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宣传资料

2022-08-21

第一篇:全国爱牙日宣传资料

2012金沙明星幼儿园全国爱牙日宣传资料

家长朋友们:

9月20日是全国第24个“爱牙日”,关于口腔知识您知道多少呢?在此,为您整理了30个关于口腔健康方面的问题及其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参与消化过程,协助发音和言语动作,具有感觉功能,并能辅助呼吸,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从事各项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官。主要功能有:咀嚼、吸吮、吞咽、言语、感觉、表情、摄取食物、参与呼吸等。口腔功能是在中枢神经的支配下,依靠牙齿、唇、颊、舌、腭等器官,通过有关肌肉的收缩和下颌运动完成的,是咀嚼系统组织器官分工合作的结果。

2.口腔所包含的组织器官有什么?

口腔所包含的组织器官有:唇、牙齿、面颊、腭、牙龈、齿槽骨、上颌骨、下颌骨、舌骨、颧骨、颞颌关节、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这些器官上的肌肉、神经、血管等。口腔以唇、颊、腭、口底为界,后上方向鼻咽部延续,后下方与口咽相通。除牙齿外,口腔有粘膜覆被,其上皮结构类似皮肤,但在湿润性、角化程度及附件构成上与皮肤不同。

3.牙齿由哪几部分组成?

牙釉质:它是牙冠外层的白色半透明的钙化程度最高的坚硬组织,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牙本质:它是构成牙齿的主体,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也是牙髓腔及根管的侧壁。

牙骨质:它包绕牙根的外层,较薄,颜色较黄,硬度类似于骨组织,具有不断新生的特点。

牙髓:它位于髓腔及根管内,主要由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构成。

4.“牙周”包括什么?

牙周组织是由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俗称牙花肉)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固定和营养牙齿。

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包含什么?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包含两层意思:

(1)健康检查,即在没有口腔疾病或自已没有感觉到有牙病的情况下,进行的健康检查,而不是已明确自己有牙病,才去看牙病。

(2)要求定期、而不是随意的。定期的时限标准随年龄而异,通常是:2~12岁儿童每半年检查一次;12岁以上者,则每年检查一次。

6.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有什么意义?

(1)口腔常见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多属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因此,通过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2)有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在口腔有表现,常常可通过口腔健康检查,而发现属于全身性的疾病。

7.保护牙齿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健美牙齿最佳年龄牙齿发育取决于两个阶段:

一是从胎儿期2个月到出生,此为乳牙发育期。

二是从出生后到8岁,为恒牙形成期。

8.如何正确的刷牙?

可选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但不要用力过猛,要动作轻柔,反复多次。

(1)竖刷法

方法:就是将刷毛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同一部位反复多次。

优势:可以有效控制菌斑,刺激牙龈,使牙龈外型保持正常。

(2)颤动法

方法:将刷毛与牙齿成45度角,使刷毛的一部分进入牙龈与牙面之间的间隙,另一部分深入牙缝内,来回做短距离的颤动。刷咬合面时,刷毛应平放在牙面上,做前后短距离的颤动。每个部位2到3颗牙齿,将牙的内外面都刷干净。

(3)生理刷牙法

方法:刷毛顶端与牙面接触,然后向牙龈方向轻轻刷。

9.儿童用成人牙膏可以吗?

儿童不宜使用成人含氟量较高的牙膏。由于儿童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含漱技术尚未完全掌握,若是使用对成人洁牙比较有效含氟量较高的牙膏,造成孩子每天吞咽下过多的氟,是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

10.什么是正确的漱口方法?

将漱口水含在嘴里,后牙咬紧,利用唇颊部,也就是腮帮子的肌肉运动,使漱口水通过牙缝,这样才能达到漱口的作用。

11.如何预防龋病?

(1)消除致龋因素,搞好口腔卫生,进行有效的刷牙。

(2)适当应用氟化物提高牙齿抗龋能力。

(3)应用窝沟封闭剂,隔绝致龋因素对牙齿的侵袭。

12.龋病好发于哪些牙齿?

第一磨牙患龋(蛀牙)率最高。即:6周岁时,上下左右最后面萌出的第一颗大磨牙(六龄牙),可以到牙医那里做“窝沟封闭”来有效的预防龋病(蛀牙)的发生。

13.什么是六龄齿?

