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初步探讨

2022-09-10

1 青少年篮球教学与训练的特点

青少年的可塑性大, 求知欲旺盛, 随着他们神经系统、形态、机能发育的完善, 可以掌握许多技术动作, 并由此对今后的发展起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技术训练的效果取决于遗传、训练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以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程度和专项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在青少年时期, 由于他们的生理发育基础和心理特征有特殊之处, 素质和能力尚处于发展过程中, 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 因此, 需要根据他们的生理发育基础和心理特征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训练。

2 青少年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原则

2.1 针对各种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

7~14岁发展协调能力最佳时期。由于篮球运动技术相对讲来较复杂, 协调性要求较高,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习, 可以很快掌握技术。13~16岁是性发育期, 此时期主要是把此年龄阶段前所掌握的复杂动作稳定下来, 不宜大力发展新的复杂动作, 应采用大量的辅助性练习来巩固原有的技术动作。16岁以后发展属于成熟, 同时运动素质在此时期内也已有很大的提高, 各项指标已接近成年人水平, 因此, 训练中可安排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

2.2 针对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虽然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技术动作的有利时期, 但由于他们缺乏广泛的动作储备和丰富的运动经验, 抽象能力思维较差, 因而技术训练的困难程度还是较大的, 他们的观察能力往往倾向于形象思维, 行为具有模仿形式的特点, 他们的技术训练可以说是一种“模仿与重复反应”。因此, 应把对所学动作的理解与直观形象尽可能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多采用完整的练习法, 练习的方法由易到难, 尽量使动作简单。到青少年后期, 抽象思维能力已获发展, 也有了一定的运动经验, 对讲解的理解能力已有所提高, 因此可逐渐增加分解动作的练习比重, 逐渐用练习法来改进技术。由于此阶段发育影响, 在某些技术动作的掌握会出现某些不协调的现象。因此, 对女孩应多采用鼓励, 降低技术要求等方法稳定她们的情绪, 增强心理稳定性。而男孩此时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 具有行为不稳定、容易激动的特点, 这就要根据不同神经类型的运动员给予启发和引导。

总之, 对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技术训练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使技术训练既成为掌握技术的过程, 又成为打基础的过程。在技术训练初期的教学中, 要以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和正确的技术规格为主, 并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技术的逐步掌握, 要注意技术训练的全面性, 包括左手右手的同步发展, 并将所学习的技术尽可能的与相应的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相结合, 把技术训练和身体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了使训练取得良好效果, 要注意循序渐进, 掌握适宜的运动负荷, 并在训练中采用多种练习方法, 完成一个任务, 发展一种能力, 努力提高运动员的学习兴趣, 力争取得最佳训练效果。

实践证明, 青少年时期技术训练是造就他们将来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一个非常主要的方面, 顺应他们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必然趋势, 充分利用有机体发育中的有利条件, 再训练目标确定后, 进行长期、系统、有计划的训练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青少年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手段与方法的选择

3.1 训练手段方法在训练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在训练计划中, 确定了训练目标和任务, 提出了训练内容, 紧跟着就要采取周密的措施和运用具体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即练习的方法。任务确定后, 采取严密的措施, 运用正确的手段与方法, 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 才能有效的提高技术。

方法手段的设计与创造, 特别是技术运用的训练, 一定要遵循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的原则。只有实战出发, 设计和组织练习方法, 设置多种复杂条件, 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 逐渐增加难度、强度、对抗性, 使训练的条件接近或超过实战情况, 才能练出过硬的技术, 才能在实战中运用自如。

3.2 训练手段方法的目的性

训练方法与手段要有的放矢, 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提高什么技术环节, 目的性一定要明确。任何一种练习方法, 一套方法或一系列的训练手段, 都是解决一定任务的手段, 这种方法练什么, 目的是什么, 目的性一定要强。例如, 在提高远距离投篮时, 一个运动员在距篮7米的地方投得很难, 但拉远50厘米则投篮命中率降低20~30%, 如何解决呢?方法很多, 如改进投篮技术, 提高力量, 提高手指、手腕、手臂与全身协调用力, 移到距篮10米处练习远投, 之后再回到7.50米处投篮等。

3.3 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

篮球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及运用, 首先要根据本队的训练任务和内容确定。同时注意从实战出发, 抓住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的关键环节, 严格要求, 扎扎实实地解决。每一个训练手段方法都有它本身的特点和要求, 但在各训练方法手段之间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如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之间, 各种技术之间, 技术与技术之间等等。

4 青少年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全年训练计划的制定

训练计划是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指定训练计划要有预见性.要在充分调整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训练目标。使训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 以保证训练任务顺利完成。全年训练计划是多年训练计划的基础, 它是指导和检查运动训练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训练的原则、任务、手段、方法、负荷安排及组织工作, 都要在计划体现和反映出来。

4.1 全年训练计划的内容

说明运动员的原始情况;训练任务与指标;训练的基本内容;确定各个周期、时期的任务;规划负荷的变化趋势;训练方法和手段;各个手段负荷量度;恢复措施;检查、评定工作的时间、内容、标准。

