................................... 11 24.如何使用三维阵列命令? ............................................................................................. 11 25.如何使用三维旋转命令? ............................................................................................. 13 26.如何绘制三维四坡屋顶面? ......................................................................................... 13 27.如何生成扭曲面? ......................................................................................................... 14 28.如何将两个不同方位的三维实体按要求对齐? ......................................................... 14 29.在利用面域拉伸或旋转成实体时,看似封闭的线框为什么不能建立面域? ......... 15 30.三维实体命令在使用中有什么技巧? ......................................................................... 15 31.球体命令使用有什么技巧? ......................................................................................... 16 32.圆柱体命令使用有什么技巧? ..................................................................................... 16 33.圆锥体在三维设计中是否很少见? ............................................................................. 17 34.圆环体有哪些使用技巧? ............................................................................................. 17 35.拉伸命令的使用技巧在哪些方面? ............................................................................. 18 1. CAD三维建模首先应做什么?

答:首先应当熟悉世界坐标系和三维空间的关系。其次

是掌握CAD的用户坐标系以及多个视图的使用技巧。另外必须熟悉面域的操作和多段线的编辑。至于基本立体的绘图练习全靠反复训练,掌握各自的特点。

2. 何为三维世界坐标系?

答:世界坐标系是CAD在作图时,用于确定平面或空间点位置的一个笛卡尔坐标体系,每一个坐标的正向和另两个坐标的旋向必须符合右手定则。CAD在平面作图时的三维世界坐标系标志是坐标符号图中有一“W”字样。

一般将X-Y平面理解为水平面,Z轴方向表示高度距离,就是说“Z”值等同于用来确定X-Y水平面高度的标高命令“ELEV”。无论是“Z”值还是“ELEV”值,其“+”值表示在X-Y面上方,而“-”值表示在X-Y面的下方。用户在作图时要切记这一点。

否则,作图方向的紊乱,将使你陷入困境!

3. 如何灵活使用三维坐标?

答:在三维实体建模的作图过程中,要经常地变换坐标系统,从而有利于作图。CAD的世界坐标系是不变的,主要是用户坐标系的变换,其命令为“UCS”,它可以完成平移、新建坐标方向、旋转等功能。执行过“UCS”后,命令行提示如下:

用户可以选择需要的项目。如果选择新建项,即键如“N”后回车,则命令行再次显示为:

用户即可确定Z轴方向,利用三点重新定坐标系或分别绕X、Y、Z轴旋转任意角度。 也可以打开工具条点击图标,如图 一所示,常用的项目用户一定要熟练。 图 一 坐标变换工具条

4. 如何使用柱面坐标和球面坐标?

答:这两个坐标主要适用于三维建模作图,而且在三维模型空间较为直观。尤其是在渲染效果图中用来确定灯光的位置十分方便。

柱面坐标的形式为:(R<角度1,H),相对坐标形式为:(@ R<角度1,H),其中R为柱面的半径,角度1为柱面上的点在X-Y平面上的投影点与X轴正向的夹角,H为距X-Y平面的高度值。利用柱面坐标很容易在圆柱实体的表面上确定一点的位置。

球面坐标的形式为:(R<角度1<角度2),相对坐标形式为:(@ R<角度1<角度2),其中R为球面的半径,角度1为球面上的点X-Y平面上的投影点与X轴正向的夹角,X-Y平面应过球面中心,角度2为球面上的点与X-Y平面的夹角。在球体表面上定点较为容易。 切记:柱面和球面坐标可以绘制三维空间折线,尤其是绘制圆柱和球面螺旋线。

5. 如何认定CAD的作图平面?

答:CAD的作图平面是X-Y坐标面,或者是在与X-Y坐标面平行的平面上作图。不论是二维绘图还是三维建模中的大部分作图都在该平面上完成,栅格也是在该平面上显示。因此一般将X-Y平面称为平面视图(PLAN)。

但是在三维屏幕状态下作图时,只要每个点的坐标中Z值不为零,就意味着点已经不在X-Y平面上。如LINE命令的不同形式:(30,40)为在X-Y平面上画线,而(30,40,

50)为距X-Y平面50处定一个点。

6. 哪些二维绘图中的命令可以在三维模型空间继续使用?

答:纯正的二维绘图命令应理解为没有宽度和厚度的图线,因此又称为二维线框命令。这些命令只能在X-Y面上或与该坐标面平行的平面上作图,它们是:圆及圆弧、椭圆和圆环,多义线及多段线、多边形和矩形、文字及尺寸标注。所以在使用这些命令时要弄清楚是在哪个平面上工作。

而直线、射线和构造线可在三维空间任意画线。对于二维编辑命令均可在三维空间使用,但必须在X-Y平面内,只有镜像、阵列和旋转在三维空间还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7.哪些二维编辑命令可在三维空间继续使用?