六龄齿是第一恒磨牙,由于平均萌出年龄为六岁而得名。六龄齿对儿童颌面部的发育很重要,如果早失可使第二恒磨牙向前倾斜移动,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六龄齿是恒牙,终生不再替换,应该很好地进行保护。除认真刷牙外,可以在牙科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氟化物和窝沟封闭剂预防龋齿。

14.什么是窝沟封闭?

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是凹凸不平的,有一些天然的窝沟和裂隙。牙菌斑很容易在这些堆积而且用刷牙或其它机械性方法是不可能清除干净的,因此窝沟龋的发生率很高。牙科医生可以使用窝沟封闭剂来封闭这些窝沟,以防止牙菌斑的堆积,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窝沟龋(蛀牙)的发生。

15.乳牙有了洞需要补吗?

我们从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牙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乳牙的健康是恒牙顺利萌出的保证,如果乳牙坏的十分严重,会影响乳牙下

面的恒牙的发育;如果乳牙过早的脱落,后面的牙齿会向前移动,导致恒牙萌出的间隙不够,就可能错位萌出。所以乳牙有了洞也需要补。

16.补牙为什么越早越好?

因为龋洞经过修补后可以阻止龋病(蛀牙)病变的发展,及早恢复牙齿的功能,保持牙列的完整。若不进行及时治疗,病变就会越来越大,从浅龋发展到深龋,对冷热酸甜等食物刺激敏感;当损伤到达牙髓,引起牙髓炎,此时牙痛会十分严重;当病变再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脓肿,甚至颌骨骨髓炎、牙齿脱落缺失。

17.乳牙迟迟不掉怎么办?

儿童一般是在

6、7岁左右换牙,持续到12—13岁才完全完成(20颗乳牙完全换完),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会早些,有的会晚些,如果超过8岁时,仍未换牙,就需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确认是否是乳牙滞留。

18.那些患牙需要拔除?

应该拔除的患牙有:患有严重牙周病的牙,牙齿已经非常松动,经过治疗也不能使其再稳固的牙齿;患有严重龋坏的牙,牙冠大部分缺失,而且牙根周围骨质也被破坏,不能再补的牙齿;反复发炎、流脓的残根;引起反复发炎肿胀的阻生牙;影响正常牙萌出的多生牙、埋藏牙;以及导致病变的牙齿,如牙囊肿,牙龈瘤等。

19.乳恒牙替换时应注意什么?

(1)当恒牙已经萌出,其上乳牙尚未脱落,应及时请医生拔除滞留的乳牙,以使恒牙排列整齐。

(2)如果乳牙脱落后多时尚未见相继恒牙萌出,则需到医院内拍一张牙片检查是否是恒牙先天缺失。

20.外力导致的牙齿脱落可以再植吗?

答案是可以的,牙科医生可以将牙齿进行再植,如果外伤造成牙齿完全由口腔脱出,就应立即把脱落的牙齿放在—杯水或—杯牛奶中或用湿毛巾包起来,也可以含在舌下赶紧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果能在30分钟以内到达医院,再植的远期效果很好。

21.洗牙会损伤牙齿吗?

牙菌斑和牙石是引起牙龈发炎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清除它。用器械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和牙石并将牙面磨光的过程就叫洁牙术或洁治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洗牙。洗牙不会损伤牙齿。

22.什么是“智齿”?

下额第三磨牙一般在18-25岁萌出。由于其萌出时间较晚,也常因位置不足而发生萌出位置异常,故通常彼人们称为“阻生牙”或“智齿”。

23.智齿需要拔除吗?

当智齿长出后,应请专科医师认真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早去除病因,如磨改对合牙尖、切除多余的牙龈瓣等,对确实认为没有保留价值和炎症反复发作的智齿,应尽早拔除,以防后患。

24.吮手指习惯有什么危害?

吮指的儿童,手指有胼胝及弯曲现象,它可引起前牙开颌,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等危害。

25.吐舌或舔舌习惯有什么危害?

儿童有吐舌或舔舌习惯,可引起前牙开颌及下颌前突畸形,甚至形成反颌,如果舌同时舔上下前牙,则形成双牙弓前突。

26.咬唇习惯有什么危害?

