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税制改革对建筑企业财务与会计影响分析

2022-09-10

1 引言

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30年有余, 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为了满足和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需求, 税制经历了从“不完全税收制度”到“完全税收制度”的变革。时至今日, 中国税务制度已经基本成熟, 并且不断向国际发达国家税制学习靠拢, 近几年内流转税制的改革更是大刀阔斧的一步。建筑企业因为涉及的税种数目众多, 纳税金额巨大, 纳税周期复杂等行业特征, 受流转税制改革影响较大。

2 流转税的概念以及对建筑企业带来的影响

2.1 流转税的概念及改革历程

流转税又称流转课税、流通税, 指以纳税人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是流转税里最主要的三种税种, 也是对建筑企业影响最大的三种流转税, 这其中改革变化最大, 对建筑企业影响最大的是营业税和增值税, 所以本文主要就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变革对建筑企业财务与会计带来的影响加以分析。

营改增对中国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下文就结合表1说明营改增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时至今日, 营改增在建筑行业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 逐渐完善现有的税制, 解决了在流转的中间环节重复征税的问题, 但是因为实施时间尚短, 部分体制还不够完善, 以及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跟不上等一些原因, 目前还存在较大问题。

2.2 流转税制改革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带来的影响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下文就承包合同和财务会计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在承包合同方面, 中国目前的建筑企业基本采用承包合同和分包合同两种形式。因为建筑工程周期长、金额巨大, 尤其是绝大部分施工项目横跨的地理范围大, 所以大部分项目采用了分包的形式。建筑业竞争激烈, 很多分包企业良莠不齐, 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有的分包企业因为成立时间短, 业务没有走上正轨, 财务工作也没有走上正轨, 导致在签署分包合同的时候, 甲方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大部分甲方会选择有能力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分包乙方, 取得可抵扣税额。很多企业会将这部分可抵扣的税额用来改善施工队伍, 减轻了企业税负的同时, 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益处。与此同时, 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性。

在财务会计方面, 营改增需要不同的记账方式相匹配, 会计账务的核算和企业税务工作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财务报表也发生了变化, 增值税的独立核算增加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 容易在营改增后的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另外需要其他部门或者领导配合才能更好地开展营改增后的正常工作。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可能会因为缺乏相关税务知识不能给予支持和理解。

3 流转税制改革对建筑企业财会工作带来的影响

流转税制的改革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征税的问题, 降低了建筑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购买大型机械设备可抵扣的税额可以用来发展企业基础设备和人力资源, 缓解了目前竞争压力巨大的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的压力。

3.1 对建筑企业财务状况带来影响

(1) 会对建筑企业的利润指标产生影响。主要是对建筑企业的应纳税额和最后的净利润产生影响。比如选择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分包商, 可以产生可抵扣税额, 减少最后的纳税额, 一定范围内增加企业的净利润, 从而影响其他利润指标。在同等的条件下, 如果选择不能提供正规发票的经销商, 净利润就不会变化, 相比其他行业内企业, 竞争优势会逐渐下降。

(2) 会对企业的经营指标产生影响。比如建筑企业的资产是将其应交税商品的原价扣除11%以后的增值税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会低于未采用营改增之前的账面价值。但实际购买的时候, 会因为价格、以往合作等原因和不同的经销商合作, 部分经销商可以提供正规发票, 但大部分经销商无法提供, 这就导致建筑企业最终的负债金额变化, 从而影响了其他经营指标。

3.2 部分增值税进项抵扣环节不完整

增值税之所以能减少重复征税, 是因为流转环节进项抵扣的完整性。虽然目前中国全面开展了营改增, 但是还在初期阶段, 部分行业已经逐渐成熟, 但还有一部分行业未纳入营改增推行范围。

比如房地产行业自己持有经营的写字楼和店面商铺等建筑物, 所耗用的原材料和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建筑企业如果在采用简易征收办法纳税的经销商处购买原材料等其他物品, 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建筑企业施工所用的原材料等占施工成本的比例较大, 无法降低成本, 加上市场经济下成本的透明化程度不断加强, 会较为严重地影响其利润水平。建筑企业本身资金周转难等原因加之利润水平下降, 可能会产生恶性竞争, 严重的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大幅下降, 离岗人员增多等比较恶劣的社会问题。

3.3 增加了企业财务人员会计核算的难度

与增值税相比, 营业税的核算更简单一点。营业税的计税基数和税率基本不变, 但是增值税的税率从3%到17%对应了不同的类别, 如果企业财务人员没有一定的税务基础, 很容易弄错税额, 增加了企业财务人员的从业负担。除此之外, 营改增后要增加一些进项税额转出等业务, 工作人员要审核和检查的增值税发票也会增多, 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经验, 可能会收到假发票或者错发票等, 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这些问题都增加了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难度, 因为当前从业人员的水平等原因, 可能要增加人力资源成本和其他成本, 也可能会带来财务风险。

3.4 对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从业要求

2017年中国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改革和更新。建筑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多, 项目比较复杂, 加之大部分建筑企业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监督机制, 导致部分企业财务会计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专业素养较低。

流转税制的改革对企业财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务人员作为执行者, 也面临着不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就会逐渐被淘汰的困境。介于此, 企业需要在新员工招聘时更加注重专业水平和学习进步能力, 争取减少人力资源再培养的成本。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要增大对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 如企业内部不满足培训条件, 可以借助社会其他培训机构进行, 争取加强财务部门的工作能力, 减少失误风险。

管理层要改变只追求短期盈利的旧观念, 要跟上国家的制度改革脚步, 在培训职员之外也应该进一步提高自己。通过学习增强管理能力和财务税务知识储备, 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做好员工的榜样。

3.5 通过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可以降低成本

流转税制的改革为建筑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创建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应该积极利用这个有益的影响, 争取降低成本, 减轻企业税负。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合格的人员, 可以聘请专业事务所或者重新招聘相关人员。制定出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筹划方案, 和国家税制改革同步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在不断发展, 与此相关的税制也在不断地变革。流转税制的改革虽然已经推行了一年之久, 但是真正的全行业范围落实还未实现, 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趋近饱和的市场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获取更多的利益, 就要紧随国家改革脚步, 增强财务和会计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才可能更好地发展。

摘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随后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对经济和市场制度进行了改革。中国也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 其中就包括了税制转型改革, 这一行为给中国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的变化。建筑行业是中国的基础行业之一, 2008年以后正是中国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的阶段, 其中流转税制的改革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影响。本文就流转税制的改革对建筑企业财务与会计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流转税,税制改革,建筑企业,财务会计

参考文献

[1] 张德芬.浅析建筑业“营改增”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品牌 (下半月) , 2015 (10) .

[2] 秦春燕, 王馨缱.建筑行业税制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6 (2) .

[3] 龚桂锦.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4) .

[4] 余美玲.“营改增”前后建筑业流转税税负成本对比分析[J].商业经济, 2016 (4) .

[5] 陈瑞.新税收制度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应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11) .

上一篇:A演艺集团公司发展探析下一篇:浅谈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