答:以下命令的使用方法在二维或三维空间是一样的。即:复制(Copy )、移动(Move )、偏移(Offset )、倒角( Chamfer)、倒圆角(Fillt )、修剪(Trim )、延伸(Extend )、断开(

Break )及延长等。而镜像、阵列、旋转三个命令在三维空间的使用方法略有不同。

8.如何确定三维观察方向?

答:所谓确定三维观察方向就是从某个方位观察三维模型,设置方法有多种。下拉“视图”菜单---在“三维视图”中的各项均是确定观察方向的命令,用户可以逐一测试,以便在三维建模时灵活运用。执行“VPOINT”命令也是常用的定位方法。

键入“VPOINT”后,命令行提示: (),这有三种不同选择,第一用户可以直接键入(X,Y,Z)坐标值,X、Y、Z可以分别取0和1或-1,即键入(0,0,1)、(1,-1,1)、(-1,-1,-1)等值均可,不同的组合代表不同的观察方向;用户也可先键入“R”选择第二种方式确定方位,键入“R”后屏幕提示如下:

给定角度显示:

也就是说用户要分别输入在X-Y面内的位置,而后再定与X-Y面的夹角以便定观察高度; 如果用户直接按回车(ENTER)键,则屏幕上将出现一个如下图四所示的坐标球和三角架。 此图说明:

(1)小“+”光标如在小圆5内移动,由Z正向看X-Y 平面,若在圆心处为俯视图方向;在小圆外大圆内时,表

示从Z负向看X-Y平面;

(2)小“+”在水平线13上方时,表示由Y正向看X-Y 平面;而在下方时,表示由Y负向看X-Y平面;

(3)小“+”在竖直线24右边时,表示由X负向看X-Y 平面;而在左边时,表示由X正向看X-Y平面;边缘

(4)小“+”光标在大圆外移动,表示绕Z轴旋转实体;

(5)小“+”光标在小圆边缘移动,表示由X-Y面的方

图 二 罗盘和三角架北向观察实体。

切记:无论从何方位观察实体,但观察后必须点击图标,返回原来的作图状态!

9.如何使用过滤坐标?

答:所谓的过滤坐标就是在作图过程中为确定某一点的位置,而该点(X,Y,Z)坐标的某一个值想借助另一点的同名坐标,则可用坐标过滤的办法来完成。即可以分别逐个过滤,也可一次过滤两个(实际为一个平面)。如图 一所示,要在矩形的正上方绘制一个圆柱体,而圆柱体的底部圆心距离矩形中心的高度为本50毫米。则执行过程

图 三 分别过滤X、Y坐标

为:(1)执行画圆柱体命令,命令提示如图 二 所示,输入“。X”回车后捕捉1点。然后

图 四 过滤X坐标 显示提示如图 三所示 ;(2)再输入“。Y”回车后捕捉2点。命令提示如图 四所示;

图 五 过滤Y坐标

(3)最后直接输入Z坐标值,再完成圆柱体的作图。

图 六 输入Z坐标

用户也可以一次过滤两个坐标,一般是“。XY”,选定一个参考点后,再给出Z值即可。

图 七 视口对话框

10.为什么要采用多视口观察实体?

答:在三维建模的作图过程中,有时需要及时的观察整体或局部效果,或者为了确定某一实体的位置,应从不同的角度显示实体,但又不想失去原有的实体状态。所以,CAD为用户提供了多视口观察工具。执行“VPORTS”命令,显示视口对话框,如图 七所示。

如图 八所示,是设置了四个视口。CAD只能在一个视口中工作,用户只需在要工作的 视口中左击鼠标键就可进入,此时该视口的边界亮显,光标也同时变为十字形的工作状态。

图 八

四个视口观察实体

视口操作有很强的功能,这里先建议用户利用视口设置不同的观察方向,如图 八各视口所 示。但是如果要在某一个视口中添加实体,那么其它视口中也同样显示出来。

第四篇:Illustrator设计制作LOGO实例教程

在Illustrator中有相当多设计漂亮LOGO的方法,本教程能教会大家用分割工具做一些简单但是非常漂亮时尚的LOGO,大家来学习一下吧,通过这个实例,你能制作出更好的logo

最终效果图:

第一步:

打开Adobe Illustrator,创造一个新的文件。用椭圆工具(L),创建一个圆。

第二步:

复制圆,然后调整园的宽度,对齐到左边。使用青色混合图层。(这几步都很简单的~)

第三步:

重复上一步的过程,这一次却要降低新圆的高度。使用绿色。见下图。

第四步:

重复第二步,这次对齐到右边,用黄色。

第五步:

重复第三步只调整新的椭圆的上部,用红色。

第六步:

选择所有的椭圆,去修整面板(窗口>修整)。点击分离,这个命令将分离所有的元素,让我们可以独立使用不同的颜色.