情绪不好时出现咬唇动作,日久形成习惯咬上唇,可引起上前牙前突和下颌后缩等症状。

27.偏侧咀嚼习惯有什么危害?

可导致面部左右两侧发育不对称,不常咀嚼的一侧容易使牙垢、牙石堆积,易发生龋齿和牙周病。

28.咬物习惯有什么危害?

常咬铅笔和啃指甲,会导致牙齿不齐闭合不严的后果。

29.剔牙习惯好不好?

有些人养成了一种剔牙习惯,饭后不管牙缝有没有食物嵌塞,总要剔一遍,这容易使牙龈萎缩,牙根暴露。

30.塞牙最好怎么解决?

我们提倡饭后漱口,实在漱不出来,可以用牙刷刷,或者用手帕、毛巾按在食物所塞的部位轻轻一擦就可以出来,这些都比牙签优越得多,不会带来什么损伤。

金沙明星幼儿园 保健室

第二篇:爱牙日宣传资料[定稿]

全国“爱牙日”活动宣传资料

2012年9月20日是我国第23个全国“爱牙日”

主 题: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副主题:呵护孩子,预防龋齿

主题信息

口腔健康的标准和家庭口腔保健基本内容

一.口腔健康的标准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口腔健康的定义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二.家庭口腔保健基本内容

(1)家庭成员每人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

(2)家长监督或帮助儿童刷牙。

(3)家庭成员能够做到科学吃糖,少喝碳酸饮料。

(4)帮助儿童克服吮咬、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5)家庭成员了解《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内容。

(6)家庭成员每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接受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局部用氟、窝沟封闭、龋齿充填、牙周洁治、义齿修复等。

三.龋齿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龋齿对儿童的危害表现在:

1.疼痛。龋齿遇酸、甜、冷、热等刺激时会感到疼痛不适,

2.咀嚼困难。龋齿可导致儿童咀嚼困难,影响孩子进食多纤

维的蔬菜和肉食,形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营养不均衡;

3.乳牙龋齿影响恒牙。

4.心理影响。由于龋齿对言语、美观等功能的影响,会引起

儿童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四.儿童龋齿的预防方法。

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指导儿童刷牙的要点有:

(1)早晚两次刷牙,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2)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保健牙刷,每 3个月更换一次。

(3)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

(4)儿童学习刷牙,家长应当帮助和监督。

2.局部用氟预防龋齿

3.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

4.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5.定期口腔检查,及早治疗龋齿。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到医疗机构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儿童口腔疾病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倡儿童每 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第三篇: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普及保护牙齿健康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牙病及牙齿缺陷危害的认识。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我院组织开展了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真组织

为切实做好此次宣传活动,医院根据通知精神,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从宣传版面、资料准备、人力抽调等方面着手,做了许多工作,为扎实开展宣传日各项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突出主题,形式多样

宣传活动以“口腔健康,全身健康”为主题,大力宣传保护牙齿健康知识,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牙病及牙齿缺陷的危害,掌握保护牙齿的知识,广泛动员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到保护牙齿工作中来。

1、9月20日在医院门前设置咨询点,开展咨询活动,同时悬挂横幅,展示LED显示屏面,发放宣传单;

2、村卫生室以办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牙齿保健知识,使宣传活动更加广泛深入。

三、活动结果

在“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期间,全镇共设立宣传站点12个、悬挂横幅1条、出办宣传栏4期、发放宣传单500余份、接受宣传咨询人数80余人次、参与宣传人数15余人,使广大群众了解牙齿保健知识,以及牙病及牙齿缺陷的危害,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第四篇: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一

今年9月20日是第24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为“关爱自己,保护牙周”,为增强群众口腔保健意识,动员大家关注口腔健康,提高居民防治牙周疾病的意识和能力。我院紧紧围绕“健康口腔,幸福家庭”主题,在门诊大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口腔保健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护牙齿的意识,通过这次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也发现了群众对口腔健康认识不足等问题。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围绕主题,通过大屏幕游走字幕、悬挂条幅、口腔保健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等形式,广泛宣传口腔疾病防治知识,促进广大群众对口腔疾病认识和关注,推动全社会关注口腔卫生。

