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设计专业的特点及教学原则探究

2023-01-06

一、引言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 形象设计也随之发展了起来, 进而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形象设计专业”。通过形象设计教育, 可以培养有关形象设计的人才, 比如说, 可以培养发型师、形象设计师和造型师。但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 出现了“应试教育”似的浅层次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形象设计教材匮乏等状况, 从而导致在形象设计这一教育领域, 不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形象设计的相关概念

人们大都误认为理发店、美容店以及裁缝店都归属于形象设计行业, 从而混淆了形象设计的概念。其实形象设计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 但形象设计也并非是应用纯美术设计。因为应用纯美术设计的作品不需后期加工, 直接一次性表达造型即可, 但是人物形象设计是需要多道步骤才能完成的作品, 它不仅需要计划造型, 对造型施工, 还需要经过多道流程, 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设计作品。设计的作品, 往往是一名设计者创作作品, 由服装设计师、化妆设计师以及发型设计师等与其集体参与创作完成的。设计的手段主要是运用设计视觉元素, 利用其冲击人们的视觉, 影响人们的心理, 进而传达相应信息。

三、形象设计的特点

由于形象设计与视觉元素有关, 从而探究形象设计的特点时, 需要从视觉角度入手。

(一) 具有明显的直观性

想要对某一事物产生印象, 首先需要用眼睛观望, 因为通过眼睛可以进行视觉信息传达。从而想要他人认同其设计作品, 则需要他人用眼睛看这个东西。一旦人们用眼睛直观的接收到外来信息, 就有利于其感知这个作品, 从而形象设计具有明显的直观性。

(二) 具有明显的表现性

想要为欣赏者设计一个形象, 就需要为其创造好一个较好的表象。虽然通过人物的服饰、发型、以及体态等表象, 可以较好的反映出人物的形象。但形象设计的表象, 不仅需要匹配人物的行体, 还需要匹配人物的性格和爱好,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较好的形象。由此可见知, 形象设计具有表现性的特点。

(三) 具有明显的多吸收性

形象设计是将技术与艺术结合使用的一门综合设计学科。从而在形象设计中不仅可以体现艺术学, 还可以体现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内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人物的修养、性格和礼仪等内容。如此可知, 形象设计具有明显的多吸收性。由于这一设计需要较高的技术, 从而人们已将其看为重要部分了。

(四) 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

面对缤纷的事物, 人们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 进而想要人们接受形象设计, 就需要体现设计内容的个性化。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利用上与人物形象相关的多种因素, 还需要从心理的角度考虑作品的设计, 从而有利于他们设计出个性化的形象设计作品。由此可知, 形象设计需要极具个性化,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

四、形象设计教学的原则

(一) 倡导学生生活化, 拒绝夸大化

形象设计教学中, 需要倡导“服务于人”的宗旨,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帮助学生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 爱好和习惯、以及教会学生在社会中与人交往应持有的态度。这样的教学方式, 不仅有利于学生塑造人物形象, 也有利于避免学生因夸大设计内容而误入歧途。由此可见, 教学需要倡导学生生活化, 拒绝夸大化。

(二) 掌握理论基础

想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在“妆容、仪态和造型”方面的培训力度。比如说, 进行服装培训时, 可以适当为学生讲解美学、色彩学以及礼仪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对其仔细研究、掌握其搭配规律、以及培养其自行搭配。一旦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功, 就有利于后期的人物形象设计。

(三) 重视基础教学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 大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基础教学, 反而一直强调他们的经验, 最终限制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对学生而言, 他们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的操作方法, 否则会产生“空中楼阁”的效应, 进而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从而教学需要重视基础教学。

(四) 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想要让学生拥有娴熟的技艺手段, 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因为在时代的发展下, 只有思维敏捷, 才能长期创作优秀的作品。从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行创作, 而不应该一味地讲解教学内容, 应倡导他们大胆想象。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五) 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

想要让学生设计出较好的作品, 就需要让学生形成整体意识, 即将“妆容、发型、仪态”等内容有机结合。在课上,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将专业课、知识拓展课、以及创作课合理结合,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整体意识。

五、结束语

在当代竞争越来越激烈, 不仅导致人们重视才能, 还导致其重视个人形象, 因为个人形象也属于人才素质中的一部分。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 致使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形象设计公司。这一系列公司的出现, 同时也为形象设计专业的人带来了压力, 从而需要对其专业进行详细探究。

摘要:人们普遍认为形象设计就是为人“设计仪态造型、设计发型, 以及化妆”, 从而忽略了形象设计的本质、曲解了形象设计的含义、以及违背了形象设计教育的初衷。为了能让人们对形象设计专业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化的了解, 本文从形象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特性入手, 探究了形象设计教学的原则。

关键词:形象设计,特性,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 梁淼林.运用适当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卫生职业教育, 2001 (07) .

[2] 郭连英.高职院校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 2014 (10) .

[3] 王晓黎.浅谈几个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成人教育, 2017 (09) .

[4] 程艳茹.中职Flash课程教学原则探究[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1) .

上一篇:要真正教会学生调整自己的情绪下一篇:彩钢板在旧房拱形屋面改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