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0

一、引言

公共英语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课, 因此各个院校都会开设一至一年半的英语课程。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 学习兴趣也不浓厚。通过蓝墨云班课对学生英语学习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发放170份问卷, 收回170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 学生听说的技能最弱, 最想提高说的技能;但是由于英语单词发音不准, 语调不优美, 羞于开口等问题比较严重, 开口说英语成了一大难题。然而, 学生又不知该如何改善。由于基础太差, 随着课堂上知识量不断增加, 学习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大, 越容易对英语的输出感到厌倦与恐惧。如果教师不创新教学方法, 照本宣科, 学生在听到英语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大脑就会将相关信息自动屏蔽。那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开口说英语就成了摆在英语教学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跨界研究中发现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于1924年创立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一教学法不以结果为目的, 重视教学环节设置, 启发学生积极参与, 体验与创造,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这种教学体系没有框框、不封闭, 不排他。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发音不准、语调不优美的问题, 增强学生自信心。

二、奥尔夫教学法中的体验、探索、创新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奥尔夫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很少有语言的渲染, 而是让学生通过动作、节奏、朗诵、舞蹈、奏乐或即兴创作等大量的实践活动, 直接去感受音乐, 把学生具有的音乐潜能开发出来, 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音乐语言、节奏、韵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奥尔夫提倡通过自己亲自参与音乐活动, 从亲自体验中找出‘知识’。”[1]…奥尔夫也曾经说过:“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创造音乐, 是最重要的。”[2]在具体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造出音节手势语、重音手势语以及感受节拍与节奏的不同, 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 音节手势语初探、创新、应用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 教师将音乐中的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比喻成各种动物的脚丫与叫声让学习者在游戏参与、体验中掌握枯燥的理论。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不同音节词汇的发音也具有不同的长度, 并且找出不同音节词汇与不同音符之间的联系, 找出规律。

在词汇记忆的过程中, 教师要求学生大脑与肢体语言协调合作, 将多音节词化繁为简, 进行记忆。提供多种对应的手势语供学生选择, 让学生自己挑选、创造出不同音节词汇相对应的手势语, 鼓励多样化与创新。

(二) 重音手势语初探、创新、应用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 教师将强弱拍应用于句子中, 通过自我介绍等方式来感受强拍、弱拍的不同。单词的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与音乐中的强拍、弱拍极其相似。因此, 教师……………让学生在交响乐中感受强拍、弱拍。随后, 像大型音乐会的指挥家一样, 将自己的手想象为指挥棒, 来打出节拍。以online…/ɒn'laɪn/…第一个音节为非重读音节对应音乐中的弱拍, 第二个音节为重读音节对应音乐中的强拍, 这个单词就可以用弱强这样的拍子打出来。三音节词relevant…/ˈreləvənt/…就对应着强拍, 弱拍, 弱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 引导学生们自己找到强拍, 弱拍的手势语。

(三) 永恒不变的节拍与瞬息万变的节奏在英语句子中的体验、应用

奥尔夫教学过程中, 学习者通过交响乐或者节奏感强烈的曲子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稳定不变的节拍与表达强烈情感时瞬息万变的节奏。那么在词汇, 短语以及句子中同样存在稳定与变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学生们读出的英语句子没有节奏感, 有的学生读出来的句子就像一个个单词蹦出来的感觉, 没有乐感。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教师会告诉学生名词, 动词等实词重读, 介词, 连词等虚词弱读等方法, 学生们学习之后依然不懂得该如何应用。在此基础上, 笔者发现可以应用音乐中的节拍与节奏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让学生轻松掌握这种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引入稳定拍与节奏的概念。学生们通过实践体验、总结出无论一个单词是几个音节, 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稳定的节拍与变化的节奏, 一个节拍可以是一个词, 也可以是多个词。一个节拍里可以是一个单音节词也可以是一个多音节词。区别在于读出词汇时的节拍不变, 节奏变化。

(四) 将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 以音乐为背景音, 将音乐的旋律, 节奏编成故事让学习者无形中融入音乐, 学习音乐。在英语教学当中播放音乐例如London…bridge, 让学生在听歌曲的过程中掌握旋律自主拍出稳定拍。然后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 两个学生双手搭成拱桥的形状, 同一组的其他同学从桥下穿过, 当音乐播放到falling…down时, 桥垮塌将其中一个同学困入其中。这时被困住的同学必须将教师提前布置在黑板上的一组五个单词读出来, 并且打出正确的音节手势语与重音手势语。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之后, 笔者对学生们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设置了7个问题, 发放170份调查问卷。88%学生对奥尔夫教学法感。97%的学生觉得音节手势语与重音手势语对单词正确发音有帮助。87%的学生在给出一个单词后可以使用借助音节手势语与重音手势语读出单词的正确发音。96%的学生认为稳定拍在儿歌教学与英语句子教学中有效果。97%名学生认为经过一学期学习, 听说能力有所提高。以两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进行奥尔夫教学法这一学期的期末成绩过关率提高了10%, 尤其是听力与词汇题目正确率提高明显。此次实践教学效果证明, 奥尔夫教学法试用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

四、结语

“美国国语 (American English) 教学研究界提出‘完整语言’ (whole language) 是从‘学习’语言的角度以及对学习者的看法来讨论语言教学。完整语言教学以“真正使用” (real use) 为原则进行教学。‘语言是从实际使用学习而得, 并非通过语言的部分练习后再综合的结果’。它明确提出语言学习的最好途径是‘真正使用’而不是‘做练习’”。[3]…因此, 通过对学生课堂实践教学研究, 将奥尔夫教学法引入并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让学生参与进来, 真正使用语言, 增强学习兴趣, 创新学习方法。

摘要: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跨界研究, 充分利用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文对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于英语教学进行研究, 将音乐领域的研究成果融合、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 为枯燥的语言教学注入活力。将音乐中的节奏、节拍应用于词汇、短语以及句子之中, 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音节、句子的语调;将音乐中的强拍、弱拍对应词汇中的重音、非重音, 让学生创造性地自编重音手势语, 强化并辅助记忆词汇的正确发音与语调;将英语歌曲融入音乐中, 通过乐曲的不断变化让学生融入情感、深化理解。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节奏节拍,音节,重音

参考文献

[1] 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教学模式构建[J].外国教育研究, 2012 (4) :12.

[2] Carl Orff.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music and emotion Music and Emotion: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129.

[3] 张丕业.试谈“真正使用”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学术交流, 1999 (2) :66.

上一篇: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一篇: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措施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