此次活动,设立宣传展板5块、悬挂宣传条幅1幅,现场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设立咨询台,解答群众咨询400余次,此次活动口腔科主任张乃新及科室内的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爱牙日”当天免收挂号费,并现场免费发放欧柏宁口腔溃疡保护膜10余盒,牙齿脱敏素20余盒、漱爽含漱夜10余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参与就诊咨询的人群中,以老年人及儿童居多,这说明老年人和儿童牙病发病率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要求有所增高。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如许多中青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口腔保健意识不强。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二

总之,通过精心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提升了我院及我院口腔科的社会形象,普及了口腔卫生知识,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宣教中,我们要不断完善,争取将爱牙知识的种子播放到他们的心里发芽成长。

20**年9月20日是第23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是“呵护孩子,预防龋齿”,旨在发挥家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家庭成员口腔保健意识及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和能力。

口腔疾病是与人的生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着人一生的健康。XX区以“爱牙日”为契机,结合宣传主题,进行了周密筹划、精心准备,给各办事处和教育局下发了联合宣传通知,一方面让他们分别深入各社区面向当地居民开展了宣传,在提高他们自身口腔保健能力的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口腔保健问题。另一方面,针对适龄学生,联合区属各中、小学同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引起了我区中、小学生极大的兴趣。XX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进行了全程监督和技术指导,报社、电台XX区新闻中心进行了全面的跟踪报道。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三

宣传日当天集中开展了爱牙日宣传活动,通过健康讲座、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免费咨询、借助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这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校学生广大教职工的口腔保健知识,帮助我们养成了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提高了全校师生的健康行为能力,有力保护了广大师生的牙齿健康,提高了我们的健康水平

9月20日是第23个“全国爱牙日”,口腔健康是人的全身健康与生命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长人的健康寿命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口腔健康会在促进全身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促进人类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口腔病已成为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把牙齿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把龋齿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应重点防治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而在我国,根据各地区调查,龋齿、牙周疾病以及口腔黏膜病、唇舌疾患、口腔癌的患病率都很高。

我班按照学校政教处《关于“全国爱牙日”活动方案》的具体部署,以多种形式开展了“爱牙日”宣传教育活动。窝沟龋影响儿童牙齿健康,而窝沟封闭又是预防儿童窝沟龋的有效方法,它对口腔健康甚至全身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性。目前,我国儿童与青少年中,后牙窝沟龋占龋病的80——90%,如果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窝沟龋的发生,既能极大降低儿童与青少年龋病患病水平,又能降低个人经济负担和社会医疗资源消耗,面对学生日趋严重的窝沟龋发病形势,我们必须提高学生对牙齿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掌握预防牙病的相关知识和健康行为,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开展了爱牙日的宣传活动。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根据政教处相关文件及会议要求,利用健康教育课时间,全班进行了爱牙健康教育课。

二、活动开展

1、首先利用手抄报的形式想全班同学宣传口腔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和预防龋齿的系列教育。

2、听六年级学生国旗下的演讲《如何保持口腔健康》。

3、学生搜集关于保持口腔健康的文字、图片及标语。

4、观看视频,听由牙科专家讲解的关于口腔健康的相关知识,及如何预防龋齿,正确刷牙方法的示范,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哪些事项等,让学生识记并实施到生活中去。

5、张贴与爱牙日有关的标语和图片。

6、组织同学们在《保持口腔健康倡议书》上签字。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四

通过本次活动,在学生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及教育,有效加强了学生们对口腔健康的正确认识,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学生的爱牙知识提高了,护牙卫生习惯也有明显好转。我们要努力进一步唤起全社会人人来关心参与牙病的防治工作,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20**年9月20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应XX区卫生局的要求,开展关于口腔健康宣教工作。经乔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学校的协同合作,于9月20日下午,在乔司中学对初一的中学生进行一堂口腔健康交流课。通过这种传播形式,使同学对口腔健康和预防龋病有更深的了解。

目前,口腔病已成为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把牙齿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把龋齿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应重点防治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宣教的内容如下:

1、牙齿的基本组织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等。

2、了解龋齿的发生机制,病变的进展过程。

3、预防龋齿的最好办法刷牙,仔细的讲解了具体的刷牙方法,次数,时间。

4、通过具体的动画视频,让同学们直观的了解龋齿发生过程。

5、最后讲解了窝沟封闭的作用及其必要性。

通过本次活动,在学生中进行龋齿防治知识的普及及教育,有效加强了学生们对口腔健康的正确认识,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学生的爱牙知识提高了,护牙卫生习惯也有明显好转。我们要努力进一步唤起全社会人人来关心参与牙病的防治工作,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第五篇:世界爱牙日宣传资料

世界爱牙日宣传资料 爱牙日简介 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键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宗旨 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意义 建立“全国爱牙日”是中国开展群众性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一个创举,是推动中国牙病预防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每年的9月20日同样也是“世界爱牙日”。 历年主题 1989年:人

1994年: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 1995年:适量用氟,预防龋齿。

1996年: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口腔健康。 1997年:爱牙健齿强身,预防龋病。牙周疾病,健康的牙齿伴你一生。

1998年:健康的牙齿,美好的微笑。 1999年: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2000年:善待牙齿。 2001年:吸烟与口腔健康。 2002年全国爱牙日主题:预防牙周疾病维护口腔健康。 2003年全国爱牙日主题:有效刷牙预防牙周疾病。 2004年全国爱牙日主题: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 2005年全国爱牙日主题:关注孕妇口腔健康。 2006年全国爱牙日主题:婴幼儿口腔保健。 2007年全国爱牙日主题:面向西部,面向儿童。 2008年全国爱牙日主题:中老年人口腔健康。 2009年全国爱牙日主题: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2010年:“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2011年:主题:“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呵护孩子,预防龋齿”。

2012年:主题:“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关爱自己,保护牙周”。 2013年全国爱牙日主题:“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为“关爱老人,修复失牙” 2014年全国爱牙日主题:“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成立背景 龋病、牙周疾病是损害我国人民群众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更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据调查,中国约有6-7亿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患龋病为最多,人均有2只龋齿以上,全国约有20多亿只龋齿;牙周疾病患病率高达80%。 又据1982年全国中小学生龋齿与牙周疾病调查数据显示: (1)7-9岁乳牙患龋率城市为79.60%,农村为85.50%乳牙龋均城市为3.8只,农村为2.7只。

(2)7岁恒牙患龋率达21%。

(3)12岁恒牙龋患率城市为45.90%,农村为31.60%,恒牙龋均城市为1.04只,农村为0.65只。 (4)17岁恒牙患龋率为41.00.%。

(5)15岁牙龈炎患病率70-90%。 (6)15岁牙石检出率50-90%。 (7)小学生刷牙率城市为50-90%,农村不足10%。 (8)学生口腔卫生不良率城市为65-85%,农村为70-90%。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 健康美丽从“齿” 开始 牙齿,它可不只是简单的“咀嚼食物的器官”,它密切关系着我们的健康和美容!每年的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要如何关爱我们的牙齿、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对待牙科疾病?一起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想要健康生活首先要护牙 “提到‘健康生活’,我们有必要先看看有关调查数据——当代人类,45%的疾病和60%的死亡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在我国,排名前10位的死因中,不良习惯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占致病因素的45%。”武警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蔡明河如此打开了“话匣子”,“这些都说明,我国人民的健康正面临着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威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培养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刻不容缓!而在需要改善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中,健康护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蔡明河介绍:“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程度的牙齿健康问题,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龋齿和牙齿不齐是最普遍的问题;青年时期又多了一个色素牙问题;到了中老年时期,牙齿上最大的困扰便是缺牙了„„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45岁以上人群,79%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牙问题。” 怎样可以更好地保护牙齿 围绕我们的牙齿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专家认为,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比如我们在平常需要注意口腔保护,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要少吃酸性、刺激性食物,临睡前不吃零食;要少吃含糖分高的食物,如糖、巧克力、饼干等,也不可

吃太多过于坚硬的食物,以免牙齿磨损;平时应多摄入富含钙、无机盐等营养食物,尽可能食用高纤维粗糙食物;要常参加体育锻炼,定期检查口腔,一般12岁以上应每年检查一次牙齿,进行一次洁牙。” 从个人防护角度来说,蔡明河特别提醒:正确刷牙非常关键!“最好是三餐后都要刷牙;刷牙时力道要适中,不能用力过度;一次刷牙要持续3分钟左右,不能草草了事;牙刷的大小也要有所选择,要保证可以刷到2颗牙;尽可能不使用牙签,牙签对牙齿有一定的损伤,我们更提倡使用牙线。”