第七步:

你可以试着用渐变工具(G)来创建一个漂亮的立体效果啦。

第八步:

如果你需要把标志放在白色和黑色或者其他单一色彩的背景中, 最好的办法是增加一个稍微厚点的描边就OK鸟。

类似logo作品 :

结论

虽然有些LOGO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技术是相当简单的。就看你是否有创新的想法了。在本

教程的基础上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三角形?椭圆形?多边形?甚至不规则 图形?以拓展自己的思路 . 展现自己的风格 . 完了 就这样吧

第五篇:CAD实例:中望给排水如何提高消防喷淋设计效率

中望给排水是集建筑室内给排水和室外给排水(含小区管网)绘图及专业计算于一体的给排水设计软件,具有极大的技术优势:采用智能化的自定义实体技术,管线与设备完全自动处理相互关系,实现了室内给排水设计、消防喷淋设计、虹吸雨水设计、水泵房设计、室外雨污管网设计等,能够大幅度简化CAD设计流程,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

下面,通过消防喷淋设计全流程展示中望给排水在智能绘图和专业计算一体化上的便捷和精确。 第

一、喷头布置

现代新型建筑物一般都是不规则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这样一个不规则的防火分区划分为若干个规则的区域来进行喷头的布置。中望给排水提供了多种喷头布置方式:交点喷头、直线喷头、弧线喷头、矩形喷头、扇形喷头、等距喷头、任意喷头等。对于下图所示的户型区域内,可以分为7个矩形区域来进行喷头布置。

首先布置“1”区喷头,在中望给排水中执行“矩形喷头”命令,选择不同的危险等级来确定最大最小行列间距,这里选择“中危Ⅰ级”,管标高设置3米,勾选预演保护半径。在布置喷头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即时查看是否覆盖全部区域。值得一提的是,在喷头布置的同时,支管也一起随之布置连接完成,非常快速高效。

图/中望给排水CAD喷头布置

第二、布置干管立管

使用CAD软件上的管线菜单中的“立管布置”功能,采用“墙角布置”快速布置喷淋立管。当立管布置好后,绘制干管将立管和支管连接起来,设计师在“绘制管线”的时候不需要选择管线类型,只需要点击一下立管,系统会自动跳到相应的管线类型,非常智能。

图/中望给排水CAD智能布置干管立管

第三、喷头尺寸标注 接下来执行“平面消防”中的“喷头尺寸”,只需框选喷头,所有框选喷头间的尺寸将标识出来。更重要的是,双击标注好的尺寸可以快速标注喷头与轴线之间的距离。 第

四、管径标注

管径标注也有危险等级设置,此时采用与喷头布置一致的危险等级。根据管径标注数量和比例来设定不同的管径文字高度以达到清晰的效果。在中望给排水中执行“喷淋管径”命令,选择喷淋干管,系统将一次性完成所有的管径标注,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图/中望给排水CAD实现快速标注

第五、喷淋计算

喷淋计算以图形绘制过程中设置的相关参数为基础,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计算出水管中水的流速、流量、压力等,当流速大于5m/s时将以紫色显示提示设计师进行管径校正,校正管径后图纸中的管径自动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管径调整。同时,中望给排水可以快速生成计算书和计算表。

图/中望给排水CAD人性化的管径校正功能

至此,消防喷淋设计基本完成。需要强调,中望给排水通过喷淋的快速绘制和喷淋计算验证喷淋布置是否合理,同时校正管径将结果反馈到图形绘制中,实现绘图与计算的智能一体化,从而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小结:作为中望CAD工程建设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中望给排水不仅具备室内室外给排水设计所需的专业功能,与中望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等专业模块无缝兼容,并且完美兼容市面上其他工程建设各专业设计软件,彻底解决图纸兼容性低、数据交互性差等工程建设领域中诸多阻碍CAD协同设计的难题,从而提高给排水设计的科学性和效率。

上一篇:第一次获奖作文350字下一篇:创建文明工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