4.2 全年训练计划的要求和内容

全年训练计划的制定要依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形成竞技状态的规则。重大比赛时, 要在总结上一年训练工作的基本上进行。从目前我国现行的竞赛制度看, 篮球运动训练大多数采用双周期制。无论是单周期还是双周期, 都要按照周期划分训练时期, 对个训练时期的任务、内容、比例、运动负荷进行安排和阐明。

全年训练计划的基本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年训练的任务和要求要有针对性, 切实可行, 具体明确;各个训练时期的时间分配以及运动负荷的安排要适宜;选择训练内容手段和方法, 既要符合篮球运动的发展要求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又要注意身体素质与技术战术的关系;要有具体措施, 保证训练各个环节顺利的实施;计划要留有余地, 以利在实施计划中的调整和修正;要有各种数据、指标, 为检查和改进训练工作, 提高训练质量提供依据。

4.3 全年训练计划的时期

全年训练计划的制定是以比赛为核心进行划分的, 如果是单周期训练计划, 就包括一个准备期、比赛期、过度期;如果是双周期, 训练计划则包括两个准备期、比赛期和过度期。

准备时期:准备时期是从每个新周期开始到比赛前结束。准备期在大周期训练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准备时期的时间长短,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竞技状态的稳定水平。时间长则稳定性好, 时间短则差。一般第一个大周期的准备时期不得少于3个月, 以便使队员的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及心理的某些方面或全面综合水平获得提高。

比赛时期:比赛时期是指从比赛计划的第一场比赛到最后一场比赛的这段时间。其主要任务是保持最高竞技状态, 创造优异成绩。根据竞赛规程安排的比赛日程表进行比赛, 安排比赛、训练、观摩比赛, 了解对手情况和休息等。

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消除疲劳、积蓄力量, 迎接下一个大周期的训练。过渡时期除一定的假期休息外, 主要采用的训练方法是为了达到转移和休息的目的。广泛采用其它运动项目, 如足球、手球、田径、游泳、越野跑等作为训练手段。保持一般的负荷量, 强度要小。

5 少年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水平的测量与评定

训练水平指运动员经过系统训练后, 有机体对运动训练适应能力的程度和比赛的运动成绩, 训练水平越高, 运动能力越强, 以内的成绩也越好。所以, 训练水平是衡量训练效果的重要尺度。为了判断余割运动员在某一阶段中的训练水平, 必须组织专门的测量, 即对各组织器官、系统机能、运动素质、专项技术、战术、心理智能等方面进行测量, 并根据测定资料进行分析与评定。

5.1 运动素质的测定与评定

力量测定:用测力计来测握力、背力、上下肢力量;也可用引体向上、俯卧撑来测上肢力量;用篮球传远来测臂力;用篮球投远、投准来测手腕、手指和前臂力量;可用原地纵跳和助跑摸高测下肢力量和弹跳力。

速度测定:可用专门测定仪器来测反应速度;可用100米、200米作为一般速度的测定指标;结合篮球专项特点的专项速度:30米、变方向跑、折回跑、短距离滑步、直线曲线运球等。

耐力测定:可用3000米、越野跑作为一般耐力测定指标;用反复折回跑、反复滑步练习、二人直线全场反复传球练习, 作为专项耐力指标。

柔韧性测定:肩部柔韧性测定方法:用棒或绳向后或向前做翻手动作, 根据双手之间最短的距离评定肩部柔韧性。髋部柔韧性测定方法:根据劈腿, 以臀部与地面的距离评定其成绩。

5.2 技术水平的测定与评定

主要根据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测定与评定。技术水平的测定与评分主要包括以下各个方面:投篮与罚球的命中率 (%) ;攻、守篮板球 (次数) ;抢、断球;失误、违例;犯规;防守无球队员的漏人 (次数) ;防投篮成功率 (%) , 防持球突破成功率 (%) ;得分;助攻传球 (次数) 。

5.3 战术水平的观察评定

主要根据比赛中运动员战术行动的合理性和所起的作用进行评定, 进攻方面包括:个人攻击意识和能力;配合意识和能力;调整位置;助攻传球意识和能力等。防守方面包括:防守的策略和攻击性;协防意识和能力等。

5.4 心理训练水平的测定与评定

制定具体的心理测定指标比较复杂和困难, 但可以结合训练与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 如在艰苦条件下的意志品质、紧张激烈情况下心理稳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等情况, 给予恰当的评语或评分。

摘要:文章主要从青少年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特点、原则、手段与方法的选择、全年训练计划的制定以及水平的测量与评定等诸多方面对青少年篮球训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结合作者本人的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观点, 以期对青少年篮球的教学与训练有所帮助。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教学与训练

参考文献

[1] 黄滨.篮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2] 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 孙民治.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4] 郭永波.现代篮球训练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5]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抽油井单流阀的改进与应用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成本会计》实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