常见的龋齿最令人烦恼 要说牙科疾病,最常见的自然是龋齿。不光是孩子,对成年人来说它也是最令人烦恼的,那龋齿到底是怎么回事? “口腔中细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可以侵蚀坚硬的牙釉质,进而发展成为龋齿。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它发病开始于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导致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缺失。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目前在龋齿治疗方面,最常用的还是充填治疗,就是老百姓说的补牙。对于一些非常早的早期龋齿,可以使用一些药物疗法,这个对小朋友用得比较多,比如说牙齿前面、临面发生损坏,这个时候补起来不太容易、小朋友不太配合,我们就可以去除一部分损坏的组织,涂一些药,让这些龋病停止。还有一个是再矿化法,这个也是针对一些早期的龋病。牙齿没有外形上的改变,只是牙质稍微变软,有点脱钙,这个时候用再矿化法可以让牙齿的矿化程度增加,这样可以不用补牙。但是这两种方法选择起来非常有限,所以一般对于大人来说,最常用的其实就是充填,充填物会有不同的材料,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是树脂,跟牙色比较接近。” 蔡明河介绍。

牙不齐的危害不光是影响外貌 牙齿不齐的人很多,你以为它只是影响人的外貌吗?不!专家告诉你:它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造成牙列拥挤不齐的原因主要有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两种。在后天因素中,乳牙早失,特别是第二乳磨牙早失,将造成牙间隙的减小,恒牙萌出时因间隙不足而发生拥挤。乳牙滞留占据牙弓位置,后继恒牙不得不错位萌出而呈现拥挤。此外,一些不良习惯也可以造成牙列拥挤,例如长期咬下唇可造成下前牙舌倾,合并拥挤。” 牙齿不齐,显然会对面部美观造成一定影响,比如开唇露齿、双颌前凸等都会影响颜面部的美观。但更可怕的是,牙齿不齐还会影响身体健康。蔡明河介绍:“牙齿拥挤不齐,牙齿的咬合往往不好,这就会降低牙齿的咀嚼效率,加重胃肠负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此外,排列不齐的牙齿容易积存食物,即使勤刷牙也不易刷干净,易发生龋病及牙龈、牙周炎症,严重者会导致牙周病。”

无论从美容的角度,还是从健康的角度,专家都建议牙齿不齐者要及时进行矫正。“很多人觉得矫正是青少年时期的事,其实,在任何年龄都可以矫正。”

缺牙后越早修复越好 “笑不露齿”早已成为过去,如今,微笑时能露出上下8颗整齐美白的牙齿那才令人羡慕。但问题是,缺牙也给不少人大方微笑带来了困扰。 “现在缺牙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问题,因为一些外因,青壮年以及小朋友也都存在缺牙的问题。”蔡明河介绍,“龋病和牙周病是缺牙的两大主要元凶。患龋病时,牙体的破坏由浅变深,若不及时治疗,则牙齿硬组织不断被破坏,以致发生牙髓炎、根尖周炎,造成牙冠缺损,成为残冠或残根,如果形成根尖脓肿,患牙可出现松动、触疼,最终因损坏严重无法治疗而被拔除;患牙周病后,牙周组织逐渐被破坏、龈沟加深、形成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牙齿也会脱落或需要拔除。” “缺牙后,一定要修复,并且越早修复越好!”蔡明河强调。 首先,牙缺失会加剧人的面部衰老。牙齿缺失后,牙槽骨萎缩会造成面颊部和周围肌肉松弛,唇、颊部内陷,口角下垂,面部变形及皱纹增多,整个人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显得苍老。 其次,牙缺失会造成牙槽骨萎缩,如果缺失时间较长,则会引发咬合关系和牙齿排列出现错乱,使牙齿间的缝隙增大,食物就容易嵌塞到牙缝里,引发口臭、龋齿、牙周病等病症。 最后,牙缺失会导致咀嚼效率降低,唾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未嚼碎的食物进入胃肠后,胃肠系统的负担随之加重,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严重者身体可出现消化系统的疾病。

上一篇:全国卷高考历史汇编下一篇:汽车销售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