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为例

2022-09-12

一、调查背景

近几年, 大学生市场的网络贷款的金融产品逐渐盛行。与传统的国家提供的助学贷款、创业贷款不同, 网络贷款由于其门槛低、受限少, 所以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然而, 大学生较少接触社会, 缺少历练, 缺乏社会经验。且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又容易盲目贷款, 很可能最后就发生负债累累被迫以贷还贷的情况, [1]悲剧也时有发生。

二、调查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根据文献资料和调查情况, 本文将影响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的因素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主观因素包括家庭状况和偿还能力;客观因素包括他人介绍、违约责任和追究强度、贷款额度、还款的利息率、贷款的偿还时间和网络贷款的安全性。提出如下假设:

H1: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与家庭状况有负向相关关系

H2: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与偿还能力有正向相关关系

H3: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与他人介绍有正向相关关系

H4: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与违约责任和追究强度有负相关关系

H5: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与贷款额度有正向相关关系

H6: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与还款利息率有负向相关关系

H7: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与偿还时间有正向相关关系

H8: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与网络贷款的安全性有正向相关关系

(二) 研究变量的选择及定义

本文对于主观因素的测量, 请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客观因素的测量, 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 请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打分。

三、模型分析与结论

(一) 模型分析

本次调查选取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的学生, 共收回196份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为172份。运用SPSS 17.0对本文的量表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3。

注:**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

(二) 模型结论

通过表2的回归统计结果可以发现, 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受家庭状况、偿还能力、贷款额度、还款利息率、网络贷款的安全性这五项因素显著的影响, 这些变量均在5%的水平以下显著。其中, 按显著程度排序其影响因素分别为:家庭状况、网络贷款的安全性、偿还能力、贷款额度、贷款偿还时间、他人介绍和还款利息率。假设1、2、3、5、6、7、8得到了支持。而违约责任和追究强度对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假设4没有得到支持。

四、对策与建议

(一) 大学生方面

1. 针对家庭状况方面:

大学生要按照个人的实际家庭状况对每月的生活费进行分配, 对生活费进行合理的规划, 学会驾驭金钱。

2. 针对偿还能力方面: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时不攀比、不盲目跟风。在消费时, 不要盲目追求品牌, 要做到消费需求与实际偿还能力相适应。

3. 针对他人介绍方面:

加强个人的经济方面常识, 多了解经济方面热点, 增强自身对经济方面的了解, 不要轻易听信他人的介绍。

4. 针对违约责任和追究强度、贷款额度、还款利息率和贷款偿还时间方面:

在进行网络贷款前, 要了解网络贷款平台的违约赔偿责任, 清楚网络贷款的贷款额度、还款利息率和还款时间的各项规定。

5. 针对网络贷款的安全性方面:

应加强个人的风险防御意识。加强个人的信息安全意识, 确保在进行网络贷款时个人信息不会被泄露。

(二) 网络贷款平台

1.针对网络贷款的安全性方面:网络贷款平台应该规范自身行为, 加强职业操守。作为一网络贷款平台, 不能一味地追求利益, 牟取暴利, 要从社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规范网络贷款平台自身的不合法、不合情理的行为, 不传播虚假广告。

2.针对违约责任和追究强度方面:加强对借贷大学生身份审核对借贷大学生的经济实力、借款原因等进行审核, 不能仅通过身份证与学生证确认。

3.针对贷款额度、还款利息率和贷款偿还时间方面:网络贷款平台应该对贷款额度、还款利息率、贷款期限也要有一定的限制, 确定最高额度, 不能一味地让大学生进行贷款。对借贷大学生的担保人也进行一定的审核。

(三) 政府

1.针对网络贷款的安全性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信贷平台, 建立透明的监督体制。加强对网络贷款平台的市场准入机制, 制定相关的政策方针, 落实信贷岗位责任制,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2.针对网络贷款政策 (贷款额度、还款利息率、贷款偿还时间) 方面:政府应在合法的范围内给予大学生一定的信贷优惠政策, 引领大学生走上正规的信贷途径, 规避信贷风险。

3.针对违约责任和追究强度方面:政府应该规范网络贷款平台的违约赔偿机制, 建立合理合法的追究责任体系。

摘要:近年来, 金融业向大学生群体扩张, 在学生中掀起了网络贷款的热潮。本文采用实际调研,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 对影响大学生网络信贷意愿的主观因素 (家庭状况、偿还能力) 客观因素 (网络贷款的安全性、还款的利息率、贷款额度、贷款的偿还时间、违约责任和追究强度、他人介绍) 进行研究。最后, 对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倡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使用网络贷款平台。

关键词:网络贷款,Logistic模型,贷款意愿

参考文献

[1] 张妍妍.大学生信贷产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1.

上一篇:男子柔道大内刈技术特征及连络技形下一篇:北京市居民对乡村精品民宿价格感知研究